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59节
  “裘生儿也生了,不过生了一个闺女,可把隋家那老太太气坏了。月子都不伺候,听说裘生儿生孩子才两天吧,就下地洗衣服了......”
  “叶春萍倒是好运道,听说在乡下生了个儿子,特意写信给汪奶奶,想让老人家过去照顾孩子呢。汪奶奶也不傻,乡下的日子她过够了,赖在袁大力家都不挪窝,哪里舍得离开......”
  也不知道万秀兰是不是特意搜集完八卦再过来的,满屋子都是她说话的声音。说笑了一阵儿,万秀兰才不经意似的提起:“姐,听说明年又要修家属院了?是不是真的?”
  姜楠一愣,她刚生了孩子,还真没听过建房子的事儿。她看向陈金花,陈金花嗐了一声,摇摇头道:“没影儿的事儿,如今管得紧,这三年都别想建房!你小叔他们如今接到的任务,都是翻修工程,没有新建的。”
  也不知万秀兰信没信,只是说话越来越少,等吃过饭回去了,陈金花关上门,叹了口气:“没结婚那会儿,看着挺不错一个姑娘,怎么结婚后就成了这样儿了。这是给我递话呢吧。”
  她脸色不是很好:“可我连我闺女都没管,凭什么要管你的事儿呢。老爷子都快退休了,哪儿有那么大的能量,跨省来管这些闲事儿。”
  姜满城一边刷碗一边安慰道:“别难过,那孩子就是心思活络了些,也不是坏人,咱们不理就是了,怎么还上心了。”
  陈金花嗔了一眼:“我这不是心疼小槐这孩子嘛,好不容易考上工人娶了媳妇儿,如今却住在老丈人家。看秀兰这样子,那家人指不定什么样儿呢,小槐在那个家啊,不受气才怪!”
  姜满城沉吟片刻,低声道:“我去打听打听,看看哪里有空房子,让小槐和秀兰搬出来。小两口自己住,矛盾还能少些,处着处着,感情自然就好了。不跟那家人接触,说不定秀兰慢慢也能改过来。”
  正聊着呢,也不知道裘盼儿怎么想的,竟然带着三个儿子过来炫耀!她可是生了三个儿子,姜楠呢?生了个丫头片子!这在裘盼儿看来,可是妥妥的输了啊。不过来炫耀一番,都对不起她那些年锲而不舍的嫉妒。
  这不,带着刚三岁多的大儿子,一岁多不到两岁的二儿子,还有抱在怀里刚半岁的小儿子,和裘老太一起过来了。还没进楼道呢,就听裘盼儿跟楼下的邻居打听:“姜楠是住这个单元吧?嗐,我是姜楠的高中同学,一个楼住着,这不是听说她生了个闺女,怕她不被婆家待见,这不,特意带了三个儿子,过来给她引孩子来了。”
  “哎呦,好家伙,这三个都是你的儿子?”老太太的声音十分高亢,一把拉住裘盼儿的胳膊,“可真是了不起。这样,姑娘......不,小媳妇儿啊,你先跟奶奶回家,奶奶家就缺孙子呢,你先给我家引引孙子,成吗?奶奶给你娃娃糖吃,来,跟奶奶走。”
  裘盼儿假意推辞:“这怎么好意思,我是来看姜楠的,这......”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给谁引不是引!来,跟奶奶走!”
  裘老太笑得嘎嘎嘎的:“老大姐啊,你找我家这三个娃那可是找对了!我家是一号院的,这三个娃,帮着引了多少男娃子啊,你可是赚到了......”
  就这么着,裘盼儿去了有两三家,这才敲响了姜家的大门。姜楠躺在床上,白眼儿都能翻到天上去。这咋就能糊涂至此呢,知道的说是来看她,不知道的,还以为来扩展业务呢。什么都不懂的,非得来受这趟骂!看着吧,就裘盼儿的战斗力,她今儿,门都进不来!
  可不是,陈金花刚还生气外甥媳妇儿讨巧呢,听到裘盼儿的声音,这不就更气了!生气的结果就是,敲门声一响,陈金花蹬蹬镫走去开门,步伐沉重有力,一看就是去干仗的架势。姜满城赶紧甩甩手上的水,跟在后面,一副保驾护航的太监嘴脸。
  门一开,裘盼儿的声音立时传进来:“陈姨,姜楠在家不?听说她生了个闺女,我来看看她。瞧,我把三个儿子都带来了,保准儿明年小楠就能生一个大胖小子......”
  陈金花腰一掐,眼一瞪,这就开口了:“怎么地,我家就喜欢闺女,你管得着吗?我们老姜家可从来不重男轻女!男孩怎么了,女孩儿又怎么了?只要教育得好,将来都能成才!把你那嘴脸收一收,我家茶茶金贵着呢,谁也别想说一个字儿!”
  姜满城在后面跟着瞪眼睛,裘盼儿却不当回事儿。在儿子这方面,她可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什么男女都一样,那都是生了女儿的人,安慰自己的话!她呵呵笑了两声,撩了撩鬓边的发丝,笑道:“陈姨,你瞧你,怎么还生气了?我也是好心,虽说男女都一样,但您家有了孙女,就不想再有个孙子?这凑成一个好字,是吧,您就不心动?我家豆豆、大麦、大米可都是小子,来给您引个小子,还错了不成?您瞧瞧,多少大爷大妈拉着我去呢。”说着,努努嘴,看向身边围着的人。
  “就是啊,金花,这小媳妇儿也是好心。刚才去我家引孩子,连糖都没多要,人还是很不错的。你就让人家进去吧,人家也没说错,你家有孙女了,这不正好缺个孙子嘛,什么重男轻女不重男轻女的,咱们就是要凑个好字,儿女双全呢。”
  “可不是,可不敢说重男轻女的话,那都是封建迷信,是要被打倒的旧思想。咱们就是想儿女双全,其实心里对孙子孙女,都是一样疼的。”
  外面儿围了一圈人,这个劝那个说的,陈金花愣是堵着门,不让裘盼儿进,她说:“什么好字不好字的,我家从不求这个。生的是什么,我们就养什么,就是生的都是孙女,我也不生气。裘盼儿,你走吧,你的心意我们领了,只是我家小楠也累了,上午就一群人来看她,这会儿肯定睡下了。我就不留了,慢走不送。”
  说着,就要咣当一声关上门,谁知道程改改抱着儿子过来,见这么多人围在姜家门口,还奇怪呢。及至看到裘盼儿,这才狐疑地上下打量:“盼儿?你也来看小楠?”她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裘盼儿斜睨着眼睛,十分的看不上程改改:“哎呦,改改啊。怎么,荆家那位代工的,还没把工作还给你呢?这是来找陈姨想办法了?”
  想到当初做的蠢事儿,竟然将工作让给田家光,裘盼儿的心里就更恨了,说话也愈发不客气:“我劝你还是别乱求人了,自己的事儿都处理不明白,别人就是再想使力,也使不上!不就是个无赖嘛,那你就比他更无赖啊。怕什么,荆家还能找到比你更好的媳妇儿不成?做他们的春秋大梦!程改改,别让我瞧不起你!闹去啊,怕什么!程家能看着你吃亏?”
  陈金花关门的手一顿,多看了裘盼儿一眼。要么说人性复杂呢,除了在姜楠的事儿上,裘盼儿钻了牛角尖,田家光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才上位的。可在其他事情上,裘盼儿丝毫不含糊。程改改的事儿,还就得硬的下心肠,豁得出去脸面才行。荆爱华那种大家长作风,就不能退!你退,他能踩着你,一步步给荆家谋好处!
  程改改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抱着儿子的手都哆嗦了。就算生了儿子,荆爱华的大家长作风还是不能改。能能都一岁了,她的工作还没要回来!当初生孩子那会儿就不该心软,让荆家的堂弟代工!如今好了,工作要不回来,连裘盼儿都看不起她!
  “盼儿,瞧你这话说的,什么无赖不无赖的,我家能能年纪小,等能跑能跳了,荆家......”程改改深深吸气呼气,良久,才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赔着笑道。
  “呸!程改改,你没发现吗?你变得和荆爱华越来越像了!怎么,是不是想着家丑不能外扬,觉得都是家事儿,哪儿能闹得人尽皆知?呸,你已经被洗脑了,程改改!”裘盼儿高声道,“你要是不闹,荆家那些人能把工作还给你?你要是不闹,程家人怎么给你撑腰?刘奶奶嘱咐过你多少次,把着工作,把着工作,千万别被荆家人哄了去,你听了吗?烂泥扶不上墙的!”
  裘盼儿还在噼里啪啦说话呢,姜楠已经收拾好出来了。裘盼儿仍是滔滔不绝,等她说完,姜楠赶紧插嘴道:“改改,这件事儿盼儿说的对,你不能再纵着荆爱华了。工作是你的,这件事情上你得坚持,荆爱华的堂弟要是不还,那就闹。怕什么呢,刘奶奶都不怕你闹,你怕什么?”
  程改改看着姜楠,嘴角嗫嚅了两下,良久,她问道:“小楠,你是不是也......也觉得我变了?”
  姜楠想了想,慢慢点头道:“改改,你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别被荆爱华洗脑了。你的工作就是你的,将来可是能留给你儿子的。你想想,你就生这一个孩子吗?要是两个孩子,你的工作没了,将来荆爱华的工作给谁不给谁呢?改改,做人可以大方,但得自己先有,不能自己还没呢,就先应承其他人。”
  程改改低下头,良久不语。
  这一来二去的,大家也听明白怎么回事儿了,有那觉得裘盼儿和姜楠不对的,撇撇嘴:“都嫁出去了,人都是夫家的了,更别提工作了!给夫家就给了呗,孩子的亲叔叔呢,将来长大了,亲叔叔能看着孩子受恓惶?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就是心狠。那孩子才多大?一丁点儿的,话都不会说呢,你一个做娘的,不得尽心尽力地看着?还工作呢,就是有工作都得辞了!给出去不是正好!都是做娘的人了,心别那么狠......”
  有闺女的人家就好奇了:“闺女啊,你这工作是婚前的,还是婚后的?”
  听说是婚前招工考进去的,那人拍着大腿可惜道:“闺女,听我一句劝,闹!使劲儿闹,咱好不容易考上的工作,凭什么给别人!”
  “哎,罗大姐,你刚还让这小媳妇儿引孙子呢,这咋就改口了?”
  被叫做罗大姐的老太太叫道:“什么改口,我老罗虽然稀罕孙子,可也是有闺女的人。闺女自个儿的工作,婆家敢觊觎试试!老娘不撕烂了他们!”
  你一句我一句的,程改改看着吵得热闹的众人,又看向裘盼儿和姜楠,从来不和的二人,如今脸上都是盼着她大闹一场的神情,程改改忽然笑了出来。只是笑着笑着,眼泪顺着脸颊而下。她怎么就活成了这样呢?闹,怕什么,谁还不是个有脾气的,她程改改不怕闹!
  下定了决心,程改改的脸上乍然明媚起来,她一把擦掉眼泪,也不坚持进去了,将手里提着的一包红糖递过去,道:“陈姨,我就不进去了,这是特意在供销社买的红糖,给小楠补补身子。小楠,盼儿,放心,我想通了,一定把工作要回来!”
  等红糖被陈金花接过去,程改改单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搂住裘盼儿的肩:“盼儿,走,你给我出出主意,这闹要怎么个闹法。等事儿成了,我好好谢你......”
  裘盼儿哼一声,白了姜楠和程改改一眼:“行了,我不去姜家,放开我,我跟你走......”
  等两人离开,姜家门口围着的人才渐渐散开,楼道里重新安静下来。陈金花关上门,小跑着去卧室看茶茶:“你出来做什么?茶茶那么小,一个人怎么行,真是的......”
  姜楠嘴角微微翘起,笑着道:“妈,茶茶睡了我才出去的,放心吧。”
  小插曲过后,陆陆续续的,派出所的蓝所、邹立、温强等人相继来看望。曹老太还特意住到了姜家,小心伺候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姜楠的产假休完,重新去派出所上班。如今运动已经进入了平稳期,□□的事情基本已经没有了,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姜楠处理起来游刃有余。
  七五年春,茶茶三岁的时候,姜楠又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婴,取名姜枳和周烨。当日,周知行去做了结扎手术,姜满城亲自照顾,第三日就出院了。单独在家时,周知行道:“三个孩子了,够了。后年就高考了,咱们得专心备考。”
  是啊,后面三十年的大概发展脉络,姜楠都跟周知行说过。别的还好说,对于顶级学府,周知行还是十分向往的。大魏朝的时候,他是庶子,国子监根本进不去。如今能凭借考试进入国家高等学府,还犹豫什么呢。就算二十八了又如何,活到老学到老嘛,他才不会觉得年纪大,不好意思呢。
  姜楠也是这个意思,第一代高考的大学生,含金量那可是杠杠的。先不说其他的,单从功利的角度讲,这个大学都得去读!
  姜满城和陈金花自然也知情,这日之后,家里什么活儿都不让两人干了,只管复习去吧。什么,你说他俩也要上班,没人照顾孩子?那还不好解决,找保姆呗。
  这事儿当然不能明着干,暗着操作还是很容易的,只说是西河岸的老亲,一辈子无儿无女的,年纪大了,没人照顾,他们接过来照顾嘛。
  就这么点儿事,谁能证明他们在说谎?不能吧,不能你就闭嘴。谁都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但人家做的没毛病,滴水不漏的,毕竟人真的是在西河岸找的嘛。你能平白说人家剥削吗?这不是瞎得罪人嘛。
  保姆姓文,不到五十岁,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太太,做事儿利索着呢,来家的第一天就将家擦洗的干干净净,大家都满意的不行。
  文老太是杜荷花推荐的,据说是中原逃荒过来的,父母亲人死在了路上,虽然在西河岸安家,也曾经嫁过人,奈何逃荒路上乱吃东西,吃坏了身子,一辈子没生下孩子。男人抛下她另娶,她一个人在村里住着,和其他逃荒过来的人还算抱团,没让人欺负了去。为人老实本分,试用了两天,算是留下了。一个月十五块钱,包吃包住。
  家里多了一口人,刚开始还不太适应,不过都努力接受着。小孩子最敏感,没两天,茶茶就追在老太太后面,“文奶奶”“文奶奶”的喊,亲热极了。可惜,小家伙三岁了,再喜欢在家呆着,都得送幼儿园。如今油田的幼儿园全天开门,没有后世的寒暑假。本来就是为了照顾油田职工开的,当然是跟着职工的假期走。这也就意味着,全年哪天送去都行。
  刚去那一天哭的啊,隔着教室都能听见。可把姜楠和周知行心疼坏了,心说咱不送了,回家吧,可等出来,见到老师要带其他人去玩滑滑梯,她不干了,松开父母的手,非要留下来玩儿。眼睛里含着一泡泪呢,就跟父母挥手:“爸爸,妈妈,你们回去吧。我是大孩子了,得玩滑滑梯呢。”
  好吧,要留就留吧,咱也不是那强迫孩子的父母。两人在门口偷偷盯了半个小时,见玩得哈哈的,这才放心回去上班。幼儿园就在下班的路上,晚上下班,顺路就能接回家,方便极了。
  吃完晚饭,夫妻俩要看书复习,茶茶又蹬蹬镫进来了:“爸爸,妈妈,我也要学习呢。”说着还拿出今儿发的识字卡片,像模像样地读起来。
  这算是和闺女一起学习进步了吧?反正这两年的日子就是,上班的时候送闺女,下班的时候接闺女,晚上再跟闺女一起学习。周末了,再带着一家子去公园玩玩,双胞胎大了,也得抱出去见见世面,郊游啊、划船啊,都体验了一遍。也就两年的时间吧,七七年来了。
  这两年的事情多,都不是什么让人高兴地,不过总归是平平安安到了十月。这日是周五,重阳节,一家人正吃午饭呢,文奶奶特意做了麻婆豆腐,香香辣辣的,连两岁的傻小子都闹着要吃,被辣的次哈次哈的,不停拿小手扇风。大人见了不忍心,伸手欲把小碗端走不让吃,小家伙还倾身,用身子和双手护着碗,闹脾气不愿意:“吃,要吃。”一副贪吃的小模样。
  收音机的广播里播着《东方红》,激情昂扬的音乐陡然变成了刺啦刺啦的声响,姜满城皱眉,嘀咕了一句:“刚买没两年,还是新的呢,这就坏了?”说着,擦擦嘴,就要转身去捣鼓收音机。
  只听广播里响起一道威严的女声:“高等院校的招生工作即将开始......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凡是符合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自愿报名......选报几个学校和学科类别,让祖国进行挑选......”
  姜满城握着收音机的手都抖了,他抬起头,看向姜楠和周知行:“这是......恢复高考了?”
  可不是,周知行二话不说,嘴都来不及擦,起身三两步走到门口,衣服都不好好穿,推开门就要去买当日的报纸。陈金花是个操心的,忙喊:“小行,外面冷,衣服穿好......”
  “知道了,妈。”也不知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反正门关上了,接着,三四道脚步声在楼道里响起,肯定是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姜楠、姜满城和陈金花忙趴在窗户上往下看,只见乌泱泱走出去楼道的人群,刚开始还疾步走着,后来一个个都跑起来,越跑越快,越跑越急,恨不得将那十年被耽误的时光,都追回来。
  好不容易来到报刊亭,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每个人的脸上,有迷茫,有兴奋,亦有不可抑制的激动。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谁家里传出来的哭声,以及女人带着沙哑的声音,“写信,赶紧写信,让孩子回来......”
  不一样了,周知行排在队伍里,明显感觉,不一样了。之后的世界,和这十年,将是天壤之别。国人做事爱走极端,之前愈是轻贱什么,之后恐怕愈会推崇什么。
  高考,将是一道分水岭,一道人生的岔路口。哪怕此刻大家都住在领导院儿,四年之后,也将走上迥然不同的人生。
  第115章 高考
  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之后,两人不再隐瞒要参加高考的事儿,派出所自然都知道了。有理解的,也有觉得两人瞎折腾的,不过蓝青山和沈明光都给予了高度支持,还让邹立代理组长,多分担一些工作。
  谁也没有想到,另一个公开参加高考的人,竟然是王艰苦
  这几年,王艰苦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才一岁多一点,算是儿女双全了。因着孩子拖累,王艰苦从供暖所的锅炉房,转到了更轻松的清洁组。你说一个扫大街的参加高考,可笑不可笑?可人家王艰苦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坚定地报了名。
  这也是姜楠特别佩服的一点,夫妻俩特意去一号院找了王艰苦,说了两人也参加高考的事儿,让王艰苦有不会的,只管去找他们。就算他们也不会,总归讨论讨论,开拓思路,比一个人瞎琢磨强。
  其他人也不是不参加高考,就说凤凰男田家光,也是心动的,偷偷报了名。可一来他学习不好,不想声张地谁都知道,到时候考不上丢面子。要么说缺什么就越看重什么呢,田家光如今可是十分注重脸面的。二来他是前线石油工人,忙起来*是要在油井上不回来的,复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考上的希望也不大。
  听说姜楠要高考,裘盼儿当然也要凑热闹了,不管学习怎么样,反正就是要跟姜楠比。其他人,像是成美娟、佟丽丽,那是报名都没想的。
  成美娟自小家庭条件好,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看课本就想睡觉,知道报名儿也考不上,干脆连报名都没有。佟丽丽更是了,秦寡妇的教育,自小就是女孩子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就是嫁得好,对上学从来没强制要求过,佟丽丽当然也不喜欢学习了。
  只程改改报了名,算是另一个公开参加高考的。说起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下来,还发生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唐夕竟然专门找过来,说是要借课本。姜楠可只有一套,还是不怎么应景的应届生课本,其他像是物理、化学的都没呢。怎么借啊,也不知道唐夕怎么想到找她的。据原文记载,唐夕是有课本的啊,根本不需要借。
  【宿主,唐夕是为了迷惑知青点的其他人。她手里的数理化自学丛书都是全的,只不过只有一套,她和任凭阑要用,不能外借,这才来借书的。】
  姜楠:“任凭阑父亲还没平反?”
  【快了,已经被接走了,唐夕成绩好,又有书,任凭阑就没走,留下一起复习,准备在这里参加高考。】
  姜楠撇撇嘴,不得不说,这年头,没点儿心机,女主都当不成。当然,有心机不一定就是坏的,端看你用在哪儿了。
  话说远了,就说准备高考的这俩月,那真是废寝忘食。作业处领导让专门辟出几个空房间,给回来的知青复习用。派出所呢,知道姜楠和周知行都要参加高考,工作都很少给两人安排。就连上下班接送孩子这种顺手的事儿,姜满城和陈金花都接手了,那真是恨不得一切给高考让路。
  就这么着,到了高考前夕,姜楠突然不安起来,半夜睡不着,她坐起来,戳了戳周知行:“你说那场爆炸,不会再发生了吧?”
  周知行也没睡着,闻言坚定地摇摇头:“不会。监测程序都自动失效了,说明检测不到爆炸的蛛丝马迹,你就放心吧。”
  虽如此说,两人一个也没睡着。当初系统可是说过,这场爆炸,一栋楼的人都死光了。这得是多大的案子!这几年,虽然跟一号院联系不多,但住了那么久,好啊歹的,总归都有感情,谁也不希望大家出事儿。
  好在系统还是有两下子的,第二日真就平平安安的,什么事儿也没发生。
  【恭喜宿主,主线任务完成,主系统给予五万吃瓜币的奖励。】
  还没出门,正在门口换鞋呢,姜楠就被这条好消息砸晕了!五万吃瓜币,比她这几年赚的还多呢。鞋也不换了,当即点开系统,看了眼吃瓜币余额。好家伙,九万一千二百六十三,有零有整的,比她家的存款都多!这要是能换成钱多好。
  带着这个好消息,夫妻俩双双奔赴高考考场。
  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十月二十一日宣布的,十二月一日高考。其他地方的天气如何不知道,但朝阳油田这里,高考当日,雪花纷纷扬扬,天地一片白茫茫。姜楠和周知行紧了紧围巾,埋头进入风雪,奔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这年头考试哪儿那么矫情,根本不需要陪考,嘱咐父母和文大娘照顾好三个孩子,两人拎着准考证和钢笔、文具,这就出发了。
  两人分在一个考场,油田二高,虽然不是一个教室,也算幸运了。进了考场,才知道年代文里说的年龄差距大,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见考生里,有胡子拉碴,一看就快三十的,也有十六七,一脸懵懂的少年少女。唯一相同的,是大家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希冀的光。
  与后世的高考不同,如今第一场是政治。这对于两人都不是难事儿,看了一年多的报纸,家里收音机也天天播报新闻,将报纸上的句式套进去作答,就走不了大褶子。政治考完,走出考场,大家脸上都笑呵呵的,可见都自觉考得不错。
  接下来就是文综或理综。两人都是报的理科,自然是要考理综的。姜楠有上辈子的功底在,并不觉得题目如何难,可出来之后,看到大家要哭不哭的表情,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也许题目对于十年没系统学习过的大家来说,还是太难了。
  第一日考完,家里人什么都没问,一切照常。茶茶爱装个小大人,正襟危坐的,跟平时没什么不同,只是大眼睛时不时咕噜噜冲着父母瞧。也许是姜满城和陈金花叮嘱过了,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会儿看一眼,一会儿瞄一眼的,看得周知行和姜楠心里笑个不停。小枳和小烨还是两个调皮孩子,倒是与往日没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