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舒年哥哥,我还有一件事想跟你说。”
“嗯?”周舒年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低,带着股雪后的清冽感。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我以前报考化学专业,是因为我的化学成绩最好吗?”棠棠道。
周舒年点头,“记得,就是在觉生来首都的第二天。”
“你知道肥皂多少钱一块吗?”
她这话有些没头没尾,但他认真回忆了一下肥皂的价格,“好像是三四毛吧。”
“即便这么贵的价格,但没有肥皂票依然很难买到肥皂,在我们榆槐村,有很多人都用不起肥皂,有好些婶婶伯娘是从来没用过肥皂的,一般洗衣服最常用的就是皂角和草木灰,每次都要反反复复的搓洗,才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冬天洗衣服可遭罪了……我国的轻工业太落后了,只有轻工业跟上来了,人们的生活才会得到改善,我们第一个学年只分了化学系的大类,第二个学年才会细分专业,我到时候想选有关日化方面的专业。”
棠棠说起自己专业时,脸上洋溢着熠熠生辉的光彩。
周舒年看着说话的棠棠,听完了很久才回过神来,他脸上沾染了笑意,鼓励道,“非常好,我支持你。”
85
第85章
◎我们还一起看过电影◎
周舒年带来的东西也太多了,尤其是一些吃的,他们现在家里也就四口人,吃不了那么多,喻娟芳把价格比较贵的茶叶、蜂蜜、布料、麦乳精自家留下了,剩下的罐头、红肠还有糕饼点心都分成了好几份,打算到时候送一些给亲戚朋友。
一些村里的邻居亲戚,听说三房家来了客人,都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喻娟芳本来想把东西都先收进柜子里,但想到大伙都看到了,干脆就不收了。
于亚红看着琳琅满目的东西,忍不住羡慕道,“瞧瞧这茶叶,这蜂蜜,这布料,这麦乳精,真好啊,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这罐头闻着比肉还香,听说还得用工业票换嘞,怎么我家栓福、草根还有虎娃,就没能认识个像小周一样阔绰的朋友嘞?还是市委行署专员的公子!”
喻娟芳眉眼带了笑意,“我们两口子也就是沾了觉生的光,觉生在外边的朋友不多,也就是小周,这么多年也没断了联系,十多年的交情了。”
“那小周有对象了没?”张婶提起了聊天时永不过时的八卦话题。
“这我还真不知道,应该没有吧。”喻娟芳道。
“这棠棠跟小周站一块,看起来还挺般配,郎才女貌的!”
张婶这话一出,众人顺着她的目光往那院里的菜地旁瞧,虽然隔着半尺宽的距离,但一个清冷一个明媚,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有说有笑的,看着确实登对。
“我看这小周啊,不像是觉生的朋友来探望你俩,倒像女婿上门呢!”
张婶这话一出,在场的邻居亲戚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三媳妇,要不你打探打探,这小周有没有对象?虽然小周家里背景好,但咱们棠棠也不差啊,性格文静,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又是咱们整个红旗公社唯一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就算是市委行署专员的公子,那也配得上嘛!”
喻娟芳无奈道,“你们是越来越扯远了,我啊,不着急棠棠找对象的事,就想着她多自在几年,好好把大学念完了。”
喻娟芳听到他们说起棠棠的八卦,那语气淡淡的,明显是不太高兴了。
于亚红察觉到喻娟芳的不悦,忙打了个和场道,“你们是不知道,老三和老三媳妇可宝贝棠棠这闺女了,才舍不得她太早处对象嘞。”
张婶顺着话下了个台阶,“嗐,是这个道理,还是老三媳妇命好,有这么出息的闺女。”
“张婶,你这话说的,十里八乡,谁有你家阿秀勤快能干……”
“我听说阿秀男人现在学了木工活,一家子日子过得不错嘞。”
“有啥用,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点光都沾不上。”
大伙聊着天,一道张扬的声音在院里边响起,“哟?我这是赶上巧了?大伙都在这拉家常呢?”
众人抬头看去,来人正是张桂香和她的侄女张春妮。
“大嫂,你这是?”于亚红问。
“我家春妮来串亲戚,带了好些糕饼点心,都是城里糕饼铺买的,我估计你们都没吃过吧,特意带来给你们尝尝味!”
张桂香有些洋洋得意,她侄女嫁了个好人家,有什么好事她也能沾上光。
喻娟芳看向张桂香手里用油纸包着的两三块枣泥点心,那点心确实是县里糕饼铺的,但看着回了一层油,潮乎乎的,估摸着放了得有十来天了,她开口道,“大嫂,家里东西太多了,吃不了那么多,我都正发愁呢,你还是拿回去给铁蛋和狗剩吃吧。”
“老三媳妇,咱们妯娌亲戚的,你就别因为不好意思收下,在这吹牛皮了……”还没说完,张桂香的话突然卡在喉咙里。
她看见喻娟芳身后的土炕*上,藏青色的的确良布料摊开一角,旁边是两大罐铁盒的麦乳精,还有茶叶、蜂蜜、罐头还有一大堆糕饼点心。
乖乖,这么多好东西!
张桂香下意识舔了舔嘴唇。
别说旁的,就那麦乳精,她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娘家嫂子给你冲了一杯,那玩意儿是真好喝,一股香浓的奶味,听说一罐就要四十块钱嘞!
于亚红忍不住捂嘴笑,“老三媳妇可真没谦虚,他们家也就四张嘴,你瞧瞧这一大堆的。”
张春妮看到菜地旁的身影,瞳孔忍不住震了又震。
周舒年,竟然是周舒年!
当年榆槐村学农活动,家世显赫,脱颖而出的那个年轻人,当初她要是和周舒年在一起了,恐怕她早就成了这穷山沟沟飞出去的金凤凰了,她又何至于嫁一个年纪比她大那么多的坡脚男人!
张春妮将鬓边的卷发拢到耳后,轻声细语地叫道,“棠棠。”
“可别小看了这一洼地,种出来的黄瓜、西葫芦,够我们夏天一大家子人吃的了……”棠棠正和周舒年说着话,回头就看到了张春妮,她叫了声,“春妮姐。”
“周同志,”张春妮的声音卡在喉咙里,现在的周舒年跟她,一看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周舒年微微颔首,“你好。”
张春妮悄悄红了脸,声音细弱蚊蝇,“周同志,我是棠棠的表姐,你还记不记得,有一年咱俩还一块看过电影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看的是《南征北战》。”
周舒年转身,眼神平静毫无波澜,“有吗?没印象了。”
周舒年轻描淡语里的无所谓,把她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堵得粉碎。
棠棠本来还好奇张春妮和周舒年竟然还一块看过电影,结果听到《南征北战》?那不是村口空地上乌泱泱挤了一大堆人,全村人一块看的吗?
张桂香姑侄离开苏家三房时,两人看起来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张桂香炫耀失败,而张春妮也彻底明白了,或许她在周舒年的眼里,恐怕是连个路人还不如!
86
第86章
◎这俩人会不会是处对象了◎
天黑之后,雪又簌簌的下了起来。
晚饭是糖醋排骨、红烧腊鱼、小白菜烧汤、虾皮炒冬瓜、红肠摆盘、还有喻娟芳最拿手的卤肉,卤好的肉切了薄薄的一整盘,撒上了蒜末姜末和芹菜粒,再浇上一勺醋汁,别提有多诱人了。
“小周,尝尝这个。”喻娟芳率先给周舒年夹了一筷子卤肉,眉眼带笑道。
“舒年哥,快尝尝!我娘做的这个卤肉,外边都吃不到这个味道嘞!她都好长时间没做过这个卤肉了,也就是你在这里,我们才沾光了。”苏觉胜也忍不住道。
周舒年吃了一块,连连点头,“嗯,好吃,肉质软糯中又带着嚼劲,鲜爽麻辣,的确是没有在别的地方吃过这么好吃的卤肉。”
喻娟芳听了周舒年的话很高兴,忙又给他碗里多夹了几筷子菜,“好吃就多吃点,小周,下回放假再到家里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棠棠忍不住笑,她给周舒年夹了一筷子鱼,“舒年哥哥,尝尝这个腊鱼,这是年前的时候,我们家隔壁出嫁的一个邻居,阿秀姐送来的,腌制的时候在里边加了桂花,吃起来有股桂花的味道,你尝尝。”
假粮种闹饥荒的时候,棠棠一家曾经帮助过张阿秀,这几年每年过年,阿秀姐都给他们家送东西,反倒是跟自己的娘家关系不咸不淡。
“好吃。”周舒年看向她的眉眼带了笑意。
“棠棠、觉胜,你俩也尝尝,看看还是不是以前那个滋味?我打算过两天就去公路上摆摊卖卤肉茶饭嘞。”喻娟芳已经很久不做卤肉了,想到要重操旧业,还有些紧张。
棠棠眼睛亮亮的,“还是那个味道呢,一点都没变!”
苏觉胜也忙不迭点头,“娘,感觉这卤肉的滋味还跟以前一样好吃!”
苏会民看到这个卤肉颇有感慨,“那年棠棠和觉胜在上三年级,我因为藏诗乌龙的时候被押去关了半个月,好不容易被放回来,结果停了职,修个屋顶还把腿摔断了,咱们一家被逼着从老苏家分出来,全靠你们的娘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多亏了她和棠棠卖卤肉,咱们家才不至于没粮过冬。”
“嗯?”周舒年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低,带着股雪后的清冽感。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我以前报考化学专业,是因为我的化学成绩最好吗?”棠棠道。
周舒年点头,“记得,就是在觉生来首都的第二天。”
“你知道肥皂多少钱一块吗?”
她这话有些没头没尾,但他认真回忆了一下肥皂的价格,“好像是三四毛吧。”
“即便这么贵的价格,但没有肥皂票依然很难买到肥皂,在我们榆槐村,有很多人都用不起肥皂,有好些婶婶伯娘是从来没用过肥皂的,一般洗衣服最常用的就是皂角和草木灰,每次都要反反复复的搓洗,才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冬天洗衣服可遭罪了……我国的轻工业太落后了,只有轻工业跟上来了,人们的生活才会得到改善,我们第一个学年只分了化学系的大类,第二个学年才会细分专业,我到时候想选有关日化方面的专业。”
棠棠说起自己专业时,脸上洋溢着熠熠生辉的光彩。
周舒年看着说话的棠棠,听完了很久才回过神来,他脸上沾染了笑意,鼓励道,“非常好,我支持你。”
85
第85章
◎我们还一起看过电影◎
周舒年带来的东西也太多了,尤其是一些吃的,他们现在家里也就四口人,吃不了那么多,喻娟芳把价格比较贵的茶叶、蜂蜜、布料、麦乳精自家留下了,剩下的罐头、红肠还有糕饼点心都分成了好几份,打算到时候送一些给亲戚朋友。
一些村里的邻居亲戚,听说三房家来了客人,都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喻娟芳本来想把东西都先收进柜子里,但想到大伙都看到了,干脆就不收了。
于亚红看着琳琅满目的东西,忍不住羡慕道,“瞧瞧这茶叶,这蜂蜜,这布料,这麦乳精,真好啊,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这罐头闻着比肉还香,听说还得用工业票换嘞,怎么我家栓福、草根还有虎娃,就没能认识个像小周一样阔绰的朋友嘞?还是市委行署专员的公子!”
喻娟芳眉眼带了笑意,“我们两口子也就是沾了觉生的光,觉生在外边的朋友不多,也就是小周,这么多年也没断了联系,十多年的交情了。”
“那小周有对象了没?”张婶提起了聊天时永不过时的八卦话题。
“这我还真不知道,应该没有吧。”喻娟芳道。
“这棠棠跟小周站一块,看起来还挺般配,郎才女貌的!”
张婶这话一出,众人顺着她的目光往那院里的菜地旁瞧,虽然隔着半尺宽的距离,但一个清冷一个明媚,不知道在聊些什么,有说有笑的,看着确实登对。
“我看这小周啊,不像是觉生的朋友来探望你俩,倒像女婿上门呢!”
张婶这话一出,在场的邻居亲戚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三媳妇,要不你打探打探,这小周有没有对象?虽然小周家里背景好,但咱们棠棠也不差啊,性格文静,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又是咱们整个红旗公社唯一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就算是市委行署专员的公子,那也配得上嘛!”
喻娟芳无奈道,“你们是越来越扯远了,我啊,不着急棠棠找对象的事,就想着她多自在几年,好好把大学念完了。”
喻娟芳听到他们说起棠棠的八卦,那语气淡淡的,明显是不太高兴了。
于亚红察觉到喻娟芳的不悦,忙打了个和场道,“你们是不知道,老三和老三媳妇可宝贝棠棠这闺女了,才舍不得她太早处对象嘞。”
张婶顺着话下了个台阶,“嗐,是这个道理,还是老三媳妇命好,有这么出息的闺女。”
“张婶,你这话说的,十里八乡,谁有你家阿秀勤快能干……”
“我听说阿秀男人现在学了木工活,一家子日子过得不错嘞。”
“有啥用,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点光都沾不上。”
大伙聊着天,一道张扬的声音在院里边响起,“哟?我这是赶上巧了?大伙都在这拉家常呢?”
众人抬头看去,来人正是张桂香和她的侄女张春妮。
“大嫂,你这是?”于亚红问。
“我家春妮来串亲戚,带了好些糕饼点心,都是城里糕饼铺买的,我估计你们都没吃过吧,特意带来给你们尝尝味!”
张桂香有些洋洋得意,她侄女嫁了个好人家,有什么好事她也能沾上光。
喻娟芳看向张桂香手里用油纸包着的两三块枣泥点心,那点心确实是县里糕饼铺的,但看着回了一层油,潮乎乎的,估摸着放了得有十来天了,她开口道,“大嫂,家里东西太多了,吃不了那么多,我都正发愁呢,你还是拿回去给铁蛋和狗剩吃吧。”
“老三媳妇,咱们妯娌亲戚的,你就别因为不好意思收下,在这吹牛皮了……”还没说完,张桂香的话突然卡在喉咙里。
她看见喻娟芳身后的土炕*上,藏青色的的确良布料摊开一角,旁边是两大罐铁盒的麦乳精,还有茶叶、蜂蜜、罐头还有一大堆糕饼点心。
乖乖,这么多好东西!
张桂香下意识舔了舔嘴唇。
别说旁的,就那麦乳精,她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娘家嫂子给你冲了一杯,那玩意儿是真好喝,一股香浓的奶味,听说一罐就要四十块钱嘞!
于亚红忍不住捂嘴笑,“老三媳妇可真没谦虚,他们家也就四张嘴,你瞧瞧这一大堆的。”
张春妮看到菜地旁的身影,瞳孔忍不住震了又震。
周舒年,竟然是周舒年!
当年榆槐村学农活动,家世显赫,脱颖而出的那个年轻人,当初她要是和周舒年在一起了,恐怕她早就成了这穷山沟沟飞出去的金凤凰了,她又何至于嫁一个年纪比她大那么多的坡脚男人!
张春妮将鬓边的卷发拢到耳后,轻声细语地叫道,“棠棠。”
“可别小看了这一洼地,种出来的黄瓜、西葫芦,够我们夏天一大家子人吃的了……”棠棠正和周舒年说着话,回头就看到了张春妮,她叫了声,“春妮姐。”
“周同志,”张春妮的声音卡在喉咙里,现在的周舒年跟她,一看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周舒年微微颔首,“你好。”
张春妮悄悄红了脸,声音细弱蚊蝇,“周同志,我是棠棠的表姐,你还记不记得,有一年咱俩还一块看过电影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看的是《南征北战》。”
周舒年转身,眼神平静毫无波澜,“有吗?没印象了。”
周舒年轻描淡语里的无所谓,把她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堵得粉碎。
棠棠本来还好奇张春妮和周舒年竟然还一块看过电影,结果听到《南征北战》?那不是村口空地上乌泱泱挤了一大堆人,全村人一块看的吗?
张桂香姑侄离开苏家三房时,两人看起来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张桂香炫耀失败,而张春妮也彻底明白了,或许她在周舒年的眼里,恐怕是连个路人还不如!
86
第86章
◎这俩人会不会是处对象了◎
天黑之后,雪又簌簌的下了起来。
晚饭是糖醋排骨、红烧腊鱼、小白菜烧汤、虾皮炒冬瓜、红肠摆盘、还有喻娟芳最拿手的卤肉,卤好的肉切了薄薄的一整盘,撒上了蒜末姜末和芹菜粒,再浇上一勺醋汁,别提有多诱人了。
“小周,尝尝这个。”喻娟芳率先给周舒年夹了一筷子卤肉,眉眼带笑道。
“舒年哥,快尝尝!我娘做的这个卤肉,外边都吃不到这个味道嘞!她都好长时间没做过这个卤肉了,也就是你在这里,我们才沾光了。”苏觉胜也忍不住道。
周舒年吃了一块,连连点头,“嗯,好吃,肉质软糯中又带着嚼劲,鲜爽麻辣,的确是没有在别的地方吃过这么好吃的卤肉。”
喻娟芳听了周舒年的话很高兴,忙又给他碗里多夹了几筷子菜,“好吃就多吃点,小周,下回放假再到家里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棠棠忍不住笑,她给周舒年夹了一筷子鱼,“舒年哥哥,尝尝这个腊鱼,这是年前的时候,我们家隔壁出嫁的一个邻居,阿秀姐送来的,腌制的时候在里边加了桂花,吃起来有股桂花的味道,你尝尝。”
假粮种闹饥荒的时候,棠棠一家曾经帮助过张阿秀,这几年每年过年,阿秀姐都给他们家送东西,反倒是跟自己的娘家关系不咸不淡。
“好吃。”周舒年看向她的眉眼带了笑意。
“棠棠、觉胜,你俩也尝尝,看看还是不是以前那个滋味?我打算过两天就去公路上摆摊卖卤肉茶饭嘞。”喻娟芳已经很久不做卤肉了,想到要重操旧业,还有些紧张。
棠棠眼睛亮亮的,“还是那个味道呢,一点都没变!”
苏觉胜也忙不迭点头,“娘,感觉这卤肉的滋味还跟以前一样好吃!”
苏会民看到这个卤肉颇有感慨,“那年棠棠和觉胜在上三年级,我因为藏诗乌龙的时候被押去关了半个月,好不容易被放回来,结果停了职,修个屋顶还把腿摔断了,咱们一家被逼着从老苏家分出来,全靠你们的娘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多亏了她和棠棠卖卤肉,咱们家才不至于没粮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