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李和薪欲言又止。
  “可师娘不是娘啊。”
  宁知序很警惕。
  谁说徒弟不能娶师娘了,等他归天了,谁还认苏静蘅是豆子的师娘,到时候他乘虚而入那就不好了。
  “那干娘也不是——”
  “干娘就是娘。”
  宁知序义正词严地说,“而且如今有李兄做证,日后等我归天了,那小子要是敢以上犯下,你替我行父之责,帮我教训他。”
  “宁公子说笑了,你福与天齐,怎会死呢?”
  “……”
  宁知序蓦地沉默下来。
  半晌,开口嘟囔道:“没想到你也这么说,这段日子倒是听了不少好话,我差点就要信了——”
  话落,林子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两人心猛地提起,瞬间朝着山林深处望去,看见远方树木晃动,似乎有几个影子从中间走过,两人皆不约而同拿出弓箭,指着林叶颤抖之处。
  不一会儿,那几个影子越来越近,眯眼一看,是几头健硕的野猪。
  两人几乎将弓弦拉满,不作声,就这样僵持着,看那几只野猪并没有要攻击他们的样子,小心翼翼等它们路过。
  野猪味太大,即便是杀了处理起来也很麻烦,它们不攻击人,不如放他们离开。
  所幸大的带着小的,并没有多停留,那几抹黑影消失在林中,两人不约而同松一口气,放下弓箭继续行路。
  宁知序捡菌子只为了回家给苏静蘅煲汤做菜,李和薪则是为了拿去城里卖,路上见到能吃的野菜也采一些,中间一人打了只野兔,小半天背上的箩筐便已经塞满了东西。
  幸运的是除了一开始那几头野猪他们没碰见其他的野兽,回程路上又捡了些菌子,除了一开始遇见的地木耳松菇,还捡了些羊肚蘑,宁知序已经在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处理这些菜,走到山外围,不多时就要到家,忽然想起来昨天和苏静蘅的事,连忙向李和薪请教:“对了,我有一件事正要请教李兄。”
  “什么事?”
  宁知序便将昨天拿苏静蘅衣服,被她呛了一句的事告诉李和薪,问:“我娘子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好说话不行问她也不说是什么,非要冲我一句……”
  李和薪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宁公子平日在宁府不曾与女眷亲近?”
  女眷?
  宁知序摇头:“没有。”
  倒是与几位年纪大的嬷嬷有些交情,但交流也不算多,十天半月搭一次话吧,其余时候只跟石列还有厨子柴工说话。
  李和薪若有所思地点头,然后面不改色道:“那是你娘子的月事带,没事不要当玩具玩。”
  “……”
  周围一瞬间安静下来,宁知序没什么反应,反倒是李和薪倒吸一口气。
  他从来没见过有人脸红得这么快这么明显。
  一大抹红色肉眼可见从脖子一路冲到头顶,若是天冷些,估计就能看见他头顶冒热气了。
  宁知序像一块刚融化的冰块,从坚毅到柔软,僵硬地挪动脚步,说:“哦,知道了,怪不得呢,你说这有什么不好说的,真是,这不能怪我,她也不说清楚……”
  李和薪见到他的糗样,摇头轻笑:“宁公子有些事情还是要好好学啊,你若是开不了口,问我或者问我娘子都行,我们都愿意为宁公子出一份力。”
  【作者有话说】
  怎么忽然没人了,难道是大家都高考了?那就祝大家旗开得胜金榜题名[三花猫头]
  第37章
  苏静蘅回家时宁知序已经做好饭菜煮好菌汤坐在灶屋门口等她,等她进屋将东西放好,宁知序便已舀了一瓢水站在檐下等着为她洗手。
  苏静蘅撸起袖子,水瓢稍倾,澄澈冰凉的水浇在她手上,随意搓两下,一瓢水泄尽,她跟着宁知序进*屋,闻着满屋香味,肚子适时发动起来。
  不争气的声音传进宁知序耳朵里,他两眼微弯,说:“不是带了点心去的吗?没吃够?”
  苏静蘅叹气:“点心呀,分给大家吃了,我等着回家吃你做的饭呢。”
  她已经适应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每天早上吃完饭就想中午吃什么呢,中午吃完就想晚上吃什么呢,晚上吃完又想明天早上吃什么呢。
  人生大事,唯食而已。
  上午将点心分给元渺李良月还有几位婶婶嫂子,她自己一块都没吃,想着反正中午有好吃的,那些点心她吃与不吃都没关系。
  回到家果然看见十分丰盛的午餐,颇得安慰,对着白米饭狼吞虎咽,宁知序说:“慢点吃,小心噎着。”
  话音刚落,她果然被噎着。
  猛灌了两口水,好不容易把喉咙里卡着的东西顺下去,之后不敢再吃那样快,只能小口小口吞咽。
  边吃,边想着上午的事情,跟宁知序说:“今日教渺渺绣鸳鸯,看见良月姑娘也在,就邀她和我们一块儿玩,可她不愿意,扛着锄头就走了,渺渺说得对,良月姑娘果然比山里的泉水还冷,谁找她说话她都不搭理,后来我以为今日又见不到她了,谁知道没一会儿她回来,拿了件衣服给我,问我能不能帮她缝个好看些的花纹,可以给报酬给我。”
  苏静蘅说到这儿笑起来,“她只是看起来冷,其实心里挺热乎的,那件衣服已经很破了,从前也缝过,就是缝得不大好,我帮她把衣服缝好,还绣了点桃花上去,她很喜欢,要给钱给我,但我没要,只叫以后遇见麻烦她能帮帮我们,比如遇见被村里人为难这样的事,有她在我们就不用怕了。”
  “你很喜欢李良月?”
  苏静蘅笑着,没说话。
  打看见李良月的第一眼就喜欢,她觉得自己就该长那个样子——生长在山间,日日在太阳底下晒着,皮肤要晒得黑黑的,每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重活,有一双健硕的手,看人不必笑,也不必不笑,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就连李良月那条粗粗的辫子她都喜欢,系一根红头绳就很好,比自己费尽工夫收拾的还漂亮。
  她因为自己没长成李良月那个样子而对她羡慕至极,只要她一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就忍不住看她,这时候打定了主意从明天开始也要梳一条辫子,系一根红头绳,跟宁知序说了,他问:“你的人生里除了我和元渺姑娘,又要多一个喜欢的人了?”
  “你说得这叫什么话。”
  苏静蘅说,“我喜欢的人多着呢,除了你,元渺,良月姑娘,我干娘,村子里的人除了李仁,还有李子,那天卖我们架子车还有笔筒的兄弟,还有风雅斋的店小二,我都挺喜欢的。”
  宁知序点头。
  知道了,谁对她好她就喜欢谁,连路人都算上了,还真是博爱。
  “不过这些人里,我现在最喜欢的是你。”
  “嗯。”
  宁知序嘴角提了提,他做了这么多,要是在她心里排不上前三,那不如一头撞死得了。
  “今日阿眉婶婶也来跟我说话,她没什么事,身子也好些了,那天的事我不跟她计较,跟她说叫她也别放在心上,不知她有没有听进去。”
  看她家男人没把她怎么样苏静蘅才放心,代眉带着孩子诚心诚意跟她道歉,邀请她去桃花宴,这事也是村里的意思,苏静蘅顺水推舟应下,也叫她心里舒服些。
  冤有头债有主,苏静蘅可怜代眉的遭遇,不忍心跟她说太重的话,而且跟其他几位婶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代眉始终安安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嘴角噙着笑,很有耐心地看她。
  若不是那天宁知序挨了她一顿推搡,苏静蘅因此对她有些偏见,不然按规矩她见到她应该会很喜欢她。
  “可惜了。”
  说到这儿苏静蘅摇头叹气,别人家的家事她插不了手,唏嘘一阵,同宁知序说:“你知道宜村吗?”
  “宜村?”
  宁知序用力扒饭,闻言从碗里抬起头,道,“好像……”
  “就是之前总听她们说起的地方,我以为是个和桃花村一样的村子,可今天兰芳婶婶跟我说了,宜村和桃花村不一样,那不止是个村子,更像个镇,比我们桃花村大十倍不止,宜村有酒坊,有绣坊,有书院,能做些简单的交易,跟洛城比一点不差,从我们这儿到宜村比到洛城近一些,也不需要像进城那样办文书,所以村里人有什么事不往城里去,而是去宜村。”
  酒坊就是昌老伯说的那个,听说那儿的酒也往洛城供,接过醉香楼天香院的单子,但是在宜村卖得比洛城便宜。
  苏静蘅心想这样好,她现在在洛城没有什么可以惦念的,除了去见干娘,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去宜村。
  兰芳婶婶看了她的刺绣,问她为什么不进洛城的绣帮,依她的手艺,在绣帮里找个活做应该不难。
  她不知道她家之前发生的事,元渺对此也很好奇,苏静蘅没多隐瞒,将当年的事说了出来。
  “她们问我为什么不去绣帮,我就告诉她们因为我年轻气盛,不喜欢他们,不愿意去,归宁那次你是不是也听到我家隔壁林大娘说的话了她说得不对,但有一件事是对的,我娘被一个色鬼缠上了,那色鬼是绣帮东家叶大掌柜的女婿,姓王,叫王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