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山神庙,山神在的地方最关键啊。”
于是依照着学者们研究的史料与建筑图,规格仅次于皇宫的歇山式屋顶逐渐耸立。
主殿力图复原唐风斗拱、坐兽等细节,覆青灰筒瓦,其间祥云纹瓦当错落,丹楹柱描画花纹,梁架悬铜铎。
其中也有创新之处,比如窗棂,原先应嵌斑斓彩贝,如今在瑾玉的要求下,换成了不伤工时人力的彩绘玻璃,日头照下时,呈现着火彩般的绚丽色彩,颇得山神娘娘的喜爱。
“哎呀,照在壁画上更漂亮了。”她爱不释手地隔空扫过墙壁。
说到墙壁,砌墙时亦有一番趣事。
高一夫念念不忘他的“夯土掺糯米汁筑墙法”,连带着其他学者也跃跃欲试,试图尝试古法复原,最后还是在工程队的劝阻与瑾玉的以饭威胁下偃旗息鼓。
如今钢筋水泥筑就的墙体平整坚固,外层涂红,内墙敷着白灰底,绘就一幕满墙壁画。
壁画自左绘制右,其上云布晴空,青绿山水,正是山神庙方位的云岫山群览图。
渺渺云层之上,有云气覆面的神明身着霓裳,架云舆徜徉,而葱郁群山下,亦有该神明身影,却不曾驾车,赤足而行,脚边有百兽随行。
两边皆有浮雕上书:山神巡猎图。
整墙壁画线条圆滑、色彩鲜明,虽学者们声称不尽人意,瑾玉却极为喜欢。
她一寸寸拂过这幅山神巡猎图,行至最深处中心,抬眼望去,看见神台高立。
玄乎的神像在塑神台时又玄乎一会,建筑队还在头疼怎么让接地的神像抬高,就在瑾玉的指点下,将信将疑地在神像下一节节夯土,最后居然将神像送上神台。
信手捻住一丝香火念力,山神娘娘倾听着里面谨慎的祷告,轻轻笑开。
如今神台上立着神龛,周遭雕画如意云头纹,逐层错位作放射状展开,形成大型团云,围簇着中心神像,而神像有垂幔遮蔽,影影绰绰,不见神姿。
山神娘娘目泛璨金,视线穿过五色垂幔,于神像上定了一定,满意道:“嗯,金身恢复许多。”
“还满意吗?”
身后传来高一夫的声音,瑾玉回头望,就见他叼着节熏豆干走近,走着走着,他瞅了眼朦胧神像,不知怎的有些别扭,把熏豆干粗粗嚼下,这才开口。
“害,神仙面前吃东西好不自在,”他轻咳一声,又可惜道:“但这五香熏豆干真好吃,配着那个决明子米浆更绝。”
瑾玉微微一笑,“雕梁画栋是精细作业,最需明目醒神,你们多用些决明子护眼。”
高一夫竖个大拇指,“针对性制作美食,厉害。我说这阵子那群家伙早该闹着眼睛花,结果愣是没声,多谢你了。”
瑾玉摇头,“是我该谢你们才是。”
俩人互相道谢一阵,倏而笑开,高一夫想起什么,拿出手机调出图片。
“真让你说中了,那坛子检验报告出来了,确实是某种粮食发酵的产物,根据你提供的线索,顺利确定为酸浆水。”
图片里,黑漆漆的土坛已经摆在明亮的博物馆玻璃展柜,旁边还摆放着不可名状色的液体,与出土时的破烂样相比,扑面而来一种历史的气息。
瑾玉定眼看了一会,莫名道:“展览柜附近有些空啊。”
“谁说不是呢……”高一夫应和着点头,下一刻,他噌的望向瑾玉。
山神娘娘喜欢看人类充满希望的眼神,也不吝满足,“我再送件东西吧,嗯,比这坛子要好。”
高一夫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你们莫要围着我。”
瑾玉有些后悔没提前把东西拿出来,如今看着把自己围到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的学者们,有些无奈。
“啊好好好,我们不挡着你。”
虽这样说,博物馆馆长寸步不动,唯有上半身后仰了仰,蓦地,背后靠上其他人,她不由翻个白眼。
“人家瑾玉小姐贡献的是文物,要放进博物馆的,你们凑在这作甚?”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文物是国家的,是大家的,我们研究研究怎么啦?”
一群中老年的学者们如小学生般打着嘴仗,目光却悄摸摸往瑾玉身上飘。
“唉,我之前怎么就没关注云岫山呢?”一位考古学者叹惋道:“不然我现在就能过把挖掘文物的瘾了。”
“谁成想破败到快成废墟的地方居然有完整的文物呢?”另一学者叹气,“如果不是瑾玉小姑娘重振山神庙,恐怕咱们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得了。”
“年少有成啊。”
外边的学生听着老师们的赞扬,在想着他们平时骂自己的样子,有些泛酸,“那么好你收去当徒弟呀。”
“收收味,酸到我了,”另一学生哼笑,指指说酸话的学生,“不服的话,先把你手里的决明子米浆和五香熏豆干放下。”
砸吧着嘴里决明子的甘甜与大米的香甜,他垂下头颅,“我心服口服。”说罢,他又咬一口豆干,紧密而有弹性的嚼劲让人欲罢不能。
他补了一句,“老板愿意收我为徒都行!”
“呵,连吃带拿。”
这时,里面传来熟悉的惊呼声,学生们赶忙垫脚往里看,比之先前不起眼的坛子,这次他们顺利瞧见了模样。
“嚯呀,好闪的玻璃瓶!”
“有没有文化,这叫琉璃!”
“你才没文化,这就是玻璃,但不是现代的硅酸盐玻璃,是天然矿物熔炼的铅钡玻璃。”
里面捧着玻璃瓶的博物馆馆长忙里偷闲夸了一句,“可以,总算不是一问三不知。”
她带着手套端详着,又兴奋看向瑾玉,“瑾玉小姐,你能提供下它的信息和来处吗?”
瑾玉懵懂,“就是,大食玻璃瓶呀。”
“大食?”学者们闻言更激动,“对对,我就说,这种玻璃制品不常见,但唐代万国来朝,舶来品有很正常。”
“这么说,它很可能是能证明贸易商路的文物?”
博物馆馆长兴奋到脸颊泛红,抱着玻璃瓶不肯撒手,笑了一阵,她看向瑾玉,希翼道:“这样珍贵的文物,你确定要献给博物馆吗?”
她认真道:“如果摆放在山神庙展览,或许可以引来很多游客。”
“我会弄坏。”
这四个字说完,瑾玉沐浴着大家惊恐的目光,好笑摇头,不甚在意摆摆手,“我更喜欢现在的玻璃制品,如果可以,送我一些便好。”
“这算什么!工业化社会,送你一吨玻璃制品都行——但所有加在一起都比不过这尊大食玻璃瓶,你确定吗?”
“这便够了。”山神娘娘着实不太在意什么文物,毕竟对她而言,历史痕迹是最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山神娘娘也知道,人类喜欢。
“送给你们。”她大方道。
“要报答瑾玉小姐的行为,修缮必须要尽善尽美!”
学者们感动地叉手站在偏殿旁,本就精益求精的修缮变得更为细致,几近吹毛求疵,让建筑工人欲哭无泪。
“怎么感觉偏殿比主殿还难造啊。”
“主殿主要是壁画费人,这都是那群教授们干的。现在偏殿要的是什么长案、百格木柜,还有什么曲辕犁模型,都是咱们要做的。”
建筑队长无力地说着,耷拉着眼皮看学者们自己看着图纸就吵起来的动静,深深一叹,前去搬救兵。
“唔,从前确实是左偏殿为草木药寮,存放百草药材与农具模型,右偏殿则是护法殿……”
瑾玉赶来,对着图纸确认,见学者们眼睛亮起,又见建筑队幽怨目光,她话锋一转。
“但是,我有想法了。”
这下轮到学者们眼睛抽抽了,每次听到她这么说,就意味着要有什么违背祖宗的决定。
瑾玉思忖着,“现在食客甚多,我想着,干脆两处偏殿依旧用来供食客用饭,毕竟,”她微微一笑,“护法还空悬着,而草木药寮……”
“其实不需要啦,”山神娘娘有些怅然,也有些欣慰,“现在的医院和农业都很厉害呀。”
“这怎么行,陈列出来有历史意义……唔唔!”高一夫妄图劝说,却被建筑队长按着身子骨往外推,听他道:
“您老人家歇歇吧,瞧这段时间头发秃的。”
“我才没秃!”
争吵声渐渐远去,工程还在继续。
被高一夫称作“小平房”的左右偏殿历经推倒重建,又在瑾玉的要求下往外面的空地扩建。
施工队吃饱了饭动作极快,轰鸣的电钻声松动着土壤,砰得一声,似戳到了什么东西。
“不会又有文物吧?”
建筑工人有点冒汗,生怕电钻戳坏,赶忙唤人来挖掘,可挖开后,那处确实有异物存在的痕迹,却不见物件。
纳罕后确定没有东西,有人调笑道:“别不*是这玩意成精,跑了吧。”
簌簌……
院墙外,银杏委屈地蜷了蜷自己缩回来的根系。
于是依照着学者们研究的史料与建筑图,规格仅次于皇宫的歇山式屋顶逐渐耸立。
主殿力图复原唐风斗拱、坐兽等细节,覆青灰筒瓦,其间祥云纹瓦当错落,丹楹柱描画花纹,梁架悬铜铎。
其中也有创新之处,比如窗棂,原先应嵌斑斓彩贝,如今在瑾玉的要求下,换成了不伤工时人力的彩绘玻璃,日头照下时,呈现着火彩般的绚丽色彩,颇得山神娘娘的喜爱。
“哎呀,照在壁画上更漂亮了。”她爱不释手地隔空扫过墙壁。
说到墙壁,砌墙时亦有一番趣事。
高一夫念念不忘他的“夯土掺糯米汁筑墙法”,连带着其他学者也跃跃欲试,试图尝试古法复原,最后还是在工程队的劝阻与瑾玉的以饭威胁下偃旗息鼓。
如今钢筋水泥筑就的墙体平整坚固,外层涂红,内墙敷着白灰底,绘就一幕满墙壁画。
壁画自左绘制右,其上云布晴空,青绿山水,正是山神庙方位的云岫山群览图。
渺渺云层之上,有云气覆面的神明身着霓裳,架云舆徜徉,而葱郁群山下,亦有该神明身影,却不曾驾车,赤足而行,脚边有百兽随行。
两边皆有浮雕上书:山神巡猎图。
整墙壁画线条圆滑、色彩鲜明,虽学者们声称不尽人意,瑾玉却极为喜欢。
她一寸寸拂过这幅山神巡猎图,行至最深处中心,抬眼望去,看见神台高立。
玄乎的神像在塑神台时又玄乎一会,建筑队还在头疼怎么让接地的神像抬高,就在瑾玉的指点下,将信将疑地在神像下一节节夯土,最后居然将神像送上神台。
信手捻住一丝香火念力,山神娘娘倾听着里面谨慎的祷告,轻轻笑开。
如今神台上立着神龛,周遭雕画如意云头纹,逐层错位作放射状展开,形成大型团云,围簇着中心神像,而神像有垂幔遮蔽,影影绰绰,不见神姿。
山神娘娘目泛璨金,视线穿过五色垂幔,于神像上定了一定,满意道:“嗯,金身恢复许多。”
“还满意吗?”
身后传来高一夫的声音,瑾玉回头望,就见他叼着节熏豆干走近,走着走着,他瞅了眼朦胧神像,不知怎的有些别扭,把熏豆干粗粗嚼下,这才开口。
“害,神仙面前吃东西好不自在,”他轻咳一声,又可惜道:“但这五香熏豆干真好吃,配着那个决明子米浆更绝。”
瑾玉微微一笑,“雕梁画栋是精细作业,最需明目醒神,你们多用些决明子护眼。”
高一夫竖个大拇指,“针对性制作美食,厉害。我说这阵子那群家伙早该闹着眼睛花,结果愣是没声,多谢你了。”
瑾玉摇头,“是我该谢你们才是。”
俩人互相道谢一阵,倏而笑开,高一夫想起什么,拿出手机调出图片。
“真让你说中了,那坛子检验报告出来了,确实是某种粮食发酵的产物,根据你提供的线索,顺利确定为酸浆水。”
图片里,黑漆漆的土坛已经摆在明亮的博物馆玻璃展柜,旁边还摆放着不可名状色的液体,与出土时的破烂样相比,扑面而来一种历史的气息。
瑾玉定眼看了一会,莫名道:“展览柜附近有些空啊。”
“谁说不是呢……”高一夫应和着点头,下一刻,他噌的望向瑾玉。
山神娘娘喜欢看人类充满希望的眼神,也不吝满足,“我再送件东西吧,嗯,比这坛子要好。”
高一夫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你们莫要围着我。”
瑾玉有些后悔没提前把东西拿出来,如今看着把自己围到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的学者们,有些无奈。
“啊好好好,我们不挡着你。”
虽这样说,博物馆馆长寸步不动,唯有上半身后仰了仰,蓦地,背后靠上其他人,她不由翻个白眼。
“人家瑾玉小姐贡献的是文物,要放进博物馆的,你们凑在这作甚?”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文物是国家的,是大家的,我们研究研究怎么啦?”
一群中老年的学者们如小学生般打着嘴仗,目光却悄摸摸往瑾玉身上飘。
“唉,我之前怎么就没关注云岫山呢?”一位考古学者叹惋道:“不然我现在就能过把挖掘文物的瘾了。”
“谁成想破败到快成废墟的地方居然有完整的文物呢?”另一学者叹气,“如果不是瑾玉小姑娘重振山神庙,恐怕咱们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得了。”
“年少有成啊。”
外边的学生听着老师们的赞扬,在想着他们平时骂自己的样子,有些泛酸,“那么好你收去当徒弟呀。”
“收收味,酸到我了,”另一学生哼笑,指指说酸话的学生,“不服的话,先把你手里的决明子米浆和五香熏豆干放下。”
砸吧着嘴里决明子的甘甜与大米的香甜,他垂下头颅,“我心服口服。”说罢,他又咬一口豆干,紧密而有弹性的嚼劲让人欲罢不能。
他补了一句,“老板愿意收我为徒都行!”
“呵,连吃带拿。”
这时,里面传来熟悉的惊呼声,学生们赶忙垫脚往里看,比之先前不起眼的坛子,这次他们顺利瞧见了模样。
“嚯呀,好闪的玻璃瓶!”
“有没有文化,这叫琉璃!”
“你才没文化,这就是玻璃,但不是现代的硅酸盐玻璃,是天然矿物熔炼的铅钡玻璃。”
里面捧着玻璃瓶的博物馆馆长忙里偷闲夸了一句,“可以,总算不是一问三不知。”
她带着手套端详着,又兴奋看向瑾玉,“瑾玉小姐,你能提供下它的信息和来处吗?”
瑾玉懵懂,“就是,大食玻璃瓶呀。”
“大食?”学者们闻言更激动,“对对,我就说,这种玻璃制品不常见,但唐代万国来朝,舶来品有很正常。”
“这么说,它很可能是能证明贸易商路的文物?”
博物馆馆长兴奋到脸颊泛红,抱着玻璃瓶不肯撒手,笑了一阵,她看向瑾玉,希翼道:“这样珍贵的文物,你确定要献给博物馆吗?”
她认真道:“如果摆放在山神庙展览,或许可以引来很多游客。”
“我会弄坏。”
这四个字说完,瑾玉沐浴着大家惊恐的目光,好笑摇头,不甚在意摆摆手,“我更喜欢现在的玻璃制品,如果可以,送我一些便好。”
“这算什么!工业化社会,送你一吨玻璃制品都行——但所有加在一起都比不过这尊大食玻璃瓶,你确定吗?”
“这便够了。”山神娘娘着实不太在意什么文物,毕竟对她而言,历史痕迹是最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山神娘娘也知道,人类喜欢。
“送给你们。”她大方道。
“要报答瑾玉小姐的行为,修缮必须要尽善尽美!”
学者们感动地叉手站在偏殿旁,本就精益求精的修缮变得更为细致,几近吹毛求疵,让建筑工人欲哭无泪。
“怎么感觉偏殿比主殿还难造啊。”
“主殿主要是壁画费人,这都是那群教授们干的。现在偏殿要的是什么长案、百格木柜,还有什么曲辕犁模型,都是咱们要做的。”
建筑队长无力地说着,耷拉着眼皮看学者们自己看着图纸就吵起来的动静,深深一叹,前去搬救兵。
“唔,从前确实是左偏殿为草木药寮,存放百草药材与农具模型,右偏殿则是护法殿……”
瑾玉赶来,对着图纸确认,见学者们眼睛亮起,又见建筑队幽怨目光,她话锋一转。
“但是,我有想法了。”
这下轮到学者们眼睛抽抽了,每次听到她这么说,就意味着要有什么违背祖宗的决定。
瑾玉思忖着,“现在食客甚多,我想着,干脆两处偏殿依旧用来供食客用饭,毕竟,”她微微一笑,“护法还空悬着,而草木药寮……”
“其实不需要啦,”山神娘娘有些怅然,也有些欣慰,“现在的医院和农业都很厉害呀。”
“这怎么行,陈列出来有历史意义……唔唔!”高一夫妄图劝说,却被建筑队长按着身子骨往外推,听他道:
“您老人家歇歇吧,瞧这段时间头发秃的。”
“我才没秃!”
争吵声渐渐远去,工程还在继续。
被高一夫称作“小平房”的左右偏殿历经推倒重建,又在瑾玉的要求下往外面的空地扩建。
施工队吃饱了饭动作极快,轰鸣的电钻声松动着土壤,砰得一声,似戳到了什么东西。
“不会又有文物吧?”
建筑工人有点冒汗,生怕电钻戳坏,赶忙唤人来挖掘,可挖开后,那处确实有异物存在的痕迹,却不见物件。
纳罕后确定没有东西,有人调笑道:“别不*是这玩意成精,跑了吧。”
簌簌……
院墙外,银杏委屈地蜷了蜷自己缩回来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