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她问出了困扰特殊事件部许久的问题:那个强大的带来无尽麻烦的邪祟,为何神明只是驱离,而非根除?
  瑾玉了然一叹,“你们可查出游铎的跟脚?”
  丹桃立刻挺直了背脊,像是回答老师提问的学生,语速快了几分,“根据上次您出手时我们捕捉到的能量波动和残留气息,部里的分析部门做了大量比对。”
  “结论是,他很大可能,是‘饿殍所化’。”
  “…凡人如今的智慧当真厚重。”瑾玉先是感叹下人类的进步,而后说回游铎,眼底流露出些极淡的悲悯。
  “不错。他是‘饿死鬼’,此等跟脚于我而言,心中难免不忍。”她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污秽表象下挣扎嘶吼的痛苦本源。
  “况且,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有风调雨顺,便有旱涝风霜;有生之喜悦,亦有死之寂灭。某些所谓的‘邪祟’,反而是天地失衡的产物,正如山中猛兽,强行抹杀,未必是真正的平衡之道。”
  神明的语气坦然,阐述着一个在人类看来或许有些冷酷的视角。
  出乎意料的是,丹桃听完这番解释,脸上并未出现震惊不解或是不满,而是一种意料之中的平静。
  “原来,娘娘您是这样想的,”她轻轻道:“其实我们内部,也曾讨论过这个可能性。”
  “哦?”瑾玉生了些难得的兴味,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丹桃组织着语言,“我们分析过很多原因。为什么幽兜君能在多地流窜,除了他本身狡猾难缠,是否也存在某些…更高层面的‘默许’?或者说,我们是否…不该寄望于请求您这样的存在出手清除?”
  她回忆着资料库里的那些卷宗和前辈们的推测,“我们查阅过一些极其古老、语焉不详的记载,关于像您这样的山川地祇、草木精灵之神。记录很模糊,说法不一,但有一个共通点似乎被反复提及:”
  “这类神明,大多遵循自然之道。祂们的力量守护一方水土,维系山川本身的平衡,却很少直接插手红尘俗世中具体的恩怨情仇。在祂们眼中,或许幽兜君为了生存而疯狂掠夺地气,与山林中的野兽为了活命而猎食其他生灵,本质并无不同?都是这天地间的生存法则?”
  她的话语带着不确定的推测,却清晰地指向了神明视角与人类视角的根本差异。
  瑾玉静静听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眼底那丝感叹更深。
  人类啊……
  丹桃却不同于瑾玉的平静无波,年轻的脸上是强烈的责任感,如同一簇燃烧的火焰。
  “可是,娘娘,我们不认同!”
  “我们是人!”
  “在我们眼里,人类的存在高于一切。幽兜君的疯狂掠夺地气,在我们眼里,不是在遵循什么‘自然法则’,而是在破坏无数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他在一天,就会有更多像宿市那样的地方遭殃,会有更多无辜的人受害。”
  丹桃顶着神明无声的注视,颤着嗓子反驳着。
  “或许在您眼中,他只是一个挣扎求存的可怜虫,一个天地循环中微不足道的环节。但在我们人类眼中,他就是一个必须被清除的祸患!”
  “所以,”她目光灼灼,一字一句道:“无论有多困难,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特殊事件部,我们人类,一定会倾尽全力——阻止他!剿灭他!”
  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结界,为神明带去一抹生命的炽热。
  瑾玉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个眼神明亮的人类女孩。良久,她唇边缓缓绽开一个极淡、却无比真实的笑容。
  “小家伙,”她赞许道:“成长了不少呢。”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让丹桃鼻尖猛地一酸,“职责所在罢了。”她侧过头,揉了揉发烫的脸颊。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瑾玉一愣,喃喃重复:
  “职责所在……”
  许久,她目光似乎穿透了庙宇的墙壁,投向山下那广袤的人间烟火,意味不明道:
  “也罢。”
  待丹桃疑惑看来,瑾玉缓缓一笑,徐徐开口。
  “吾心神所系,不过云岫山方寸之地,”她目光落在丹桃不明所以的脸上,俏皮一笑,“不过嘛……”
  “神名因人类传唱得以流传,金身泥胎亦由人类巧手所塑。少不得,吾偶尔也会听一听来自人类官方的请求哦。”
  “况且此番,倒是吾放虎归山,惹出一桩因果来,心下有些愧疚呢。”
  她的话语带着神明特有的矜持和含蓄,却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神明并非特立独行。
  丹桃听懂了瑾玉话里的弦外之音,眼睛顿时亮得惊人。
  强压住心头的狂喜,对着瑾玉深深一躬:“多谢娘娘指点!”她需要立刻回去,把这个至关重要的信息报告上去。这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号。
  丹桃一路飞奔着冲下山。
  回到位于市区的特殊事件部驻地,她把白露茶递给同僚,冲进了副部长赵廷的办公室。
  “赵部!有重大进展!关于云岫山那位!”丹桃语速飞快,迅速将山神庙里与瑾玉的对话,尤其是关于幽兜君“跟脚”的确认、神明的态度,以及那句至关重要的“偶尔会听一听人类官方的请求”复述了一遍。
  赵廷原本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听着丹桃的汇报,他的动作渐渐停了。
  当听到瑾玉那句暗示性的话语时,他一个激灵坐直了身体,眼中爆射出难以置信又狂喜的精光。
  “你……你确定那位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原话!”丹桃用力点头。
  “好!好!好!”赵廷连说了三个好字,一拍桌子站起来,在办公室里快速踱了两步,“契机!这是天大的契机!快!快把‘云岫山神庙’的所有资料,所有!尤其是那些新挖掘出来的唐朝文献,立刻调出来!马上!要快!”
  屏幕上飞快地闪过无数泛黄古籍的扫描件、模糊拓片的照片、艰涩难懂的古代公文片段。
  终于,一份标记着“新发现-天宝年间祭祀文书”的文件被高亮置顶。
  资料员点开高精度扫描件。
  屏幕上清晰呈现出一卷保存相对完好的唐代麻纸文书,上面的墨迹历经千年,依旧清晰可辨。文书格式严谨,抬头是标准的官方祭祀祷文格式。
  赵廷、丹桃和闻讯赶来的几位核心部员围拢到屏幕前,逐字逐句地仔细看着那些古老的文字。
  “……维天宝三载,岁次甲申,七月丁亥朔,十五日辛丑……云岫地界,恶蛟作祟,兴风鼓浪,坏田舍,噬人畜,民不堪其苦……祷于山川,幸蒙感应……灵应云岫佑世元君,显圣诛蛟,平息祸乱……感神恩浩荡,敕命有司,于云岫山麓择吉地,建祠立像,四时祭祀,以酬神佑……”
  “灵应云岫佑世元君……”赵廷喃喃地念着这个在文书里被明确记载的神名,“之前栖云集团提供的山神庙契书,上面签署的神名是不是这个?”
  “部长高兴傻了?这神名咱们研究过千遍——一字不差!”
  “看这里,落款和印鉴!”丹桃指着文书的末尾,“‘敕命有司’,是朝廷正式敕令修建的,有官方的印信,还有记载了当时负责营造的官员名字。时间、地点、事件、神名……全对上了!”
  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民间传说或语焉不详的地方志,而是来自一千两百多年前,大唐王朝官方档案库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历史文献。
  它白纸黑字、钤印俱全地证明了:
  尊号“灵应云岫佑世元君”的神明,就是曾得到中央王朝正式认可的神明,是曾与中央王朝互动过的,可以交流的神明!
  赵廷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发抖,他猛地转身,对着整个办公室的人,用尽全身力气吼道:“快!通知全国部门!立刻!马上!一级会议!立刻开会!!!”
  整个特殊事件部沸腾了,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研究员们抱着资料狂奔,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知道,这份文献意味着什么。
  它不仅仅是一份历史证明,更可能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与一位拥有悠久正统、且曾与人类官方有过正式交集的正神进行更深入、更稳定沟通的钥匙。
  ——也许里面就藏着他们梦寐以求的“合作条款”!
  就在特殊事件部陷入激动沸腾时,山神庙的小院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日头渐渐升高,驱散了清晨的凉意。瑾玉不仅提供了白露茶,还端出了几碟精致的小点:刚蒸好、撒着金黄桂花的糖芋艿,还有煎好的红薯饼,最是健脾胃。
  节目组的人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人手一碗温润的白露茶,对着这些山野小食埋头苦干。
  王海石捧着一块软糯香甜的糖芋艿,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老张一口红薯饼一口清茶,满足地直哼哼,年轻些的更是风卷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