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乌凝衔面色未改,刚欲开口,却被卫桉快一步打断。
“贺学子,”他道,“你可知监内明令禁止私藏刀具?你此举坏了太学规矩。”
“规矩?”贺古冷哼一声,挑眉反问。
“这国子监内,隔三差五就少了几个人。今日还一同上课,明日便不知去向。”
“更有甚者,换了个壳子回来。”
他扫了在场众夫子一眼,最后目光落回乌凝衔身上。
“你说我该不该害怕?”
“这刀,我姐给我,是让我驱邪护身的。”
“我若没有它,说不定乌学子下一个,就是我了。”
他说到最后,语气已沉如铁,叫听者声声入魂。
乌凝衔脸色一沉,下巴微微一抬,刑狱司的人立刻会意,忽地朝谷星与于蛮扑去,三两下便将两人手脚缚住。
“诶!你们干什么?!”
于蛮惊呼,拼命挣扎,声音都变了调。
贺古怒火上涌,一个箭步冲上前,试图扯开那几人的手。
可那些人动作利落,已将谷星与于蛮脚上的鞋一把扯下,翻转查看。
“……大人,没有。”其中一人禀报道。
于蛮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乌凝衔到底发什么疯。
可谷星却是真真切切冒出了一身冷汗。
若不是卫桉事先提醒,她此刻恐怕早就落入乌凝衔设下的圈套。
她眼角一扫,看向卫桉脚下那双明显不合脚的鞋,只盼老天保佑,别有人起疑。
贺古见状更是怒气冲顶,直视乌凝衔,声线都冷了几分:
“乌指挥使,若您觉得这弯刀不妥,那该由国子监按例对我治罪。”
“可你为何要当众搜学子的鞋?”
他说着,眉头紧蹙,脸上写满了不忿与质问。
事态发展至此,乌凝衔眼中已然闪出一丝堪称歹毒的光芒,死死盯着贺古,指尖缓缓摸上腰间佩刀,恨不得当场拔刀,将这碍事的小子劈了去。
空气骤冷,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纷纷望向门口。
“祭酒大人?!”
人群中一人惊呼出声。
只见祭酒竟与司业前后而来,缓步踏入房中。
那祭酒年事已高,面色冷肃,一身玄青宽袍扫过地面,威严沉沉。
司业紧随其后,眼神中亦难得带着几分不悦。
“乌副指挥使,国子监有国子监的规矩。”
“动刀动刑,万万不可。”
第108章
祭酒的出现,真是再不合时宜不过。
他前脚踏进门槛,谷星扬起的嘴角便悄然垮了几分。
乌凝衔因弟弟中毒身亡,早已情绪失控,今晚又接连被搅局,杀意几乎压都压不住。
可国子监是何等地方,又岂容他放肆?
若他真在众目睽睽之下拔刀对学子,便是公然破坏监规、僭越武吏之责。
哪怕不是贺古,哪怕是出身寒微的“怀乐容”,也可被人一本参上,告他以私愤扰堂、威胁士子。
祭酒此番现身,看似救了于蛮,实则分明是在敲打乌凝衔。
谷星叹了口气,索性不再装模作样,腿一松,整个人如一摊软泥倚在那两个刑狱司小卒身上,任由他们勉强撑着。
她眼睁睁看着那两道身影步入厅中。
祭酒年事已高,卧病已久,国子监事务早交由司业代理。可眼下命案频发,这位六旬老汉竟硬是被人从病榻上请了回来。
即便如此,他步履沉稳,面色如常,竟半点病态都看不出来。
乌凝衔当年也是监内出身,再恼怒,此刻也不敢造次。
见着祭酒,只得收敛锋芒,低头行礼:“祭酒。”
祭酒脸色缓和几分,微微点头,又提醒了一次,“乌副指挥使,尸未冷,责未清,如此动怒,怕是有失分寸。”
“国子监是育才之地,非私仇发泄之所。纵有疑犯,也须依律依序,不可擅行私刑,破坏旧章。”
他话锋一转,视线落在贺古身上,缓缓道:
“学子藏刀,纵有理由,也是明令所禁。”
“驱邪镇祟之说姑且存疑,但既已犯戒,当罚。”
“贺古,即日起降为中舍生,闭学三旬,抄律自省。其人所居,由教官清查,另行安排。”
谷星闻言心里一咯噔,生怕他人清查时,将那本籍簿翻出。
可远远看贺古,又见他表情无异,似乎是并未因此事而担忧。
“至于怀乐容,”祭酒又道,“暂列察案,留监查核。未有实证之前,不得擅作处置。”
他言罢,目光从谷星、于蛮、再回乌凝衔身上一一扫过,眼底淡淡波澜,看不出喜怒。
“这几日国子监事端频发,传出去,也叫朝廷蒙羞。谁该担责、谁居何位,不可乱了。”
言至于此,他缓缓转身,抬手负于身后:
“都散了吧,夜深露重,各归其所。”
散是散了。
可回到寮舍后,于蛮却心事重重,独自坐在窗边,一根根地掰着手指。
谷星看着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外头还围着好几层人,将这小小寮舍守得蚊子都飞不进来。
谷星弯腰把地上被翻动的东西一一拾起,理好,又唤了于蛮一声。
可于蛮像没听见似的,只是望着窗外发呆,指甲边的皮都被抠得发红破裂。
谷星走过去,也在窗边的小椅上坐了下来,原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可一开口,却被那洒进来的月光晒得沉默。
她不是贺古,说上一百句怕也不顶用。
她见于蛮的手微微颤了颤,便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窗外。
只见远处花丛树影的缝隙中,一盏灯笼晃悠悠地亮着,如萤火虫一般,后头隐约几道人影相随。
那是贺古。他收拾完东西,被降等处分,搬去中舍生的大通铺。
这已是今晚最好的结局。
若不是贺古横插一脚,单凭“怀乐容”这任人鱼肉的背景,她们两个恐怕早已要连夜逃出国子监。
可现在并未到时机。贺古所言,恰好提醒了谷星这第二道特产。
国子监内,恐怕不只是存在家世霸凌,藏在那一页页学籍簿下的,是乌氏两兄弟长达数年的学位买卖,只是其中如何运行,又为何这么多年都无人指出,还不得而知。
谷星正出神,忽听“哗”地一声,于蛮起身,一把将油灯掐灭,翻身倒在床上,只闷闷地憋出一句:“睡了。”
万籁俱寂,唯余几声清冷的鸟啼。
一睁一闭,又是清晨。
今日倒是难得清静,再没了敲锣打鼓的声响。
谷星醒来时腰酸背痛,昨夜与乌凝衔的过招,一招一式,连梦中都在复盘,恨不得马上速成绝世高手,再去找乌凝衔一雪前耻。
于蛮也睡不安稳,身子一蜷,干脆反锁住谷星乱动的手臂,这才总算安生了些。
听得外面敲门,谷星才不情不愿地下床,穿好衣服,推门探头。便被告知,即日起又停课三日,学子禁足。
她点了点头,心里暗骂最好真的停课那么多天。她手还没来得及接过那份餐盒,便又被人拦下,传唤去单独接受调查。
谷星心头一紧,看来乌凝衔不仅怀疑起她两与书吏房一事有关,更是直接怀疑起“怀乐容”这个身份起来。
可这事避无可避。她沉了沉心,随引路人前往教室。
一推门而入,尚未站稳,便被人按进椅中。心脏顿时“砰”地一跳,眉头也皱起了半边。
可抬眼望去,坐在讲台上的那人,却不是乌凝衔。
“……祭酒大人?”她试探着出声,“这是?”
本是清晨,屋内却昏暗沉沉。窗台上的草帘全部垂下,只剩几缕光透过缝隙斜斜投入,映得屋中一片灰绿。
她心中起了疑,为何这番问话,不是乌凝衔,而是祭酒亲自出面?
她辨不清这人的底细,就连流民情报网里对祭酒的评价也不多。
若以他昨晚“各打三十大板”的手段来看,这人不是善茬。
现在她能赌的,唯有这人对她的好感度有50。
不多,也不少。
祭酒开口,语气平平:“你的名字是?”
谷星不假思索:“肖二狗。”
“来历?”
“怀家小厮,少爷入监,我便随行。”
“几岁跟的?”
“七岁。”
“什么时候进京?”
“一年前。少爷中了录,才得入监,我是送他来的。”
“你自己跟来的?”
“我自己跟的。”她语速平稳,“少爷在京里没亲没故,总不能独个儿来上太学。我自小服侍他,读书时伺候灯油,病了替他跑腿。”
祭酒轻轻“嗯”了一声,倚靠在椅背,眼皮低垂,
“说得倒还顺。”
谷星闻言微皱了下眉,心中拿不准他的意图。
“贺学子,”他道,“你可知监内明令禁止私藏刀具?你此举坏了太学规矩。”
“规矩?”贺古冷哼一声,挑眉反问。
“这国子监内,隔三差五就少了几个人。今日还一同上课,明日便不知去向。”
“更有甚者,换了个壳子回来。”
他扫了在场众夫子一眼,最后目光落回乌凝衔身上。
“你说我该不该害怕?”
“这刀,我姐给我,是让我驱邪护身的。”
“我若没有它,说不定乌学子下一个,就是我了。”
他说到最后,语气已沉如铁,叫听者声声入魂。
乌凝衔脸色一沉,下巴微微一抬,刑狱司的人立刻会意,忽地朝谷星与于蛮扑去,三两下便将两人手脚缚住。
“诶!你们干什么?!”
于蛮惊呼,拼命挣扎,声音都变了调。
贺古怒火上涌,一个箭步冲上前,试图扯开那几人的手。
可那些人动作利落,已将谷星与于蛮脚上的鞋一把扯下,翻转查看。
“……大人,没有。”其中一人禀报道。
于蛮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乌凝衔到底发什么疯。
可谷星却是真真切切冒出了一身冷汗。
若不是卫桉事先提醒,她此刻恐怕早就落入乌凝衔设下的圈套。
她眼角一扫,看向卫桉脚下那双明显不合脚的鞋,只盼老天保佑,别有人起疑。
贺古见状更是怒气冲顶,直视乌凝衔,声线都冷了几分:
“乌指挥使,若您觉得这弯刀不妥,那该由国子监按例对我治罪。”
“可你为何要当众搜学子的鞋?”
他说着,眉头紧蹙,脸上写满了不忿与质问。
事态发展至此,乌凝衔眼中已然闪出一丝堪称歹毒的光芒,死死盯着贺古,指尖缓缓摸上腰间佩刀,恨不得当场拔刀,将这碍事的小子劈了去。
空气骤冷,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众人纷纷望向门口。
“祭酒大人?!”
人群中一人惊呼出声。
只见祭酒竟与司业前后而来,缓步踏入房中。
那祭酒年事已高,面色冷肃,一身玄青宽袍扫过地面,威严沉沉。
司业紧随其后,眼神中亦难得带着几分不悦。
“乌副指挥使,国子监有国子监的规矩。”
“动刀动刑,万万不可。”
第108章
祭酒的出现,真是再不合时宜不过。
他前脚踏进门槛,谷星扬起的嘴角便悄然垮了几分。
乌凝衔因弟弟中毒身亡,早已情绪失控,今晚又接连被搅局,杀意几乎压都压不住。
可国子监是何等地方,又岂容他放肆?
若他真在众目睽睽之下拔刀对学子,便是公然破坏监规、僭越武吏之责。
哪怕不是贺古,哪怕是出身寒微的“怀乐容”,也可被人一本参上,告他以私愤扰堂、威胁士子。
祭酒此番现身,看似救了于蛮,实则分明是在敲打乌凝衔。
谷星叹了口气,索性不再装模作样,腿一松,整个人如一摊软泥倚在那两个刑狱司小卒身上,任由他们勉强撑着。
她眼睁睁看着那两道身影步入厅中。
祭酒年事已高,卧病已久,国子监事务早交由司业代理。可眼下命案频发,这位六旬老汉竟硬是被人从病榻上请了回来。
即便如此,他步履沉稳,面色如常,竟半点病态都看不出来。
乌凝衔当年也是监内出身,再恼怒,此刻也不敢造次。
见着祭酒,只得收敛锋芒,低头行礼:“祭酒。”
祭酒脸色缓和几分,微微点头,又提醒了一次,“乌副指挥使,尸未冷,责未清,如此动怒,怕是有失分寸。”
“国子监是育才之地,非私仇发泄之所。纵有疑犯,也须依律依序,不可擅行私刑,破坏旧章。”
他话锋一转,视线落在贺古身上,缓缓道:
“学子藏刀,纵有理由,也是明令所禁。”
“驱邪镇祟之说姑且存疑,但既已犯戒,当罚。”
“贺古,即日起降为中舍生,闭学三旬,抄律自省。其人所居,由教官清查,另行安排。”
谷星闻言心里一咯噔,生怕他人清查时,将那本籍簿翻出。
可远远看贺古,又见他表情无异,似乎是并未因此事而担忧。
“至于怀乐容,”祭酒又道,“暂列察案,留监查核。未有实证之前,不得擅作处置。”
他言罢,目光从谷星、于蛮、再回乌凝衔身上一一扫过,眼底淡淡波澜,看不出喜怒。
“这几日国子监事端频发,传出去,也叫朝廷蒙羞。谁该担责、谁居何位,不可乱了。”
言至于此,他缓缓转身,抬手负于身后:
“都散了吧,夜深露重,各归其所。”
散是散了。
可回到寮舍后,于蛮却心事重重,独自坐在窗边,一根根地掰着手指。
谷星看着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外头还围着好几层人,将这小小寮舍守得蚊子都飞不进来。
谷星弯腰把地上被翻动的东西一一拾起,理好,又唤了于蛮一声。
可于蛮像没听见似的,只是望着窗外发呆,指甲边的皮都被抠得发红破裂。
谷星走过去,也在窗边的小椅上坐了下来,原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可一开口,却被那洒进来的月光晒得沉默。
她不是贺古,说上一百句怕也不顶用。
她见于蛮的手微微颤了颤,便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窗外。
只见远处花丛树影的缝隙中,一盏灯笼晃悠悠地亮着,如萤火虫一般,后头隐约几道人影相随。
那是贺古。他收拾完东西,被降等处分,搬去中舍生的大通铺。
这已是今晚最好的结局。
若不是贺古横插一脚,单凭“怀乐容”这任人鱼肉的背景,她们两个恐怕早已要连夜逃出国子监。
可现在并未到时机。贺古所言,恰好提醒了谷星这第二道特产。
国子监内,恐怕不只是存在家世霸凌,藏在那一页页学籍簿下的,是乌氏两兄弟长达数年的学位买卖,只是其中如何运行,又为何这么多年都无人指出,还不得而知。
谷星正出神,忽听“哗”地一声,于蛮起身,一把将油灯掐灭,翻身倒在床上,只闷闷地憋出一句:“睡了。”
万籁俱寂,唯余几声清冷的鸟啼。
一睁一闭,又是清晨。
今日倒是难得清静,再没了敲锣打鼓的声响。
谷星醒来时腰酸背痛,昨夜与乌凝衔的过招,一招一式,连梦中都在复盘,恨不得马上速成绝世高手,再去找乌凝衔一雪前耻。
于蛮也睡不安稳,身子一蜷,干脆反锁住谷星乱动的手臂,这才总算安生了些。
听得外面敲门,谷星才不情不愿地下床,穿好衣服,推门探头。便被告知,即日起又停课三日,学子禁足。
她点了点头,心里暗骂最好真的停课那么多天。她手还没来得及接过那份餐盒,便又被人拦下,传唤去单独接受调查。
谷星心头一紧,看来乌凝衔不仅怀疑起她两与书吏房一事有关,更是直接怀疑起“怀乐容”这个身份起来。
可这事避无可避。她沉了沉心,随引路人前往教室。
一推门而入,尚未站稳,便被人按进椅中。心脏顿时“砰”地一跳,眉头也皱起了半边。
可抬眼望去,坐在讲台上的那人,却不是乌凝衔。
“……祭酒大人?”她试探着出声,“这是?”
本是清晨,屋内却昏暗沉沉。窗台上的草帘全部垂下,只剩几缕光透过缝隙斜斜投入,映得屋中一片灰绿。
她心中起了疑,为何这番问话,不是乌凝衔,而是祭酒亲自出面?
她辨不清这人的底细,就连流民情报网里对祭酒的评价也不多。
若以他昨晚“各打三十大板”的手段来看,这人不是善茬。
现在她能赌的,唯有这人对她的好感度有50。
不多,也不少。
祭酒开口,语气平平:“你的名字是?”
谷星不假思索:“肖二狗。”
“来历?”
“怀家小厮,少爷入监,我便随行。”
“几岁跟的?”
“七岁。”
“什么时候进京?”
“一年前。少爷中了录,才得入监,我是送他来的。”
“你自己跟来的?”
“我自己跟的。”她语速平稳,“少爷在京里没亲没故,总不能独个儿来上太学。我自小服侍他,读书时伺候灯油,病了替他跑腿。”
祭酒轻轻“嗯”了一声,倚靠在椅背,眼皮低垂,
“说得倒还顺。”
谷星闻言微皱了下眉,心中拿不准他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