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背后出了一层冷汗,但面上还是还带着恭维的谦让,俯身一拜,“父亲此举为儿子担责,该是我愧疚才是,又如何会怪父亲?”
柳度摸着自己的胡子,突然提起了另一件事,“不久之后,该是你亡妻忌日?”
“是。”
“也是个可怜姑娘,是柳家薄她。你代我去请一炷香,再去账房。老四家里的铺子理了几年没理清,交给你来,我好放心些。”
“谨遵父亲命令。”柳标再三躬身,才转身离去。
——————
“和谈的日子,定在十五日后。”姚瑶说,“时间很紧。和谈地点设在长平关外十里,是个不甚妥善的地方。”
“本来就不能妥善。”顾兰在旁边吃着葡萄,“和谈是世家最后一次机会。依塔纳不是什么冤大头,他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一次做了世家手中的刀,便算还清了这么多年世家的暗中扶持。”
“成与不成,全看柳家。”刘郊说,“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谁去打?”姚瑶皱了皱眉,“我们没有火器了,也缺少军粮,耗不得。”
“我们谁也不打。”顾兰伸了个懒腰,“这一次得把依塔纳打服,除非我是长生天在世,否则绝对打不赢早有预谋的依塔纳。”
姚瑶看着刘郊在泡茶,顾兰在吃葡萄。明明是很紧急的局势,愣是让两个人装出了心如止水的境地,皇上不急太监急,“别打哑谜,谁去打仗?”
“天降神兵呐。”顾兰从榻上一跃而起,笑看着她,“姚大人,你做好和谈的准备就行。这可是大功劳一件。”
“名字?”
“范令允。”
帐内安静。
许久之后,刘郊才咽了口唾沫,无奈开口。
“我早说过,小花的靠山硬的很。”
远方的太子殿下打了个喷嚏。
“有人想你啊。”乔河没个正形的赖在他身上,去够那块儿兵符,“好几年没见了,让我瞅瞅。”
谁知道兵符没够到,先看到了那块儿玉佩。乔河眯了眯眼,“我记着原先不是这样子啊?是不是少了半块儿?”
范令允盯着远方的守备军按着地点一点一点的寻找文家粮仓所在,之后按照份额开仓门,分粮草,闻言对着乔河露出了一个笑。
叶屏忍不住心中翻了个白眼,“内子内子喊了多少遍,这人脑子是傻的吗?”
“这玉佩,角落里雕的是合欢,本来是我母妃打算送给父王的。”没了外人,范令允也懒得一天“孤孤孤”的,“后来阴阳差错给了我和…他,本来就是可拆分的两块儿玉。”
言尽于此,乔河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作为一个恨嫁的光棍儿无比悔恨的想让人闭嘴。
“得了得了得了好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莫说了莫说了。“
“我的那一半,给了顾屿深。”
“哎呀哎呀好像已经收拾好了走走走去看看。”
范令允莞尔,他摘下了自己腰间的那块儿水玉,日光下剔透非常。他怀中还揣着那封家书,里面写着“回家来”的字句。
片片红叶随着秋风落下,不日就是中秋。
乔河跑来跑去,最后终于站定了,看着远方领着粮草的百姓。
“早知如此简单就能制衡西北,又何苦在民间蹉跎这么多年。”
叶屏又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骂了句智障。
范令允想到了自己的前世,听闻此语愣了一下,无奈的笑了笑,“乔将军把你撂在东南不回朔枝真是个好打算。”
这人只会打仗,脑子一根筋儿。
“如今我们有力翻覆西北天地,是因为世家无力反抗。”范令允给他解释说,“赏纱会和雁山山匪一案,李夫人法场直言,最后掀起了当年庆州之战的始末,也让文家走上了风口浪尖。”
之后叶屏重查旧案,找上了雁山不知来源的牢狱,而范令允和顾屿深前往了景华楼,知晓了当年景天关惨案之后的悲哀往事。
“随后就是地动,霉粮案让世家的龃龉暴露在了百姓耳目之下。”叶屏补充道,“叶将军无意知晓了庆州之战的真相,沸腾的西北百姓终于暴起,冲入了文家府邸。”
尔后,就是西北战乱,因着叶立新一事,世家安插张灵修入驻西北。却被李逢带领的起义军摆了一道,让姚瑶得以逃离,破掉世家妄图主宰和谈的迷梦,又让陈润和宣许得以把控青州的商路,粮草运往了长平关,顾兰百战百胜。
乔河听的一愣一愣的,“听着巧合连着巧合。”
范令允笑了笑,没有回答。
世间哪里来的那么多巧合。他看着朔枝城的方向,范令章昏迷在宫中。
宋简曾经对顾伯侯说过,“姓范的有什么好货色。”
果然没错。范令允收回了视线,把玉佩重新系回了腰间。
雁山上没有毁掉的监狱。
没有查明的尸骨。
还有景华楼外那个疯癫的守村人。
意在逼反柳家的霉粮。
——桩桩件件,环环相扣。
“早知今日,”范令允叹了口气,“又何必当初。”
第102章 将晓·惊林
范令允强硬手腕,在短短七日内镇压了所有起义军。
乔河和叶屏领兵分散在西北三府,进行最后的赈灾事宜。
“我还没见过西北的牢狱,原来能关这么多人。”宣许嘟囔着说,他手指勾着一串儿钥匙来来回回的打转儿。
他和陈润两个人从身侧的祈求和呻吟中过,或是咒骂,或是求饶,狱窗投下微弱的光来,墙壁上的油灯又照出森森黑影。
西北的秋日,昼夜温差大,晨间总是冷的,宣许怕那脆纸壳子一病未好新病又起,本来打算给人围好大氅撂在上面看着车马就好,牢狱里毕竟阴冷。
“你惯会意气用事,不靠谱。”陈润毫不给颜面,“让李逢在上面看着,我同你走这一遭。”
范令允抄家,抄的第一个自然就是文家。文敝被下狱之后,宣许得到了文家府库的钥匙,一夜之间从身无分文住个客栈都需要请示刘郊和陈润的穷小子变成了西北首富。
加上这人还算得上半个西北商路的实际管理者,除了部分府库要开放给军队赈灾,宣许现在就属于钱多的没地方花。天下局势乱作一团,也不妨碍宣允之因为天降横财半夜睡不着觉去骚扰陈润。
可惜明光城朝不保夕任人欺凌的生活到底给他带来了太过深刻的烙印,宣许故态复萌,又有挥霍的苗头,得亏有李逢和陈润看管着才不至于坏了大事。
陈润知晓他这副做派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惶恐与不安,得过且过的态度一时改不过来。但不妨碍陈润拿着这件事儿嘲讽他,在有意无意中,慢慢塑造起宣许破碎的金钱观。
一来是为了遵守君子之诺,二来也需要文敝作为庆州之战的见证者提供证据,陈润请了监狱的钥匙,要把这位新鲜的文家主救出,随他们一同上路,前往朔枝城中。
叶立新埋伏在朔枝城外,军队需要粮草供应。柳家也需要一步狠棋,把他们逼到断头台上。这些杂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顾屿深需要在朔枝城中稳定舆情与民心,范令允一举一动都被四方关注,最后全部交给了这帮孩子们。
“当初没来得及问,你是怎么认出我的。”宣许盯着文敝,“别用那什么缘铿一面搪塞。”
文敝带着重枷,一脸倦容,身上四处都还有没有消下去的淤青与血痕——那是监军放纵其他被关押的起义军故意为之。人们不会去问这人是谁,过往如何,是否作恶,只是听到了一个“他是文家人”,就能够轻易的决定恩仇与罪责。
“的确是,咳咳,缘铿一面。”文敝伤的太重,他自幼被文家亏待,身体也不好,而今发着低烧,浑身都疼,“不过可能是,隔辈相像。”
宣许皱了皱眉,“什么意思。你见过宣家那帮子七大姑八大姨?”
“有幸同查爷见过一面。”文敝声音很微弱,几乎要昏迷过去,“在雁山上。”
“当年庆州之战后,宣家鸣冤,宣查没能走出雁山。我是…我是父亲和宣查小妾一夜风流的结果。”说到这里,文敝似乎是轻声笑了笑,“父亲想把我一同坑杀在雁山中。”
陈润听着,有些咋舌。据他所知,皇家都没这西北世家玩的花。范令章后宫只有柳盈一个,范令允更是真心实意的搞着纯爱,只一个异类是顾兰,也都是好聚好散。
“是宣查赶走的我。”文敝说,“他捡到了因为饥渴晕倒在山中的我,救了一命。之后我要跟着他,宣查不肯,说他此去不知生死。”
“你和他长得很像,我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宣家人。”
宣许一时有些怀疑,“宣家还有这种好东西?”
文敝已经闭上了眼。
“甭管宣查是个什么心理。”陈润道,“可以去信给叶将军说明情况了。”
雁山上的第二具尸骸有了来路。
柳度摸着自己的胡子,突然提起了另一件事,“不久之后,该是你亡妻忌日?”
“是。”
“也是个可怜姑娘,是柳家薄她。你代我去请一炷香,再去账房。老四家里的铺子理了几年没理清,交给你来,我好放心些。”
“谨遵父亲命令。”柳标再三躬身,才转身离去。
——————
“和谈的日子,定在十五日后。”姚瑶说,“时间很紧。和谈地点设在长平关外十里,是个不甚妥善的地方。”
“本来就不能妥善。”顾兰在旁边吃着葡萄,“和谈是世家最后一次机会。依塔纳不是什么冤大头,他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一次做了世家手中的刀,便算还清了这么多年世家的暗中扶持。”
“成与不成,全看柳家。”刘郊说,“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谁去打?”姚瑶皱了皱眉,“我们没有火器了,也缺少军粮,耗不得。”
“我们谁也不打。”顾兰伸了个懒腰,“这一次得把依塔纳打服,除非我是长生天在世,否则绝对打不赢早有预谋的依塔纳。”
姚瑶看着刘郊在泡茶,顾兰在吃葡萄。明明是很紧急的局势,愣是让两个人装出了心如止水的境地,皇上不急太监急,“别打哑谜,谁去打仗?”
“天降神兵呐。”顾兰从榻上一跃而起,笑看着她,“姚大人,你做好和谈的准备就行。这可是大功劳一件。”
“名字?”
“范令允。”
帐内安静。
许久之后,刘郊才咽了口唾沫,无奈开口。
“我早说过,小花的靠山硬的很。”
远方的太子殿下打了个喷嚏。
“有人想你啊。”乔河没个正形的赖在他身上,去够那块儿兵符,“好几年没见了,让我瞅瞅。”
谁知道兵符没够到,先看到了那块儿玉佩。乔河眯了眯眼,“我记着原先不是这样子啊?是不是少了半块儿?”
范令允盯着远方的守备军按着地点一点一点的寻找文家粮仓所在,之后按照份额开仓门,分粮草,闻言对着乔河露出了一个笑。
叶屏忍不住心中翻了个白眼,“内子内子喊了多少遍,这人脑子是傻的吗?”
“这玉佩,角落里雕的是合欢,本来是我母妃打算送给父王的。”没了外人,范令允也懒得一天“孤孤孤”的,“后来阴阳差错给了我和…他,本来就是可拆分的两块儿玉。”
言尽于此,乔河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作为一个恨嫁的光棍儿无比悔恨的想让人闭嘴。
“得了得了得了好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莫说了莫说了。“
“我的那一半,给了顾屿深。”
“哎呀哎呀好像已经收拾好了走走走去看看。”
范令允莞尔,他摘下了自己腰间的那块儿水玉,日光下剔透非常。他怀中还揣着那封家书,里面写着“回家来”的字句。
片片红叶随着秋风落下,不日就是中秋。
乔河跑来跑去,最后终于站定了,看着远方领着粮草的百姓。
“早知如此简单就能制衡西北,又何苦在民间蹉跎这么多年。”
叶屏又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骂了句智障。
范令允想到了自己的前世,听闻此语愣了一下,无奈的笑了笑,“乔将军把你撂在东南不回朔枝真是个好打算。”
这人只会打仗,脑子一根筋儿。
“如今我们有力翻覆西北天地,是因为世家无力反抗。”范令允给他解释说,“赏纱会和雁山山匪一案,李夫人法场直言,最后掀起了当年庆州之战的始末,也让文家走上了风口浪尖。”
之后叶屏重查旧案,找上了雁山不知来源的牢狱,而范令允和顾屿深前往了景华楼,知晓了当年景天关惨案之后的悲哀往事。
“随后就是地动,霉粮案让世家的龃龉暴露在了百姓耳目之下。”叶屏补充道,“叶将军无意知晓了庆州之战的真相,沸腾的西北百姓终于暴起,冲入了文家府邸。”
尔后,就是西北战乱,因着叶立新一事,世家安插张灵修入驻西北。却被李逢带领的起义军摆了一道,让姚瑶得以逃离,破掉世家妄图主宰和谈的迷梦,又让陈润和宣许得以把控青州的商路,粮草运往了长平关,顾兰百战百胜。
乔河听的一愣一愣的,“听着巧合连着巧合。”
范令允笑了笑,没有回答。
世间哪里来的那么多巧合。他看着朔枝城的方向,范令章昏迷在宫中。
宋简曾经对顾伯侯说过,“姓范的有什么好货色。”
果然没错。范令允收回了视线,把玉佩重新系回了腰间。
雁山上没有毁掉的监狱。
没有查明的尸骨。
还有景华楼外那个疯癫的守村人。
意在逼反柳家的霉粮。
——桩桩件件,环环相扣。
“早知今日,”范令允叹了口气,“又何必当初。”
第102章 将晓·惊林
范令允强硬手腕,在短短七日内镇压了所有起义军。
乔河和叶屏领兵分散在西北三府,进行最后的赈灾事宜。
“我还没见过西北的牢狱,原来能关这么多人。”宣许嘟囔着说,他手指勾着一串儿钥匙来来回回的打转儿。
他和陈润两个人从身侧的祈求和呻吟中过,或是咒骂,或是求饶,狱窗投下微弱的光来,墙壁上的油灯又照出森森黑影。
西北的秋日,昼夜温差大,晨间总是冷的,宣许怕那脆纸壳子一病未好新病又起,本来打算给人围好大氅撂在上面看着车马就好,牢狱里毕竟阴冷。
“你惯会意气用事,不靠谱。”陈润毫不给颜面,“让李逢在上面看着,我同你走这一遭。”
范令允抄家,抄的第一个自然就是文家。文敝被下狱之后,宣许得到了文家府库的钥匙,一夜之间从身无分文住个客栈都需要请示刘郊和陈润的穷小子变成了西北首富。
加上这人还算得上半个西北商路的实际管理者,除了部分府库要开放给军队赈灾,宣许现在就属于钱多的没地方花。天下局势乱作一团,也不妨碍宣允之因为天降横财半夜睡不着觉去骚扰陈润。
可惜明光城朝不保夕任人欺凌的生活到底给他带来了太过深刻的烙印,宣许故态复萌,又有挥霍的苗头,得亏有李逢和陈润看管着才不至于坏了大事。
陈润知晓他这副做派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惶恐与不安,得过且过的态度一时改不过来。但不妨碍陈润拿着这件事儿嘲讽他,在有意无意中,慢慢塑造起宣许破碎的金钱观。
一来是为了遵守君子之诺,二来也需要文敝作为庆州之战的见证者提供证据,陈润请了监狱的钥匙,要把这位新鲜的文家主救出,随他们一同上路,前往朔枝城中。
叶立新埋伏在朔枝城外,军队需要粮草供应。柳家也需要一步狠棋,把他们逼到断头台上。这些杂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顾屿深需要在朔枝城中稳定舆情与民心,范令允一举一动都被四方关注,最后全部交给了这帮孩子们。
“当初没来得及问,你是怎么认出我的。”宣许盯着文敝,“别用那什么缘铿一面搪塞。”
文敝带着重枷,一脸倦容,身上四处都还有没有消下去的淤青与血痕——那是监军放纵其他被关押的起义军故意为之。人们不会去问这人是谁,过往如何,是否作恶,只是听到了一个“他是文家人”,就能够轻易的决定恩仇与罪责。
“的确是,咳咳,缘铿一面。”文敝伤的太重,他自幼被文家亏待,身体也不好,而今发着低烧,浑身都疼,“不过可能是,隔辈相像。”
宣许皱了皱眉,“什么意思。你见过宣家那帮子七大姑八大姨?”
“有幸同查爷见过一面。”文敝声音很微弱,几乎要昏迷过去,“在雁山上。”
“当年庆州之战后,宣家鸣冤,宣查没能走出雁山。我是…我是父亲和宣查小妾一夜风流的结果。”说到这里,文敝似乎是轻声笑了笑,“父亲想把我一同坑杀在雁山中。”
陈润听着,有些咋舌。据他所知,皇家都没这西北世家玩的花。范令章后宫只有柳盈一个,范令允更是真心实意的搞着纯爱,只一个异类是顾兰,也都是好聚好散。
“是宣查赶走的我。”文敝说,“他捡到了因为饥渴晕倒在山中的我,救了一命。之后我要跟着他,宣查不肯,说他此去不知生死。”
“你和他长得很像,我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宣家人。”
宣许一时有些怀疑,“宣家还有这种好东西?”
文敝已经闭上了眼。
“甭管宣查是个什么心理。”陈润道,“可以去信给叶将军说明情况了。”
雁山上的第二具尸骸有了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