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70节
第122章 灭门案后续
姜楠要骂人了,好在系统刚才说了,日常接触传染概率不大,她看向对面的周知行。
周知行点点头,他自然听到了系统的话,没想到这人如此无耻,他午饭也不吃了,当即去找刑明,低声开口道:“邢科,我刚想到,冯革命经常去暗门子,那什么,会不会染上什么脏病?咱们经常跟他接触的,可别着了道才行。”
刑明正和队里其他人一起吃饭呢,闻言和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在心里骂了娘。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他当即起身去找秦国,派大夫过来,或者他们送人过去检查,不能因着这个真得病吧。真是的,这么无耻的嫌疑人,也是让人长见识了。
下午,在听到要送他去医院检查时,冯革命在审讯室哈哈哈的笑,终于说出了被捕后的第一句话:“不用去了,我身上有脏病,会传染的。”
他不怀好意地看向要带他出去的警察,挑衅地说:“怎么,害怕了?我问过大夫了,得了病也能再活两三年呢,暂时死不了。”
刑明心里骂了句脏话,见冯革命半点儿没有去医院的意思,咬了咬牙,带上口罩进去审讯了。周知行、王峰、李山等人见状,也纷纷带上口罩,关上门,开始了对于冯革命的审讯。
坐下后,刑明道:“说吧,你父母、甄怜、冯红卫以及你那一双儿女,是不是你杀的?”
冯革命笑嘻嘻的点头:“是啊,是我杀的,怎么了?老子要死了,让他们先去底下等我,不应该吗?这是他们欠我的,活该。”
刑明故意激怒冯革命,道:“据邻居说,你父母对你还是很不错的。给你娶了漂亮的媳妇儿,还帮你照顾孩子......”
“放屁!”
果然,冯革命脸上青筋凸起:“那对儿老不死的,就是自私鬼!那么大年纪了,闹的什么革命!还跟老子站在不同的阵营,一点儿也不为我着想。我还没怎么着呢,他们就给我报名下乡,呸!嫌老子给他们丢人了呗!一对儿狗东西,下乡是吧?行啊,不给够了钱,想让老子下乡,做梦!”
他哈哈哈的笑起来,前仰后合的,唾沫横飞,看得众人眉头直皱。只听冯革命继续道:“老子带了八百块下乡,哈哈哈。八百块!就算在乡下,老子过得也是神仙日子!你们不知道吧,一个月给村里人十块钱,什么活儿都会有人给你干的,还有小姑娘爬老子的床呢。想让老子吃苦,下辈子吧。老子就是要死了,也得死得舒舒服服的才行。”
刑明不理这家伙的狂言,平铺直叙道:“说说那次你欺负村里大队长的闺女,你父母请假回去帮你处理的事儿。”
冯革命脸上现出不屑的神情:“这个都知道了?呵呵,什么小姑娘,不过是想嫁到城里的贱货罢了!仗着她爹是大队长,想拿捏老子,老子可不理这茬。是大队长给那两个老东西发的电报,说是不过来一趟,就送我去蹲大牢。俩老东西怕有个坐牢的儿子,这才过来的。”
他呸了一声,见对面的警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笑得愈发放肆,笑够了,他才道:“我就是死也不会娶个心眼那么多的贱货!老东西见我不答应,怕我混起来闹事儿,把那死丫头塞到公社的小厂子了,这才把事儿了了。”
刑明问到了关键:“为什么杀人?”
冯革命满不在乎,瞥了眼刑明,十分的不屑:“想杀就杀了呗,有什么为什么。老东西看我不顺眼,我看他们还不顺眼呢。再说,我都没几年活头了,凭什么他们还能活!反正都要死,我先送他们一程喽。”
刑明追问:“那你妻子和弟弟呢?你跟父母有矛盾,为什么连妻子和弟弟也要杀?”
冯革命切了一声:“这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杀了就杀了。”
刑明:“你是听到了邻里的谣言?”
冯革命耸耸肩:“听到不听到的,有什么关系?你们怎么这么多问题,我都说了是我杀的,六个人都是我杀的,问问问,有什么可问的!”
刑明拍桌子:“注意态度,这是警察办案的正常程序,请配合。”
冯革命无所谓:“行吧,问就问吧,反正老子也要死了,无所谓。”
刑明正色道:“那请回到刚才的问题,你是不是听信了邻里的谣言,认为甄怜和弟弟有奸情,这才下的杀手?”
冯革命哈哈哈的笑:“什么奸情,那是胡扯呢。冯红卫那人我知道,家里最看不上我的就是他了。我所有的东西他都不会碰的,包括我的女人。”
刑明盯着冯革命:“那你为什么杀他们?”
冯革命耸肩:“刚才不是说了嘛,想杀就杀了。反正已经杀了老两口,再多杀两个又没事儿。”
刑明:“两个孩子呢,为什么连孩子也杀?”
冯革命脸上有片刻的恍惚,很快道:“他们啊,有我这么个杀人犯父亲,他们活在世上做什么?被人嘲笑吗?还不如死了呢!死了还能在下面陪我。真的,他俩活着就是受罪,我这是疼他们呢。”
众人定定看着冯革命,发现他面色竟然十分平静,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太可怕了,变态的心理,常人真是无法理解。
拿到了冯革命的口供,再加上法医的报告,各种物证口供齐全,灭门案算是告破了。十天内破灭门案,东城公安局在京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案子的余波不小,这两日回家,路上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讨论案子的人和声音。这个扬言,“那俩孩子肯定不是这大儿子的,虎毒还不食子呢,要是亲生的,怎么可能连孩子都杀!”
那个跟着信誓旦旦,“对,我也这么觉得,说不得是谁的呢。我记得当时警察问案的时候,好几个人都说,那小媳妇儿跟老公公那啥啥的,谁知道是不是......反正你们懂的。”
一个个口沫横飞的,仿佛当场看到过一般。
姜楠皱眉,她问过系统,冯革命都没认为媳妇儿跟弟弟、父亲有什么,这些人怎么就认定了呢?非得给杀人犯、给变态找个杀人的理由,是吧?难道就为了证明受害者有罪,该死?
世上就是有些人,天生恶人,生下来就怀着恶意,做坏事,单纯就是因为他们想做坏事,没有理由,单纯就是想作恶,这很难接受吗?
“对,与其相信有人单纯就是坏,还不如相信那人是有苦衷的。”周知行小声道,“单纯的恶,遇见了就得遭殃,躲都躲不过去,大家心里害怕。可要是有苦衷,那他们自认为是老好人,是能避免受害的。谁不想活的轻松些呢,这么想能让他们轻松,你有什么办法?”
他笑道:“好了,回家,好不容易正常上下班,早些回去,今儿吃完晚饭,说不得还能出来逛逛呢。茶茶他们好几天不出来了吧?”
姜楠回过神,笑道:“就是,都想出来玩呢,走吧。”
说着,突然眼前一亮,指着不远处的水果摊道:“水蜜桃和杏子!走,去买点儿。”
夏季嘛,正好是吃这两种水果的时节,两人跳下车,弯腰在摊位上挑拣。这两年,这种卖农产品的小摊越来越多,供销社的蔬果柜台已经是门可罗雀。
想想也知道,一样是花钱,这边的摊主都是笑脸相迎,那边供销社的销售员呢,恨不得下巴抬到天上去,对谁说话都没好气,谁爱去受这个气!反正摊位上的东西也不差,在哪儿买不是买。
见两人正付钱呢,旁边的邻居搭话了:“姜警官、周警官,那个灭门案你俩参与调查了没?真相是啥?那小媳妇儿是不是和老公公有一腿?”
没想到买东西也避不开这个问题,周知行接过小贩找过来的零钱,严肃脸道:“具体案情过几天会公布的,大家不要急。不过再说这些谣言,要是有人听到了告你们,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造谣传谣,也是犯罪,记好了。”
说着走回自行车旁,和姜楠并肩而行。身后的人群静了一瞬,很快切了一声,什么造谣传谣,就说几句闲话,还做警察的呢,净知道吓唬人。
姜楠和周知行回到家,文大妈已经准备好饭菜,买回来的桃子和杏十分受欢迎,姜茶三个当即吃了起来,围着父母二人说个不停。
一家人早早吃过饭,难得的出去转悠。姜茶、姜枳和周烨十分高兴,一路在前面叽叽喳喳,又是买零食又是要买小鞋子的,只是那鞋子看着好看,周知行只让孩子看了几眼,就让三人放下了。小摊上的鞋子,就是个面子光,估计穿上一天就得坏。
见三个孩子噘着嘴,等走远了,周知行才道:“小摊儿上买些吃食就行了,这些花大钱的东西,还是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靠谱。记得前几日牛奶奶买的鞋子吗?”
姜茶、姜枳和周烨刚还噘着嘴呢,此时咯咯咯笑起来,一个个抢着答:“记得,记得。”
牛奶奶就是那日丢钱的老太太了,虽然事后报了警,最后也没把钱包找回来。自此老太太可算是找到理由了,过日子更加抠搜,至今还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呢。
就是一这么节俭的老太太,前两天贪便宜,在小摊上花两块钱,抄底了小贩最后一双皮鞋。好家伙,上脚那日,正好下雨,还没走两步呢,皮鞋就跟开口笑似的,两只鞋都从前脚裂开,老太太差点儿摔个大马趴。低头一看,好家伙,鞋身和鞋底早早地分家单过了。
那小摊摊主又是最后一双了,那日之后再没来这里摆过摊。牛奶奶守了三天都没等到人,气得差点儿心脏病发。好在老伴儿牛爷爷没趁机落井下石,不然非气病了不可。
这事儿在附近传得很开,不然周知行也不能知道鞋子质量不好的事儿。姜楠摇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外乎如此。
正深沉着呢,眼尖地看到不远处有卖炸臭豆腐的。姜楠眼睛一亮,多少年没吃过这东西了,她赶紧拉着一大家子过去。如今卖吃食的小摊子最多,但卖臭豆腐的还不多见,姜楠一下子要了六杯,大家都尝尝嘛。
姜茶是个急性子,刚拿到手就尝起来,嘶哈嘶哈的,这辣椒蘸料还挺辣的,不过小丫头十分欣喜:“好吃哎,妈,这就是伟人曾经夸过的臭豆腐吧?”
“对。”姜楠也迫不及待吃起来,她不怕辣,只觉得蘸料调的正合适。姜枳和周烨也爱吃,两个小家伙合吃一碗,都快抢起来了,还是姜满城把手里的递过去,才罢休。陈金花和文大妈都觉得还行,只周知行臭讲究,坚决不吃这种有异味的食物。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家子吃着,就他单看着吧,得,再找,就不信找不到他能吃的。走过没几个摊子,看到一卖枣糕的,远远就能闻见枣糕的香气。摊位前买的人可不少,这个问昨儿怎么没来,孩子想吃没买到,那个说其他地方都没你这儿的正宗。看来还是个有口碑的,这就很放心了,枣糕这东西又经放,姜楠干脆买了一斤半,懒得做饭了就吃这个,管饱味道又好。
周知行也不挑了,这枣糕软糯香甜的,他也是喜欢的。一家子正高高兴兴吃小吃呢,姜茶突然跳起来,左右地摆手:“琴琴姐,这儿,琴琴姐,你是来看我的吗?”
姚琴,就是那日姜楠发善心,解救的被摊主搜身的女孩儿了,如今跟在姚爷爷身后,拎着一个筐子,也高兴地冲这边挥手,小跑过来道:“茶茶,这是我家院子里的杏树结的杏子,可好吃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嘛,我就想着给你送过来,你看,都是熟透了的,可甜了。”
姜茶嘿嘿嘿的笑:“哎呀,我爸妈今儿还花钱买了呢,要是知道你送,就不花这冤枉钱了。”笑了一阵儿,她忙问姚琴,“臭豆腐你吃不吃?还挺好吃的。”
两人说说笑笑的,姚爷爷慢悠悠地走过来,全程笑眯眯的。孙女没受那日事情的影响,这是他最高兴的。姚爷爷是美术学院的教授,已经退休了,算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那日之后还特意送了姜楠一幅画。
可惜,姜楠没什么艺术细胞,倒是周知行挺喜欢姚老先生的画,两人意外的投脾气。姚琴和茶茶也玩得好,两家自此慢慢结交起来。知道姚琴跟着爷爷学画画,姜茶还厚脸皮的蹭课,后来发展到带着弟弟们一起,也是没谁了。好在姚爷爷是个大度的,没当回事儿,还是一样的教,否则姜茶三个就是偷师了。
姚家爷孙俩来访,一大家子领着人往家走,热情地迎两人进门。四个孩子在院子里叽叽喳喳,一会儿看葡萄藤,一会儿看家里的枣树,仰头数树上的枣子,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姚老先生则一脸严肃地坐在正堂,说起了这次拜访的目的。
“是我一个徒弟的家事儿。”姚老爷子叹口气,“我那大徒弟,叫章有年的,早年我下放的时候,跟着我一起住进了牛棚,他媳妇儿抛下不到六岁的闺女跑了。那几年你们也知道,女娃娃在村里过得也不好,学也没法好好上,耽搁了。如今二十了,这不是这两年归还祖产嘛,章家的两个院子都还回来了,日子还没好过两天,女娃她娘找来了。”
姚老爷子脸色十分的难看:“带着一个儿子回来的,说是我家有年的孩子,要求复婚。孩子的岁数对得上,可这不来往都十四年了,我们也不知道那女人说的话对不对。你们是做警察的,我就是来问问,如今有没有办法,能验证那孩子到底是不是有年的?当年,日子那么难,有年没说过不管我这个老师,如今他家出事儿了,我不能看着他辛辛苦苦养别人的孩子。”
姜楠作难了,dna技术还没普及呢,传到国内普及开,最早也得千禧年前后了。如今只能比对血型,要是血型对得上,女方咬定是男方的孩子,还真不能说不是。姜楠确认了一遍:“验过血型了?”
姚老爷子点头,听明白了姜楠的言外之意,他叹口气:“有年是个重情义的,从来没怨过前妻。可我不想看他被人算计了,那女人能抛弃他一次,就能抛弃第二次,我是不同意复婚的,可我年纪大了,管不了多久了,哎。”
许是憋了太久,老爷子叹口气,接着道:“复婚也行,只是那两套房子得在有年和芳芳的名下,必须得是两个人的名字才行。这样要是一个人的脑子糊涂了,也过不了户。要是两个人同时糊涂了,我也没办法了。”
姜楠看了眼姚老爷子,心想这做师父的也够操心的。周知行拉了拉姜楠的手,等送爷孙俩回去,周知行才低声道:“姚老爷子是想让章有年做女婿的。姚老的闺女丧夫,按说和章有年也相配,谁知道杀出来个前妻。”
他摇摇头,心想事情只怕不简单,怎么就这么凑巧呢,早不回来晚不回来的,偏偏两人看对眼儿了,回来了,周知行说:“走吧,回家睡觉。”
行吧,姜楠也不发表评论了,再凑巧,都是别人家的事儿,明儿还要工作呢。
灭门案后,治安好了一段时间,随着案件侦破,小偷小摸又开始冒头,姜楠和周知行开始了其他案件的调查,什么入室抢劫、失踪案等等,都不是小案子。好在没有灭门案压力大,两人开始了正常上下班。
这日,外勤们正在办公室,讨论入室抢劫案的细节呢,外面的争吵声传来:“你家甄涛把我儿子都打成重伤了,赔钱不应该吗?三千,少一分都不行!”
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呸,你儿子那是活该,还赔钱,赔个屁,老娘不仅不赔,老娘还要告你们呢!我家小怜都死了,你儿子在那里造的什么谣!告诉你,我家小怜从来就没看上过你儿子!查案的警察可是说了,造谣给她人名誉造成损失的,也是犯罪,我要告你们,我要打官司!”说着嗷嗷地哭起来,声音十分凄厉,似是饱含着无限委屈。
是甄母。刑明、周知行、王峰等人对视一眼,纷纷起身去看。空气中飘荡着另一个女人的回骂声:“什么造谣!你闺女本来就是攀高枝儿才嫁到冯家的,以为我们不知道呢!什么看不上我家小风,我家小风还看不上她呢。呸,一个矮矬子都看不上的破鞋,我家小风才看不上眼呢。告去啊,有本事你就去告!老娘也不是吓大的......”
甄母正欲回嘴,抬头见到熟悉的警察,忙闭上嘴,擦干眼泪,像是找到了亲人一般,小跑过去,高声问:“邢警官,周警官,你们说,造谣是不是罪?”
刑明和周知行点头,对面的女人明显慌乱了一瞬,甄母声音愈发大,她指着对面的女人,高声道:“我要告她儿子郭风!她儿子说......说和我闺女那啥啥,呸!我闺女结婚后都不咋回娘家,她家郭风那个怂货,怎么可能跟我女儿有事儿!我要告郭风,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我闺女没有不检点!”
被指着的女人脸涨得通红,急忙反驳道:“你......再怎么说,你儿子也不该打人啊。打人就是不对,我家小风都被打得起不来床了,怎么,你还有理了?我们......我们家不计较了还不成嘛,哼,不计较了......”
不管什么时候,农村人一听打官司,先就怯了三分,说完着急忙慌地往外走,跟屁股后面有狗撵似的。甄母跳着脚追上去,不依不挠:“你不计较,我还要计较呢!你等着,这官司我打定了。还有,我家小涛根本没下那么重的手,你家郭风那是讹人呢,以为我家看不出来嘛。呸!”
嚷嚷完,甄母深呼吸几次,才再次转身,走向刑明和周知行几人,问道:“两位警官,那什么,你们认识打官司的律师吗?我......就是做做样子,我也得请个律师跟我走一趟!你们不知道,我闺女如今的名声被传成什么样儿了。”
说着,眼泪哗啦啦往下掉,擦都擦不干净:“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我闺女是被杀的,为啥都说我闺女的不是?那天杀的冯革命,还有人可怜他?!他杀了六个人啊,连三岁的娃娃都杀,这种人都有人可怜,咋就容不下我家小怜!我家在村里,天天被人说闲话,我小孙女才十三,放学都有小流氓过去骚扰,晚上还有人拿石子儿扔我家窗户,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刑明和周知行的脸色极其难看,他们自然听过那些谣言,没想到竟然有人闹去了家里。周知行忙道:“甄大妈,你放心,我帮你问问同学,肯定有律师肯接这个案子的。”他和姜楠的大学也不是白念的,姜楠还跟法学院的女生一个宿舍呢,找几个肯帮忙的律师不难。
刑明想了想,对王峰道:“王峰,带两个人送甄大妈回去,再去找大队长。最好能开个全村大会,说下传谣、骚扰甄家日子过不成、进而触犯法律的下场。”
“是。”王峰对着甄母点点头,点了两个人,一齐回屋去取帽子。
甄母红着眼睛,一个劲儿感谢。
看着人离开,大家心里都不好受,知道这种事儿不对,可要是真计较起来,哪有那个财力和精力去跟人死磕?甄母也不过是仗着律师和警察的势,好让日子正常过下去而已。斯人已逝,活人还要过日子呢。
这日下班,正吃晚饭呢,姜茶带来一个消息,神神秘秘的:“爸,妈,你们想不到吧?章芳姐姐她妈妈突然回来,是莹莹姐写信给章芳姐她妈,让那个女人回来的!”
姜楠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其中的关系。莹莹是姚老爷子的外孙女季莹,周知行说姚老想撮合女儿和章有年,这是外孙女不愿意?
姜楠直接问了出来,谁知姜茶摇头晃脑:“对,也不对,你们肯定想不到,是莹莹姐她奶奶那边撺掇的。那边怕莹莹妈妈结婚之后,再生个孩子,日后给莹莹姐分的东西就少了,这才撺掇莹莹姐这么干的。”
这可真是。姚老当年下放,闺女下嫁,夫家条件自然不好,之后又只生了一个闺女,男人就死了,在夫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加上莹莹养在奶奶身边,肯定对奶奶更信任,姚老就算再有成就,也敌不过从小养到大的情份。小姑娘这是明显更偏向奶奶家呢。
那这就是家事儿了,还牵扯到了三家,不是她和周知行能管的。
姜茶还在那儿说呢:“莹莹姐也是糊涂,季奶奶不是个好人,她那几个伯伯大娘也都不好,一直哄着莹莹不跟姚阿姨一起住,还要分姚爷爷的家产。听说姚爷爷知道这件事儿后,都气坏了,琴琴说姚爷爷差点儿住院呢。”
哎呦,那得去看看啊。
姜满城忙说:“小行,小楠,你俩早点儿吃完去看看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气性这么大。”
陈金花附和:“儿女都是债,姚老爷子也是心疼姚家妹子。”
那个年头,这样稀里糊涂的婚姻多了去了,当时不觉得什么,只觉得活下来就好了。可等孩子生出来,慢慢长大,又遭遇变革,这几年离婚的、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还少了?就连西河岸那边的知青,都听说不少,更别说这么大的京城了。有时候,很多的矛盾都是这么来的。
姜楠和周知行点点头,是该去看看。两人加快吃饭的速度,不多时就吃完了饭。姜茶、姜枳和周烨闹着同去,两人也没拒绝,在小摊上买了些水果,拎着去看人了。
姜楠要骂人了,好在系统刚才说了,日常接触传染概率不大,她看向对面的周知行。
周知行点点头,他自然听到了系统的话,没想到这人如此无耻,他午饭也不吃了,当即去找刑明,低声开口道:“邢科,我刚想到,冯革命经常去暗门子,那什么,会不会染上什么脏病?咱们经常跟他接触的,可别着了道才行。”
刑明正和队里其他人一起吃饭呢,闻言和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在心里骂了娘。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他当即起身去找秦国,派大夫过来,或者他们送人过去检查,不能因着这个真得病吧。真是的,这么无耻的嫌疑人,也是让人长见识了。
下午,在听到要送他去医院检查时,冯革命在审讯室哈哈哈的笑,终于说出了被捕后的第一句话:“不用去了,我身上有脏病,会传染的。”
他不怀好意地看向要带他出去的警察,挑衅地说:“怎么,害怕了?我问过大夫了,得了病也能再活两三年呢,暂时死不了。”
刑明心里骂了句脏话,见冯革命半点儿没有去医院的意思,咬了咬牙,带上口罩进去审讯了。周知行、王峰、李山等人见状,也纷纷带上口罩,关上门,开始了对于冯革命的审讯。
坐下后,刑明道:“说吧,你父母、甄怜、冯红卫以及你那一双儿女,是不是你杀的?”
冯革命笑嘻嘻的点头:“是啊,是我杀的,怎么了?老子要死了,让他们先去底下等我,不应该吗?这是他们欠我的,活该。”
刑明故意激怒冯革命,道:“据邻居说,你父母对你还是很不错的。给你娶了漂亮的媳妇儿,还帮你照顾孩子......”
“放屁!”
果然,冯革命脸上青筋凸起:“那对儿老不死的,就是自私鬼!那么大年纪了,闹的什么革命!还跟老子站在不同的阵营,一点儿也不为我着想。我还没怎么着呢,他们就给我报名下乡,呸!嫌老子给他们丢人了呗!一对儿狗东西,下乡是吧?行啊,不给够了钱,想让老子下乡,做梦!”
他哈哈哈的笑起来,前仰后合的,唾沫横飞,看得众人眉头直皱。只听冯革命继续道:“老子带了八百块下乡,哈哈哈。八百块!就算在乡下,老子过得也是神仙日子!你们不知道吧,一个月给村里人十块钱,什么活儿都会有人给你干的,还有小姑娘爬老子的床呢。想让老子吃苦,下辈子吧。老子就是要死了,也得死得舒舒服服的才行。”
刑明不理这家伙的狂言,平铺直叙道:“说说那次你欺负村里大队长的闺女,你父母请假回去帮你处理的事儿。”
冯革命脸上现出不屑的神情:“这个都知道了?呵呵,什么小姑娘,不过是想嫁到城里的贱货罢了!仗着她爹是大队长,想拿捏老子,老子可不理这茬。是大队长给那两个老东西发的电报,说是不过来一趟,就送我去蹲大牢。俩老东西怕有个坐牢的儿子,这才过来的。”
他呸了一声,见对面的警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笑得愈发放肆,笑够了,他才道:“我就是死也不会娶个心眼那么多的贱货!老东西见我不答应,怕我混起来闹事儿,把那死丫头塞到公社的小厂子了,这才把事儿了了。”
刑明问到了关键:“为什么杀人?”
冯革命满不在乎,瞥了眼刑明,十分的不屑:“想杀就杀了呗,有什么为什么。老东西看我不顺眼,我看他们还不顺眼呢。再说,我都没几年活头了,凭什么他们还能活!反正都要死,我先送他们一程喽。”
刑明追问:“那你妻子和弟弟呢?你跟父母有矛盾,为什么连妻子和弟弟也要杀?”
冯革命切了一声:“这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杀了就杀了。”
刑明:“你是听到了邻里的谣言?”
冯革命耸耸肩:“听到不听到的,有什么关系?你们怎么这么多问题,我都说了是我杀的,六个人都是我杀的,问问问,有什么可问的!”
刑明拍桌子:“注意态度,这是警察办案的正常程序,请配合。”
冯革命无所谓:“行吧,问就问吧,反正老子也要死了,无所谓。”
刑明正色道:“那请回到刚才的问题,你是不是听信了邻里的谣言,认为甄怜和弟弟有奸情,这才下的杀手?”
冯革命哈哈哈的笑:“什么奸情,那是胡扯呢。冯红卫那人我知道,家里最看不上我的就是他了。我所有的东西他都不会碰的,包括我的女人。”
刑明盯着冯革命:“那你为什么杀他们?”
冯革命耸肩:“刚才不是说了嘛,想杀就杀了。反正已经杀了老两口,再多杀两个又没事儿。”
刑明:“两个孩子呢,为什么连孩子也杀?”
冯革命脸上有片刻的恍惚,很快道:“他们啊,有我这么个杀人犯父亲,他们活在世上做什么?被人嘲笑吗?还不如死了呢!死了还能在下面陪我。真的,他俩活着就是受罪,我这是疼他们呢。”
众人定定看着冯革命,发现他面色竟然十分平静,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太可怕了,变态的心理,常人真是无法理解。
拿到了冯革命的口供,再加上法医的报告,各种物证口供齐全,灭门案算是告破了。十天内破灭门案,东城公安局在京城,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案子的余波不小,这两日回家,路上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讨论案子的人和声音。这个扬言,“那俩孩子肯定不是这大儿子的,虎毒还不食子呢,要是亲生的,怎么可能连孩子都杀!”
那个跟着信誓旦旦,“对,我也这么觉得,说不得是谁的呢。我记得当时警察问案的时候,好几个人都说,那小媳妇儿跟老公公那啥啥的,谁知道是不是......反正你们懂的。”
一个个口沫横飞的,仿佛当场看到过一般。
姜楠皱眉,她问过系统,冯革命都没认为媳妇儿跟弟弟、父亲有什么,这些人怎么就认定了呢?非得给杀人犯、给变态找个杀人的理由,是吧?难道就为了证明受害者有罪,该死?
世上就是有些人,天生恶人,生下来就怀着恶意,做坏事,单纯就是因为他们想做坏事,没有理由,单纯就是想作恶,这很难接受吗?
“对,与其相信有人单纯就是坏,还不如相信那人是有苦衷的。”周知行小声道,“单纯的恶,遇见了就得遭殃,躲都躲不过去,大家心里害怕。可要是有苦衷,那他们自认为是老好人,是能避免受害的。谁不想活的轻松些呢,这么想能让他们轻松,你有什么办法?”
他笑道:“好了,回家,好不容易正常上下班,早些回去,今儿吃完晚饭,说不得还能出来逛逛呢。茶茶他们好几天不出来了吧?”
姜楠回过神,笑道:“就是,都想出来玩呢,走吧。”
说着,突然眼前一亮,指着不远处的水果摊道:“水蜜桃和杏子!走,去买点儿。”
夏季嘛,正好是吃这两种水果的时节,两人跳下车,弯腰在摊位上挑拣。这两年,这种卖农产品的小摊越来越多,供销社的蔬果柜台已经是门可罗雀。
想想也知道,一样是花钱,这边的摊主都是笑脸相迎,那边供销社的销售员呢,恨不得下巴抬到天上去,对谁说话都没好气,谁爱去受这个气!反正摊位上的东西也不差,在哪儿买不是买。
见两人正付钱呢,旁边的邻居搭话了:“姜警官、周警官,那个灭门案你俩参与调查了没?真相是啥?那小媳妇儿是不是和老公公有一腿?”
没想到买东西也避不开这个问题,周知行接过小贩找过来的零钱,严肃脸道:“具体案情过几天会公布的,大家不要急。不过再说这些谣言,要是有人听到了告你们,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造谣传谣,也是犯罪,记好了。”
说着走回自行车旁,和姜楠并肩而行。身后的人群静了一瞬,很快切了一声,什么造谣传谣,就说几句闲话,还做警察的呢,净知道吓唬人。
姜楠和周知行回到家,文大妈已经准备好饭菜,买回来的桃子和杏十分受欢迎,姜茶三个当即吃了起来,围着父母二人说个不停。
一家人早早吃过饭,难得的出去转悠。姜茶、姜枳和周烨十分高兴,一路在前面叽叽喳喳,又是买零食又是要买小鞋子的,只是那鞋子看着好看,周知行只让孩子看了几眼,就让三人放下了。小摊上的鞋子,就是个面子光,估计穿上一天就得坏。
见三个孩子噘着嘴,等走远了,周知行才道:“小摊儿上买些吃食就行了,这些花大钱的东西,还是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靠谱。记得前几日牛奶奶买的鞋子吗?”
姜茶、姜枳和周烨刚还噘着嘴呢,此时咯咯咯笑起来,一个个抢着答:“记得,记得。”
牛奶奶就是那日丢钱的老太太了,虽然事后报了警,最后也没把钱包找回来。自此老太太可算是找到理由了,过日子更加抠搜,至今还穿着补丁落补丁的衣服呢。
就是一这么节俭的老太太,前两天贪便宜,在小摊上花两块钱,抄底了小贩最后一双皮鞋。好家伙,上脚那日,正好下雨,还没走两步呢,皮鞋就跟开口笑似的,两只鞋都从前脚裂开,老太太差点儿摔个大马趴。低头一看,好家伙,鞋身和鞋底早早地分家单过了。
那小摊摊主又是最后一双了,那日之后再没来这里摆过摊。牛奶奶守了三天都没等到人,气得差点儿心脏病发。好在老伴儿牛爷爷没趁机落井下石,不然非气病了不可。
这事儿在附近传得很开,不然周知行也不能知道鞋子质量不好的事儿。姜楠摇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外乎如此。
正深沉着呢,眼尖地看到不远处有卖炸臭豆腐的。姜楠眼睛一亮,多少年没吃过这东西了,她赶紧拉着一大家子过去。如今卖吃食的小摊子最多,但卖臭豆腐的还不多见,姜楠一下子要了六杯,大家都尝尝嘛。
姜茶是个急性子,刚拿到手就尝起来,嘶哈嘶哈的,这辣椒蘸料还挺辣的,不过小丫头十分欣喜:“好吃哎,妈,这就是伟人曾经夸过的臭豆腐吧?”
“对。”姜楠也迫不及待吃起来,她不怕辣,只觉得蘸料调的正合适。姜枳和周烨也爱吃,两个小家伙合吃一碗,都快抢起来了,还是姜满城把手里的递过去,才罢休。陈金花和文大妈都觉得还行,只周知行臭讲究,坚决不吃这种有异味的食物。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一家子吃着,就他单看着吧,得,再找,就不信找不到他能吃的。走过没几个摊子,看到一卖枣糕的,远远就能闻见枣糕的香气。摊位前买的人可不少,这个问昨儿怎么没来,孩子想吃没买到,那个说其他地方都没你这儿的正宗。看来还是个有口碑的,这就很放心了,枣糕这东西又经放,姜楠干脆买了一斤半,懒得做饭了就吃这个,管饱味道又好。
周知行也不挑了,这枣糕软糯香甜的,他也是喜欢的。一家子正高高兴兴吃小吃呢,姜茶突然跳起来,左右地摆手:“琴琴姐,这儿,琴琴姐,你是来看我的吗?”
姚琴,就是那日姜楠发善心,解救的被摊主搜身的女孩儿了,如今跟在姚爷爷身后,拎着一个筐子,也高兴地冲这边挥手,小跑过来道:“茶茶,这是我家院子里的杏树结的杏子,可好吃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嘛,我就想着给你送过来,你看,都是熟透了的,可甜了。”
姜茶嘿嘿嘿的笑:“哎呀,我爸妈今儿还花钱买了呢,要是知道你送,就不花这冤枉钱了。”笑了一阵儿,她忙问姚琴,“臭豆腐你吃不吃?还挺好吃的。”
两人说说笑笑的,姚爷爷慢悠悠地走过来,全程笑眯眯的。孙女没受那日事情的影响,这是他最高兴的。姚爷爷是美术学院的教授,已经退休了,算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那日之后还特意送了姜楠一幅画。
可惜,姜楠没什么艺术细胞,倒是周知行挺喜欢姚老先生的画,两人意外的投脾气。姚琴和茶茶也玩得好,两家自此慢慢结交起来。知道姚琴跟着爷爷学画画,姜茶还厚脸皮的蹭课,后来发展到带着弟弟们一起,也是没谁了。好在姚爷爷是个大度的,没当回事儿,还是一样的教,否则姜茶三个就是偷师了。
姚家爷孙俩来访,一大家子领着人往家走,热情地迎两人进门。四个孩子在院子里叽叽喳喳,一会儿看葡萄藤,一会儿看家里的枣树,仰头数树上的枣子,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姚老先生则一脸严肃地坐在正堂,说起了这次拜访的目的。
“是我一个徒弟的家事儿。”姚老爷子叹口气,“我那大徒弟,叫章有年的,早年我下放的时候,跟着我一起住进了牛棚,他媳妇儿抛下不到六岁的闺女跑了。那几年你们也知道,女娃娃在村里过得也不好,学也没法好好上,耽搁了。如今二十了,这不是这两年归还祖产嘛,章家的两个院子都还回来了,日子还没好过两天,女娃她娘找来了。”
姚老爷子脸色十分的难看:“带着一个儿子回来的,说是我家有年的孩子,要求复婚。孩子的岁数对得上,可这不来往都十四年了,我们也不知道那女人说的话对不对。你们是做警察的,我就是来问问,如今有没有办法,能验证那孩子到底是不是有年的?当年,日子那么难,有年没说过不管我这个老师,如今他家出事儿了,我不能看着他辛辛苦苦养别人的孩子。”
姜楠作难了,dna技术还没普及呢,传到国内普及开,最早也得千禧年前后了。如今只能比对血型,要是血型对得上,女方咬定是男方的孩子,还真不能说不是。姜楠确认了一遍:“验过血型了?”
姚老爷子点头,听明白了姜楠的言外之意,他叹口气:“有年是个重情义的,从来没怨过前妻。可我不想看他被人算计了,那女人能抛弃他一次,就能抛弃第二次,我是不同意复婚的,可我年纪大了,管不了多久了,哎。”
许是憋了太久,老爷子叹口气,接着道:“复婚也行,只是那两套房子得在有年和芳芳的名下,必须得是两个人的名字才行。这样要是一个人的脑子糊涂了,也过不了户。要是两个人同时糊涂了,我也没办法了。”
姜楠看了眼姚老爷子,心想这做师父的也够操心的。周知行拉了拉姜楠的手,等送爷孙俩回去,周知行才低声道:“姚老爷子是想让章有年做女婿的。姚老的闺女丧夫,按说和章有年也相配,谁知道杀出来个前妻。”
他摇摇头,心想事情只怕不简单,怎么就这么凑巧呢,早不回来晚不回来的,偏偏两人看对眼儿了,回来了,周知行说:“走吧,回家睡觉。”
行吧,姜楠也不发表评论了,再凑巧,都是别人家的事儿,明儿还要工作呢。
灭门案后,治安好了一段时间,随着案件侦破,小偷小摸又开始冒头,姜楠和周知行开始了其他案件的调查,什么入室抢劫、失踪案等等,都不是小案子。好在没有灭门案压力大,两人开始了正常上下班。
这日,外勤们正在办公室,讨论入室抢劫案的细节呢,外面的争吵声传来:“你家甄涛把我儿子都打成重伤了,赔钱不应该吗?三千,少一分都不行!”
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呸,你儿子那是活该,还赔钱,赔个屁,老娘不仅不赔,老娘还要告你们呢!我家小怜都死了,你儿子在那里造的什么谣!告诉你,我家小怜从来就没看上过你儿子!查案的警察可是说了,造谣给她人名誉造成损失的,也是犯罪,我要告你们,我要打官司!”说着嗷嗷地哭起来,声音十分凄厉,似是饱含着无限委屈。
是甄母。刑明、周知行、王峰等人对视一眼,纷纷起身去看。空气中飘荡着另一个女人的回骂声:“什么造谣!你闺女本来就是攀高枝儿才嫁到冯家的,以为我们不知道呢!什么看不上我家小风,我家小风还看不上她呢。呸,一个矮矬子都看不上的破鞋,我家小风才看不上眼呢。告去啊,有本事你就去告!老娘也不是吓大的......”
甄母正欲回嘴,抬头见到熟悉的警察,忙闭上嘴,擦干眼泪,像是找到了亲人一般,小跑过去,高声问:“邢警官,周警官,你们说,造谣是不是罪?”
刑明和周知行点头,对面的女人明显慌乱了一瞬,甄母声音愈发大,她指着对面的女人,高声道:“我要告她儿子郭风!她儿子说......说和我闺女那啥啥,呸!我闺女结婚后都不咋回娘家,她家郭风那个怂货,怎么可能跟我女儿有事儿!我要告郭风,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我闺女没有不检点!”
被指着的女人脸涨得通红,急忙反驳道:“你......再怎么说,你儿子也不该打人啊。打人就是不对,我家小风都被打得起不来床了,怎么,你还有理了?我们......我们家不计较了还不成嘛,哼,不计较了......”
不管什么时候,农村人一听打官司,先就怯了三分,说完着急忙慌地往外走,跟屁股后面有狗撵似的。甄母跳着脚追上去,不依不挠:“你不计较,我还要计较呢!你等着,这官司我打定了。还有,我家小涛根本没下那么重的手,你家郭风那是讹人呢,以为我家看不出来嘛。呸!”
嚷嚷完,甄母深呼吸几次,才再次转身,走向刑明和周知行几人,问道:“两位警官,那什么,你们认识打官司的律师吗?我......就是做做样子,我也得请个律师跟我走一趟!你们不知道,我闺女如今的名声被传成什么样儿了。”
说着,眼泪哗啦啦往下掉,擦都擦不干净:“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我闺女是被杀的,为啥都说我闺女的不是?那天杀的冯革命,还有人可怜他?!他杀了六个人啊,连三岁的娃娃都杀,这种人都有人可怜,咋就容不下我家小怜!我家在村里,天天被人说闲话,我小孙女才十三,放学都有小流氓过去骚扰,晚上还有人拿石子儿扔我家窗户,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刑明和周知行的脸色极其难看,他们自然听过那些谣言,没想到竟然有人闹去了家里。周知行忙道:“甄大妈,你放心,我帮你问问同学,肯定有律师肯接这个案子的。”他和姜楠的大学也不是白念的,姜楠还跟法学院的女生一个宿舍呢,找几个肯帮忙的律师不难。
刑明想了想,对王峰道:“王峰,带两个人送甄大妈回去,再去找大队长。最好能开个全村大会,说下传谣、骚扰甄家日子过不成、进而触犯法律的下场。”
“是。”王峰对着甄母点点头,点了两个人,一齐回屋去取帽子。
甄母红着眼睛,一个劲儿感谢。
看着人离开,大家心里都不好受,知道这种事儿不对,可要是真计较起来,哪有那个财力和精力去跟人死磕?甄母也不过是仗着律师和警察的势,好让日子正常过下去而已。斯人已逝,活人还要过日子呢。
这日下班,正吃晚饭呢,姜茶带来一个消息,神神秘秘的:“爸,妈,你们想不到吧?章芳姐姐她妈妈突然回来,是莹莹姐写信给章芳姐她妈,让那个女人回来的!”
姜楠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明白其中的关系。莹莹是姚老爷子的外孙女季莹,周知行说姚老想撮合女儿和章有年,这是外孙女不愿意?
姜楠直接问了出来,谁知姜茶摇头晃脑:“对,也不对,你们肯定想不到,是莹莹姐她奶奶那边撺掇的。那边怕莹莹妈妈结婚之后,再生个孩子,日后给莹莹姐分的东西就少了,这才撺掇莹莹姐这么干的。”
这可真是。姚老当年下放,闺女下嫁,夫家条件自然不好,之后又只生了一个闺女,男人就死了,在夫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加上莹莹养在奶奶身边,肯定对奶奶更信任,姚老就算再有成就,也敌不过从小养到大的情份。小姑娘这是明显更偏向奶奶家呢。
那这就是家事儿了,还牵扯到了三家,不是她和周知行能管的。
姜茶还在那儿说呢:“莹莹姐也是糊涂,季奶奶不是个好人,她那几个伯伯大娘也都不好,一直哄着莹莹不跟姚阿姨一起住,还要分姚爷爷的家产。听说姚爷爷知道这件事儿后,都气坏了,琴琴说姚爷爷差点儿住院呢。”
哎呦,那得去看看啊。
姜满城忙说:“小行,小楠,你俩早点儿吃完去看看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气性这么大。”
陈金花附和:“儿女都是债,姚老爷子也是心疼姚家妹子。”
那个年头,这样稀里糊涂的婚姻多了去了,当时不觉得什么,只觉得活下来就好了。可等孩子生出来,慢慢长大,又遭遇变革,这几年离婚的、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还少了?就连西河岸那边的知青,都听说不少,更别说这么大的京城了。有时候,很多的矛盾都是这么来的。
姜楠和周知行点点头,是该去看看。两人加快吃饭的速度,不多时就吃完了饭。姜茶、姜枳和周烨闹着同去,两人也没拒绝,在小摊上买了些水果,拎着去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