第51章
听罢侍女的这番话,长公主眯起有些风流上挑的丹凤眼,慢悠悠道:这位明大人,年纪轻轻,却平步青云,如今既是我那位好皇叔晋王的乘龙快婿,又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颇受陛下器重,不过十年便从一介白身摇身一变,成了正三品大理寺卿,有能力有相貌,倒是个值得拉拢的。
说着,想到了什么,长公主瞧了一眼身旁侍候的侍女,以团扇掩口,眼波流转地慵懒道:他的那两位小姐,亦要多笼络着些,说不定以后用得着她们。
侍女闻言,了然地颔首,恭敬笑道:奴婢这便去安排。
明灿被长公主身旁的侍女唤去,说长公主想要见她。
途径御苑的假山时,明灿听见,几位世家小姐在假山旁的凉亭中,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五殿下又病了?轻摇着手中的芙蓉团扇,身着绯色衣裙的小姐问。
闻言,蓝裙小姐不由得叹息,颔首道:是啊,五殿下生得那般俊俏,是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可惜生母卑微,自己亦先天不足,总是病恹恹的
紫裙小姐压低声音,有些神神秘秘道:从前我随母亲进宫,偷偷听到我贵妃姑母同我母亲说,五殿下的生母是个宫女,生得可美了,陛下十分宠爱她,只可惜红颜薄命,十几岁便因为生五殿下难产,落下了病根,几年后便死了,五殿下在宫里,亦一直爹不亲没娘爱的
站在假山后,明灿手中的帕子不自觉攥紧。
无外家扶持,在朝中能有什么出息,便是身体好,亦不曾有用啊,谁会真的想嫁给一个卑微宫女生的野种。绯裙小姐不由得有些轻嘲。
垂下眼睫,明灿心头泛起一抹异样。
或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同这位素未谋面过的五殿下,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自小到大,明灿在明府中的境遇,与五殿下在宫中的处境,是何其相似,这教明灿对这位未曾见过,传闻中病弱而貌美的五殿下,有些好奇的探究,与莫名的惺惺相惜。
而此时此刻,宴会的另一边,明嫣拉着惠安郡主的袖子,正在有些恹恹地叽叽喳喳:母亲,听说那个药罐子五殿下亦来了,过会子他过来,若是瞧见我,对我一见倾心怎么办?我若是被他瞧上了,还不如一条白绫勒死自己
听到明嫣说这种不敬的话,惠安郡主连忙抬手,掩住她的唇,温和无奈道:去寻你王府的表姐表妹顽罢,莫要乱说话。&
明嫣闻言,却还是一脸不服与忧心忡忡。
抬手,有些头痛的惠安郡主点了点明嫣的额头,神色尽是无奈,叮嘱道:今后少看些外面的话本子,脑袋皆看坏了。
这话明嫣觉得听着有些耳熟,依稀记得,明灿仿佛亦说过类似的言语,所以,闻言,明嫣面上的神色愈发不快起来。
无可奈何的惠安郡主,只得暂时教明嫣避开赏菊宴上的儿郎们,希望这般可以幸运的不教五殿下,瞧见自己想太多,但自己却劝不动的女儿。
不远处的凉亭中,身着玄色常服,腰系玉带的承昭帝,正微眯眼眸,瞧着眼前的这一幕。
伴君多年,兢兢业业的内侍觉察到皇帝周身所散发出的冰冷不快,不由得有些嚅喏地低声道:惠安郡主似乎
倚重明修远多年,觉得自己的这位大理寺卿既生得俊俏,当年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这般多年,又能力出众,女儿大概亦错不了的承昭帝,本想要与明修远亲上加亲,做儿女亲家。
原本,承昭帝便有心教明修远的女儿,做自己儿子的正妃。
第一人选,亦的确是惠安郡主的女儿,同样身负皇家血脉的明家嫡女。
只是,在得知惠安郡主方才的那番暗中操作后,承昭帝却只觉得心中冷怒,暗生闷气。
这个惠安,是觉得她相貌平平,神色亦有些病容憔悴的女儿,是什么貌比天仙的女子吗?竟然这般自以为是,不识抬举。
得知自己的儿子谢瑜,被惠安郡主的女儿这般弃若敝履,贬得仿佛一文不值,承昭帝只觉心中一片冰冷。
忽地冷嗤了一声,承昭帝冷笑道:晋王这个女儿,倒是个心思灵巧的。
听出皇上是在说反话,侍候在一旁的内侍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
凉亭中噤若寒蝉,落针可闻,甚是寂静,氛围亦冷得有些教人打寒颤。
不晓得便这般过了多久,忽然想起什么,皇帝侧了下身,问身后的内侍道:明修远是不是还有别的适龄的嫡女?
听到承昭帝这般问,内侍略一思索,忙上前,一五一十回禀面前的陛下
见惠安与她的女儿不识抬举,承昭帝另指了明修远府中的另一位嫡出小姐。
所以,一个月后的今日,明灿方才会在明府花厅中,接到宫中送来的这道圣旨。
第45章 成婚
◎◎
明灿坐在绣墩上,指尖微有些发颤。
她无意识地摩挲着面前漆案中,正红嫁衣上的金线,繁丽的刺绣的花纹硌着指腹,有种细微的刺痛感。
这是江南新到的流霞锦。
惠安郡主一面说着,一面命身后的侍女打开紫檀箱盖,檀香的气息在房间中散开,沉香馥郁。
只见紫檀木箱中,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匹流光溢彩的锦缎,最上层那匹,正在惠安郡主的吩咐下,被侍女小心展开。
霞光般的锦缎倾泻而下,在柔和的日光映照下,映出珍珠一般的光泽。
随着绸料晃动,金丝织就的暗纹忽隐忽现,瞧着清雅富丽。
侍女们捧着漆案鱼贯而入,脚步声轻缓。
漆案中,珍珠圆润美丽,玛瑙串鲜红欲滴,金制的凤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
瞧着侍女奉上来的嫁妆单子,上面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写了三张正红色的宣纸,清晰明了。
嗅到宣纸上新研的松烟墨香,明灿忽然觉得,心中有些酸涩。
郡主明灿的声音有些发紧,她瞧着面前的惠安郡主,轻轻摇了下头,说道,这些未免太多了。
听到明灿这般说,惠安郡主抬手,柔软的手指带着衣袖间的芬芳,抚过面前的继女的发髻,将她耳畔一缕散落的乌发别到耳后。
傻孩子。瞧着面前的明灿,惠安郡主有些失笑,你嫁的是皇子,我们明家虽然不比皇家,但排场亦不能输太多,免得你将来受轻视啊。
房间中忽然安静无声,窗外,庭院中的侍女正在修剪花枝,隐约有枝叶被修剪下来的清脆声响。
明灿注意到惠安郡主说罢,指腹一直在摩挲着茶盏,仿佛有些踌躇。
青瓷盖碗与茶盏相碰,发出细微的声响。
好半晌,惠安郡主叹了口气,方才瞧着面前的明灿,有些欲言又止地说道:这亦是你父亲的意思,这门婚事,有些对不住你的品貌才情,有面子无里子,五殿下没有母亲帮扶,便是成婚后,有了自己的王府,手上怕亦不会太宽裕
听到惠安郡主这般说,明灿不由得垂下眼帘。
惠安郡主瞧着她的目光太慈和,让明灿想起幼时每每生病,娘亲彻夜守在自己的床畔,心疼而忧心忡忡的眼神。
多谢父亲与郡主。明灿垂眸瞧着面前案上的嫁妆单子,这一刻,成亲这两个字仿佛被具象化,明灿有了真实的实感。
窗外秋风萧瑟,靠窗的梧桐树枝轻轻打在浅杏色的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一年又这般过了四分之三,很快,便是明灿的十六岁生辰了。
第二年,初春。
明府正门前,两只石狮子上皆系上了红绸,瞧着有些喜庆。
小姐,您生得可真美,夫婿见了您,肯定移不开眼睛。
全福婆婆的声音中带着笑意,她手中拿着的檀木梳上沾染了些许茉莉头油,自晨光中泛着浅浅的光泽。
房间中皆是馥郁沉香的暖香,明灿坐在梳妆台前,瞧着铜镜中,自己被胭脂染绯的姣好面容,只觉得有些不习惯,这般妆色过盛的自己。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举案齐眉。
檀木梳轻梳着乌长的发丝,不晓得为什么,明灿忽然想起,前几日父亲差人叫自己去书房,自书房中的沉默。
博山炉中的梨花熏香馥郁,摩挲着手中的茶盏,最终,明修远对明灿,只说了一句,既去之,则安之。
十里红妆自明府的朱漆大门,一直连绵到五皇子的新府邸。
瞧热闹的百姓拥挤在街道两侧,穿着短打的孩童们追逐着送嫁的轿子奔跑,争抢自喜轿中撒出的碎银子。
说着,想到了什么,长公主瞧了一眼身旁侍候的侍女,以团扇掩口,眼波流转地慵懒道:他的那两位小姐,亦要多笼络着些,说不定以后用得着她们。
侍女闻言,了然地颔首,恭敬笑道:奴婢这便去安排。
明灿被长公主身旁的侍女唤去,说长公主想要见她。
途径御苑的假山时,明灿听见,几位世家小姐在假山旁的凉亭中,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五殿下又病了?轻摇着手中的芙蓉团扇,身着绯色衣裙的小姐问。
闻言,蓝裙小姐不由得叹息,颔首道:是啊,五殿下生得那般俊俏,是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可惜生母卑微,自己亦先天不足,总是病恹恹的
紫裙小姐压低声音,有些神神秘秘道:从前我随母亲进宫,偷偷听到我贵妃姑母同我母亲说,五殿下的生母是个宫女,生得可美了,陛下十分宠爱她,只可惜红颜薄命,十几岁便因为生五殿下难产,落下了病根,几年后便死了,五殿下在宫里,亦一直爹不亲没娘爱的
站在假山后,明灿手中的帕子不自觉攥紧。
无外家扶持,在朝中能有什么出息,便是身体好,亦不曾有用啊,谁会真的想嫁给一个卑微宫女生的野种。绯裙小姐不由得有些轻嘲。
垂下眼睫,明灿心头泛起一抹异样。
或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同这位素未谋面过的五殿下,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自小到大,明灿在明府中的境遇,与五殿下在宫中的处境,是何其相似,这教明灿对这位未曾见过,传闻中病弱而貌美的五殿下,有些好奇的探究,与莫名的惺惺相惜。
而此时此刻,宴会的另一边,明嫣拉着惠安郡主的袖子,正在有些恹恹地叽叽喳喳:母亲,听说那个药罐子五殿下亦来了,过会子他过来,若是瞧见我,对我一见倾心怎么办?我若是被他瞧上了,还不如一条白绫勒死自己
听到明嫣说这种不敬的话,惠安郡主连忙抬手,掩住她的唇,温和无奈道:去寻你王府的表姐表妹顽罢,莫要乱说话。&
明嫣闻言,却还是一脸不服与忧心忡忡。
抬手,有些头痛的惠安郡主点了点明嫣的额头,神色尽是无奈,叮嘱道:今后少看些外面的话本子,脑袋皆看坏了。
这话明嫣觉得听着有些耳熟,依稀记得,明灿仿佛亦说过类似的言语,所以,闻言,明嫣面上的神色愈发不快起来。
无可奈何的惠安郡主,只得暂时教明嫣避开赏菊宴上的儿郎们,希望这般可以幸运的不教五殿下,瞧见自己想太多,但自己却劝不动的女儿。
不远处的凉亭中,身着玄色常服,腰系玉带的承昭帝,正微眯眼眸,瞧着眼前的这一幕。
伴君多年,兢兢业业的内侍觉察到皇帝周身所散发出的冰冷不快,不由得有些嚅喏地低声道:惠安郡主似乎
倚重明修远多年,觉得自己的这位大理寺卿既生得俊俏,当年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这般多年,又能力出众,女儿大概亦错不了的承昭帝,本想要与明修远亲上加亲,做儿女亲家。
原本,承昭帝便有心教明修远的女儿,做自己儿子的正妃。
第一人选,亦的确是惠安郡主的女儿,同样身负皇家血脉的明家嫡女。
只是,在得知惠安郡主方才的那番暗中操作后,承昭帝却只觉得心中冷怒,暗生闷气。
这个惠安,是觉得她相貌平平,神色亦有些病容憔悴的女儿,是什么貌比天仙的女子吗?竟然这般自以为是,不识抬举。
得知自己的儿子谢瑜,被惠安郡主的女儿这般弃若敝履,贬得仿佛一文不值,承昭帝只觉心中一片冰冷。
忽地冷嗤了一声,承昭帝冷笑道:晋王这个女儿,倒是个心思灵巧的。
听出皇上是在说反话,侍候在一旁的内侍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
凉亭中噤若寒蝉,落针可闻,甚是寂静,氛围亦冷得有些教人打寒颤。
不晓得便这般过了多久,忽然想起什么,皇帝侧了下身,问身后的内侍道:明修远是不是还有别的适龄的嫡女?
听到承昭帝这般问,内侍略一思索,忙上前,一五一十回禀面前的陛下
见惠安与她的女儿不识抬举,承昭帝另指了明修远府中的另一位嫡出小姐。
所以,一个月后的今日,明灿方才会在明府花厅中,接到宫中送来的这道圣旨。
第45章 成婚
◎◎
明灿坐在绣墩上,指尖微有些发颤。
她无意识地摩挲着面前漆案中,正红嫁衣上的金线,繁丽的刺绣的花纹硌着指腹,有种细微的刺痛感。
这是江南新到的流霞锦。
惠安郡主一面说着,一面命身后的侍女打开紫檀箱盖,檀香的气息在房间中散开,沉香馥郁。
只见紫檀木箱中,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匹流光溢彩的锦缎,最上层那匹,正在惠安郡主的吩咐下,被侍女小心展开。
霞光般的锦缎倾泻而下,在柔和的日光映照下,映出珍珠一般的光泽。
随着绸料晃动,金丝织就的暗纹忽隐忽现,瞧着清雅富丽。
侍女们捧着漆案鱼贯而入,脚步声轻缓。
漆案中,珍珠圆润美丽,玛瑙串鲜红欲滴,金制的凤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
瞧着侍女奉上来的嫁妆单子,上面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写了三张正红色的宣纸,清晰明了。
嗅到宣纸上新研的松烟墨香,明灿忽然觉得,心中有些酸涩。
郡主明灿的声音有些发紧,她瞧着面前的惠安郡主,轻轻摇了下头,说道,这些未免太多了。
听到明灿这般说,惠安郡主抬手,柔软的手指带着衣袖间的芬芳,抚过面前的继女的发髻,将她耳畔一缕散落的乌发别到耳后。
傻孩子。瞧着面前的明灿,惠安郡主有些失笑,你嫁的是皇子,我们明家虽然不比皇家,但排场亦不能输太多,免得你将来受轻视啊。
房间中忽然安静无声,窗外,庭院中的侍女正在修剪花枝,隐约有枝叶被修剪下来的清脆声响。
明灿注意到惠安郡主说罢,指腹一直在摩挲着茶盏,仿佛有些踌躇。
青瓷盖碗与茶盏相碰,发出细微的声响。
好半晌,惠安郡主叹了口气,方才瞧着面前的明灿,有些欲言又止地说道:这亦是你父亲的意思,这门婚事,有些对不住你的品貌才情,有面子无里子,五殿下没有母亲帮扶,便是成婚后,有了自己的王府,手上怕亦不会太宽裕
听到惠安郡主这般说,明灿不由得垂下眼帘。
惠安郡主瞧着她的目光太慈和,让明灿想起幼时每每生病,娘亲彻夜守在自己的床畔,心疼而忧心忡忡的眼神。
多谢父亲与郡主。明灿垂眸瞧着面前案上的嫁妆单子,这一刻,成亲这两个字仿佛被具象化,明灿有了真实的实感。
窗外秋风萧瑟,靠窗的梧桐树枝轻轻打在浅杏色的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一年又这般过了四分之三,很快,便是明灿的十六岁生辰了。
第二年,初春。
明府正门前,两只石狮子上皆系上了红绸,瞧着有些喜庆。
小姐,您生得可真美,夫婿见了您,肯定移不开眼睛。
全福婆婆的声音中带着笑意,她手中拿着的檀木梳上沾染了些许茉莉头油,自晨光中泛着浅浅的光泽。
房间中皆是馥郁沉香的暖香,明灿坐在梳妆台前,瞧着铜镜中,自己被胭脂染绯的姣好面容,只觉得有些不习惯,这般妆色过盛的自己。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举案齐眉。
檀木梳轻梳着乌长的发丝,不晓得为什么,明灿忽然想起,前几日父亲差人叫自己去书房,自书房中的沉默。
博山炉中的梨花熏香馥郁,摩挲着手中的茶盏,最终,明修远对明灿,只说了一句,既去之,则安之。
十里红妆自明府的朱漆大门,一直连绵到五皇子的新府邸。
瞧热闹的百姓拥挤在街道两侧,穿着短打的孩童们追逐着送嫁的轿子奔跑,争抢自喜轿中撒出的碎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