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重生) 第25节
怎么会这样呢?他都跟同窗说过了,他要娶赵家六小姐。还要再问,却见王嗣年挥手,微微阖上了眼眸。显然是不想再说的模样。
他只好作罢,起身去王夫人院里。
他定要问个清楚。
王嗣年却觉着心里好像有股莫名的火,十分的燥郁。觉着是天气的缘故,立马让侍从将房里的窗户打开。隔扇也打开了。
只是好像没有用。
目光望向桌案上,砚台下压着几张那日用剩下的磁青宣纸。淡青的颜色,纸张颜色舒展均匀,与她那把伞的材质很是相融。
正想着,门前忽然传来说话的声音,是小厮在向谁请安。没过一会儿,便有人进来禀报:“五爷,老夫人过来了。”
王嗣年连忙起身。
丫鬟打了帘子,几个丫头扶着王老夫人进来了:“我还以为你跟颂麒还需要点时间,没想到他倒是先出去了,也不知是干什么去的,走得匆匆忙忙,慌里慌张的。”
“您怎么亲自过来了。”他扶着老夫人坐下,自己坐在她的身边。
“你躲我都躲到刑部去了,我要见你还得三催四请,可不如我过来一趟轻省。”老夫人保养得宜,面色还是很好的,说话也有中气。
王嗣年继续喝茶。
其实手上的茶已经快凉了。
老夫人可不管他装傻充愣,开门见山道:“快两个月了,除了之前我请去大音寺的那位光禄寺卿家的姑娘,余下的几位你愣是一个都没见……我倒是觉着那个姑娘很不错,你若觉着行,我便请了媒人去提亲。”
王嗣年觉得头都是疼的:“母亲……”
看这样是不行了。
王老夫人只能长叹了口气,坐了一会儿,便决定不提这事了。
儿子许久未归家,她也不想弄得都不高兴,只拉着他说起家里的事来:“颂麒的父亲刚来过信,他马上要春闱,请你帮他多看顾他一些……”
“这是自然。”王嗣年除了婚事,旁的都很好说话。
“……还有过些日子,赵家老爷子的寿辰,咱们家按理来说也得去一遭。”老太太盘算着,其实是想让他在那天见见林御史家的女孩儿,只是到底不好明说,正想着找个由头。
没想到王嗣年却先开了口了:“您不用担心,赵家我去就好了。”就连自己都知晓为何应得这么快。
王老夫人有些惊讶,心头难免虚得慌。这个儿子向来是不爱去这些场合的,从前总得多请几次,没想到这回答应得这么快。
上午很快过去。
王颂麒却是刚从母亲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王夫人正坐在炕上绣围屏,看见儿子过来问,当下也知道他是听说了什么,笑道:“我那日见你似乎不喜欢那位六小姐,看起来倒是跟五姑娘说话多一些……你叔父后来跟我说了句,我便应了,想着你在读书,便没让人去打扰你。”
“你叔父还说,你的婚事往后让你自己做主,选个你喜欢的才好过日子。”王夫人其实是满意赵家的。
赵家的身份地位与王家相当,河间找不出来第二个这么合适的人家了。不过还是要儿子喜欢才行,不然强行凑成一对儿,最后也跑不了变成怨偶。
王颂麒愣了愣:“所以我不会跟六小姐定亲了吗?”
王夫人笑道:“当然,等你春闱高中之后,挑个自己喜欢的吧。”她认为儿子不喜欢那位赵家的姑娘。
待了一会儿,王颂麒很快出了房门。
“三少爷,三少爷……”小厮差点跟不上他,小跑起来,喘着粗气。
王颂麒走在廊下,根本听不见侍从唤他,满脑子都是他不用再娶六小姐了。可是他都告诉同窗了,他说他会娶她。他在书院里看见已经定亲的同窗,那女孩儿会送来一些日常吃食。同窗每次都很高兴。
他也想着那姑娘这么迟钝,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给他送?
后来考校那日,先生夸他的小楷写得好,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往后可以教她写字。
那糖他买错了,等过些日子书院的功课轻松下来,他再去给她买真的……
小厮在身后喊他,他一直都没听见,耳边全然是风声。他脑子嗡了一段时间,忽然停下脚步,身后的侍从躲闪不及,一下子撞了上来。只听见少爷转头问他:“我应该高兴的对吧?”
“少爷,您在说什么?”小厮根本没弄明白。
王颂麒却是想着:“对,我应该高兴的。”
叔父终于不再逼他娶谁了。他摸到袖中的那个荷包,圆圆的珠子攥在掌心里,有点硌得慌。
而另一边赵家内院,明湘有些忐忑不安。
连翘送了碗酥油鲍螺进来,放在妆台边:“小姐您先别担忧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这是小厨房刚做的,您喜欢甜的,我让人多放了糖。”
这时候哪还有心思吃。
明湘将小瓷碗推到一边,眉头皱起来,转头问连翘:“我给三少爷送东西,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庄重?”明显有些焦躁。
连翘却是笑起来:“怎么会呢?三少爷那样的公子,怎么可能没有人钦慕,想必给他送过东西的不知有多少。”
明湘听后反而面色更难看了。
连翘缩了缩脖子,决定不再卖关子,从袖中拿出那个那个绣了凤仙花的荷包。
“他怎么送回来了呢!”明湘惊呼了一声,又连忙捂着嘴,立刻认出来这是自己送出去的那个,都要哭了出来。
连翘却是笑着安慰她,把荷包拆开:“您看,三少爷给您回了东西呢……”而后将里头的东西拿了出来。
明湘愣了愣,接了过来,才发现这是一枚玉石。而且是还未雕刻的玉石。只是玉质很好,莹润剔透,看起来价值不菲。明湘一阵喜意上来,盯着看了一会儿,很快又皱起来眉头:“他给我这个什么意思呢?”这个东西也没有个人印记,根本看不出来是谁送的。
连翘:“这是三少爷想送您东西,却怕于您名声有碍罢。”
只能这么解释了。高兴还是高兴的,又盯着瞧了好一会儿。
连翘又说起二院来。
明湘听见二老爷打了赵明宜,笑容更大了:“那我可得去瞧瞧。她往日惯是那等装傻充愣的模样,我看着就讨厌,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我怎么能不去看看她呢。”
说罢让丫头过来梳妆,而后换了身衣裳,施施然便往桐花阁去了。
殊不知赵明宜在阆山苑。
梨月先是让厨房给她熬了调养喝的药,云珠正端着走到廊下了,才见大爷从另一边抄手游廊走过来。
她停下来行了一礼。
赵枢没看她,却把她手里的药接走了,拂手让她下去。自顾进了偏厢。
赵明宜正坐在妆台前看自己的脸,侧过半张脸反复瞧了瞧,发现还是红红的。有些发愁,却见明亮的镜中出现一道身影,挺拔的身姿与她漂亮的小脸出现在同一面镜子里。
虽然有些自矜,可她还是觉得很赏心悦目。
殊不知赵枢同样多看了眼那镜中的人。
她换了身缃色小袄,底下是芙蓉色绣采莲的裙子,一张小脸白净秀气,耳朵上的小石榴坠子垂了下来,衬得她脖颈瘦而纤长。她一贯是娇俏的漂亮。若是不看那半张通红的侧脸的话。
她转过身去看他。
赵枢低头,正对上她那双亮亮的眼睛:“先把药喝了罢,一会儿我给你上药。”
眼见着那双眼睛黯淡下来……
她不能走,便只能在妆台旁的椅子上坐着喝了,而后才侧过脸给他上药。
赵枢看着她偏过脸,伸手微微抬了抬她的下巴,没用银匙,而是用指腹轻轻给她擦。
赵明宜觉得有些痒,微微的躲了躲,兄长却是预料到一般把她的下巴又抬高了些,淡声道:“别动。”
可是真的痒痒的。有什么东西在挠一般……
“赵明宜,你挺笨的。”
她正在走神,却忽然听见大哥的声音。
她坐在绣凳上,心高高地提起来,以为兄长要教育她了。没想到后边却是没说什么了。
她也不反驳,只微微抿着唇,轻轻地道:“我知道……”
前世孟蹊也这么说过她。那年他刚进布政司,十分地忙,有一天晚上下大雨,他还没回来。她想起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是这样大的雨,害怕他出事,着急地让人套了马车去衙前等他。
那么大的雨,等他从衙署出来的时候,她的肩膀跟裙子都已经湿透了。
他那天也说她笨……她看不清他的神色。
赵枢看她低垂着眼眸,脸上抹了淡绿色的药膏,方才有些发白的唇瓣眼下已经被她咬得红红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不再说什么。只用另一只手摸了摸她的头。
“以后要保护好自己……”
赵明宜很能摸得清大哥的情绪。若说方才他还有一点生气的话,那现在应该就是没有了,立马又笑了起来:“我想喝梨子水可以吗?”药很苦。
赵枢不再看她。
只转身去净手。
不过过了一会儿,梨子水却是端进来了,一并进来的还有云珠。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怀里捧着什么,另一个丫头手里抱着一只猫,一道走了进来。
赵枢在一旁,她们没有看见,便也没有行礼。急匆匆的,面露难色,把手里的东西给她看:“小姐,方才咱们房里的丫头没看住,跑了只猫儿进来,把您的伞挠了。”
那猫儿还在丫头怀里挣扎,不断地发出喵喵的声音。
赵明宜看了一眼那把伞,果然是挠花了,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赵枢却是看见了那磁青的颜色,十分打眼,净完手后用帕子擦了,才将那把伞拿起来看了看,淡淡地道:“这是宫里的磁青纸,谁给你补的这把伞?”
这些东西都是要经过司礼监的手。
他倒是有,却是不知赵明宜哪里弄来的。
第26章 延请
丫头手里的猫快抓不住了,张牙舞爪要下地,不住地叫唤。
赵明宜看了那猫儿一眼,发现是一只看起来很小的狸花,而后才想起来方才哥哥问她。不过她要怎么说呢?
她也不认识人家。
“是前些日子在大音寺……我把伞拿去寺里上桐油,碰上大雨刮破了,后来在藏经阁碰见一个人,他让人回去取了纸,帮我给补好了。我也不认得……”长得倒是很文雅,还愿意随手给她补伞,应该心地也不错。
赵枢又拿起那把伞看了一眼。
磁青的纸浆其实并不显眼,只是他认得罢了。前不久宫里得了一批,圣上赏了些给翰林院的几位大人,他的倒是往年得的,都快忘了。至于为何记得如此清楚,还是不久前王璟问他要。便让冯僚将余下的都给他了。
不过王嗣年可没那么闲,这两个月刑部忙得脚不沾地,想来也不会是他。兴许是翰林院的哪位大人。
便将东西放回了丫头手上。
他只好作罢,起身去王夫人院里。
他定要问个清楚。
王嗣年却觉着心里好像有股莫名的火,十分的燥郁。觉着是天气的缘故,立马让侍从将房里的窗户打开。隔扇也打开了。
只是好像没有用。
目光望向桌案上,砚台下压着几张那日用剩下的磁青宣纸。淡青的颜色,纸张颜色舒展均匀,与她那把伞的材质很是相融。
正想着,门前忽然传来说话的声音,是小厮在向谁请安。没过一会儿,便有人进来禀报:“五爷,老夫人过来了。”
王嗣年连忙起身。
丫鬟打了帘子,几个丫头扶着王老夫人进来了:“我还以为你跟颂麒还需要点时间,没想到他倒是先出去了,也不知是干什么去的,走得匆匆忙忙,慌里慌张的。”
“您怎么亲自过来了。”他扶着老夫人坐下,自己坐在她的身边。
“你躲我都躲到刑部去了,我要见你还得三催四请,可不如我过来一趟轻省。”老夫人保养得宜,面色还是很好的,说话也有中气。
王嗣年继续喝茶。
其实手上的茶已经快凉了。
老夫人可不管他装傻充愣,开门见山道:“快两个月了,除了之前我请去大音寺的那位光禄寺卿家的姑娘,余下的几位你愣是一个都没见……我倒是觉着那个姑娘很不错,你若觉着行,我便请了媒人去提亲。”
王嗣年觉得头都是疼的:“母亲……”
看这样是不行了。
王老夫人只能长叹了口气,坐了一会儿,便决定不提这事了。
儿子许久未归家,她也不想弄得都不高兴,只拉着他说起家里的事来:“颂麒的父亲刚来过信,他马上要春闱,请你帮他多看顾他一些……”
“这是自然。”王嗣年除了婚事,旁的都很好说话。
“……还有过些日子,赵家老爷子的寿辰,咱们家按理来说也得去一遭。”老太太盘算着,其实是想让他在那天见见林御史家的女孩儿,只是到底不好明说,正想着找个由头。
没想到王嗣年却先开了口了:“您不用担心,赵家我去就好了。”就连自己都知晓为何应得这么快。
王老夫人有些惊讶,心头难免虚得慌。这个儿子向来是不爱去这些场合的,从前总得多请几次,没想到这回答应得这么快。
上午很快过去。
王颂麒却是刚从母亲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王夫人正坐在炕上绣围屏,看见儿子过来问,当下也知道他是听说了什么,笑道:“我那日见你似乎不喜欢那位六小姐,看起来倒是跟五姑娘说话多一些……你叔父后来跟我说了句,我便应了,想着你在读书,便没让人去打扰你。”
“你叔父还说,你的婚事往后让你自己做主,选个你喜欢的才好过日子。”王夫人其实是满意赵家的。
赵家的身份地位与王家相当,河间找不出来第二个这么合适的人家了。不过还是要儿子喜欢才行,不然强行凑成一对儿,最后也跑不了变成怨偶。
王颂麒愣了愣:“所以我不会跟六小姐定亲了吗?”
王夫人笑道:“当然,等你春闱高中之后,挑个自己喜欢的吧。”她认为儿子不喜欢那位赵家的姑娘。
待了一会儿,王颂麒很快出了房门。
“三少爷,三少爷……”小厮差点跟不上他,小跑起来,喘着粗气。
王颂麒走在廊下,根本听不见侍从唤他,满脑子都是他不用再娶六小姐了。可是他都告诉同窗了,他说他会娶她。他在书院里看见已经定亲的同窗,那女孩儿会送来一些日常吃食。同窗每次都很高兴。
他也想着那姑娘这么迟钝,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给他送?
后来考校那日,先生夸他的小楷写得好,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往后可以教她写字。
那糖他买错了,等过些日子书院的功课轻松下来,他再去给她买真的……
小厮在身后喊他,他一直都没听见,耳边全然是风声。他脑子嗡了一段时间,忽然停下脚步,身后的侍从躲闪不及,一下子撞了上来。只听见少爷转头问他:“我应该高兴的对吧?”
“少爷,您在说什么?”小厮根本没弄明白。
王颂麒却是想着:“对,我应该高兴的。”
叔父终于不再逼他娶谁了。他摸到袖中的那个荷包,圆圆的珠子攥在掌心里,有点硌得慌。
而另一边赵家内院,明湘有些忐忑不安。
连翘送了碗酥油鲍螺进来,放在妆台边:“小姐您先别担忧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这是小厨房刚做的,您喜欢甜的,我让人多放了糖。”
这时候哪还有心思吃。
明湘将小瓷碗推到一边,眉头皱起来,转头问连翘:“我给三少爷送东西,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庄重?”明显有些焦躁。
连翘却是笑起来:“怎么会呢?三少爷那样的公子,怎么可能没有人钦慕,想必给他送过东西的不知有多少。”
明湘听后反而面色更难看了。
连翘缩了缩脖子,决定不再卖关子,从袖中拿出那个那个绣了凤仙花的荷包。
“他怎么送回来了呢!”明湘惊呼了一声,又连忙捂着嘴,立刻认出来这是自己送出去的那个,都要哭了出来。
连翘却是笑着安慰她,把荷包拆开:“您看,三少爷给您回了东西呢……”而后将里头的东西拿了出来。
明湘愣了愣,接了过来,才发现这是一枚玉石。而且是还未雕刻的玉石。只是玉质很好,莹润剔透,看起来价值不菲。明湘一阵喜意上来,盯着看了一会儿,很快又皱起来眉头:“他给我这个什么意思呢?”这个东西也没有个人印记,根本看不出来是谁送的。
连翘:“这是三少爷想送您东西,却怕于您名声有碍罢。”
只能这么解释了。高兴还是高兴的,又盯着瞧了好一会儿。
连翘又说起二院来。
明湘听见二老爷打了赵明宜,笑容更大了:“那我可得去瞧瞧。她往日惯是那等装傻充愣的模样,我看着就讨厌,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我怎么能不去看看她呢。”
说罢让丫头过来梳妆,而后换了身衣裳,施施然便往桐花阁去了。
殊不知赵明宜在阆山苑。
梨月先是让厨房给她熬了调养喝的药,云珠正端着走到廊下了,才见大爷从另一边抄手游廊走过来。
她停下来行了一礼。
赵枢没看她,却把她手里的药接走了,拂手让她下去。自顾进了偏厢。
赵明宜正坐在妆台前看自己的脸,侧过半张脸反复瞧了瞧,发现还是红红的。有些发愁,却见明亮的镜中出现一道身影,挺拔的身姿与她漂亮的小脸出现在同一面镜子里。
虽然有些自矜,可她还是觉得很赏心悦目。
殊不知赵枢同样多看了眼那镜中的人。
她换了身缃色小袄,底下是芙蓉色绣采莲的裙子,一张小脸白净秀气,耳朵上的小石榴坠子垂了下来,衬得她脖颈瘦而纤长。她一贯是娇俏的漂亮。若是不看那半张通红的侧脸的话。
她转过身去看他。
赵枢低头,正对上她那双亮亮的眼睛:“先把药喝了罢,一会儿我给你上药。”
眼见着那双眼睛黯淡下来……
她不能走,便只能在妆台旁的椅子上坐着喝了,而后才侧过脸给他上药。
赵枢看着她偏过脸,伸手微微抬了抬她的下巴,没用银匙,而是用指腹轻轻给她擦。
赵明宜觉得有些痒,微微的躲了躲,兄长却是预料到一般把她的下巴又抬高了些,淡声道:“别动。”
可是真的痒痒的。有什么东西在挠一般……
“赵明宜,你挺笨的。”
她正在走神,却忽然听见大哥的声音。
她坐在绣凳上,心高高地提起来,以为兄长要教育她了。没想到后边却是没说什么了。
她也不反驳,只微微抿着唇,轻轻地道:“我知道……”
前世孟蹊也这么说过她。那年他刚进布政司,十分地忙,有一天晚上下大雨,他还没回来。她想起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是这样大的雨,害怕他出事,着急地让人套了马车去衙前等他。
那么大的雨,等他从衙署出来的时候,她的肩膀跟裙子都已经湿透了。
他那天也说她笨……她看不清他的神色。
赵枢看她低垂着眼眸,脸上抹了淡绿色的药膏,方才有些发白的唇瓣眼下已经被她咬得红红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不再说什么。只用另一只手摸了摸她的头。
“以后要保护好自己……”
赵明宜很能摸得清大哥的情绪。若说方才他还有一点生气的话,那现在应该就是没有了,立马又笑了起来:“我想喝梨子水可以吗?”药很苦。
赵枢不再看她。
只转身去净手。
不过过了一会儿,梨子水却是端进来了,一并进来的还有云珠。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怀里捧着什么,另一个丫头手里抱着一只猫,一道走了进来。
赵枢在一旁,她们没有看见,便也没有行礼。急匆匆的,面露难色,把手里的东西给她看:“小姐,方才咱们房里的丫头没看住,跑了只猫儿进来,把您的伞挠了。”
那猫儿还在丫头怀里挣扎,不断地发出喵喵的声音。
赵明宜看了一眼那把伞,果然是挠花了,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赵枢却是看见了那磁青的颜色,十分打眼,净完手后用帕子擦了,才将那把伞拿起来看了看,淡淡地道:“这是宫里的磁青纸,谁给你补的这把伞?”
这些东西都是要经过司礼监的手。
他倒是有,却是不知赵明宜哪里弄来的。
第26章 延请
丫头手里的猫快抓不住了,张牙舞爪要下地,不住地叫唤。
赵明宜看了那猫儿一眼,发现是一只看起来很小的狸花,而后才想起来方才哥哥问她。不过她要怎么说呢?
她也不认识人家。
“是前些日子在大音寺……我把伞拿去寺里上桐油,碰上大雨刮破了,后来在藏经阁碰见一个人,他让人回去取了纸,帮我给补好了。我也不认得……”长得倒是很文雅,还愿意随手给她补伞,应该心地也不错。
赵枢又拿起那把伞看了一眼。
磁青的纸浆其实并不显眼,只是他认得罢了。前不久宫里得了一批,圣上赏了些给翰林院的几位大人,他的倒是往年得的,都快忘了。至于为何记得如此清楚,还是不久前王璟问他要。便让冯僚将余下的都给他了。
不过王嗣年可没那么闲,这两个月刑部忙得脚不沾地,想来也不会是他。兴许是翰林院的哪位大人。
便将东西放回了丫头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