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119节
哪怕再凶险。
里间传来打帘子的声音,她背对着烛火,安静地躺在里侧,心跳一下比一下快。直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把她从里侧捞了出来,抱在怀里。
他用紧实的手臂把她禁锢在怀中,下巴蹭了蹭她的额头,柔声道:“怎么了,担心我?”
怀里的人不吱声。
他俯身亲她的眼睫。
长长的柔软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她忍不住地眨了眨眼睛,心中泛起说不清的酸涩,抬手去搂他的脖子:“你为什么总是不跟我说你的事呢……如果你跟我说就好了。”
如果前世她不是一无所知,那今生很多事她就能帮他避免了。
她喉头发紧,心头像是压着什么,很想哭:“你总不告诉我,我会害怕的。我会担心。”用力地把头埋到他脖颈间,声音有些发抖。
赵枢长叹一息。
把她搂得更紧。
这要他如何跟她说呢。
“蓁蓁,有些事你知道得太多,我就不能把你摘干净了,知道吗?”他希望她永远在她怀里健康快乐。这件事是很难的。他的处境注定会让她也受到波折。
哪知这句话却让她着了恼!眼眶一下就红了。
她从他颈间探出头来,仰着脸看着她,眼眶也是红的:“我已经嫁给你了!你做的任何事都跟我有关系,怎么能把我摘干净!”
“我也不要你把我摘出去……”
她呼吸起伏,眼泪在眶中打转儿,仰着头不让它落下来。
赵枢只是看了她一眼。她的眼泪立马就绷不住了,用力地搂着他的脖子,埋头道:“我愿意跟你承受一切后果的……”
她有时候有些傻气。
他抱着坐了许久,才将她放回到床榻上去。自己则侧身撑在迎枕上,把她往怀里拉,让她靠着自己。看了她好一会儿。
她是白皙的鹅蛋形小脸,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在闪闪发亮。像只顺了毛的猫儿,会翘着尾巴攀附他的手臂。
不高兴的时候眼里就像含了一汪水。抿着眼睑,谁也不看,有时候能把自己脸憋红了。
就好比现在。
“还在生我的气?”他抓了她的手,捏着她粉白的指尖亲了亲。
温热的呼吸打在她的手上,让人心里都软了。
她偏头靠在他怀里,更不看他,心却已经偏向他了:“你不告诉我就不告诉我吧……”她搂着他的脖子,告诉他:“我知道你明早就走,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你放心。”
她主动靠了过去,抱紧了他的腰,问了方才一直想问的事:“陈王殿下他,真的死了吗?”她声音微微颤抖。
一来她知道朱宁玉是赵枢多年心血。那个孩子没了,要让人怎么接受呢。
再则,那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少年,有时虽端着王爷的体统,却也会敬重地喊她夫人。跟着她出入上下,笑起来的时候也会有几分孩子气。
赵枢沉默了片刻,忽而放开了她,仰靠在迎枕上。
她见他沉默,手轻轻颤了颤,翻身去抱他。
不敢再问了。
第二天早晨,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她便察觉到身侧的动静。坐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起身了。她也不再睡,走到屏风前帮他穿衣。
青白的右衽领袍,这是他惯喜的颜色。她环过他的腰身去帮他束革带,动作很慢很慢,怎么都束不好,手也发抖。
赵枢握了握她的手,才发现是冰凉的。
“你在担心吗?”他把她搂紧怀里,掌心抚摸她的头,声音放得柔和。面容也柔和下来,问她:“你快过生辰了吧?”
“嗯,我是正月的生日。”她点头,声音闷闷的。
“那等我回来替你过生辰。”
他笑了笑,接过她手里的革带,自己动手束了。
低头看了她一眼,见她头顶一个发旋,乖巧地站在远处,一时也不知道做什么,捏着他的衣袖不肯松手。
“乖,等我。”他亲了亲她的额头,俯身抱了抱她。
很快*出了房门。
蓟州风雪依然很大,这是她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冬天。前世这个时候,她是在云州孟家过的,那里有温泉,十分地暖和。可是她一点都不迷恋温暖的南方。
她喜欢他在的地方。
赵枢走后,府里变得无比地平静。张荣寿的夫人偶尔请她过去喝茶,有时跟她聊一聊蓟州的风物,倒是个很和蔼的夫人。只大多数时候,她都不太能静得下心来。
坐在暖阁里,张夫人问她:“你是不是担心赵侯爷?”说话间也有几分叹息。张夫人面上也带着愁容,拧着眉道:“他们男人的事情,总是大过了天去,却是不知道我们在家中也是备受煎熬的。”
她苦笑:“夫人看起来也不太好?”
“谁不担心呢?”张夫人叹气。
她觉得也还好。她并不觉得他想要做的事太危险。如果赵枢因为娶了她而不敢动手,那就不是前世那个赵侯爷了。
不管危不危险,不管他有没有娶她,参与夺位这件事他都是要做的。这是他的野心。
想明白后,她忽然就轻松起来,笑道:“他还说等正月回来给我过生辰呢。”他对她说的话从来没有食言过。
张夫人笑着给她添茶:“你们夫妻感情倒好……不像我家那位,总是让我生气。”
说着嗔怪的话,听着却是有情的。
感情又何尝不好呢。
今年京师格外地冷,一直下着大雪。宫里办差的小太监在廊下冻得直呵气。正在太极宫前蹭着好不容易跑出来的一点炭火气儿,小太监正高兴着,抬头却见皇后主子的鸾驾往这边过来。
“皇后娘娘驾到——”
镶金砌玉的轿子落了下来。陈皇后面上带着一点病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太监:“皇上今日可曾用过药?”
“回娘娘,早晨刚用过一回,中午得用完饭才成呢。”
“皇上中午用的什么?”
“只喝了点山药熬制的粥,万岁说口中发苦,就什么都用不下了。”太监回道。
陈皇后心下了然。走进去殿内往里探了探,摸了摸皇帝的手:“陛下,您该用药了……”她使了眼色给一旁的宫女。
掌印大太监黄荣今日不在,也无人敢拦她。宫女将手里的红丸换了进去,悄声退下。
皇帝面色蜡黄,喘着气睁开眼:“是你啊……”
“臣妾不在,您总是忘用药。”陈皇后隐在袖中的手其实有些抖,她害怕极了,总觉得陈国舅给她的药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是说这只是让人昏迷的药么?
为什么皇帝的身子败落得如此之快。
殿内烧着炭火,她的手脚却是冰凉的。
皇帝碰到了他的手背,眼睛忽然眯了起来:“皇后近日为朕的病忧心,莫不是也病了,该请太医瞧瞧才是。”他说话已经需要喘气了。从年初他不放在心上的咳疾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皇帝已经起了疑心。
只不知究竟是不是她。
“陛下养好身子才是,怎么担心起臣妾来了。”陈皇后虽与他为夫妻,却是从始至终都畏惧这个男人。说话间都带着点颤意。
“皇后有心了。”
这句话听在榻边坐着的女人耳朵里,却总不是滋味。
可是她已经选择了陈家,断不能回头了!
坚定地把药盒中的红丸给皇帝送服。
皇后走后,殿内忽然又响起一道疾驰而来的脚步声,走进来一个身着绣金线掐丝蟒袍的男人,鬓边也有些发白了,急匆匆地,进来便跪在地上,面色悲恫。
“陛下,陈王殿下遇刺,在通州……”
“身故了。”
黄荣伏在地上,用力地磕了一个头。
地上的人头都还没抬,便听见床榻上一片撕心裂肺的咳嗽声。皇帝很快‘噗’地一声吐出一口血来,俯在床榻边,喘着粗气道:“是谁!”
“是谁干的!”
皇帝心中怒火早已滔天。他膝下没有子嗣,朱宁玉父族母族皆无人后,他放下心来,亲自教养了两年。是谁这么看不惯他!
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敢动手!
“给我查,查出来夷三族!朕还没死呢!”说着便又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黄荣抬头的间隙,便见皇帝直挺挺地往后倒下,吓个半死,高喊道:“快来人呐,快请太医!请太医!”
宫里不太平,宫外却是祥和了。
陈国舅看见手里的奏报,高兴抚掌:“朱宁玉死了,这下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等我的亲兵抵达京师,这京城就在我的掌控之中,皇后主内,我在外朝,陈家要在我手上走到顶点了!”
“你是个聪明人,我很喜欢。你回去想想想要什么,我能给的自然会给你,我比王璟能给你的还多。”
宫内也传来消息,皇帝听见陈王遇刺的消息,忽然呕了血。身体更差了。
陈国舅实在是高兴。
孟蹊站在一旁,心中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在想那个人的反应,到底是蛰伏在蓟州,韬光养晦,还是会下决心赌这最后一把,直接上京师来。
他忽然就想不清楚了。
他想要什么?他想要杀了王璟,想要赵枢的命。他们一个前世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用他妻子的性命当作筹码引姓赵的南下!一个今生把她从他身边生生地夺走,让他的身体变成如今这个破败的样子!
怎么能令人不恨!
他身上的伤每日每夜都痛。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痛,要他怎么放下心中的恨意!
第121章 异动(剧情章)
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已经两日未曾进饭食了,说话间喘气都艰难。
陈国舅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召集手下的人商议请立太子的事。张继崖也在场,底下还有陈家两位老爷,再远些的几位是刑部和六科的官员。
那个脸方些的是程何,王璟手下的人,前世此人还参过他一本。他最后也没咽下这口气,设计把他流放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次议事没有督察院的人。一个都没有。
里间传来打帘子的声音,她背对着烛火,安静地躺在里侧,心跳一下比一下快。直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把她从里侧捞了出来,抱在怀里。
他用紧实的手臂把她禁锢在怀中,下巴蹭了蹭她的额头,柔声道:“怎么了,担心我?”
怀里的人不吱声。
他俯身亲她的眼睫。
长长的柔软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她忍不住地眨了眨眼睛,心中泛起说不清的酸涩,抬手去搂他的脖子:“你为什么总是不跟我说你的事呢……如果你跟我说就好了。”
如果前世她不是一无所知,那今生很多事她就能帮他避免了。
她喉头发紧,心头像是压着什么,很想哭:“你总不告诉我,我会害怕的。我会担心。”用力地把头埋到他脖颈间,声音有些发抖。
赵枢长叹一息。
把她搂得更紧。
这要他如何跟她说呢。
“蓁蓁,有些事你知道得太多,我就不能把你摘干净了,知道吗?”他希望她永远在她怀里健康快乐。这件事是很难的。他的处境注定会让她也受到波折。
哪知这句话却让她着了恼!眼眶一下就红了。
她从他颈间探出头来,仰着脸看着她,眼眶也是红的:“我已经嫁给你了!你做的任何事都跟我有关系,怎么能把我摘干净!”
“我也不要你把我摘出去……”
她呼吸起伏,眼泪在眶中打转儿,仰着头不让它落下来。
赵枢只是看了她一眼。她的眼泪立马就绷不住了,用力地搂着他的脖子,埋头道:“我愿意跟你承受一切后果的……”
她有时候有些傻气。
他抱着坐了许久,才将她放回到床榻上去。自己则侧身撑在迎枕上,把她往怀里拉,让她靠着自己。看了她好一会儿。
她是白皙的鹅蛋形小脸,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在闪闪发亮。像只顺了毛的猫儿,会翘着尾巴攀附他的手臂。
不高兴的时候眼里就像含了一汪水。抿着眼睑,谁也不看,有时候能把自己脸憋红了。
就好比现在。
“还在生我的气?”他抓了她的手,捏着她粉白的指尖亲了亲。
温热的呼吸打在她的手上,让人心里都软了。
她偏头靠在他怀里,更不看他,心却已经偏向他了:“你不告诉我就不告诉我吧……”她搂着他的脖子,告诉他:“我知道你明早就走,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你放心。”
她主动靠了过去,抱紧了他的腰,问了方才一直想问的事:“陈王殿下他,真的死了吗?”她声音微微颤抖。
一来她知道朱宁玉是赵枢多年心血。那个孩子没了,要让人怎么接受呢。
再则,那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少年,有时虽端着王爷的体统,却也会敬重地喊她夫人。跟着她出入上下,笑起来的时候也会有几分孩子气。
赵枢沉默了片刻,忽而放开了她,仰靠在迎枕上。
她见他沉默,手轻轻颤了颤,翻身去抱他。
不敢再问了。
第二天早晨,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她便察觉到身侧的动静。坐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起身了。她也不再睡,走到屏风前帮他穿衣。
青白的右衽领袍,这是他惯喜的颜色。她环过他的腰身去帮他束革带,动作很慢很慢,怎么都束不好,手也发抖。
赵枢握了握她的手,才发现是冰凉的。
“你在担心吗?”他把她搂紧怀里,掌心抚摸她的头,声音放得柔和。面容也柔和下来,问她:“你快过生辰了吧?”
“嗯,我是正月的生日。”她点头,声音闷闷的。
“那等我回来替你过生辰。”
他笑了笑,接过她手里的革带,自己动手束了。
低头看了她一眼,见她头顶一个发旋,乖巧地站在远处,一时也不知道做什么,捏着他的衣袖不肯松手。
“乖,等我。”他亲了亲她的额头,俯身抱了抱她。
很快*出了房门。
蓟州风雪依然很大,这是她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冬天。前世这个时候,她是在云州孟家过的,那里有温泉,十分地暖和。可是她一点都不迷恋温暖的南方。
她喜欢他在的地方。
赵枢走后,府里变得无比地平静。张荣寿的夫人偶尔请她过去喝茶,有时跟她聊一聊蓟州的风物,倒是个很和蔼的夫人。只大多数时候,她都不太能静得下心来。
坐在暖阁里,张夫人问她:“你是不是担心赵侯爷?”说话间也有几分叹息。张夫人面上也带着愁容,拧着眉道:“他们男人的事情,总是大过了天去,却是不知道我们在家中也是备受煎熬的。”
她苦笑:“夫人看起来也不太好?”
“谁不担心呢?”张夫人叹气。
她觉得也还好。她并不觉得他想要做的事太危险。如果赵枢因为娶了她而不敢动手,那就不是前世那个赵侯爷了。
不管危不危险,不管他有没有娶她,参与夺位这件事他都是要做的。这是他的野心。
想明白后,她忽然就轻松起来,笑道:“他还说等正月回来给我过生辰呢。”他对她说的话从来没有食言过。
张夫人笑着给她添茶:“你们夫妻感情倒好……不像我家那位,总是让我生气。”
说着嗔怪的话,听着却是有情的。
感情又何尝不好呢。
今年京师格外地冷,一直下着大雪。宫里办差的小太监在廊下冻得直呵气。正在太极宫前蹭着好不容易跑出来的一点炭火气儿,小太监正高兴着,抬头却见皇后主子的鸾驾往这边过来。
“皇后娘娘驾到——”
镶金砌玉的轿子落了下来。陈皇后面上带着一点病容,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太监:“皇上今日可曾用过药?”
“回娘娘,早晨刚用过一回,中午得用完饭才成呢。”
“皇上中午用的什么?”
“只喝了点山药熬制的粥,万岁说口中发苦,就什么都用不下了。”太监回道。
陈皇后心下了然。走进去殿内往里探了探,摸了摸皇帝的手:“陛下,您该用药了……”她使了眼色给一旁的宫女。
掌印大太监黄荣今日不在,也无人敢拦她。宫女将手里的红丸换了进去,悄声退下。
皇帝面色蜡黄,喘着气睁开眼:“是你啊……”
“臣妾不在,您总是忘用药。”陈皇后隐在袖中的手其实有些抖,她害怕极了,总觉得陈国舅给她的药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是说这只是让人昏迷的药么?
为什么皇帝的身子败落得如此之快。
殿内烧着炭火,她的手脚却是冰凉的。
皇帝碰到了他的手背,眼睛忽然眯了起来:“皇后近日为朕的病忧心,莫不是也病了,该请太医瞧瞧才是。”他说话已经需要喘气了。从年初他不放在心上的咳疾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皇帝已经起了疑心。
只不知究竟是不是她。
“陛下养好身子才是,怎么担心起臣妾来了。”陈皇后虽与他为夫妻,却是从始至终都畏惧这个男人。说话间都带着点颤意。
“皇后有心了。”
这句话听在榻边坐着的女人耳朵里,却总不是滋味。
可是她已经选择了陈家,断不能回头了!
坚定地把药盒中的红丸给皇帝送服。
皇后走后,殿内忽然又响起一道疾驰而来的脚步声,走进来一个身着绣金线掐丝蟒袍的男人,鬓边也有些发白了,急匆匆地,进来便跪在地上,面色悲恫。
“陛下,陈王殿下遇刺,在通州……”
“身故了。”
黄荣伏在地上,用力地磕了一个头。
地上的人头都还没抬,便听见床榻上一片撕心裂肺的咳嗽声。皇帝很快‘噗’地一声吐出一口血来,俯在床榻边,喘着粗气道:“是谁!”
“是谁干的!”
皇帝心中怒火早已滔天。他膝下没有子嗣,朱宁玉父族母族皆无人后,他放下心来,亲自教养了两年。是谁这么看不惯他!
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敢动手!
“给我查,查出来夷三族!朕还没死呢!”说着便又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黄荣抬头的间隙,便见皇帝直挺挺地往后倒下,吓个半死,高喊道:“快来人呐,快请太医!请太医!”
宫里不太平,宫外却是祥和了。
陈国舅看见手里的奏报,高兴抚掌:“朱宁玉死了,这下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等我的亲兵抵达京师,这京城就在我的掌控之中,皇后主内,我在外朝,陈家要在我手上走到顶点了!”
“你是个聪明人,我很喜欢。你回去想想想要什么,我能给的自然会给你,我比王璟能给你的还多。”
宫内也传来消息,皇帝听见陈王遇刺的消息,忽然呕了血。身体更差了。
陈国舅实在是高兴。
孟蹊站在一旁,心中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在想那个人的反应,到底是蛰伏在蓟州,韬光养晦,还是会下决心赌这最后一把,直接上京师来。
他忽然就想不清楚了。
他想要什么?他想要杀了王璟,想要赵枢的命。他们一个前世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用他妻子的性命当作筹码引姓赵的南下!一个今生把她从他身边生生地夺走,让他的身体变成如今这个破败的样子!
怎么能令人不恨!
他身上的伤每日每夜都痛。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痛,要他怎么放下心中的恨意!
第121章 异动(剧情章)
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已经两日未曾进饭食了,说话间喘气都艰难。
陈国舅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召集手下的人商议请立太子的事。张继崖也在场,底下还有陈家两位老爷,再远些的几位是刑部和六科的官员。
那个脸方些的是程何,王璟手下的人,前世此人还参过他一本。他最后也没咽下这口气,设计把他流放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次议事没有督察院的人。一个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