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这用肥皂洗过的衣服还有股香味哩!闻起来真好闻!”
  棠棠看着于亚红手旁边的草木灰,“二伯母,你怎么不用肥皂啊?”
  于亚红摆了摆手,“嗐,我用草木灰用习惯了,山猪吃不了细糠,这草木灰洗衣服也能洗干净,那肥皂我想留着等瓦妮开学的时候拿去学校用嘞,她平时估计也舍不得买肥皂洗衣裳。”
  说到这话时,于亚红还有些感伤。
  瓦妮在医学院念书,学校里每个月有十二块钱的补贴,家里每个月给她寄十块,这些钱基本上能满足每个月的生活需求,但要是再想买一些除生活开支外的学习资料和日用品,就只能从伙食费里边扣减了,于亚红跟喻娟芳打问过,知道他们夫妻俩每个月各给棠棠和觉胜寄三十块,对比之下,十块确实是有点少了,但没办法,他们家不像三房,老三自己就是干部不说,觉生在部队,觉孝在煤矿,就连老三媳妇在生产队出工,月月都是满勤。
  棠棠洗衣服的手顿了顿,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供销社的肥皂三毛钱一块,那粮站的小麦一毛五1斤,玉米一毛1斤,买一块肥皂的钱能买2斤细粮,换成粗粮能买3斤,而且还要肥皂票,像喻娟芳这样私下里找人换的,一块肥皂的成本得到五毛钱以上了,一般人家确实是舍不得花这个钱。
  明明大家都那么努力了,一年四季,将自己一身的力气和心血都耗在田里地里,到头来,却还是连肥皂都用不起。
  ……
  吃过早饭后,瓦妮用一块花手绢把头发给罩住了,拿了扫帚和水盆,把家里都洗扫了一遍。
  瓦妮回家后还是跟堂妹满丫住在南屋。
  满丫打小心思就不在学习上,对她来说读书还不如在山里劳动自在,瓦妮生拉硬拽也只把她拽到了初中毕业,毕业后就回家劳动了,不过四婶吴芳妹不像她娘前几年那样,一门心思想着给她找个好女婿,这丫头没心没肺,除了劳动外,其余时间就琢磨着怎么做好吃的满足自己那点口腹之欲。
  瓦妮家里一共有三个哥哥,大哥栓福,二哥草根,三哥虎娃,这几年大哥逐渐接替爹的位置,慢慢成了这个家里的主心骨。
  家里的情况比前几年好了不少,起码粮食是够吃的,至于活钱,那是多一分都拿不出来了。
  除了棠棠一家早已经盖了新房子搬出去外,瓦妮他们一家现在还是跟大伯一家、四叔一家挤在一个院子里,前几年她爹娘凑够了买砖头的钱,在西屋后面的空地上盖了个小卧室,摆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上下铺,她三个哥哥就一块挤着住在小房间里。
  栓福哥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他同龄人的孩子基本上都能上小学了,但他的媳妇现在还连个影子都没有。
  她刚把脏抹布泡进水盆里,就听到门口传来栓福的声音,“瓦妮,来搭把手!”
  瓦妮听到这话,忙去把掩起来的门给推开了,栓福提着两个笼子进了门。
  瓦妮看到笼子里的东西,忍不住眼睛一亮,惊喜道,“小鸡崽子?还有小鸭崽子?”
  左边笼子里挤着十二三只鸡崽子,软乎的绒毛像是春天里第一茬的韭黄,嫩黄里透着点怯生生的白,正用豌豆大的黑眼睛骨碌碌转,啄得笼壁上的竹篾沙沙响,看着可爱极了。
  右边笼子是七八只鸭崽子,鸭崽子挤作一团,灰扑扑的绒毛沾着碎草屑,像是撒了把黑芝麻在雪地里,有只胆大的鸭崽子正用扁扁的小嘴啄栓福的裤脚。
  瓦妮拿着根狗尾巴草逗小鸡崽子,“哥,这哪来的?”
  栓福揩了把额头上的汗,今天棉袄穿得厚,给他捂出一身热汗,“找人在农贸市场买的,打算以后留着养,到时候下蛋了再拿去卖。”
  瓦妮迟疑了一下,“这二十多只,会不会不给养啊?”
  生产大队有规定,家里可以养鸡养鸭,但每家每户不能养超过十只鸡鸭。
  “放心吧,现在都分田到户了,谁还管那么多。”
  瓦妮环顾了老苏家这个不大的烂墙院,各个角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但这咱们三家共用一个院子,怕是养多了,大伯母和四婶她们会有意见。”
  瓦妮的话不无道理,栓福考虑了一下,“那等这些鸡崽子鸭崽子长大一点,我就在我们家分到的山地里搭个棚子,在山里养,用篱笆围起来,我跟你二哥三哥轮着守着,这样也不用担心被黄鼠狼叼走或者有人想干什么坏事了。”
  瓦妮觉得这个主意可以,她脸上露出笑容来,“那我去找一点软和的干草,给小鸡小鸭做个窝,等晚上的时候,咱们把小鸡小鸭连着笼子一块拿进屋里,屋里烧炕暖和,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冻死了。”
  “行。”
  ……
  苏家三房,冬天菜地光秃秃的,喻娟芳蹲在井台边切腊肉,打算晚上做干锅土豆腊肉,棠棠兄妹还有几天就要去学校了,她想趁着寒假多给他们做一点好吃的。
  棠棠清脆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娘,你看谁来了!”
  喻娟芳抬头,就看见周舒年一身黑色风衣,利落的短发刚好盖到眉眼,两只手都提满了礼物,礼貌笑道,“阿姨。”
  “小周?!”喻娟芳心里既意外又惊喜,她慌忙在围裙上揩了把手,忙把人往家里迎。
  “我回来县城看望爷爷,想着怎么都该来探望您和苏叔叔一趟。”周舒年脸上带着笑容,声音带着股雪后的清冽。
  “是这个道理,回来好啊,你以后要是回原林了,就到叔叔阿姨家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喻娟芳眼眶带着欣慰的湿润,她忙把周舒年身上的雪给拂落了,“这天寒地冻的,也不提前捎个信,我好让棠棠和觉胜去接你。”
  “苏叔叔。”
  苏会民立马就乐呵呵地应了,“哎!快进屋快进屋!”
  苏家的堂屋烧得暖烘烘的,一进门,周舒年身上沾的碎雪就化了,喻娟芳让棠棠去沏壶热茶来,再从抽屉里翻找出肉票和钱往苏觉胜手里塞,“觉胜,上公社肉铺去看看,有啥肉买啥肉!再上供销社买点糕饼点心回来!”
  “知道了!”苏觉胜拿了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周舒年这次来苏家,准备了一大堆礼物,“叔叔,这是给您买的铁观音茶叶,阿姨,这是给您买的槐花蜜,还有这块藏蓝色带暗纹的的确良料子,能用来做床单或者裁两身新衣裳,这是四鲜罐头,里边是冬笋香菇还有鸡肉块,哈尔滨红肠礼盒,麦乳精……还有一些我在乡阳市买的糕饼点心,有枣泥、豆沙、芝麻和果仁,这路上颠簸有些碰碎了,不过应该不太影响口感。”
  周舒年带来的这些礼物铺开了一桌子。
  苏会民和喻娟芳瞠目结舌,半晌,喻娟芳咽了咽唾沫,“小周,你能来探望叔叔阿姨,我们就已经很高兴了,你看你这还带这么多东西,这也太多了,而且也实在是太贵重了!还有你给觉胜还有棠棠送的那手表……”
  茶叶、蜂蜜、布料、罐头、红肠、麦乳精、糕饼点心……这简直比女婿上门还夸张。
  “叔叔、阿姨,我跟觉生十多年的交情,当初在你们家受了不少照顾,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既然是孩子的一番心意,那咱们就收下吧。”苏会民道。
  “那好,那我跟你苏叔叔就收下了,但你可得在家里多住两天,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行嘞,我还惦记着阿姨您做的红烧排骨呢。”
  喻娟芳听到这话眉开眼笑,“今晚阿姨给你好好露一手!”
  棠棠在厨房听到这阵仗忍不住以手掩面,她没想到周舒年会这么隆重。
  “棠棠,茶泡好了没?”
  “哎,马上就好了!”棠棠看到那炉子上的水烧开了,忙应了一声。
  苏会民看半晌茶都没端上来,忍不住嘀咕道,“棠棠这丫头怎么磨蹭这么久,我去看看。”
  “阿姨,我去吧。”周舒年说完这话,就弯腰走出了房门。
  苏家的厨房宽敞亮堂,棠棠看水烧开了,便从橱柜里翻出年前买的茉莉花茶,刚拆开茶叶罐子,就看到周舒年走了进来。
  两人已经半个多月没见面了,心里的思念像藤缠树般蔓延疯长。
  半晌,周舒年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你这阵仗也太夸张了。”她小声道。
  “我这不是想给你爹娘留下个好印象,好让他们将来能把闺女嫁给我么。”
  棠棠脸一红,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谁说过要嫁给你了。”
  周舒年咳咳两声,“你没说过,但还不能让我有点梦想么。”
  “你们村已经施行分田到户了?”
  “是啊,周叔叔推行的政策,年前的时候已经分完田地了,年还没过完,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拿着农具去耕田翻地了,分田到户后,就是各家种各家的地了,用不着在生产队打卡记工分,我娘说,等地里活不忙的时候,她就支个小摊子,到公社公路边上去卖卤肉茶饭,我堂哥栓福也开始养鸡养鸭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