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但面对瓦妮就没这么好脾气了,她哐当把碗砸在她面前,“喝吧!喝了才有力气再去送死!”
  这时苏老二和于亚红的大儿子苏栓福走了进来,“娘,就让瓦妮继续上学吧,她一个女娃娃读书又花得了多少钱呢?她想读书就让她继续读,咱们家里这么多人还供不起一个女娃娃读书吗?瓦妮成绩比我们几个都好,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咱们家里第一个门外办事的人嘞!”
  瓦妮的三个哥哥,二房的栓福、草根、虎娃都因为成绩不好陆陆续续辍学了。
  于亚红嘴巴一咧,忍不住哭了,如果可以她又怎么不想让瓦妮继续读书,“可我得对你们的将来负责啊……”
  “我知道你在操心我们过两年盖房子娶媳妇的事,娘,家里就这么个情况,就算瓦妮不读书,家里还是这么个烂包光景,永远都攒不够盖房子的钱,不在那点子学费生活费上!跟瓦妮读书的事情比起来,我们几个就算打光棍打到三十岁,这都不算事,你总不能为了几间土坯房,就生生折断了瓦妮读书的念想!”
  瓦妮听到她大哥的这番话,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就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
  栓福拍了拍她的脑袋,“瓦妮,别哭了,只要你有读书的念头,咱们这个家就算是把锅给砸烂了卖掉了,也要把你给供出来!”
  37
  第37章
  ◎苏觉生要去参军了◎
  喻娟芳想着趁暑假做葱油面给孩子们吃,专门上村口肉摊给买回来了几斤猪板油,打算趁着中午下工的时间给熬了。
  把猪板油洗干净后给熬进大锅里,又添了些水,这才开始烧火,锅里传来“滋滋”的声响,原本的猪板油变得浑浊起来,喻娟芳又往灶膛里塞了两大块柴。
  锅里的水在火的炙烤下快速蒸发,随着水分越来越少,猪板油的温度逐渐升高,突然“噼里啪啦”几声脆响,锅里溅出了几颗油星子,其中一滴滚烫的油星子正好落在喻娟芳的手背上,她猛地缩了一下手,倒吸了一口凉气,“嘶——”
  棠棠背着竹筐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厨房里一阵阵砰砰砰的声音,爆开的猪板油不断蹦到灶台上、墙面上、地面上,喻娟芳半弓着身子躲在门后面。
  棠棠听到动静过去,“娘,你被烫到了吗?”
  “就烫了一下手。”喻娟芳皱眉,看着灶膛里正旺的火,再这样烧下去说不准锅都会被烧穿,“也不知道今天的猪板油咋回事,往常再怎么熬它都不会爆成这样,不行,我得去把柴火给退了。”
  锅盖就在灶台旁边,但这个情况,锅里砰砰砰的炸,谁也不敢进去拿锅盖。
  说话的功夫,爆开的油花又朝她们这边溅过来,喻娟芳忙护着棠棠又往外躲远了些,“小心。”
  厨房里已经被猪油炸得一片狼藉,没一块干净的地方。
  “娘,让我去把火灭了吧。”
  喻娟芳愣了一下,就看见棠棠已经跑回了房间一趟,在外边套上了长袖外套和手套,还用毛巾把头给包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
  全副武装之后,棠棠走进了厨房里,半蹲在灶膛前,把里边烧得正旺的柴火给抽了出来。
  “娘,您往后退点,等我把这柴火弄好,您再接着弄油。”
  喻娟芳想到她刚才小小的背影挡在自己身前,不知为何眼眶有些温热。
  她叹了口气,有些欣慰又有些高兴,“棠棠都知道保护娘了,真没白养这么大闺女。”
  晚饭吃葱油拌面,用熬好的猪油把小葱给炸到焦黄酥脆的,又兑上两勺在供销社买来的新鲜酱油,加一小勺白糖,面是手擀的细面,吃起来又清爽又软,喻娟芳还单独给棠棠那一碗加了一个煎蛋。
  棠棠吃一口面,那细面爽滑劲道,带着猪油的醇香,小葱的香气在舌尖弥漫,酱油的咸香与白糖的微甜增加了丰富的味道,好吃得恨不得连舌头都一块吞下了。
  ……
  虽然瓦妮爹娘都同意了让她继续去读高中,但天气变好之后,瓦妮还是坚持每天去山里挖药材,她知道家里供她读书已经非常不容易,她多挖些药材卖钱也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
  瓦妮已经拿到了县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她正用一张花色床单把棉被褥子给扎捆起来,至于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就用麻袋给装起来了。
  她看着原林县高中几个字,眉宇间还是沾染了些许落寞,“如果能上中专就更好了。”
  “你还记得小学四年级,学过一篇课文。”苏觉孝开口。
  “嗯?”
  “有个住在边塞的老翁……”苏觉孝合上手里的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说没上成中专,但上高中也不是一件坏事,说不定车到山前就有路了。”
  瓦妮听到他的安慰,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笑容,一扫而空脸上的落寞,“你说得对,不管怎么样,我都能继续念书了,高中也好中专也罢,我都会好好学的,只要有书读,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
  九月份,棠棠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升到了红旗公社中学上初一。
  她二哥苏觉孝和堂姐瓦妮也顺利升入了原林中学读高一。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他们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棠棠的大哥苏觉生要去参军了。
  本来苏会民和喻娟芳都做好了大儿子即将毕业回榆槐村当农民的心理准备,据说今年本来不招在校的高中生,但北边突然爆发了武装冲突事件,局势变得紧张起来,国家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决定增加征兵名额,也放宽了对在校高中生的征兵限制。
  苏觉生身体素质过硬,各项考核都表现出色,顺利的通过了选拔。
  消息在榆槐村传开后,苏家的院子一下子热闹起来。
  棠棠和觉胜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激动,专门请了假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到县城去为觉生哥送行。
  棠棠是第一次到县城来,日头透过榆树的枝叶在石板路上投下一大片阴影,道路的两侧还栽种着洋槐树,三四月份正是洋槐盛开的季节,白嘟嘟粉嘟嘟的缀满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
  她第一次到这么大的地方,在棠棠的心里,县城的地位不亚于书本上写的国际大都市,一切都是新鲜而亮丽的,这里有高中、有各种机关单位、百货公司、门市部、餐厅、医院,还有图书馆,据她哥哥苏觉生说,里面的书一个人就算看上十年也看不完!
  棠棠还听说,离县城几十里外,还有一个大部队在这里驻扎嘞!
  等再过两三年,她初中毕业了,也能来这里读书了。
  苏觉生被选中参军的消息来得突然,喻娟芳也来不及多准备什么,准备了几双软和的鞋垫,一件手打的新毛衣,还有一些做的肉干和烙饼。
  苏觉生已经换上了新发的军装,头发也理成了寸头,胸前还扎着一朵大红花,虽然模样跟往日没有变化,但气质却看起来成熟了很多。
  苏觉生语重心长地拍了拍苏觉孝的肩膀,“觉孝,你的性格一直比我稳重,以后在家里,就得靠着你多照顾点了。”
  苏觉孝点头,“放心吧。”
  一家人在县武装部说了好一会话,等到中午时分,苏会民本来打算带家人到国营食堂去下馆子,但周舒年突然赶了过来,说请他们一家到家里做客,顺便为觉生践行。
  “这……”苏会民和妻子相视一眼,他们都知道周舒年他爹是县里一把手,这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他们这样的人家跟人家来往实在是太高攀了。
  “叔叔阿姨,我爹娘得知我在学农时就住在你们家,一直让我有机会把你们请到家里来好好招待你们一番,今天难得你们一家都进城了,就别推辞了。”
  最后还是苏觉生拿了主意,“爹,娘,既然是舒年一家的一番好意,咱们就别拒绝了。”
  既然大儿子都这么说,苏会民两口子便也点头同意了,苏会民把自己有些皱巴巴的衣服给重新拉扯整理了一遍,喻娟芳拢了拢自己有些乱的头发,再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裳,早知道就穿那身新做的衣裳出门了。
  棠棠一家人相跟着周舒年走进了县委大院的门,门房大爷还跟周舒年打了个招呼,这里还有活动的广场和礼堂,刚走进去第一感受就是严肃庄重,但随着再往里走,看见一户户人家,烟火气渐渐漫了上来,正是午饭的时间,不少人家家里都飘出了饭香,还有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
  周家独门独院的房子建在一个半山坡上,没有想象中的大人物家里该有的高雅情调,如果不是周舒年亲自领着他们进了这里,他们会以为这就是乡下的一户家境不错的普通人家,一个吃饭待客的厅堂,四间屋子,院子里养了鸡鸭,进门口停着一辆永久牌的黑色自行车,院墙根下垦出了一块菜地,堆放着水桶马勺等杂物,角落种着三角梅。
  “娘。”周舒年朝一个女人喊。
  跟棠棠想象中主任太太没什么太大关系,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村妇女,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腰上还系着围裙,手上都是老茧,脑后梳着一个单髻,看着四五十岁,大概是身体不好,脸色有些蜡黄,四肢和身体都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