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棠棠他们刚才已经跟这个男人简单的交谈过,知道他叫陆君山,今年四十六岁,是首都某部队的军官,这一趟是从外地回首都的。
陆君山把一瓶药油递到棠棠手里,“这是活血化瘀的药油。”
棠棠刚想起身去接,手臂传来的痛感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苏觉胜见状,忙先一步接过来,拧开药油的盖子,倒出一点药油在手里搓热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揉在她撞出来的手臂淤青上。
这药油一看就好,闻着一股浓郁的药味,抹开后呈半透明的橘色,接触到皮肤后不是那种火辣辣的刺激感,是那种丝丝缕缕的温热,揉了药油后,青紫色的淤痕很快就慢慢变淡了。
“那两个人已经都交代了,他们是在外地的一个码头偷的孩子,准备要到渭南去给买家交货的,他们俩只是同伙,为了掩人耳目装作了夫妻,已经拷上关押起来了,孩子被喂了安眠药,但剂量不多,应该对孩子身体没有太大影响,两个人都说是第一次拐卖孩子,不知道这个情况是否属实,是否还有其他的受害者,等火车到站后,会把他们扭送到铁路公安局处理,然后想办法找那孩子的家人。”
苏觉胜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竟然真的是人贩子,太可恶了,就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
苏觉胜小时候就听他爹说过,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偷盗、骗取,都不是罪无可恕,唯独只有拐卖这一条,真的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小姑娘很有胆色,竟然敢直接追上前去,要不是你,恐怕孩子的家人这辈子都要在痛苦中度过了,你是怎么发现那对人贩子的不对劲的?”陆君山眼里的欣赏难以掩饰。
棠棠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如实回答,“那个女人的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孩子的脑袋磕到座位上,竟然一点都不心疼孩子,孩子哭了,第一时间不是看尿布湿没湿,不是给孩子喂奶,竟然是给孩子喂水?三四个月的孩子是用不着喝水的,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父母,而且她听到我说她说话带有南洋口音时,反应很激烈,反正处处都透着不对劲。”
现在想想,那女人就是因为觉得她和哥哥是两个学生好糊弄,所以才换到了他们对面的位置。
陆君山听到她的话,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小姑娘不仅聪明,勇敢,还有一颗细腻的心,一般人是不会像你这样观察细致的。”
从刚进门到现在为止,陆君山就一直不停地在夸她,棠棠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完这句话,陆君山环顾了一圈四周,注意到他们脚下的行李,“你们这是要去首都上大学?”
苏觉胜咧着一口白牙笑,忍不住挺直了身板,“对,我妹妹要去首都大学,我要去首都交通*大学。”
陆君山看这兄妹俩的穿着打扮,估摸着这俩孩子应该是从农村出来的,没想到竟然有这么高的天资,“好啊!从农村考进首都的大学,不容易!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陆君山的目光落在棠棠身上,笑呵呵地,“说起来,我女儿今年也被首都大学录取了,她跟你年纪差不多。”
“小姑娘这么聪慧勇敢,到了首都大学肯定也是出类拔萃的。”
棠棠眼睛亮晶晶的,“那就谢您吉言了。”
“我下一站就要下车了,需要留下来处理点事情,你们到首都,还要再坐上十五六个小时的火车,外面有乘务员,你们兄妹俩要是有什么需求就直接他们提。”想起来什么,陆君山从口袋里掏出个软皮笔记本,撕下一页纸后快速在上边写了串号码,“这是我在首都的联系方式,要是将来遇上什么问题,尽管开口。”
“好,我记下了,谢谢您。”棠棠接过字条。
陆君山边往外走,还顺便叮嘱了几句,“首都大学和首都交通大学离得不远,火车站应该会有学校那边负责去接应的老师,你们到时候直接跟着他们去学校报道就行,记得把户口迁移证和介绍信都装好,别弄丢了。”
棠棠点头,“我们知道了,陆叔叔。”
陆君山离开后,乘务员室内只留下棠棠和苏觉胜兄妹俩。
早上五六点就从家里出发赶到县里,再折腾摇晃了四五个小时的汽车,一口热食都没吃上,好不容易坐上了火车,刚吃了一点东西,又碰上了人贩子,现在是浑身又酸又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苏觉胜一屁股坐到了那床铺上,躺下的时候忍不住喟叹出声,“棠棠,这里可真好,咱们也是直接坐上卧铺了。”
虽然有个硬座坐就已经很好了,但那硬座又硬又挤,硬邦邦地硌着后腰,苏觉胜个子高,那脖子和腿都得缩着,时间长了,肩背酸得像被牛踩过似的,能更舒服的躺着,谁不想躺着呢。
“是啊,这里可真好。”棠棠也不由得道。
火车上的卧铺是不公开出售的,普通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票,得单位开证明才能换卧铺证。
棠棠也没想到他们能坐上卧铺,她刚想爬到上铺休息,苏觉胜忙说道,“你睡下铺吧,你手臂上还有伤呢。”
苏觉胜说完这话,就骨碌地爬到了那上边的卧铺,把下铺让给了妹妹。
棠棠感动地看了她哥哥一眼,在那下铺躺下了,能在火车上坐上卧铺,这也太幸福了,被哐当哐当的声音四面八方包围着,她睁着眼睛看了一会头顶的铁架子,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虽然卧铺挺舒服的,但到底是在动荡的火车上,也不太安稳,感觉虽然是睡着了,但也只是进入了很浅的睡眠状态,意识还残留着。
抵达首都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左右了,棠棠和她哥哥提着行李出了火车站。
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一股气流涌来,让她不得不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如潮水般的人流就这样闯进了她的眼里。
看着随处可见的楼房,大街小巷涌动着人和车辆的洪流,嘈杂的人声就如同席卷而来的洪水一般,到处都汇集着黑色自行车的旋流。
兄妹俩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大都市,第一眼不免就被震慑住了,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乖乖,这么多的楼房、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自行车。
那马路又宽又大,比他们榆槐村的公路宽了三倍都不止,路边开着紫嘟嘟的丁香花和泡桐花,看着漂亮极了,公交车随处可见,商店里挤满了人,飘着热气的吃食档口前排着长队。
原来这就是首都。
这一切给他们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原来在榆槐村、原林县、乡阳市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地方。
棠棠咽了下唾沫,“觉胜哥哥,那边有举着首都大学牌子的,咱们过去问问吧。”
苏觉胜也回过神来了,点了点头,但还没等他们过去,那边举着牌子的老师就先注意到了他们。
“你们是这一届的新生吗?”
“对。”棠棠把首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给他看了。
那老师把录取通知书还给她,笑道,“我就是首都大学的老师,苏新棠同学,你是咱们学校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首都欢迎你们,首都大学欢迎你们,咱们学校有汽车在外边接应,你们跟我过来。”
棠棠和觉胜跟着那老师走过去了,果然有负责接人的公共汽车在路边停着,车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学生。
兄妹俩上了车,棠棠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了,车内广播正播着一段《东方红》的旋律,激昂,嘹亮有力,她看着窗外面跃入眼底的城市风貌,心潮也像播放的这段东方红旋律一样变得澎湃起来。
青春又激昂,新奇又美好。
72
第72章
◎新奇的体验◎
首都的几所高校正好都是这几天开学,学校门口汇聚了不少人。
首都大学矗立在金黄的阳光里,青灰色的石质门柱巍峨厚重,门前盘踞着两尊石狮雕像,虽历经岁月却依旧威严,蓝底烫金字的“首都大学”四字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两侧延伸出的雕花铁栅栏向远处舒展,透着庄重与大气。
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阔的梧桐大道,校园里湖光粼粼,石桥横跨碧水,垂柳依依拂过湖面,红墙灰瓦的教学楼与翠绿爬山虎相映成趣,处处透着沉稳而蓬勃的学术气息。
棠棠只要想到自己未来四年要在这样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学习,那原来平静下去的心潮又忍不住激荡起来。
从校车下来,棠棠在负责接待新生的老师们的指引下,去排队办理入学手续,登记完各种信息后,领了宿舍钥匙。
她们的宿舍在三楼,这座宿舍楼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白色的外墙是石灰粉刷的,有些地方已经脱落,露出斑驳的墙皮,攀爬着一株茂盛的爬山虎,宿舍铁栏大门前投下一片香樟树的绿荫。
到宿舍时,已经有一个舍友先到了正在收拾东西,棠棠跟新舍友打了个招呼,宿舍是六人间,三张上下铺的铁架子床,中间摆着六张拼在一块的单人桌,其中一张桌子上已经放置了东西,棠棠看了眼剩余的五个床位,最后选了一个里边靠窗的下铺。
陆君山把一瓶药油递到棠棠手里,“这是活血化瘀的药油。”
棠棠刚想起身去接,手臂传来的痛感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苏觉胜见状,忙先一步接过来,拧开药油的盖子,倒出一点药油在手里搓热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揉在她撞出来的手臂淤青上。
这药油一看就好,闻着一股浓郁的药味,抹开后呈半透明的橘色,接触到皮肤后不是那种火辣辣的刺激感,是那种丝丝缕缕的温热,揉了药油后,青紫色的淤痕很快就慢慢变淡了。
“那两个人已经都交代了,他们是在外地的一个码头偷的孩子,准备要到渭南去给买家交货的,他们俩只是同伙,为了掩人耳目装作了夫妻,已经拷上关押起来了,孩子被喂了安眠药,但剂量不多,应该对孩子身体没有太大影响,两个人都说是第一次拐卖孩子,不知道这个情况是否属实,是否还有其他的受害者,等火车到站后,会把他们扭送到铁路公安局处理,然后想办法找那孩子的家人。”
苏觉胜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竟然真的是人贩子,太可恶了,就应该把他们千刀万剐!”
苏觉胜小时候就听他爹说过,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偷盗、骗取,都不是罪无可恕,唯独只有拐卖这一条,真的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小姑娘很有胆色,竟然敢直接追上前去,要不是你,恐怕孩子的家人这辈子都要在痛苦中度过了,你是怎么发现那对人贩子的不对劲的?”陆君山眼里的欣赏难以掩饰。
棠棠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如实回答,“那个女人的抱孩子的姿势不对,孩子的脑袋磕到座位上,竟然一点都不心疼孩子,孩子哭了,第一时间不是看尿布湿没湿,不是给孩子喂奶,竟然是给孩子喂水?三四个月的孩子是用不着喝水的,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父母,而且她听到我说她说话带有南洋口音时,反应很激烈,反正处处都透着不对劲。”
现在想想,那女人就是因为觉得她和哥哥是两个学生好糊弄,所以才换到了他们对面的位置。
陆君山听到她的话,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小姑娘不仅聪明,勇敢,还有一颗细腻的心,一般人是不会像你这样观察细致的。”
从刚进门到现在为止,陆君山就一直不停地在夸她,棠棠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完这句话,陆君山环顾了一圈四周,注意到他们脚下的行李,“你们这是要去首都上大学?”
苏觉胜咧着一口白牙笑,忍不住挺直了身板,“对,我妹妹要去首都大学,我要去首都交通*大学。”
陆君山看这兄妹俩的穿着打扮,估摸着这俩孩子应该是从农村出来的,没想到竟然有这么高的天资,“好啊!从农村考进首都的大学,不容易!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陆君山的目光落在棠棠身上,笑呵呵地,“说起来,我女儿今年也被首都大学录取了,她跟你年纪差不多。”
“小姑娘这么聪慧勇敢,到了首都大学肯定也是出类拔萃的。”
棠棠眼睛亮晶晶的,“那就谢您吉言了。”
“我下一站就要下车了,需要留下来处理点事情,你们到首都,还要再坐上十五六个小时的火车,外面有乘务员,你们兄妹俩要是有什么需求就直接他们提。”想起来什么,陆君山从口袋里掏出个软皮笔记本,撕下一页纸后快速在上边写了串号码,“这是我在首都的联系方式,要是将来遇上什么问题,尽管开口。”
“好,我记下了,谢谢您。”棠棠接过字条。
陆君山边往外走,还顺便叮嘱了几句,“首都大学和首都交通大学离得不远,火车站应该会有学校那边负责去接应的老师,你们到时候直接跟着他们去学校报道就行,记得把户口迁移证和介绍信都装好,别弄丢了。”
棠棠点头,“我们知道了,陆叔叔。”
陆君山离开后,乘务员室内只留下棠棠和苏觉胜兄妹俩。
早上五六点就从家里出发赶到县里,再折腾摇晃了四五个小时的汽车,一口热食都没吃上,好不容易坐上了火车,刚吃了一点东西,又碰上了人贩子,现在是浑身又酸又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苏觉胜一屁股坐到了那床铺上,躺下的时候忍不住喟叹出声,“棠棠,这里可真好,咱们也是直接坐上卧铺了。”
虽然有个硬座坐就已经很好了,但那硬座又硬又挤,硬邦邦地硌着后腰,苏觉胜个子高,那脖子和腿都得缩着,时间长了,肩背酸得像被牛踩过似的,能更舒服的躺着,谁不想躺着呢。
“是啊,这里可真好。”棠棠也不由得道。
火车上的卧铺是不公开出售的,普通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票,得单位开证明才能换卧铺证。
棠棠也没想到他们能坐上卧铺,她刚想爬到上铺休息,苏觉胜忙说道,“你睡下铺吧,你手臂上还有伤呢。”
苏觉胜说完这话,就骨碌地爬到了那上边的卧铺,把下铺让给了妹妹。
棠棠感动地看了她哥哥一眼,在那下铺躺下了,能在火车上坐上卧铺,这也太幸福了,被哐当哐当的声音四面八方包围着,她睁着眼睛看了一会头顶的铁架子,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虽然卧铺挺舒服的,但到底是在动荡的火车上,也不太安稳,感觉虽然是睡着了,但也只是进入了很浅的睡眠状态,意识还残留着。
抵达首都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左右了,棠棠和她哥哥提着行李出了火车站。
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一股气流涌来,让她不得不闭上了眼睛,再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如潮水般的人流就这样闯进了她的眼里。
看着随处可见的楼房,大街小巷涌动着人和车辆的洪流,嘈杂的人声就如同席卷而来的洪水一般,到处都汇集着黑色自行车的旋流。
兄妹俩是第一次到这样的大都市,第一眼不免就被震慑住了,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乖乖,这么多的楼房、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自行车。
那马路又宽又大,比他们榆槐村的公路宽了三倍都不止,路边开着紫嘟嘟的丁香花和泡桐花,看着漂亮极了,公交车随处可见,商店里挤满了人,飘着热气的吃食档口前排着长队。
原来这就是首都。
这一切给他们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原来在榆槐村、原林县、乡阳市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地方。
棠棠咽了下唾沫,“觉胜哥哥,那边有举着首都大学牌子的,咱们过去问问吧。”
苏觉胜也回过神来了,点了点头,但还没等他们过去,那边举着牌子的老师就先注意到了他们。
“你们是这一届的新生吗?”
“对。”棠棠把首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给他看了。
那老师把录取通知书还给她,笑道,“我就是首都大学的老师,苏新棠同学,你是咱们学校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首都欢迎你们,首都大学欢迎你们,咱们学校有汽车在外边接应,你们跟我过来。”
棠棠和觉胜跟着那老师走过去了,果然有负责接人的公共汽车在路边停着,车上已经坐了好几个学生。
兄妹俩上了车,棠棠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了,车内广播正播着一段《东方红》的旋律,激昂,嘹亮有力,她看着窗外面跃入眼底的城市风貌,心潮也像播放的这段东方红旋律一样变得澎湃起来。
青春又激昂,新奇又美好。
72
第72章
◎新奇的体验◎
首都的几所高校正好都是这几天开学,学校门口汇聚了不少人。
首都大学矗立在金黄的阳光里,青灰色的石质门柱巍峨厚重,门前盘踞着两尊石狮雕像,虽历经岁月却依旧威严,蓝底烫金字的“首都大学”四字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两侧延伸出的雕花铁栅栏向远处舒展,透着庄重与大气。
步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阔的梧桐大道,校园里湖光粼粼,石桥横跨碧水,垂柳依依拂过湖面,红墙灰瓦的教学楼与翠绿爬山虎相映成趣,处处透着沉稳而蓬勃的学术气息。
棠棠只要想到自己未来四年要在这样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学习,那原来平静下去的心潮又忍不住激荡起来。
从校车下来,棠棠在负责接待新生的老师们的指引下,去排队办理入学手续,登记完各种信息后,领了宿舍钥匙。
她们的宿舍在三楼,这座宿舍楼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白色的外墙是石灰粉刷的,有些地方已经脱落,露出斑驳的墙皮,攀爬着一株茂盛的爬山虎,宿舍铁栏大门前投下一片香樟树的绿荫。
到宿舍时,已经有一个舍友先到了正在收拾东西,棠棠跟新舍友打了个招呼,宿舍是六人间,三张上下铺的铁架子床,中间摆着六张拼在一块的单人桌,其中一张桌子上已经放置了东西,棠棠看了眼剩余的五个床位,最后选了一个里边靠窗的下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