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原本商议的交换俘虏的地方鲜血还没有洗尽,顾兰换下了戎装,穿上了红裙。脸颊上的伤涂了药,给那十六岁还稍显稚嫩的脸平添了几分英气。
  罡风猎猎,带着雨后的清寒。
  双方勒马,顾兰背后是巍然屹立的长平关。
  “取孤的破军侯来——”
  听到这熟悉的词汇,西北十二部俱是一震。依塔纳站在万军之前,看着那姑娘取出长箭,搭在了那把长弓之上。
  弓弦拉满,离线之箭转瞬向着空中飞去,划破了沉寂的云端。
  挽弓勒马,十二部的军队中有人惊呼道,“这是范、范!”
  依塔纳凝望着那道艳色的身影。
  一把破军侯,范元游递给了范令允,又由范令允递给了顾兰。
  这位新任的将军还很年轻。她的眼中燃着火焰,手中能握住长枪。
  大梁的气运,真是令人艳羡。依塔纳略微低了低头,遮掩住眸光中的隐晦。一代又一代,总有人挽起长弓,纵马戈壁。带着野心和热血,带着对胜利纯粹的渴望,划破王朝的阴霾。
  景瑞九年八月十六日,西北大捷。景天关外,南斗军主帅乔河、青州府命官姚瑶、西北守备军主将叶屏,退敌千里,尽数歼灭。
  九年八月十七日,西北议和正式开始。
  这次议和一共持续了四个月,直到朔枝城中梅花开遍,最后的文书才成功敲定。
  朔枝城中,由于范令章身死突然,钦天监需要择定佳期良时,大梁又属于内外交困,所以范令允没有按照前朝旧例于次日即位。而是把登基大典推到了来年开春。
  朝会停了四个月,期间只有官员被传召入宫,范令允坐在隐山阁,旨意一道道送往大梁各处。尽管没有“皇帝”这个名号,但是满朝文武也不敢有所怠慢。
  庆州之战、宣家贪晌案、长平关之战、赏纱会纵火案、雁山山匪案、霉粮案……一桩桩一件件,在那些最新扶植起来的年轻官员手中,和承塘十二卫的协助下,渐渐的水落石出。
  “小姐隐去了一些地方。”带着一身桃花香的青年从檐上跳下来,手中文书抛给了埋在折子中的范令允,“让我拿给陛下看看。”
  顾屿深凑过去瞧,看完之后,一时怅惘。
  隐去的大多是范令章的存在。这些地方串起来,将他所为勾勒的清清楚楚。
  柳家来人,一时心动,于是送出了兰花佩,让柳家得以叩响守备军的警戒线,让西北十二部长驱直入,景天关血流千里。
  可也是他,让暗卫找到了雁山上封存已久的牢狱,并透露给了宣家仅存的后人李逢。再三查探大理寺卷宗的时候发现了那守村人的存在,擦去他的姓名,让世家未能觉察这漏网之鱼。
  ——是他,换掉了官府的粮草,转而用了文家存在官仓的霉粮,在地动之后,一手挑起了民变,逼反了文柳。
  那些巧合与意外都有了来源,来路的尽头是范令章。
  他在朔枝城中举步维艰,不知存了怎样的心思,在四方留下了不属于自己的退路。奢望着某一日有人察觉那些零零碎碎的线索,形成无往不利的刀剑。穿透世家的迷雾,也杀死曾为帮凶的自己。
  崇政殿中,他是闭着双眼离开的。
  顾屿深难以想象他在看到握起这把利刃的人是自己亲手杀死的兄长时是什么心情。
  糊里糊涂的一辈子,仿佛一场荒唐大梦,恨与爱都不分明。
  范令允把纸张压在了桌案上,静默无言。许久之后,才对零零七道,“那就这样吧。”
  隐山阁里又剩了两个人。
  顾屿深坐在他对面,张开了手臂,“要抱抱吗?”
  “可怜我啊。”陛下哑然失笑。
  “所以要不要。”范令允下意识用问题回答问题来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顾屿深早就知道他这个习惯,选择单刀直入。
  “那不要了。”范令允站起身,眉眼含着笑,居高临下的望着他。
  还没等顾屿深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被藏在了帝王礼服遮出的阴影中。范令允越过桌案,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捧起顾屿深的脸,俯下身来,同他额头相抵,交换了一个绵长的吻。
  这个吻仿佛疾风骤雨,带着浓烈的化不开的欲望。陛下眸中还是那一方幽潭,带着摄人心魄的力量。顾屿深在喘息中睁眼只瞧了一下,立刻就移开了目光。
  不敢看,真不敢看。再看下去就要擦枪走火了。
  范令允双手换了位置,扶在了他的腰侧。一吻结束时,他还在迷蒙之中,就感到自己被人揽着腰打横抱了起来。
  “不…不行!”一回生二回熟,顾屿深晃了晃脑袋,使劲儿摆脱陛下明晃晃的勾引和诱惑,心里默念了几百遍金刚经,挣扎着拽住了范令允垂在肩侧的一缕碎发,“明天阿简要来复查我的伤势!”
  “这个理由用了几百遍了大理寺卿。”范令允轻声说,“能不能换一个说法?”
  “这次是真的,真的!”顾屿深忙道,“平易说要来。还会带来解毒的药引子。”
  “我轻轻的。”范令允吻了吻他的额头,“保证不让他瞧出来。”
  “好不好?”
  第二日宋简来,把完脉就带着谴责的看着自家没出息的师兄。顾屿深清咳一声,微微别过了脸去。都是当医师的,谁不知道脉象藏不住任何东西,何况某人榻上榻下向来两套说法。
  “伤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脚踝和膝盖都是伤筋动骨,没事儿别老剧烈活动。”宋简臭着脸写药方子,“血气不足,肾……”
  “可以了。”顾屿深及时的捂住了宋简的嘴,“我可以自己拿药!宋院判日理万机想来太医署公务繁多就不劳烦了!”
  宋简嗤笑一声,扔下了顾兰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药引。
  “你闲着没事儿给那谁也把把脉。”他语重心长的说,“当皇帝不容易吧,易上火。多给他开些清心的药汤。”
  “宋平易!”顾屿深几个书简甩了出去,把位高权重的宋院判“请”出了隐山阁。
  无论宫外有多么混乱,隐山阁的冬日就这么吵吵闹闹的过去了。
  解药做好之后,顾屿深转交给了沈云想和柳盈,过了没有几日,他们去凤栖阁看望两位长辈,却扑了个空。太后留了张纸条,带着太上皇不知何时远走高飞出了朔枝城。逢年过节才能得到承塘十二卫送来的书信。
  柳盈住在了凤栖阁中,她月份大了,之前又来回折腾,几度脉象不稳,原本不想叨扰顾屿深,却被顾屿深反手摁在了宫中,一定要等到开春生产完出了月子再说。
  沈云想把印月留给了这位姑娘。
  范令章停灵三月。入殡的那一日,朔枝城下了第一场雪。印月扶着柳盈前去观礼。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她身子不便,只在宫中远望。
  回宫的时候,她在雪伞下看到了盛放的红梅。御花园中有年纪还小的宫女在堆雪人,少一个胳膊,有人吭哧吭哧爬上了树去,去够低处的梅花。
  雪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洒了那些姑娘一身。不过孩子们玩心大,咯咯的笑开了来。
  柳盈看着这一幕,恍然间想到母亲刚过世的那一年冬日,也是这样一场大雪。柳家无人愿意同她玩,她便自己堆了一个雪人。找枯树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在树上偷梅花的少年。
  纷纷扬扬的雪浇了她一头一脸,还没来得及等她望向那唐突的小毛贼,梅树上已经没了身影。
  后来长大入了宫,所有的景物都成了笼子的点缀,柳盈再兴不起玩雪的心思。
  但是好似,好似……
  每年初雪后,范令章都会为她折来一支红梅。用以让她冬至拜谒沈云想时有话可说。
  “老二来啦,坐坐坐。诶呦小柳这耳边的梅花真好看,谁摘的?”
  “回母后,是儿臣。从御花园里面亲手摘的,莫怪罪其他人。”
  然后宫外就会传来伉俪情深帝后和睦的佳话,还有人摘了晏殊的诗句来“讴歌”这段爱情故事。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想到这里,柳盈怅惘的笑了笑,“回宫吧。”
  送葬之后没有多久,范令允开始了第一次清算。
  柳家、文家、张家满门抄斩,叶家由于一个叶屏戴罪立功,只夺了定北侯的头衔。旨意到达的第二日,七大姑八大姨来敲叶屏的门。
  顾兰刘郊和姚瑶坐在房檐上嗑瓜子儿,看着那堆人又哭又闹唱大戏。最后被叶屏全部打将了出去,就此分家。
  宣家贪晌案重审,同赏纱会、山匪两案合看。囡囡拿出了文敝交给她的那几封书信,信中写尽了文家以霉粮充好粮,从而从朝廷得到更多军饷,用以在黑市上倒卖给西北十二部,以至于庆州之战拿不出新鲜粮草,以次充好并栽赃给宣家,使那时的叶将军带病入阵,未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