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笙却说话了,“阿姨,不是的,江南洲是为了我才打架的。”说到这,他眼睛已经红了,抬手指着仇韦健,继续说:“是他先骂我的,江南洲是帮我。”说完,眼泪刷地就掉了下来,白嫩的脸蛋上面都是泪痕。
江南洲怔愣地看着关笙哭,然后愤恨地扭头盯着仇韦健。
关笙哭得伤心也可怜,看起来让人怪心疼的,这是漂亮孩子独有的特权。
在场大人都不说话了,仇韦健妈妈不好意思极了,拉着儿子的手,走到了关笙面前,“你做什么了,人家转学过来第一天就弄哭了人家,快道歉。”
关笙还是哭得抽抽搭搭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眼泪,大眼睛通红,就这么一言不发地看着所有人,委屈都写在了脸上。
仇韦健本来也是班里的刺头,虽然没有江南洲这么让人头疼,但是也不是什么乖宝宝,平时没少惹事,班主任看到关笙哭了,又维护起了江南洲,于是也调转枪头问仇韦健,“你骂人家什么了?”
仇韦健低头不说话,他妈推了他一把,说:“你骂人家什么了?”
被推搡了几次,他终于开口了,“他不会说白话,我就说他捞佬,你们平时也这么说的,我学你们的。”
在场的除了关笙和关笙的妈妈,班主任也不是本地人,不过她会说粤语,场面一时沉默了,有些许尴尬。
江南洲开口打破了沉默,还是用那一嘴塑料普通话说:“你不会普通话,人家也没说你没文化。”
关笙和江南洲妈妈都别过头偷偷笑了,班主任清了清嗓子,对三个孩子都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仇韦健给关笙道了歉。
回课室的路上,江南洲搭着关笙肩膀,安慰他,“你别不开心了,不要听他说,你普通话说得好标准,老师说要学好普通话,以后你教我普通话,我教你白话。”
关笙眼泪已经擦干净了,眼皮还有点红,看起来还有点委屈,但是说出来的话却一点儿也不带伤心的,“我没有不开心,我不哭的话,你也会被老师骂的,我故意的。”说完还朝着江南洲笑了笑,笑容蔫坏的。
江南洲搂紧了关笙的肩膀,也偷摸笑了,“好兄弟,讲义气,这是我第一次被叫家长还没被骂,还好有你在。”
关笙也抿嘴笑了,两人就这么勾肩搭背地回到了课室。
放学之后,关笙家请的保姆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了,两个小孩跟在阿姨的自行车后面一起回了家。
从这一天开始,两人的关系就这么突飞猛进了起来,跟亲兄弟似的。
江南洲和两个哥哥年龄差有点大,哥哥们疼他,但是学业也忙,而且小孩玩的东西他们看不上,他们玩的东西也不敢给小孩玩。
关笙来之前,江南洲都是和班上的同学或者巷子里的同龄人,关笙以来,他们不仅同龄,还同班,还是邻居,关笙还是个讲义气的,可把江南洲稀罕坏了,几乎天天围着关笙转。
不止上学放学要和关笙一起,后面甚至把人带去了狮馆看自己练功。
刚开始关笙只是在一边看着江南洲练功舞狮,但是看着江南洲舞着狮头,时不时被狮尾的哥哥或者师兄们高高举起,狮头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威风凛凛,他还是会露出艳羡的目光。
关笙和江南洲都是狮馆里最小的小孩儿,师兄们都疼他们,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惦记着两个孩子,即便关笙并不学舞狮,很多时候也只是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看他们。
但是师兄们也会在江涛不在的时候,偷偷抱起关笙,轻轻松松地把他高高举过头顶,放到舞狮的高桩上,然后在底下护着他,等到他和江南洲玩够了才把人抱下来。
大家都有分寸,没敢教关笙太过于危险的动作,毕竟舞狮需要高强度的运动,也需要跳高爬低的,多少都有些危险,关笙只是个孩子,没经过他父母的同意,坚决不敢教更多了,只是有空的时候逗小孩开心。
关笙也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看着好朋友举着狮头神采奕奕,能独自跳上比自己还高的高桩,在上面灵活地蹦跶,看起来神气极了,多少也有些艳羡。
两个小孩好得能睡一张床,关笙想什么不说江南洲也知道。
大人想的都周全,小孩没那么多心思,只管把好东西分享给好兄弟,他江南洲有的、会的,关笙也得有,也得会。
但是这小屁孩哪儿会教人,想到什么教什么,今天教打拳扎马步这些基本功,明天就去跑步,后天又拿起狮头舞,忙忙叨叨了一段时间,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没学会。
但是关笙还是挺高兴的,每天在狮馆,跟着江南洲舞狮,他舞狮头,江南洲在狮尾,舞得难看也无所谓,他自己看不见。
关笙父母都忙,家里常常只有保姆阿姨在,师兄们和江南洲的俩哥哥也疼他,总是把人留在江家或者狮馆吃饭,时不时就给他零花钱让他去对面的小卖部买零食,就这么半年下来关笙个子高了,人也比刚来那时候胖了些,看起来更可爱了。
因为时常和江南洲混在一起,加上他人也聪明,关笙的粤语突飞猛进,小半年时间过去,已经能用粤语和其他人正常交流了,江南洲也托关笙的福,普通话说得很溜。
两个小孩形影不离,在江南洲这里,连亲生的俩哥哥也比不上关笙。
吵吵闹闹,一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关笙的父母紧赶慢赶终于在除夕那天回到了家,关笙搬来青云镇之后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都是医药公司的研究员,工作很忙,有时候一出差就是几个月。
关笙平时主要是保姆阿姨在照顾,更多时候是去江南洲家里蹭饭。
可能是从小就没有再父母身边长大,性格独立,也可能是因为交到了朋友以及邻居家的照顾,关笙的父母许久没有见儿子,本以为向来安静的儿子多少也会有些怨言,他们甚至都想好了怎么哄儿子,但是见到关笙后,他们担心的情况却没有发生。
关笙不仅比之前高了、长肉了,而且还比之前开朗了不少,甚至会主动说去邻居家吃年夜饭。
这一年,两家是一起过年的。
能看得出来江南洲的一家人平时很照顾关笙,饭桌上关笙亲亲热热地叫江涛和陈佩英叔叔阿姨,叫江嘉明和江嘉俊大哥二哥,两个小孩吃完饭就乐呵呵地一起出门玩去了,不知道屋内关笙的妈妈黄茜偏过头悄悄红了眼。
第5章 小小的憧憬
这一年,江南洲三兄弟从黄茜那里收到了好大一封利是,比前几年三兄弟收的利是加起来都要多。
黄茜给的时候是悄悄给的,还特地叮嘱几兄弟千万不要和父母说,她怕江涛夫妇不好意思,非得回礼,也怕之后两家相处得尴尬。
她真的只是单纯想感谢这几个孩子,把自己儿子当做亲弟弟来疼。
关笙父母在家里呆了一周左右就得继续上班,这次两夫妇一个去上海出差,一个去日本出差,接下来一家人再聚在一起,估计就得夏天了。
把父母送上出租车的时候,关笙苦着脸,但是没有哭,只是牵着妈妈的手,仰头眼巴巴地看着妈妈,一言不发。
黄茜倒是泪眼汪汪,蹲下身抱着儿子,说了好久的话,直到时间来不及了,关立言才半搂着妻子上了车,拍了拍关笙的脑袋说:“爸爸妈妈争取每天晚上都打电话回家,你在家乖乖的,去南洲家里玩也不要太皮了,别吵架、别打架,知道吗?”
同一句话叮嘱了两次,黄茜是真的怕关笙转过头又和人干架。
关笙点点头,鼻子和眼睛都红了,忍了又忍,没忍住,上前一步扑进了爸爸的怀里,哽咽着说:“你们能不能留久一点再走,等我开学了再走可以吗?”
黄茜在车里捂住了嘴,泣不成声,别过头不忍心看儿子,关立言也红了眼睛,说不出话。
最后还是陈佩英上前把关笙抱到自己怀里,对关立言说:“快出发吧,要赶不上飞机了。”
关立言站起身,揉了揉关笙的脑袋,说:“英姐,涛哥,关笙就麻烦你们了。”说完扭头就上了车。
车子启动,关笙哭得说不出话,挣扎着想要去追车子,但是陈佩英抱着关笙,不让他动,关笙哭得声音都哑了,也没能离开她的怀抱。
后来江南洲走到泣不成声的关笙身边,把自己这一年收的所有利是都掏了出来,塞到了关笙外套的兜帽里面,然后拉长了衣袖给关笙擦脸,边擦边说:“你别哭了,我把我的利是都给你,零花钱也给你,你不是想买强棒音速,我们一起去买。”
关笙哭着说:“我不要了,我要爸爸妈妈。”
江南洲没办法,只能拉着关笙回家,然后把自己所有珍藏的零食玩具都摆在他面前,红了关笙好久好久,最后关笙也没能开心起来,只是苦累了,迷迷糊糊地就在江南洲的房间睡过去了。
关笙后来又闷闷不乐了一段时间,才彻底从父母已经出远门的悲伤中恢复过来。
江南洲怔愣地看着关笙哭,然后愤恨地扭头盯着仇韦健。
关笙哭得伤心也可怜,看起来让人怪心疼的,这是漂亮孩子独有的特权。
在场大人都不说话了,仇韦健妈妈不好意思极了,拉着儿子的手,走到了关笙面前,“你做什么了,人家转学过来第一天就弄哭了人家,快道歉。”
关笙还是哭得抽抽搭搭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眼泪,大眼睛通红,就这么一言不发地看着所有人,委屈都写在了脸上。
仇韦健本来也是班里的刺头,虽然没有江南洲这么让人头疼,但是也不是什么乖宝宝,平时没少惹事,班主任看到关笙哭了,又维护起了江南洲,于是也调转枪头问仇韦健,“你骂人家什么了?”
仇韦健低头不说话,他妈推了他一把,说:“你骂人家什么了?”
被推搡了几次,他终于开口了,“他不会说白话,我就说他捞佬,你们平时也这么说的,我学你们的。”
在场的除了关笙和关笙的妈妈,班主任也不是本地人,不过她会说粤语,场面一时沉默了,有些许尴尬。
江南洲开口打破了沉默,还是用那一嘴塑料普通话说:“你不会普通话,人家也没说你没文化。”
关笙和江南洲妈妈都别过头偷偷笑了,班主任清了清嗓子,对三个孩子都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仇韦健给关笙道了歉。
回课室的路上,江南洲搭着关笙肩膀,安慰他,“你别不开心了,不要听他说,你普通话说得好标准,老师说要学好普通话,以后你教我普通话,我教你白话。”
关笙眼泪已经擦干净了,眼皮还有点红,看起来还有点委屈,但是说出来的话却一点儿也不带伤心的,“我没有不开心,我不哭的话,你也会被老师骂的,我故意的。”说完还朝着江南洲笑了笑,笑容蔫坏的。
江南洲搂紧了关笙的肩膀,也偷摸笑了,“好兄弟,讲义气,这是我第一次被叫家长还没被骂,还好有你在。”
关笙也抿嘴笑了,两人就这么勾肩搭背地回到了课室。
放学之后,关笙家请的保姆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了,两个小孩跟在阿姨的自行车后面一起回了家。
从这一天开始,两人的关系就这么突飞猛进了起来,跟亲兄弟似的。
江南洲和两个哥哥年龄差有点大,哥哥们疼他,但是学业也忙,而且小孩玩的东西他们看不上,他们玩的东西也不敢给小孩玩。
关笙来之前,江南洲都是和班上的同学或者巷子里的同龄人,关笙以来,他们不仅同龄,还同班,还是邻居,关笙还是个讲义气的,可把江南洲稀罕坏了,几乎天天围着关笙转。
不止上学放学要和关笙一起,后面甚至把人带去了狮馆看自己练功。
刚开始关笙只是在一边看着江南洲练功舞狮,但是看着江南洲舞着狮头,时不时被狮尾的哥哥或者师兄们高高举起,狮头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威风凛凛,他还是会露出艳羡的目光。
关笙和江南洲都是狮馆里最小的小孩儿,师兄们都疼他们,有什么好吃好玩的都惦记着两个孩子,即便关笙并不学舞狮,很多时候也只是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看他们。
但是师兄们也会在江涛不在的时候,偷偷抱起关笙,轻轻松松地把他高高举过头顶,放到舞狮的高桩上,然后在底下护着他,等到他和江南洲玩够了才把人抱下来。
大家都有分寸,没敢教关笙太过于危险的动作,毕竟舞狮需要高强度的运动,也需要跳高爬低的,多少都有些危险,关笙只是个孩子,没经过他父母的同意,坚决不敢教更多了,只是有空的时候逗小孩开心。
关笙也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看着好朋友举着狮头神采奕奕,能独自跳上比自己还高的高桩,在上面灵活地蹦跶,看起来神气极了,多少也有些艳羡。
两个小孩好得能睡一张床,关笙想什么不说江南洲也知道。
大人想的都周全,小孩没那么多心思,只管把好东西分享给好兄弟,他江南洲有的、会的,关笙也得有,也得会。
但是这小屁孩哪儿会教人,想到什么教什么,今天教打拳扎马步这些基本功,明天就去跑步,后天又拿起狮头舞,忙忙叨叨了一段时间,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没学会。
但是关笙还是挺高兴的,每天在狮馆,跟着江南洲舞狮,他舞狮头,江南洲在狮尾,舞得难看也无所谓,他自己看不见。
关笙父母都忙,家里常常只有保姆阿姨在,师兄们和江南洲的俩哥哥也疼他,总是把人留在江家或者狮馆吃饭,时不时就给他零花钱让他去对面的小卖部买零食,就这么半年下来关笙个子高了,人也比刚来那时候胖了些,看起来更可爱了。
因为时常和江南洲混在一起,加上他人也聪明,关笙的粤语突飞猛进,小半年时间过去,已经能用粤语和其他人正常交流了,江南洲也托关笙的福,普通话说得很溜。
两个小孩形影不离,在江南洲这里,连亲生的俩哥哥也比不上关笙。
吵吵闹闹,一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关笙的父母紧赶慢赶终于在除夕那天回到了家,关笙搬来青云镇之后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都是医药公司的研究员,工作很忙,有时候一出差就是几个月。
关笙平时主要是保姆阿姨在照顾,更多时候是去江南洲家里蹭饭。
可能是从小就没有再父母身边长大,性格独立,也可能是因为交到了朋友以及邻居家的照顾,关笙的父母许久没有见儿子,本以为向来安静的儿子多少也会有些怨言,他们甚至都想好了怎么哄儿子,但是见到关笙后,他们担心的情况却没有发生。
关笙不仅比之前高了、长肉了,而且还比之前开朗了不少,甚至会主动说去邻居家吃年夜饭。
这一年,两家是一起过年的。
能看得出来江南洲的一家人平时很照顾关笙,饭桌上关笙亲亲热热地叫江涛和陈佩英叔叔阿姨,叫江嘉明和江嘉俊大哥二哥,两个小孩吃完饭就乐呵呵地一起出门玩去了,不知道屋内关笙的妈妈黄茜偏过头悄悄红了眼。
第5章 小小的憧憬
这一年,江南洲三兄弟从黄茜那里收到了好大一封利是,比前几年三兄弟收的利是加起来都要多。
黄茜给的时候是悄悄给的,还特地叮嘱几兄弟千万不要和父母说,她怕江涛夫妇不好意思,非得回礼,也怕之后两家相处得尴尬。
她真的只是单纯想感谢这几个孩子,把自己儿子当做亲弟弟来疼。
关笙父母在家里呆了一周左右就得继续上班,这次两夫妇一个去上海出差,一个去日本出差,接下来一家人再聚在一起,估计就得夏天了。
把父母送上出租车的时候,关笙苦着脸,但是没有哭,只是牵着妈妈的手,仰头眼巴巴地看着妈妈,一言不发。
黄茜倒是泪眼汪汪,蹲下身抱着儿子,说了好久的话,直到时间来不及了,关立言才半搂着妻子上了车,拍了拍关笙的脑袋说:“爸爸妈妈争取每天晚上都打电话回家,你在家乖乖的,去南洲家里玩也不要太皮了,别吵架、别打架,知道吗?”
同一句话叮嘱了两次,黄茜是真的怕关笙转过头又和人干架。
关笙点点头,鼻子和眼睛都红了,忍了又忍,没忍住,上前一步扑进了爸爸的怀里,哽咽着说:“你们能不能留久一点再走,等我开学了再走可以吗?”
黄茜在车里捂住了嘴,泣不成声,别过头不忍心看儿子,关立言也红了眼睛,说不出话。
最后还是陈佩英上前把关笙抱到自己怀里,对关立言说:“快出发吧,要赶不上飞机了。”
关立言站起身,揉了揉关笙的脑袋,说:“英姐,涛哥,关笙就麻烦你们了。”说完扭头就上了车。
车子启动,关笙哭得说不出话,挣扎着想要去追车子,但是陈佩英抱着关笙,不让他动,关笙哭得声音都哑了,也没能离开她的怀抱。
后来江南洲走到泣不成声的关笙身边,把自己这一年收的所有利是都掏了出来,塞到了关笙外套的兜帽里面,然后拉长了衣袖给关笙擦脸,边擦边说:“你别哭了,我把我的利是都给你,零花钱也给你,你不是想买强棒音速,我们一起去买。”
关笙哭着说:“我不要了,我要爸爸妈妈。”
江南洲没办法,只能拉着关笙回家,然后把自己所有珍藏的零食玩具都摆在他面前,红了关笙好久好久,最后关笙也没能开心起来,只是苦累了,迷迷糊糊地就在江南洲的房间睡过去了。
关笙后来又闷闷不乐了一段时间,才彻底从父母已经出远门的悲伤中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