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158节
结果出来的那几日,邹立脸色难看的啊,见到姜楠和周知行都收敛不了一点儿,愣是摆了两天的臭脸,第三天才有所好转。
这还是有教养的,起码只摆脸子,没说什么难听的话。楼里其他人就不同了,就说裘老太吧,裘盼儿和田家光不是双职工,工龄又短,根本就不可能分到房子。可她不这么觉得啊,只认为是作业处的领导拍马屁,看在陈万里的面子上,才给姜楠分的房。
嫉妒心作祟,加之不时有人暗暗拱火,听到如此说,裘老太跟打了鸡血似的,瞬间高声道:“哎呦,可不敢这么说,人家陈总工程师都成了疆省油田的二把手了,给外孙女争取套房子怎么了。老郭头你就别瞎嘚嘚了,再让人家把你儿子的房收回去!”
陈金花当即不干了,你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污蔑陈万里!陈万里可是凭借努力,一步步走上去的!爹他那么大年纪了,大冷的天儿还在外面勘探,一日日风餐露宿的,你以为容易呢。不干这一行,根本不知道勘探的苦!老爷子那一身的关节病,可不是凭空得的!好嘛,如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太太,张嘴就想给陈万里泼脏水,凭什么!
陈金花越想越气,重重地呸了一声:“裘大妈你胡咧咧什么!我家小楠分房跟我爹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再胡说,我就去法院告你!这么多人听着呢,你休想抵赖!诽谤可是能入罪的,到时候你坐牢了,可别怪我!”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份儿报纸,使劲儿甩了甩,哗啦啦的纸张碰撞声分外清脆悦耳,她说:“看看,这报上可是有我家小楠写的文章,还夸我家小楠是‘打拐英雄’!怎么,刚过去七天而已,这么快就不记得了?我家小楠是凭自己的本事分到房子的!你们要是嫉妒,也让自家孩子去投稿啊。涂书记可是说了,只要能在这报上发表文章,他都给分房子。你们去啊,谁拦着你们了?”
她的目光在众人面儿上扫视一圈儿,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被看到的,有低着头,假装跺脚不跟她对视的,有抬头找人,急匆匆离开的,更多的是愤愤地盯着报纸,想让文章消失的。
就是这篇文章,让他们失去了一套房!
心里如此想,却不敢说出声。
陈金花哼一声,转身去排队了。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说清楚,还以为他们心虚呢。
雪花越下越大,呼呼的北方吹着,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姜满城和陈金花。今年家里人多,四人早就商量过,买三百斤白菜,准备多腌些酸菜和辣白菜。姜满城和周知行全程一言不发,沉默地搬着白菜。
作为为数不多的男人,虽然沉默着,还是让大家不敢再找姜家的茬。
既然拿到了钥匙,四人将白菜送回家后,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去看了新房。还不到七点,太阳还没出来呢,四周暗黢黢的。
新小区位于玻璃钢小区北面,占地不到一万平方米,换算过来,差不多十五亩地的面积。小区一共是十栋楼,带一个自行车库。因着是老小区,楼间距都不大,以后有了车,车位都难安排。姜楠心里发愁,面儿上却十分的高兴,这是属于她的房子呢。
分到的房子在六号楼,四楼东户。也是一层六户的格局,跟现在的筒子楼一样。因着还没有家具,房间看着挺大。客厅连着阳台,加起来有个二十平米的样子,厨房大概八平米,不算小了。再加上四平米的卫生间,这就三十平了。剩下两个卧室加起来只有三十平,好在两个房间都朝南,大的房间十八平,小的才十二平。如果是孩子住的话,足够了。
姜满城格外满意,连连点头:“比如今的房子好,起码卫生间是明卫,白天亮堂堂的。咱们如今的卫生间是暗卫,大白天都得开灯。”
这倒是实话了,陈金花最满意的还是做饭能在家里做了,不用再在走廊里,做什么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她低声道:“就是偷偷在家里多炖些肉,也不怕了!”如今他们住的筒子楼,做饭还得在外面呢,就算有系统,四人也只敢偷着买熟食,从来不敢买生肉做着吃。如今好了,外面买一斤肉,他们偷摸着可以炖五斤,只要不突然检查吃食,谁也不能发现。
姜满城手一挥:“装修的事儿交给我,我在建筑队找几个人,半个月就能装好。刷个大白,招待所地上铺的那些地砖,我也让人去找找,咱们也铺上,肯定好看。木工的事儿找你大伯,他在村里认识的人多,半个月肯定能把柜子、床这些的都打好。再晾上半个月,你们就搬过来住。不然一直空着,会有人说闲话的。”
姜楠点点头,房子不是分到手就能住进去的,手脚要是不快着些,遇见那不讲理的,能偷着搬进去不出来。
去年青工宿舍就有这么一家,小夫妻俩刚结婚,分到房子没急着搬进去,而是出去玩了两天。回来发现房子被不认识的老头儿和老太太占了。
讲理吧,那能占人家房子的,就不是讲理的人。报警吧,警察一来,老头儿和老太太坐地上撒泼,怎么说都不起来。抓人吧,这个喊头疼,那个装晕的,就是撒泼耍赖地跟你闹。你要是气不过,上去生拉硬拽,那可好了,老头儿老太太能讹的你啊,给他们交一年的住院费。你干一年活儿啥也剩不下,净贴补无赖了。你说你敢跟这种人计较吗?
如今的老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身上哪个没点儿毛病?整整一年啊,小夫妻被折腾得不行,好好的宿舍住不成,如今还在玻璃钢小区租着房子呢。这样的事儿一出,那分到房拿到钥匙的,都第一时间来占房子。有些装修都不装修,直接铺盖一背,先住进来再说。
这个年代的房子还不是土胚房,厕所蹲坑是做好了的,墙壁也都刷了大白,水泥地面,水龙头加水泥水池子,都是住进去就能用的。那不讲究的,真能直接搬进来。四人还在看房子呢,周围的邻居陆陆续续来了,这个敲门那个来看房的,热闹的不行。
有那认识周知行和陈金花的,偷摸告诫两人:“楼下老头老太太又来转悠了,今晚可别回去了。房子里得留个人,别被人钻了空子。”
姜满城心里那个恨啊,真是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他就说怎么都来的这么急呢,感情又有人想占便宜!他咬牙道:“小行,今晚咱俩在房子里呆着,我看谁敢来占房!”
恶狠狠地说完,又吩咐陈金花:“金花,你带着小楠回西河岸,跟大哥说一声,下午带着木匠过来量尺寸,家具尽快做好,小楠和小行也能早点儿搬进来。”
陈金花点头,刚要迈脚,姜满城又叫住了,道:“等一下,金花你留下,让小行跟小楠回去。要是来个泼妇,我一个大男人不好动手,还得你来。”
想想也有道理,陈金花拍拍周知行的肩膀:“小行,你俩快点儿回去。我看那雪也不下了,不过还是冷得很,手套、围巾、帽子的都别忘了戴。”
两人嗯嗯嗯地点着头,很快下楼离开。说起来,新小区还没名字呢,出来的时候,回头望向大门,空荡荡的,连个字都没题,姜楠奇怪道:“怎么没起名字?”
周知行压低声音道:“过几天领导视察,听说是想让领导题字。”
原来如此,姜楠也没话说了,两人沉默地骑着车,因着北风吹,速度慢了许多,到西河岸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听到有正事,就连马红花都帮着准备吃食,大伯姜满塘更是第一时间去找了村里的木匠。杜荷花带着两人去了家里的杂物房,指着阴干的木料道:“这都是奶和你大伯他们存的木料,别担心,就是再分一套房,也够打家具的。”
姜楠看着堆满了大半个房间的木料,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奶,这......你们偷偷上山砍树了?”
杜荷花白了姜楠一眼:“你问问村里谁不上山?那么些盖新房子的,家具能都是买的?傻不傻!不过都当不知道罢了。你少大惊小怪的,出去也别乱说话,知道不?”
姜楠点点头,嘿嘿嘿的笑:“奶,我可爱死你了。”
杜荷花赶紧挥手:“行了,少来这套。给你准备了家具,今年过年的红包就没了啊,奶还得操持小槐和小桐的事儿呢,以后你的事儿,奶就不管了。”
姜楠一把抱住小老太太的胳膊,撒娇道:“那可不行,以后我要是生了小孩儿,您还得给我带孩子呢。”
杜荷花嫌弃得什么似的,祖孙俩在这儿耍花腔,那头儿厨房里,马红花小声嘟囔:“早知道去年就不让小桂申请房子了,说不定如今也能分一套两居室,我和他爸都能搬进去。”
尹文娟听那声音不对,低声分析道:“胡说什么呢,小桂和罗桃都才参加工作一年,今年这房子,第一点就是男女双方参加工作至少三年。小楠是因为有特殊贡献,领导特批的,你以为小桂和罗桃报名就能分上?别瞎想了!”
马红花撇撇嘴,知道大嫂说的有道理,顿时嫉妒得不行,陈金花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转念想到有房子总比没房子好,再说以后去油田,要是时间晚了,也有房间住,慢慢释然了。
下了两碗面条,姜楠和周知行呼哧呼哧吃完,带着大伯姜满塘和木匠尹大叔一起去了油田。因着还不到两点,先在国营饭店请尹木匠吃了一顿,这才去了新小区量尺寸。姜楠说了她的要求,进门要顶天立地的鞋柜,既能遮挡视线,又很能装东西。什么木质卡座沙发,高低立柜等等。
虽说以后可能会置换一套更大的房子,但一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二来,既然要搬进来,怎么都得住着舒服才行。
尹大叔嗯嗯嗯的听着,还一边拿笔做着记录,因做的家具多,尹大叔收了二十块的手工费,承诺二十天做好。
姜满塘一路乐呵呵的,看着侄女的房子欣喜不已。听到又要招待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不仅尹木匠拒绝,姜满塘都嗔了小弟一眼:“行了,那俩工资不知道哪儿花了是吧?小楠新房子要置办的东西肯定不少,钱还是省着花吧。我和尹老哥是过命的交情,不用你假客气。”
说着,揽住尹木匠的肩膀,道:“走,回我家吃,家里肯定准备了好酒好菜。国营饭店只能吃菜,不能喝酒,不爽气。”
尹木匠连连点头,姜满塘如今也有自行车了,下楼后冲四人连连摆手,不让送,带着尹木匠,蹭蹭蹭回了西河岸。
已经是下午五点,因着楼下老头老太太的威胁,姜满城和陈金花寸步不离地守着房子,吩咐小夫妻俩去买东西带回来吃。
“我和你妈吃完,就在屋里呆着,哪儿也不去。你俩再回去送一套被褥过来。不是不让你俩守,你俩年轻,那老头老太太年纪大了,撒起泼,你俩不好上手,还得是我俩来。快去吧,估计守几天就行了,领导早晚得知道情况,会有措施的。”
第114章 时光匆匆
可不是,因着转悠的老人太多了,大家纷纷在房子里守着,睡不安稳啊,不少人就向上反映情况。反应的人多了,领导特意派人去核实,很快出了方案。很简单,将父母的表现和子女的升迁、评级、绩效工资等挂钩。通知上午贴出去,下午去转悠的老头老太太就消失了,抓住七寸,事情很快解决,十分的简单高效。
等家具入场,朝阳油田下了一场大雪,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新房里暖意融融,家具是一水儿的米黄色,配上白墙和墨绿色的花砖,瞬间高大上起来,姜楠都想立刻搬进来了。
“爸,你这地砖从哪儿找的?真好看!”姜楠忍不住惊呼。还真不是姜楠夸张,这地砖就算放在后世,都不过时。六十乘六十的方砖,居中是八瓣花,中空,花瓣是黑色的,小小的一朵,再往外,是米色粗线条的四瓣花花纹,四瓣分布在方砖的四条边上。单看花里胡哨,但因为家具和墙面都十分朴素,倒是相得益彰,给整座房子增加了活泼明媚的意味。
“好看吧?”姜满城十分的自得,“这还是总部的招待所重新装修,我去找人一起进的货。放心,就用了人家的进货渠道,钱咱们自己出,没事儿。”
姜楠高兴地直蹦,就连其他来参观的,都忍不住赞美,有那冒酸水儿的,忍不住嘀咕:“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不等着你问呢嘛,姜满城将一项项钱说明白,连发票都随身带着,不是说我们家乱花钱嘛,都来看看,我们四个人的工资是多少,装修又花了多少,做家具多少,加起来总共是多少。都瞧瞧,真的超出我们家的支付能力了吗?
没有吧,既然没有,那你们就闭嘴。钱是我们自己挣的,光明正大,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怎么,工人阶级老大哥,连自己的工资都没有权利支配了嘛?
这就不好让人家说话了嘛。就这么着,堵住了大家的嘴。晾了大半个月,十一月中旬,姜楠和周知行收拾东西,准备搬过来。搬家肯定要温锅啊,西河岸姜家一群人、曹老太和周大伯一家、陈兴伟等,都过来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房子了,来了还是新奇的四处看。谁见过装修成这样的房子啊,哪次见不得惊讶一回。这个说“等我分了房子,也请小叔买地砖”,那个说“尹大叔手艺就是好,这柜子打的结实又漂亮”,你一句我一句的,叽叽喳喳,热闹到不行。
快吃饭了,姜桂才找到机会,趁着端饭的功夫,小声跟姜楠和周知行道:“方南山是一号院的吧?我记得你们还是住一层的。”
见两人点头,他才道:“前两个月我调到修井队,和方南山一个大队,你们知道吧?这小子不老实,偷着去杏花巷!”
姜楠张大嘴,杏花巷可是暗门子一条街,油田的人哪个不知道,苦于里面的人太警觉,抓不住现行,派出所一直拿那些人没办法。方南山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去这种地方?为了这种事儿,前程都不要了?
惊讶半天,姜楠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低声问:“哥,你怎么知道的?”
姜桂翻个白眼儿:“你以为队里那么些男人,晚上一起值班的时候能聊些啥?还不是那些事儿!好些人都去,我是听着方南山这个名字熟,跟你们说一声,你俩心里有数就成了,别的我可不管。”
说着,小跑去客厅抱儿子了。罗桃年初生了个大胖小子,算是在姜家二房站住了脚。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只觉得一号院又要起风了。两人甩甩头,先顾着温锅宴吧,一号院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以后再说。
这么些人,在客厅里支了两张桌子,上的是十个菜的席面,体体面面的招待了大家。自这日后,两人算是在新小区定居了。
也不是不回一号院,四人是这么安排的。中午、傍晚下班,姜满城和陈金花来新小区做饭。中午吃完睡午觉,然后去上班。傍晚呢,一家子吃完饭,小夫妻溜达着,送父母回一号院,顺便唠嗑儿。大概九点多吧,再溜达回新小区,算是每日能去一次一号院。要是刮风下雨,那就不去了,姜满城和陈金花在新小区歇下,第二日再回。
就这么着住了半个月,省里的领导下来视察,新小区被命名为向阳小区,彻底摒弃了之前“一号院”、“二号院”这种简单粗暴的叫法。又是半个月,方南山事发。因着成父的面子,没被开除,却被打发去扫厕所,彻底告别了体面的前线工人的工作。
成美娟倒是不离不弃,一直跟着方南山,大家感慨成美娟是个好女人,却不知道,方家内部的分工,完全掉了个个儿。如今,成美娟彻底当了家,方南山的工资全部上交,她会养两个小叔子,但方南海和方南笙十六岁高中毕业后,她是不会花钱给两人买工作的。有能力考进厂子,那就去工作,没能力?那对不起,该下乡就下乡。她这个嫂子将两个小叔子养到十六岁,供到了高中毕业,够仁至义尽了。
孙巧莲更好说,想改嫁,她成美娟不拦着。不想改嫁,那就得改了勾三搭四的毛病,不然别怪她不给养老!成美娟恶人做到底,在家直接说了,她得为牛牛的将来考虑,得让牛牛能抬的起头做人,不能站出去被人戳脊梁骨,觉得比别人低一头!
儿子说这个话,孙巧莲不会当回事儿。儿子嘛,做母亲的再过分,老了,都得伺候着。可儿媳妇这么明晃晃的说了,孙巧莲还真就怕了。儿子还得看老丈人的眼色过活呢,她孙巧莲有什么啊,这一年年的,年纪越来越大,姿色也快没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吧。
这么着,孙巧莲老实了。袁建设呢,没了姘头,日子更苦了。又因着夫妻俩都没工作,被知青办盯上了,一天天的上门做工作,又是劝又是半威胁的,没办法,夫妻俩最终下了乡,去的还是最苦最累的大西北。
时光攸乎而过,七二年,警察集体换装,换成了熟悉的白衣蓝裤,跟《便衣警察》里的样式一样一样的。派出所的装备也随之升级,更多的挎斗摩托装备起来了,日常巡逻威风极了。姜楠和周知行拿出早早买的相机,穿着新警服,和挎斗摩托合影。此时,姜楠二十一岁,已经怀孕三个月。
这一年冬季,姜楠产女,姜满城取名姜茶,小名茶茶。起完名字,偷看周知行的脸色,见他没有半点不满,心里才放下。不是他非要闺女的孩子姓姜,当初说好的,只需要一个孩子姓周,那就不能反悔,是吧。
醒过来的姜楠好笑:“爸,你那是什么表情。周知行要是不愿意,不会跟你说嘛。都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了,你还信不过?”
陈金花逗着小孙女,说姜楠:“你别管,翁婿之间就这样,有的斗呢。快看咱们小茶茶,多可爱的。这小胳膊小腿儿,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呢。”
那自然是自家的孩子好呗。第一次做母亲,姜楠一切都新鲜着,在老房子里做足了月子,好消息插着翅膀似的飞来。姜满城打听到,钻井大队的大队长退休,正寻思给两个儿子分家,准备将一百二十平的房子,换成两套,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他们老两口则跟着大儿子养老。
姜满城第一时间找到人,拉着人就去看自家的房子。你瞧瞧,一个五十八,一个六十二,加起来不是妥妥的一百二十平?!你再看这环境,是不是贼拉合适?
那还有什么说的,消息还没扩散出去呢,两人就把手续办好了。等姜楠出了月子,正好去新家住。
如今的一百二十平,那是妥妥的套内使用面积。一共是三室两厅一卫的格局,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藏间,不到八平米,放杂物可以,布置成简单的书房也成。这么大的房子,住四个成年人加一个小婴儿,妥妥的。
因着换的急,房子就简单铺了花砖,墙面粉刷了大白,没时间打配套的家具,只得将旧房子里的两套家具搬进来,先这么住进去。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姜满城忙安慰闺女:“别看现在看着难看,住一段儿就好了。已经去找尹大叔了,家具早晚换成新的。主要是换房子的机会难得,咱们得先占住。”
是挺难得的,房子位于领导院,三楼,一层两户的格局,跟后世也不差什么了。出门的时候,姜楠浑身上下,只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此时正脱围巾呢,闻言点头道:“我知道,爸。没事儿的,如今刚生下茶茶,咱们就能住一起,老天都在帮咱们呢。”
可不是这个话嘛,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住进新房。茶茶是个安静的小姑娘,特别好伺候,吃好喂好,一天都能乐呵呵的。如今产假有三个月,姜楠是生产前十天请的假,还能在家再呆一个多月,心里格外的轻松。
这周日,姜槐和姜桐带着各自的对象过来看姜楠。两人去年陆续结了婚,一个娶了同事的闺女,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一个嫁给了一起入职的同事。
两对儿都是双职工,按说能申请房子的,只不过因着这两年建房的申请不好批,大家都在等呢。为了工作方便,姜槐和媳妇儿万秀兰住在万家的房子里,每个月给万家交生活费。姜桐和丈夫雷和平住在姜家,两人都在西河岸大队附近干活,住那里更方便。
“姐,茶茶真可爱,才这么一点点大,就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了。以后肯定嫁得好。”万秀兰是个话多的,销售员嘛,嘴皮子利索,不过话虽说得亲密,却没有抱茶茶的意思。
姜楠看了一眼她的肚子,这是怀上了?那还是别抱了,小孩子腿脚没轻没重的,再踢了人。
姜楠没放在心上,姜槐却听得直皱眉,弯腰熟练地抱起茶茶,哦哦哦的哄着:“咱们茶茶要学本事。女孩子不仅要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有本事,是不是?跟你妈似的,做警察,抓坏人,好不好?”说着还颠了颠,小丫头咯咯咯的笑,清脆极了。
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姜桐不见外,也伸手,抢着抱小丫头。雷和平是个老实的,坐了没多久,就去卫生间帮着洗尿布了,谁也没惊动。还是陈金花给茶茶把了尿,姜满城抱着新尿布去洗的时候,才发现。
姜满城哎呦一声,赶紧赶人:“哪儿有让客人洗尿布的,小雷啊,你这是磕碜小叔呢?”
雷和平并不起,挠着头傻笑:“叔,我也是农村的,做活做惯了,没啥的。您拿的是新换下来的尿布吧?放下吧,我都沾手了,就不用您了。您要是过意不去,就多准备些吃食,您做的吃的,那是这个,其他地方都吃不上。”说着竖起大拇指。
姜满城心里那个满意啊,心想他们老姜家,还就是女人的眼光好。他娘嫁得好,一辈子没说过老爷子一句不是,他姐也不错,夫妻俩如今还整日黏一起遛弯儿呢,下一代里,瞧这俩姑爷挑的,一个嘴甜心狠,一个面憨内精,以后出息都小不了!姜满城客气了几句,放下尿布,真就准备吃食去了。
周知行还不知道被老丈人高看了,如今正在厨房,给姜楠热牛奶呢。见姜满城进来,叫了一声爸,继续小心的倒着牛奶。
如今都十二月了,外面飘着雪花,呼呼的寒风,透着窗户都能听见。不过屋里的暖气足,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姜楠一杯热牛奶下肚,汗都出来了。
堂弟媳妇万秀兰还在那儿八卦呢:“姐,你不知道吧?裘盼儿那三个儿子啊,在一号院可受欢迎了,听说总是被大爷大妈们请去家里,说是帮着引孙子呢。也不知道田家光怎么就那么心大,三个男娃都姓裘,把裘向东高兴的啊,差点儿打报告不干了,想早退照顾孙子呢。还是陶美玉劝住了,说是得给孙子留着位子,现在退了,将来孙子不得下乡?”
巴拉巴拉的,讲的可详细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裘家多熟悉呢。其实也就是一个院儿的交情,平时都不咋说话的。
对,万家也住一号院,只不过是在平房那一片,有一个小院子,独门独院的,住起来比筒子楼宽敞。但没有集体供暖,还烧着炕呢,跟农村也差不了多少。估摸是听说了裘盼儿和姜楠有矛盾,特意打听来这么老些,哄姜楠的。
这还是有教养的,起码只摆脸子,没说什么难听的话。楼里其他人就不同了,就说裘老太吧,裘盼儿和田家光不是双职工,工龄又短,根本就不可能分到房子。可她不这么觉得啊,只认为是作业处的领导拍马屁,看在陈万里的面子上,才给姜楠分的房。
嫉妒心作祟,加之不时有人暗暗拱火,听到如此说,裘老太跟打了鸡血似的,瞬间高声道:“哎呦,可不敢这么说,人家陈总工程师都成了疆省油田的二把手了,给外孙女争取套房子怎么了。老郭头你就别瞎嘚嘚了,再让人家把你儿子的房收回去!”
陈金花当即不干了,你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污蔑陈万里!陈万里可是凭借努力,一步步走上去的!爹他那么大年纪了,大冷的天儿还在外面勘探,一日日风餐露宿的,你以为容易呢。不干这一行,根本不知道勘探的苦!老爷子那一身的关节病,可不是凭空得的!好嘛,如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太太,张嘴就想给陈万里泼脏水,凭什么!
陈金花越想越气,重重地呸了一声:“裘大妈你胡咧咧什么!我家小楠分房跟我爹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再胡说,我就去法院告你!这么多人听着呢,你休想抵赖!诽谤可是能入罪的,到时候你坐牢了,可别怪我!”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份儿报纸,使劲儿甩了甩,哗啦啦的纸张碰撞声分外清脆悦耳,她说:“看看,这报上可是有我家小楠写的文章,还夸我家小楠是‘打拐英雄’!怎么,刚过去七天而已,这么快就不记得了?我家小楠是凭自己的本事分到房子的!你们要是嫉妒,也让自家孩子去投稿啊。涂书记可是说了,只要能在这报上发表文章,他都给分房子。你们去啊,谁拦着你们了?”
她的目光在众人面儿上扫视一圈儿,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被看到的,有低着头,假装跺脚不跟她对视的,有抬头找人,急匆匆离开的,更多的是愤愤地盯着报纸,想让文章消失的。
就是这篇文章,让他们失去了一套房!
心里如此想,却不敢说出声。
陈金花哼一声,转身去排队了。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说清楚,还以为他们心虚呢。
雪花越下越大,呼呼的北方吹着,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姜满城和陈金花。今年家里人多,四人早就商量过,买三百斤白菜,准备多腌些酸菜和辣白菜。姜满城和周知行全程一言不发,沉默地搬着白菜。
作为为数不多的男人,虽然沉默着,还是让大家不敢再找姜家的茬。
既然拿到了钥匙,四人将白菜送回家后,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去看了新房。还不到七点,太阳还没出来呢,四周暗黢黢的。
新小区位于玻璃钢小区北面,占地不到一万平方米,换算过来,差不多十五亩地的面积。小区一共是十栋楼,带一个自行车库。因着是老小区,楼间距都不大,以后有了车,车位都难安排。姜楠心里发愁,面儿上却十分的高兴,这是属于她的房子呢。
分到的房子在六号楼,四楼东户。也是一层六户的格局,跟现在的筒子楼一样。因着还没有家具,房间看着挺大。客厅连着阳台,加起来有个二十平米的样子,厨房大概八平米,不算小了。再加上四平米的卫生间,这就三十平了。剩下两个卧室加起来只有三十平,好在两个房间都朝南,大的房间十八平,小的才十二平。如果是孩子住的话,足够了。
姜满城格外满意,连连点头:“比如今的房子好,起码卫生间是明卫,白天亮堂堂的。咱们如今的卫生间是暗卫,大白天都得开灯。”
这倒是实话了,陈金花最满意的还是做饭能在家里做了,不用再在走廊里,做什么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她低声道:“就是偷偷在家里多炖些肉,也不怕了!”如今他们住的筒子楼,做饭还得在外面呢,就算有系统,四人也只敢偷着买熟食,从来不敢买生肉做着吃。如今好了,外面买一斤肉,他们偷摸着可以炖五斤,只要不突然检查吃食,谁也不能发现。
姜满城手一挥:“装修的事儿交给我,我在建筑队找几个人,半个月就能装好。刷个大白,招待所地上铺的那些地砖,我也让人去找找,咱们也铺上,肯定好看。木工的事儿找你大伯,他在村里认识的人多,半个月肯定能把柜子、床这些的都打好。再晾上半个月,你们就搬过来住。不然一直空着,会有人说闲话的。”
姜楠点点头,房子不是分到手就能住进去的,手脚要是不快着些,遇见那不讲理的,能偷着搬进去不出来。
去年青工宿舍就有这么一家,小夫妻俩刚结婚,分到房子没急着搬进去,而是出去玩了两天。回来发现房子被不认识的老头儿和老太太占了。
讲理吧,那能占人家房子的,就不是讲理的人。报警吧,警察一来,老头儿和老太太坐地上撒泼,怎么说都不起来。抓人吧,这个喊头疼,那个装晕的,就是撒泼耍赖地跟你闹。你要是气不过,上去生拉硬拽,那可好了,老头儿老太太能讹的你啊,给他们交一年的住院费。你干一年活儿啥也剩不下,净贴补无赖了。你说你敢跟这种人计较吗?
如今的老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身上哪个没点儿毛病?整整一年啊,小夫妻被折腾得不行,好好的宿舍住不成,如今还在玻璃钢小区租着房子呢。这样的事儿一出,那分到房拿到钥匙的,都第一时间来占房子。有些装修都不装修,直接铺盖一背,先住进来再说。
这个年代的房子还不是土胚房,厕所蹲坑是做好了的,墙壁也都刷了大白,水泥地面,水龙头加水泥水池子,都是住进去就能用的。那不讲究的,真能直接搬进来。四人还在看房子呢,周围的邻居陆陆续续来了,这个敲门那个来看房的,热闹的不行。
有那认识周知行和陈金花的,偷摸告诫两人:“楼下老头老太太又来转悠了,今晚可别回去了。房子里得留个人,别被人钻了空子。”
姜满城心里那个恨啊,真是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他就说怎么都来的这么急呢,感情又有人想占便宜!他咬牙道:“小行,今晚咱俩在房子里呆着,我看谁敢来占房!”
恶狠狠地说完,又吩咐陈金花:“金花,你带着小楠回西河岸,跟大哥说一声,下午带着木匠过来量尺寸,家具尽快做好,小楠和小行也能早点儿搬进来。”
陈金花点头,刚要迈脚,姜满城又叫住了,道:“等一下,金花你留下,让小行跟小楠回去。要是来个泼妇,我一个大男人不好动手,还得你来。”
想想也有道理,陈金花拍拍周知行的肩膀:“小行,你俩快点儿回去。我看那雪也不下了,不过还是冷得很,手套、围巾、帽子的都别忘了戴。”
两人嗯嗯嗯地点着头,很快下楼离开。说起来,新小区还没名字呢,出来的时候,回头望向大门,空荡荡的,连个字都没题,姜楠奇怪道:“怎么没起名字?”
周知行压低声音道:“过几天领导视察,听说是想让领导题字。”
原来如此,姜楠也没话说了,两人沉默地骑着车,因着北风吹,速度慢了许多,到西河岸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听到有正事,就连马红花都帮着准备吃食,大伯姜满塘更是第一时间去找了村里的木匠。杜荷花带着两人去了家里的杂物房,指着阴干的木料道:“这都是奶和你大伯他们存的木料,别担心,就是再分一套房,也够打家具的。”
姜楠看着堆满了大半个房间的木料,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奶,这......你们偷偷上山砍树了?”
杜荷花白了姜楠一眼:“你问问村里谁不上山?那么些盖新房子的,家具能都是买的?傻不傻!不过都当不知道罢了。你少大惊小怪的,出去也别乱说话,知道不?”
姜楠点点头,嘿嘿嘿的笑:“奶,我可爱死你了。”
杜荷花赶紧挥手:“行了,少来这套。给你准备了家具,今年过年的红包就没了啊,奶还得操持小槐和小桐的事儿呢,以后你的事儿,奶就不管了。”
姜楠一把抱住小老太太的胳膊,撒娇道:“那可不行,以后我要是生了小孩儿,您还得给我带孩子呢。”
杜荷花嫌弃得什么似的,祖孙俩在这儿耍花腔,那头儿厨房里,马红花小声嘟囔:“早知道去年就不让小桂申请房子了,说不定如今也能分一套两居室,我和他爸都能搬进去。”
尹文娟听那声音不对,低声分析道:“胡说什么呢,小桂和罗桃都才参加工作一年,今年这房子,第一点就是男女双方参加工作至少三年。小楠是因为有特殊贡献,领导特批的,你以为小桂和罗桃报名就能分上?别瞎想了!”
马红花撇撇嘴,知道大嫂说的有道理,顿时嫉妒得不行,陈金花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转念想到有房子总比没房子好,再说以后去油田,要是时间晚了,也有房间住,慢慢释然了。
下了两碗面条,姜楠和周知行呼哧呼哧吃完,带着大伯姜满塘和木匠尹大叔一起去了油田。因着还不到两点,先在国营饭店请尹木匠吃了一顿,这才去了新小区量尺寸。姜楠说了她的要求,进门要顶天立地的鞋柜,既能遮挡视线,又很能装东西。什么木质卡座沙发,高低立柜等等。
虽说以后可能会置换一套更大的房子,但一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二来,既然要搬进来,怎么都得住着舒服才行。
尹大叔嗯嗯嗯的听着,还一边拿笔做着记录,因做的家具多,尹大叔收了二十块的手工费,承诺二十天做好。
姜满塘一路乐呵呵的,看着侄女的房子欣喜不已。听到又要招待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不仅尹木匠拒绝,姜满塘都嗔了小弟一眼:“行了,那俩工资不知道哪儿花了是吧?小楠新房子要置办的东西肯定不少,钱还是省着花吧。我和尹老哥是过命的交情,不用你假客气。”
说着,揽住尹木匠的肩膀,道:“走,回我家吃,家里肯定准备了好酒好菜。国营饭店只能吃菜,不能喝酒,不爽气。”
尹木匠连连点头,姜满塘如今也有自行车了,下楼后冲四人连连摆手,不让送,带着尹木匠,蹭蹭蹭回了西河岸。
已经是下午五点,因着楼下老头老太太的威胁,姜满城和陈金花寸步不离地守着房子,吩咐小夫妻俩去买东西带回来吃。
“我和你妈吃完,就在屋里呆着,哪儿也不去。你俩再回去送一套被褥过来。不是不让你俩守,你俩年轻,那老头老太太年纪大了,撒起泼,你俩不好上手,还得是我俩来。快去吧,估计守几天就行了,领导早晚得知道情况,会有措施的。”
第114章 时光匆匆
可不是,因着转悠的老人太多了,大家纷纷在房子里守着,睡不安稳啊,不少人就向上反映情况。反应的人多了,领导特意派人去核实,很快出了方案。很简单,将父母的表现和子女的升迁、评级、绩效工资等挂钩。通知上午贴出去,下午去转悠的老头老太太就消失了,抓住七寸,事情很快解决,十分的简单高效。
等家具入场,朝阳油田下了一场大雪,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新房里暖意融融,家具是一水儿的米黄色,配上白墙和墨绿色的花砖,瞬间高大上起来,姜楠都想立刻搬进来了。
“爸,你这地砖从哪儿找的?真好看!”姜楠忍不住惊呼。还真不是姜楠夸张,这地砖就算放在后世,都不过时。六十乘六十的方砖,居中是八瓣花,中空,花瓣是黑色的,小小的一朵,再往外,是米色粗线条的四瓣花花纹,四瓣分布在方砖的四条边上。单看花里胡哨,但因为家具和墙面都十分朴素,倒是相得益彰,给整座房子增加了活泼明媚的意味。
“好看吧?”姜满城十分的自得,“这还是总部的招待所重新装修,我去找人一起进的货。放心,就用了人家的进货渠道,钱咱们自己出,没事儿。”
姜楠高兴地直蹦,就连其他来参观的,都忍不住赞美,有那冒酸水儿的,忍不住嘀咕:“这得花多少钱啊。”
这不等着你问呢嘛,姜满城将一项项钱说明白,连发票都随身带着,不是说我们家乱花钱嘛,都来看看,我们四个人的工资是多少,装修又花了多少,做家具多少,加起来总共是多少。都瞧瞧,真的超出我们家的支付能力了吗?
没有吧,既然没有,那你们就闭嘴。钱是我们自己挣的,光明正大,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怎么,工人阶级老大哥,连自己的工资都没有权利支配了嘛?
这就不好让人家说话了嘛。就这么着,堵住了大家的嘴。晾了大半个月,十一月中旬,姜楠和周知行收拾东西,准备搬过来。搬家肯定要温锅啊,西河岸姜家一群人、曹老太和周大伯一家、陈兴伟等,都过来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参观房子了,来了还是新奇的四处看。谁见过装修成这样的房子啊,哪次见不得惊讶一回。这个说“等我分了房子,也请小叔买地砖”,那个说“尹大叔手艺就是好,这柜子打的结实又漂亮”,你一句我一句的,叽叽喳喳,热闹到不行。
快吃饭了,姜桂才找到机会,趁着端饭的功夫,小声跟姜楠和周知行道:“方南山是一号院的吧?我记得你们还是住一层的。”
见两人点头,他才道:“前两个月我调到修井队,和方南山一个大队,你们知道吧?这小子不老实,偷着去杏花巷!”
姜楠张大嘴,杏花巷可是暗门子一条街,油田的人哪个不知道,苦于里面的人太警觉,抓不住现行,派出所一直拿那些人没办法。方南山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去这种地方?为了这种事儿,前程都不要了?
惊讶半天,姜楠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低声问:“哥,你怎么知道的?”
姜桂翻个白眼儿:“你以为队里那么些男人,晚上一起值班的时候能聊些啥?还不是那些事儿!好些人都去,我是听着方南山这个名字熟,跟你们说一声,你俩心里有数就成了,别的我可不管。”
说着,小跑去客厅抱儿子了。罗桃年初生了个大胖小子,算是在姜家二房站住了脚。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只觉得一号院又要起风了。两人甩甩头,先顾着温锅宴吧,一号院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以后再说。
这么些人,在客厅里支了两张桌子,上的是十个菜的席面,体体面面的招待了大家。自这日后,两人算是在新小区定居了。
也不是不回一号院,四人是这么安排的。中午、傍晚下班,姜满城和陈金花来新小区做饭。中午吃完睡午觉,然后去上班。傍晚呢,一家子吃完饭,小夫妻溜达着,送父母回一号院,顺便唠嗑儿。大概九点多吧,再溜达回新小区,算是每日能去一次一号院。要是刮风下雨,那就不去了,姜满城和陈金花在新小区歇下,第二日再回。
就这么着住了半个月,省里的领导下来视察,新小区被命名为向阳小区,彻底摒弃了之前“一号院”、“二号院”这种简单粗暴的叫法。又是半个月,方南山事发。因着成父的面子,没被开除,却被打发去扫厕所,彻底告别了体面的前线工人的工作。
成美娟倒是不离不弃,一直跟着方南山,大家感慨成美娟是个好女人,却不知道,方家内部的分工,完全掉了个个儿。如今,成美娟彻底当了家,方南山的工资全部上交,她会养两个小叔子,但方南海和方南笙十六岁高中毕业后,她是不会花钱给两人买工作的。有能力考进厂子,那就去工作,没能力?那对不起,该下乡就下乡。她这个嫂子将两个小叔子养到十六岁,供到了高中毕业,够仁至义尽了。
孙巧莲更好说,想改嫁,她成美娟不拦着。不想改嫁,那就得改了勾三搭四的毛病,不然别怪她不给养老!成美娟恶人做到底,在家直接说了,她得为牛牛的将来考虑,得让牛牛能抬的起头做人,不能站出去被人戳脊梁骨,觉得比别人低一头!
儿子说这个话,孙巧莲不会当回事儿。儿子嘛,做母亲的再过分,老了,都得伺候着。可儿媳妇这么明晃晃的说了,孙巧莲还真就怕了。儿子还得看老丈人的眼色过活呢,她孙巧莲有什么啊,这一年年的,年纪越来越大,姿色也快没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呆着吧。
这么着,孙巧莲老实了。袁建设呢,没了姘头,日子更苦了。又因着夫妻俩都没工作,被知青办盯上了,一天天的上门做工作,又是劝又是半威胁的,没办法,夫妻俩最终下了乡,去的还是最苦最累的大西北。
时光攸乎而过,七二年,警察集体换装,换成了熟悉的白衣蓝裤,跟《便衣警察》里的样式一样一样的。派出所的装备也随之升级,更多的挎斗摩托装备起来了,日常巡逻威风极了。姜楠和周知行拿出早早买的相机,穿着新警服,和挎斗摩托合影。此时,姜楠二十一岁,已经怀孕三个月。
这一年冬季,姜楠产女,姜满城取名姜茶,小名茶茶。起完名字,偷看周知行的脸色,见他没有半点不满,心里才放下。不是他非要闺女的孩子姓姜,当初说好的,只需要一个孩子姓周,那就不能反悔,是吧。
醒过来的姜楠好笑:“爸,你那是什么表情。周知行要是不愿意,不会跟你说嘛。都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了,你还信不过?”
陈金花逗着小孙女,说姜楠:“你别管,翁婿之间就这样,有的斗呢。快看咱们小茶茶,多可爱的。这小胳膊小腿儿,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呢。”
那自然是自家的孩子好呗。第一次做母亲,姜楠一切都新鲜着,在老房子里做足了月子,好消息插着翅膀似的飞来。姜满城打听到,钻井大队的大队长退休,正寻思给两个儿子分家,准备将一百二十平的房子,换成两套,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他们老两口则跟着大儿子养老。
姜满城第一时间找到人,拉着人就去看自家的房子。你瞧瞧,一个五十八,一个六十二,加起来不是妥妥的一百二十平?!你再看这环境,是不是贼拉合适?
那还有什么说的,消息还没扩散出去呢,两人就把手续办好了。等姜楠出了月子,正好去新家住。
如今的一百二十平,那是妥妥的套内使用面积。一共是三室两厅一卫的格局,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藏间,不到八平米,放杂物可以,布置成简单的书房也成。这么大的房子,住四个成年人加一个小婴儿,妥妥的。
因着换的急,房子就简单铺了花砖,墙面粉刷了大白,没时间打配套的家具,只得将旧房子里的两套家具搬进来,先这么住进去。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姜满城忙安慰闺女:“别看现在看着难看,住一段儿就好了。已经去找尹大叔了,家具早晚换成新的。主要是换房子的机会难得,咱们得先占住。”
是挺难得的,房子位于领导院,三楼,一层两户的格局,跟后世也不差什么了。出门的时候,姜楠浑身上下,只一双眼睛露在外面,此时正脱围巾呢,闻言点头道:“我知道,爸。没事儿的,如今刚生下茶茶,咱们就能住一起,老天都在帮咱们呢。”
可不是这个话嘛,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住进新房。茶茶是个安静的小姑娘,特别好伺候,吃好喂好,一天都能乐呵呵的。如今产假有三个月,姜楠是生产前十天请的假,还能在家再呆一个多月,心里格外的轻松。
这周日,姜槐和姜桐带着各自的对象过来看姜楠。两人去年陆续结了婚,一个娶了同事的闺女,在供销社当售货员,一个嫁给了一起入职的同事。
两对儿都是双职工,按说能申请房子的,只不过因着这两年建房的申请不好批,大家都在等呢。为了工作方便,姜槐和媳妇儿万秀兰住在万家的房子里,每个月给万家交生活费。姜桐和丈夫雷和平住在姜家,两人都在西河岸大队附近干活,住那里更方便。
“姐,茶茶真可爱,才这么一点点大,就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了。以后肯定嫁得好。”万秀兰是个话多的,销售员嘛,嘴皮子利索,不过话虽说得亲密,却没有抱茶茶的意思。
姜楠看了一眼她的肚子,这是怀上了?那还是别抱了,小孩子腿脚没轻没重的,再踢了人。
姜楠没放在心上,姜槐却听得直皱眉,弯腰熟练地抱起茶茶,哦哦哦的哄着:“咱们茶茶要学本事。女孩子不仅要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有本事,是不是?跟你妈似的,做警察,抓坏人,好不好?”说着还颠了颠,小丫头咯咯咯的笑,清脆极了。
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姜桐不见外,也伸手,抢着抱小丫头。雷和平是个老实的,坐了没多久,就去卫生间帮着洗尿布了,谁也没惊动。还是陈金花给茶茶把了尿,姜满城抱着新尿布去洗的时候,才发现。
姜满城哎呦一声,赶紧赶人:“哪儿有让客人洗尿布的,小雷啊,你这是磕碜小叔呢?”
雷和平并不起,挠着头傻笑:“叔,我也是农村的,做活做惯了,没啥的。您拿的是新换下来的尿布吧?放下吧,我都沾手了,就不用您了。您要是过意不去,就多准备些吃食,您做的吃的,那是这个,其他地方都吃不上。”说着竖起大拇指。
姜满城心里那个满意啊,心想他们老姜家,还就是女人的眼光好。他娘嫁得好,一辈子没说过老爷子一句不是,他姐也不错,夫妻俩如今还整日黏一起遛弯儿呢,下一代里,瞧这俩姑爷挑的,一个嘴甜心狠,一个面憨内精,以后出息都小不了!姜满城客气了几句,放下尿布,真就准备吃食去了。
周知行还不知道被老丈人高看了,如今正在厨房,给姜楠热牛奶呢。见姜满城进来,叫了一声爸,继续小心的倒着牛奶。
如今都十二月了,外面飘着雪花,呼呼的寒风,透着窗户都能听见。不过屋里的暖气足,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姜楠一杯热牛奶下肚,汗都出来了。
堂弟媳妇万秀兰还在那儿八卦呢:“姐,你不知道吧?裘盼儿那三个儿子啊,在一号院可受欢迎了,听说总是被大爷大妈们请去家里,说是帮着引孙子呢。也不知道田家光怎么就那么心大,三个男娃都姓裘,把裘向东高兴的啊,差点儿打报告不干了,想早退照顾孙子呢。还是陶美玉劝住了,说是得给孙子留着位子,现在退了,将来孙子不得下乡?”
巴拉巴拉的,讲的可详细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裘家多熟悉呢。其实也就是一个院儿的交情,平时都不咋说话的。
对,万家也住一号院,只不过是在平房那一片,有一个小院子,独门独院的,住起来比筒子楼宽敞。但没有集体供暖,还烧着炕呢,跟农村也差不了多少。估摸是听说了裘盼儿和姜楠有矛盾,特意打听来这么老些,哄姜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