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好!添福一斗!”有人笑着喊。
老爷子的坦然和豪爽,登时冲淡了称重带来的奇怪羞耻感。有了带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几个原本就不是很在意的新食客笑着上前,接着,又有人被气氛感染,带着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站了上去。
称重,报数,善意的调侃,真诚的“添福”祝福……庙门口的气氛重新变得热闹而充满人间烟火气。
最后,连那几个拒绝的老食客,也在大家“添福”的呼声中,红着耳朵,硬着头皮完成了这场“福气认证”——大福气呢!
如今的山神庙人气远超立夏时节,大秤前人头攒动不绝,瑾玉将后续称重的事务交给庙里的帮工,自己则悄然退开几步,走进了庙门投下的阴影里。
高大的门廊下,裴雪樵不知何时站在那里,身形挺拔,目光专注地落在院中热闹的人群上,眉眼似乎也牵起了与瑾玉极其相似的笑意。
瑾玉站到他身侧,顺着他的目光也望向门外那片温馨,微微侧头,挑眉轻声问道:“外面这般热闹,你不去…也添些福气?”
闻言,裴雪樵的脸颊染上一层薄红。
他有些不自在地微微侧过脸,避开了瑾玉的目光,嘴唇动了动,半晌才道:“咳,我…我重了不少。”
裴大总裁还是有点形象包袱,不太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还有摄像机的存在,去称体重。
瑾玉了然,也不勉强,只是忽然伸出手,轻轻捏了捏裴雪樵手感明显比初见时丰润健康许多的脸颊。
嗯,确实添了不少福泽。
她满意地收回手,不再看他红透的脸,转回头,目光重新投向门外那喧闹的景象。
秤杆起落,箩筐承重,大人们或坦然或羞涩的笑脸,孩子们好奇张望的眼睛,还有那满树渐染的金黄…这一切,都被斜照的阳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不远处,节目组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这充满人情味的一幕。老张放下手中的相机,凑到王海石身边,嘴角有着不自觉的笑意。
“素材绝对够用了,很久没见过这么好的氛围了…不过,要按计划走吗?”
王海石没有立刻回答。
他双手抱胸,目光同样落在那片温暖喧闹的“添福”现场。
山间的风带着白露的清冽和草木的芬芳拂过他的面颊,胃里似乎还残留着这些天食物的余韵和山楂丸的酸爽余韵。
他沉默着,看着,感受着这山神庙里难得的、能让人彻底放松下来的气息。先前的噩梦和眩晕,早已遥远得像上辈子的事。
许久,他放下抱胸的手,转过头,看向老张,也看向身边其他同样面露期待的成员,脸上慢慢绽开一个笑容,清晰而坚定地开口:
“不走,再拍几天。这人间烟火值得多用些笔墨,大书特书。”
于是,云岫山神庙东厢房的书桌下,那本硬壳笔记本再次被翻开,笔尖落下时,窗外的风送来了厨房里隐约飘出的、令人垂涎的饭菜香味。
那笔尖一顿,以一种放弃抵抗的释然和彻底沉沦的无奈落笔:
九月十日(午):特制山楂消食丸,色如玛瑙,入口酸冽激爽,旋即回甘绵长,麦芽陈皮香隐现,勾魂夺魄,消食开胃之神器也。食毕,竟觉腹中空空,食欲更炽。呜呼哀哉!
另:添福笑语声声,实乃人间至乐。
王适之曰:嗟乎!此间乐,不思蜀矣!撤退计划?明日再议!再议!
【作者有话说】
▌山神娘娘的白露养生小贴士:
“秋老虎和小凉风在白露时节最爱出没。学学洋葱,一层层穿衣裳,备好薄外套,热了能脱,凉了能加。尤其护好脖颈和脚踝,莫让‘秋冻’冻过了头,寒气钻了空子。”
第100章 囍结秋澄宴
◎在神明温煦的注视下,热烈且长久地燃烧。◎
清晨,王海石推开木窗,泡一杯清茶,看远处层林尽染,秋色浓浓。
“这日子,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对啊!”
他猛地一拍脑门,“我是来拍《寻味》的啊,不是来这儿度假的!”
王大导演陷入了沉思。
这日子过得忒快,白露的清爽仿佛还在昨天,一眨眼就到了秋分,眼瞅着日历就要翻过九月,奔着国庆长假去了,进度呢?素材呢?
“不行不行,再这么岁月静好下去,《寻味》就要变成《云岫小饭馆专辑》了。”
他疯狂摇头,试图把这份过于安逸的闲适感甩出去,“对,找老张去,他之前不是老催我吗,去聊聊天增加点紧迫感。”
说着,他迈出厢房,就被眼前的景象噎住了。
只见制片人老张穿着汗衫,趿拉着拖鞋,正悠闲地坐在院里的竹椅上,那架势……王海石眼角一抽。
离谱的不止老张,摄制组里几个有家室的家伙,干脆都把老婆孩子接来了,孩子的嬉闹声在山谷回荡,一派其乐融融的“山居度假图”。
这还不算完。
王海石环顾四周,发现其他的工作人员,有的在逗弄云岫村的狗,有的在石桌上摆开了茶具品茗,还有的干脆支起了画板在写生……整个团队,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度假村。
“老张!老张!”王海石几步跨过去,指着这“其乐融融”的画面,痛心疾首。
“你看看!你看看你们!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的!这都什么时候了,国庆眼看到跟前,片子还八字没一撇呢!你这制片人怎么当的?也不督促督促?”
老张慢悠悠地呷了口茶,眼皮都没抬一下,“哟,王导,早啊。这不秋分,瑾玉老板说喝点桂圆红枣茶润燥,来点?”他推过来一杯。
王海石哽了哽,最后诚实地接过茶碗,饮了一口,顿了顿,又饮一口,直到茶碗见底,再抬头,就对上老张意味深长的目光。
“你不是说我不催你吗?要我说,现在难搞的就是你,”老张勾起点促狭的笑,“能拍出好美食片的,哪个不是对吃真情实感?你这人,一吃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哪还记得什么拍摄计划?”
王海石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
他确实沉迷于山神庙的烟火气,每一餐都吃得心满意足,连着肚腩也是“福气满满”,拍素材的紧迫感在美食面前常常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底气不足,只好悻悻地丢下一句,“我…我去找瑾玉老板聊聊。”转身逃也似的奔向山神庙的前院。
常年驻扎山神庙的固定npc瑾玉正在查看新收的板栗,王海石走近,圆润许多的脸努力挤出几分焦虑。
“瑾玉老板,真得走了,这都秋分了,马上国庆。国庆可是举国欢庆的大日子,能拍的素材可太多了,不过话说……”
他试探问道:“您这山神庙,国庆有什么特别盛大的庆典活动吗?”语气里带着一丝隐秘的期待,又混杂着“千万别有,有了更走不了”的纠结。
瑾玉正捏开一颗饱满的板栗,闻言抬眼,澄净的眸子里是了然笑意。
“国庆啊……”山神娘娘若有所思。对她这个沉睡太久的神明来说,国庆是个新兴节日,还真找不出适合的庆典宴席来,于是她摇摇头。
“眼下想不到有什么活动呢。”
王海石心头一块大石落地,遗憾与暗喜交织,刚想客气两句告辞,就听见旁边传来山老头带着喜气的声音:
“娘娘…瑾玉老板!喜事!大喜事啊!”
王海石脚步一顿,循声望去。只见山老头红光满面,旁边还跟着几位同样喜气洋洋的村民。
“山老,何事这般喜悦?”瑾玉笑问。
“嘿嘿,这事儿也得请您拿个主意,”山老头搓着手,“咱们村靠着您教的泡菜方子,家家户户的坛子都成了生财的盆,有了点家底,日子好过多了,连带着隔壁的李家村也沾了光。”
瑾玉歪歪头,静听下文。
“这不是咱们的泡菜不够卖吗?芳菲就去李家村考察了下他们的菜蔬瓜果,订了收购合同。这一来一往,两个村子再不像以前那样各过各的穷日子,孩子们腰杆挺直了,也愿意想以后的事了。这不,咱们村的孩子和李家村的闺女,俩孩子谈了恋爱,想结婚啦!两个村商量着,想趁着国庆这好日子,办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瑾玉听着,眉眼间是发自内心的欣慰,“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大喜事,恭喜恭喜。”
“哈哈是大喜事!”山老头连连点头,脸上皱纹都舒展开了,随即又露出几分难色,“您是我们两个村子的大恩人,头一号的功臣。按礼数,您该是上上宾,坐着受礼享福就成,啥都不用操心!可……”
他叹了口气,“村子太久没办过像样的喜宴了,一时半会儿,实在找不到能掌大勺的稳妥厨子,但这婚宴的席面就是脸面,实在马虎不得……”
他的话没说完,但眼中的期盼和为难已清晰可见。
瑾玉了然,体贴地接过了话头,“这话便见外了。成亲是人生大事,婚宴更是重中之重。办喜事来找我,是信得过我,这份信任,我岂能辜负?这场婚宴,我接下了。定让新人和宾朋都吃得满意。不知日子定在何时?”
老爷子的坦然和豪爽,登时冲淡了称重带来的奇怪羞耻感。有了带头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几个原本就不是很在意的新食客笑着上前,接着,又有人被气氛感染,带着点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站了上去。
称重,报数,善意的调侃,真诚的“添福”祝福……庙门口的气氛重新变得热闹而充满人间烟火气。
最后,连那几个拒绝的老食客,也在大家“添福”的呼声中,红着耳朵,硬着头皮完成了这场“福气认证”——大福气呢!
如今的山神庙人气远超立夏时节,大秤前人头攒动不绝,瑾玉将后续称重的事务交给庙里的帮工,自己则悄然退开几步,走进了庙门投下的阴影里。
高大的门廊下,裴雪樵不知何时站在那里,身形挺拔,目光专注地落在院中热闹的人群上,眉眼似乎也牵起了与瑾玉极其相似的笑意。
瑾玉站到他身侧,顺着他的目光也望向门外那片温馨,微微侧头,挑眉轻声问道:“外面这般热闹,你不去…也添些福气?”
闻言,裴雪樵的脸颊染上一层薄红。
他有些不自在地微微侧过脸,避开了瑾玉的目光,嘴唇动了动,半晌才道:“咳,我…我重了不少。”
裴大总裁还是有点形象包袱,不太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还有摄像机的存在,去称体重。
瑾玉了然,也不勉强,只是忽然伸出手,轻轻捏了捏裴雪樵手感明显比初见时丰润健康许多的脸颊。
嗯,确实添了不少福泽。
她满意地收回手,不再看他红透的脸,转回头,目光重新投向门外那喧闹的景象。
秤杆起落,箩筐承重,大人们或坦然或羞涩的笑脸,孩子们好奇张望的眼睛,还有那满树渐染的金黄…这一切,都被斜照的阳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不远处,节目组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这充满人情味的一幕。老张放下手中的相机,凑到王海石身边,嘴角有着不自觉的笑意。
“素材绝对够用了,很久没见过这么好的氛围了…不过,要按计划走吗?”
王海石没有立刻回答。
他双手抱胸,目光同样落在那片温暖喧闹的“添福”现场。
山间的风带着白露的清冽和草木的芬芳拂过他的面颊,胃里似乎还残留着这些天食物的余韵和山楂丸的酸爽余韵。
他沉默着,看着,感受着这山神庙里难得的、能让人彻底放松下来的气息。先前的噩梦和眩晕,早已遥远得像上辈子的事。
许久,他放下抱胸的手,转过头,看向老张,也看向身边其他同样面露期待的成员,脸上慢慢绽开一个笑容,清晰而坚定地开口:
“不走,再拍几天。这人间烟火值得多用些笔墨,大书特书。”
于是,云岫山神庙东厢房的书桌下,那本硬壳笔记本再次被翻开,笔尖落下时,窗外的风送来了厨房里隐约飘出的、令人垂涎的饭菜香味。
那笔尖一顿,以一种放弃抵抗的释然和彻底沉沦的无奈落笔:
九月十日(午):特制山楂消食丸,色如玛瑙,入口酸冽激爽,旋即回甘绵长,麦芽陈皮香隐现,勾魂夺魄,消食开胃之神器也。食毕,竟觉腹中空空,食欲更炽。呜呼哀哉!
另:添福笑语声声,实乃人间至乐。
王适之曰:嗟乎!此间乐,不思蜀矣!撤退计划?明日再议!再议!
【作者有话说】
▌山神娘娘的白露养生小贴士:
“秋老虎和小凉风在白露时节最爱出没。学学洋葱,一层层穿衣裳,备好薄外套,热了能脱,凉了能加。尤其护好脖颈和脚踝,莫让‘秋冻’冻过了头,寒气钻了空子。”
第100章 囍结秋澄宴
◎在神明温煦的注视下,热烈且长久地燃烧。◎
清晨,王海石推开木窗,泡一杯清茶,看远处层林尽染,秋色浓浓。
“这日子,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对啊!”
他猛地一拍脑门,“我是来拍《寻味》的啊,不是来这儿度假的!”
王大导演陷入了沉思。
这日子过得忒快,白露的清爽仿佛还在昨天,一眨眼就到了秋分,眼瞅着日历就要翻过九月,奔着国庆长假去了,进度呢?素材呢?
“不行不行,再这么岁月静好下去,《寻味》就要变成《云岫小饭馆专辑》了。”
他疯狂摇头,试图把这份过于安逸的闲适感甩出去,“对,找老张去,他之前不是老催我吗,去聊聊天增加点紧迫感。”
说着,他迈出厢房,就被眼前的景象噎住了。
只见制片人老张穿着汗衫,趿拉着拖鞋,正悠闲地坐在院里的竹椅上,那架势……王海石眼角一抽。
离谱的不止老张,摄制组里几个有家室的家伙,干脆都把老婆孩子接来了,孩子的嬉闹声在山谷回荡,一派其乐融融的“山居度假图”。
这还不算完。
王海石环顾四周,发现其他的工作人员,有的在逗弄云岫村的狗,有的在石桌上摆开了茶具品茗,还有的干脆支起了画板在写生……整个团队,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度假村。
“老张!老张!”王海石几步跨过去,指着这“其乐融融”的画面,痛心疾首。
“你看看!你看看你们!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的!这都什么时候了,国庆眼看到跟前,片子还八字没一撇呢!你这制片人怎么当的?也不督促督促?”
老张慢悠悠地呷了口茶,眼皮都没抬一下,“哟,王导,早啊。这不秋分,瑾玉老板说喝点桂圆红枣茶润燥,来点?”他推过来一杯。
王海石哽了哽,最后诚实地接过茶碗,饮了一口,顿了顿,又饮一口,直到茶碗见底,再抬头,就对上老张意味深长的目光。
“你不是说我不催你吗?要我说,现在难搞的就是你,”老张勾起点促狭的笑,“能拍出好美食片的,哪个不是对吃真情实感?你这人,一吃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哪还记得什么拍摄计划?”
王海石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
他确实沉迷于山神庙的烟火气,每一餐都吃得心满意足,连着肚腩也是“福气满满”,拍素材的紧迫感在美食面前常常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底气不足,只好悻悻地丢下一句,“我…我去找瑾玉老板聊聊。”转身逃也似的奔向山神庙的前院。
常年驻扎山神庙的固定npc瑾玉正在查看新收的板栗,王海石走近,圆润许多的脸努力挤出几分焦虑。
“瑾玉老板,真得走了,这都秋分了,马上国庆。国庆可是举国欢庆的大日子,能拍的素材可太多了,不过话说……”
他试探问道:“您这山神庙,国庆有什么特别盛大的庆典活动吗?”语气里带着一丝隐秘的期待,又混杂着“千万别有,有了更走不了”的纠结。
瑾玉正捏开一颗饱满的板栗,闻言抬眼,澄净的眸子里是了然笑意。
“国庆啊……”山神娘娘若有所思。对她这个沉睡太久的神明来说,国庆是个新兴节日,还真找不出适合的庆典宴席来,于是她摇摇头。
“眼下想不到有什么活动呢。”
王海石心头一块大石落地,遗憾与暗喜交织,刚想客气两句告辞,就听见旁边传来山老头带着喜气的声音:
“娘娘…瑾玉老板!喜事!大喜事啊!”
王海石脚步一顿,循声望去。只见山老头红光满面,旁边还跟着几位同样喜气洋洋的村民。
“山老,何事这般喜悦?”瑾玉笑问。
“嘿嘿,这事儿也得请您拿个主意,”山老头搓着手,“咱们村靠着您教的泡菜方子,家家户户的坛子都成了生财的盆,有了点家底,日子好过多了,连带着隔壁的李家村也沾了光。”
瑾玉歪歪头,静听下文。
“这不是咱们的泡菜不够卖吗?芳菲就去李家村考察了下他们的菜蔬瓜果,订了收购合同。这一来一往,两个村子再不像以前那样各过各的穷日子,孩子们腰杆挺直了,也愿意想以后的事了。这不,咱们村的孩子和李家村的闺女,俩孩子谈了恋爱,想结婚啦!两个村商量着,想趁着国庆这好日子,办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瑾玉听着,眉眼间是发自内心的欣慰,“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大喜事,恭喜恭喜。”
“哈哈是大喜事!”山老头连连点头,脸上皱纹都舒展开了,随即又露出几分难色,“您是我们两个村子的大恩人,头一号的功臣。按礼数,您该是上上宾,坐着受礼享福就成,啥都不用操心!可……”
他叹了口气,“村子太久没办过像样的喜宴了,一时半会儿,实在找不到能掌大勺的稳妥厨子,但这婚宴的席面就是脸面,实在马虎不得……”
他的话没说完,但眼中的期盼和为难已清晰可见。
瑾玉了然,体贴地接过了话头,“这话便见外了。成亲是人生大事,婚宴更是重中之重。办喜事来找我,是信得过我,这份信任,我岂能辜负?这场婚宴,我接下了。定让新人和宾朋都吃得满意。不知日子定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