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芋头 第56节
机场人来人往,行李箱轱辘压过的声音带着一点回声,一遍又一遍响起的登机提示,在嘈杂的大厅里格外刺耳。
把温言蹊送到安检口,江枝低着头,视线死死盯着自己鞋尖上的一点污渍,声音轻得几乎要被周围的喧闹淹没:“一路平安。”
她转身要走,却被温言蹊一把扣住手腕。
他的手指冰凉,力道却大得惊人,任凭江枝躲了一下,也没有躲过。
“枝枝。”温言蹊的声音哑得不像话:“抬头看我。”
江枝终于抬起眼,撞进他通红的眼眶。
那些江枝始终不敢面对的事,被温言蹊清晰地剥开,他的瞳孔里映着机场明亮的灯光,却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你不想和我这样继续了,对吧?”
江枝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她看见他身后落地窗外的飞机正在滑行,想起他们约定的下一次旅行,无力而哽咽:“我们是兄妹……”
有些话,就像烧红的炭。
只要说出来,就能烫得人舌尖发麻。
温言蹊抓着她的手,一字一顿重复:“我们不是亲兄妹。”
“可是周嘉朔和朱颜老师算得上是师生吗?”江枝反问他,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滚落,在下巴处汇成一个小小的水洼,“他们的结果你看到了,我们能承受吗?!”
温言蹊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和我相爱,就是这么难堪的事,你早该知道的。”
“如果你没想好……”他的声音突然哽住,深吸一口气,“又何必回头招惹我呢?”
江枝看见他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听见他突然笑了,笑声像是碎玻璃划过心脏:“你看,你永远会为了你生命中的许多人,放弃我。”
他抬手擦掉她脸上的泪:“我还以为,你回头找我的时候,已经足够爱我,爱到已经坠入深渊的我不用再挣扎。”
他的拇指停在她颤抖的唇瓣上,"看来是我想错了。"
“既然如此,那就当我们从没开始过吧。”他松开手,后退一步,“好好恋爱,谈一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恋爱。”
江枝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想说她愿意为他赴汤蹈火,想说她也和他一样,不在乎世俗眼光。
可记忆突然闪回那个傍晚,江芸纵身跃下时破碎的衣角,医院走廊里刺耳的急救铃。
想到墓园纪阿姨的照片,想到下落不明的朱颜老师,所有勇气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只剩下滚烫的泪水灼烧着脸颊。
机场广播再次响起,催促着这张航班最后的登机。
温言蹊的身影,就这样消失在江芸眼里。
这一次,她终究没能喊住他。
江枝站在机场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那架载着温言蹊的飞机逐渐变成天边的一个白点。
她突然分不清自己对江芸究竟是爱还是恨,就像她分不清对温言蹊的爱里,是否还掺杂着怨恨。
她想起江芸跳楼前那个诡异的微笑,想起温言蹊转身时通红的眼眶。
这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被她逼到绝境,一个被她亲手推开。
机场广播里响起新的航班信息,嘈杂的人声重新涌入耳膜。
江枝缓缓蹲下身,将脸埋进掌心。
泪水从指缝间渗出,滴落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她终于明白,原来最深的痛苦不是选择爱谁,而是无论如何选择,都会伤害她想爱的人。
远处,一个小女孩哭着追着离去的父母,被工作人员温柔拦下。
江枝看着这一幕,突然小时候,温言蹊曾经也这样牵着迷路的她回家。
只是如今,再也没有人会牵起她的手了。
江枝和温言蹊的聊天界面,停在这一年的一月。
现在关于他的消息,都变成了温万华饭桌上的只言片语。
“言蹊在那边挺好的。”温万华在电视上出现上海时突然说道,“说公司给了他转正的机会,待遇也不错,想留在那边了。”
江枝低头扒着饭,抬头看了一眼江芸。
自从医院回来,江枝和江芸之间就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让她们之间失去了交流的机会。
江芸没什么表情,只是应着说:“那挺好的。”
“枝枝啊。”温万华放下筷子,像是认真,又像是玩笑,“以后要不留在省城找工作?不然以后咱们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江枝抿嘴笑了笑,没给正面回答。
她知道温言蹊换了新号码,却始终没有存进通讯录。
有时候半夜醒来,她会恍惚听见隔壁房间传来水杯放在桌面的声音,就像从前温言蹊熬夜赶论文时那样。
她以为他回来了,兴冲冲地推开门,只有空荡荡的房间,和整理得一丝不苟的书桌。
江芸也不会再为他的房间上锁了。
她想起温言蹊在机场时说“就当他们没开始过”,现在想来,他又说到做到了。
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只有她。
被困在那个未完成的句号里。
《404证人群4》的密钥延期通知在各大影院滚动播放,一直延续到这一年的四月。
网上都在传,这是最后一次延期了。
安晴的房间拉着窗帘,她背靠着床头,咬着奶茶吸管含糊不清地问:“《404证人群4》真有那么好看吗?我看朋友圈都在刷必看。”
江枝躺在她的床上快睡着了,半梦半醒应了声:“可能吧,不过我也没看过。”
“你没看过?”安晴突然提高音量,惊得江枝彻底清醒。
江枝仿佛还能听见那天的雨声,淅淅沥沥地敲打着车窗玻璃,她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没看过。"
“不可能啊。”安晴疑惑着说,“之前刚上映的时候,言蹊哥说跟你去看的啊,好像还专门去的渡口桥的那个电影院?”
江枝背对着安晴,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她想起抽屉里摆着的那张皱巴巴的票根,下午三点场,渡口桥影院,《404证人群4》。
票根边缘还留着被雨水晕开的墨迹,是他没有赴约的证明。
原来那天,他真的去了。
她想起那时在医院的自己,只是那时,错过的温言蹊或许也曾看见她见过的雨幕,等着她。
枕头上洇开一片湿痕,冰凉的触感贴在脸颊。
江枝分不清这是从心底漫上来的雨水,还是从眼眶溢出的泪水。
安晴睡着以后,江枝的手指微微发颤,一字一字地输入:那天你来渡口桥了,对吗?
光标在对话框里闪烁,像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她的视线不自觉地往上移,最后一条对话还停留在去年六月,温言蹊发来的那句:等宝宝回家。
屏幕的光映在江枝脸上,照出她泛红的眼眶。
她深吸一口气,长按那条未发出的消息,选择了删除。
任凭心底这场下了一个冬天的雨,越来越大。
就像那天渡口桥的雨,终究淋湿的是他们两个人。
隔年六月,在蝉鸣撕扯着盛夏的暑气,江枝的大学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江枝拖着大学四年的行李站在家门口,毕业证书在包里硌得生疼。
她没告诉任何人,她在三月悄悄签了上海春招的offer,和温言蹊同一座城市。
客厅里,江芸的轮椅背对着门口,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江枝轻声唤道:“妈。”
轮椅没有转动,只有窗帘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江枝慢慢跪下来,额头抵在冰凉的地板上。
“妈,对不起。”
她的声音里带着即便曾经被江芸骂到狗血淋头也没有过的颤抖。
“让您失望了。”
一滴泪顺着江枝的鼻尖砸在地板上,很快洇开成一个小小的圆:“我知道这份感情是错的……可是妈,我控制不了。”
“你还记得吗?小时候你罚我不准吃饭,是温言蹊偷偷把他的饭藏在衣服里,带给我。”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将轮椅的影子拉得很长。
江枝的声音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每次您把我丢在街上,都是言蹊冒着雨来找我。青春期那些说不出口的烦恼,只有他会耐心听完。我想买条新裙子,也是他省下零花钱塞给我……”
她的手指慢慢攥紧:“他是我生命里,唯一一个从未放弃过我的人。”
“妈,我爱他。”江枝抬起头,看见江芸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我不能没有他,除了他,我没办法爱上任何一个人。”
最后一个头磕下去,江枝听见自己心跳如雷。
起身时,她看见轮椅旁的地板上落着几滴未干的水渍,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她盯着那些水渍,轻声说:“妈,我走了,你保重。”
门关上的瞬间,窗外家家户户的灯亮起又熄灭。
就像那些年,温言蹊总是这样,一盏一盏地,为她点亮回家的路。
江枝听见屋内传来一声叹息,好像叫了她的名字,但她没有回头。
她怕自己一回头,就走不掉了。
-
她去上海那天,还留在锦城的室友们一起送她去机场。
托运完行李,祁宁突然神秘兮兮地挤过来,把手机屏幕往她眼前凑:“怪不得突然去上海哦,原来是去找言蹊哥。”
她的屏幕晃动的厉害,江枝只隐约瞥见任长宇的微信头像,和几句模糊的对话。
把温言蹊送到安检口,江枝低着头,视线死死盯着自己鞋尖上的一点污渍,声音轻得几乎要被周围的喧闹淹没:“一路平安。”
她转身要走,却被温言蹊一把扣住手腕。
他的手指冰凉,力道却大得惊人,任凭江枝躲了一下,也没有躲过。
“枝枝。”温言蹊的声音哑得不像话:“抬头看我。”
江枝终于抬起眼,撞进他通红的眼眶。
那些江枝始终不敢面对的事,被温言蹊清晰地剥开,他的瞳孔里映着机场明亮的灯光,却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你不想和我这样继续了,对吧?”
江枝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她看见他身后落地窗外的飞机正在滑行,想起他们约定的下一次旅行,无力而哽咽:“我们是兄妹……”
有些话,就像烧红的炭。
只要说出来,就能烫得人舌尖发麻。
温言蹊抓着她的手,一字一顿重复:“我们不是亲兄妹。”
“可是周嘉朔和朱颜老师算得上是师生吗?”江枝反问他,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滚落,在下巴处汇成一个小小的水洼,“他们的结果你看到了,我们能承受吗?!”
温言蹊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和我相爱,就是这么难堪的事,你早该知道的。”
“如果你没想好……”他的声音突然哽住,深吸一口气,“又何必回头招惹我呢?”
江枝看见他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听见他突然笑了,笑声像是碎玻璃划过心脏:“你看,你永远会为了你生命中的许多人,放弃我。”
他抬手擦掉她脸上的泪:“我还以为,你回头找我的时候,已经足够爱我,爱到已经坠入深渊的我不用再挣扎。”
他的拇指停在她颤抖的唇瓣上,"看来是我想错了。"
“既然如此,那就当我们从没开始过吧。”他松开手,后退一步,“好好恋爱,谈一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恋爱。”
江枝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想说她愿意为他赴汤蹈火,想说她也和他一样,不在乎世俗眼光。
可记忆突然闪回那个傍晚,江芸纵身跃下时破碎的衣角,医院走廊里刺耳的急救铃。
想到墓园纪阿姨的照片,想到下落不明的朱颜老师,所有勇气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只剩下滚烫的泪水灼烧着脸颊。
机场广播再次响起,催促着这张航班最后的登机。
温言蹊的身影,就这样消失在江芸眼里。
这一次,她终究没能喊住他。
江枝站在机场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那架载着温言蹊的飞机逐渐变成天边的一个白点。
她突然分不清自己对江芸究竟是爱还是恨,就像她分不清对温言蹊的爱里,是否还掺杂着怨恨。
她想起江芸跳楼前那个诡异的微笑,想起温言蹊转身时通红的眼眶。
这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被她逼到绝境,一个被她亲手推开。
机场广播里响起新的航班信息,嘈杂的人声重新涌入耳膜。
江枝缓缓蹲下身,将脸埋进掌心。
泪水从指缝间渗出,滴落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她终于明白,原来最深的痛苦不是选择爱谁,而是无论如何选择,都会伤害她想爱的人。
远处,一个小女孩哭着追着离去的父母,被工作人员温柔拦下。
江枝看着这一幕,突然小时候,温言蹊曾经也这样牵着迷路的她回家。
只是如今,再也没有人会牵起她的手了。
江枝和温言蹊的聊天界面,停在这一年的一月。
现在关于他的消息,都变成了温万华饭桌上的只言片语。
“言蹊在那边挺好的。”温万华在电视上出现上海时突然说道,“说公司给了他转正的机会,待遇也不错,想留在那边了。”
江枝低头扒着饭,抬头看了一眼江芸。
自从医院回来,江枝和江芸之间就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让她们之间失去了交流的机会。
江芸没什么表情,只是应着说:“那挺好的。”
“枝枝啊。”温万华放下筷子,像是认真,又像是玩笑,“以后要不留在省城找工作?不然以后咱们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江枝抿嘴笑了笑,没给正面回答。
她知道温言蹊换了新号码,却始终没有存进通讯录。
有时候半夜醒来,她会恍惚听见隔壁房间传来水杯放在桌面的声音,就像从前温言蹊熬夜赶论文时那样。
她以为他回来了,兴冲冲地推开门,只有空荡荡的房间,和整理得一丝不苟的书桌。
江芸也不会再为他的房间上锁了。
她想起温言蹊在机场时说“就当他们没开始过”,现在想来,他又说到做到了。
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只有她。
被困在那个未完成的句号里。
《404证人群4》的密钥延期通知在各大影院滚动播放,一直延续到这一年的四月。
网上都在传,这是最后一次延期了。
安晴的房间拉着窗帘,她背靠着床头,咬着奶茶吸管含糊不清地问:“《404证人群4》真有那么好看吗?我看朋友圈都在刷必看。”
江枝躺在她的床上快睡着了,半梦半醒应了声:“可能吧,不过我也没看过。”
“你没看过?”安晴突然提高音量,惊得江枝彻底清醒。
江枝仿佛还能听见那天的雨声,淅淅沥沥地敲打着车窗玻璃,她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没看过。"
“不可能啊。”安晴疑惑着说,“之前刚上映的时候,言蹊哥说跟你去看的啊,好像还专门去的渡口桥的那个电影院?”
江枝背对着安晴,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她想起抽屉里摆着的那张皱巴巴的票根,下午三点场,渡口桥影院,《404证人群4》。
票根边缘还留着被雨水晕开的墨迹,是他没有赴约的证明。
原来那天,他真的去了。
她想起那时在医院的自己,只是那时,错过的温言蹊或许也曾看见她见过的雨幕,等着她。
枕头上洇开一片湿痕,冰凉的触感贴在脸颊。
江枝分不清这是从心底漫上来的雨水,还是从眼眶溢出的泪水。
安晴睡着以后,江枝的手指微微发颤,一字一字地输入:那天你来渡口桥了,对吗?
光标在对话框里闪烁,像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她的视线不自觉地往上移,最后一条对话还停留在去年六月,温言蹊发来的那句:等宝宝回家。
屏幕的光映在江枝脸上,照出她泛红的眼眶。
她深吸一口气,长按那条未发出的消息,选择了删除。
任凭心底这场下了一个冬天的雨,越来越大。
就像那天渡口桥的雨,终究淋湿的是他们两个人。
隔年六月,在蝉鸣撕扯着盛夏的暑气,江枝的大学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江枝拖着大学四年的行李站在家门口,毕业证书在包里硌得生疼。
她没告诉任何人,她在三月悄悄签了上海春招的offer,和温言蹊同一座城市。
客厅里,江芸的轮椅背对着门口,夕阳的余晖将她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江枝轻声唤道:“妈。”
轮椅没有转动,只有窗帘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江枝慢慢跪下来,额头抵在冰凉的地板上。
“妈,对不起。”
她的声音里带着即便曾经被江芸骂到狗血淋头也没有过的颤抖。
“让您失望了。”
一滴泪顺着江枝的鼻尖砸在地板上,很快洇开成一个小小的圆:“我知道这份感情是错的……可是妈,我控制不了。”
“你还记得吗?小时候你罚我不准吃饭,是温言蹊偷偷把他的饭藏在衣服里,带给我。”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将轮椅的影子拉得很长。
江枝的声音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每次您把我丢在街上,都是言蹊冒着雨来找我。青春期那些说不出口的烦恼,只有他会耐心听完。我想买条新裙子,也是他省下零花钱塞给我……”
她的手指慢慢攥紧:“他是我生命里,唯一一个从未放弃过我的人。”
“妈,我爱他。”江枝抬起头,看见江芸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我不能没有他,除了他,我没办法爱上任何一个人。”
最后一个头磕下去,江枝听见自己心跳如雷。
起身时,她看见轮椅旁的地板上落着几滴未干的水渍,在夕阳下闪着细碎的光。
她盯着那些水渍,轻声说:“妈,我走了,你保重。”
门关上的瞬间,窗外家家户户的灯亮起又熄灭。
就像那些年,温言蹊总是这样,一盏一盏地,为她点亮回家的路。
江枝听见屋内传来一声叹息,好像叫了她的名字,但她没有回头。
她怕自己一回头,就走不掉了。
-
她去上海那天,还留在锦城的室友们一起送她去机场。
托运完行李,祁宁突然神秘兮兮地挤过来,把手机屏幕往她眼前凑:“怪不得突然去上海哦,原来是去找言蹊哥。”
她的屏幕晃动的厉害,江枝只隐约瞥见任长宇的微信头像,和几句模糊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