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知怎得,压抑了这么多年,在这一刻,叶屏眼前突然再次划过那年噩耗传来时的情形。
他当时正在朔枝城中求学,消息传来的时候不敢置信。他让那传信的人连着说了好几次,直到麻木的大脑反应过来那就是真相。
“叶立新问的只是一个真相,”叶屏闭了闭眼,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柳横,他前往庆州一事我是知晓的。”
文敝不敢置信的看着他,愣愣的说,“这是,认罪?”
“我无罪。”叶屏笑了笑,“我奉的皇命。”
柳案大喝一声,“一派胡言!文书何在?”
“没有文书,口谕。”
“陛下养病京中,从未离开朔枝城。”
“太子殿下有摄政之权。当年太上皇亲自下诏,太子令同皇命。”
一时间庭院寂静。
“你、你。”文敝先开口,“将军在说什么胡话?!太子,太子已经……”
“困兽之斗。”柳横突然而来一阵心慌,他故作镇定的拂袖,“守备军听令——!”
叶屏动都没动,冷淡的看着那些素未谋面的“守备军”。
破空之声传来,叶屏稍稍侧了侧头,一支长箭擦着柳横的脸颊而过,又射穿了柳案的衣角,最后定到了文敝面前。
那孩子受惊腿软,瘫坐在地上,出了一层冷汗。
柳横怔愣了片刻,气急回首,只听到屋中走出了一个人,长弓还握在手上。他感受到他人视线,抬头微笑,毫不遮掩就是那支箭的始作俑者。
“没死?”范令允似是遗憾,“果然是不比少年。”
“你!你!你是谁?!”时隔多年再见,范令允从少年长成,两人恍惚面善,却想不到来人身份,只能色厉内荏的问一句。
叶屏已经跪倒了下去。
“孤是谁?”范令允走下阶来,腰间兵符与玉佩碰撞,清脆非常,“这是柳家庶出的四公子,另一位是柳家偏门,后来被本家认作嫡子的七公子。”
他在人前站定,还是笑着的,只是声音带着寒意与压迫。
“见太子不跪。”范令允清声说,“子不教,父之过。这笔帐,孤留着要和柳相好好说。”
--------------------
掉个马掉个马。
第100章 将晓·勤王
“不、不可能。”柳横定了定心神,厉声诘问道,“冒犯天颜,该当何罪?”
长平关之战已经过去了九年。
当年北斗军尽数被诛灭,太子失踪。禁军在大梁各地寻找了近三个月,最后只找到了一个披着范令允衣衫的青年尸体。他尸身经过浸泡,已经看不出身形了,脸上的伤痕交错。容貌难以辨别,禁军却不敢造次,最后还是把尸身运往了朔枝城中。
范令章在东宫殿前看过,泪流满面。
“殿下、殿下薨于……”柳案思及此,却不敢说全,他抿了抿唇,“你说自己是太子,可有什么拿得出的证据?!”
清风吹过,范令允袍袖微微摇晃。腰间的玉佩相撞,发出铃铃声响。
叶屏冷笑一声,“若无证据,本将军会听他的指令?”
“他手中握着北斗军兵符,大梁敕造,天下仅此一枚。他腰间带着金镶玉,那料子经陆子鸣之手,做工设计也不过两个,当年太上皇登基时赐给了两位皇子——大师现在就在将军府中,二位大人,需要本将军去请么?”
“我们怎知不是你们私相授受!”
又是一声破空之声。
紧接着,是箭矢没入皮肉的闷响。
柳案甚至还带着那副愤懑地神色,眼神中就渐渐漫上了惊异。他反应不过来一样,低头看向了自己的腹中。
雪白的尾羽留在外面,被鲜血染的通红。
这一下就连叶屏也没有想到。他错愕的回头,范令允好整以暇的把长弓背在身后。
四周万籁俱寂。
似乎过了很久,文敝才陡然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嘶喊。
“杀、杀人了!”他屁滚尿流的去抓柳横的衣袖。柳横还在茫然之中,没有动作。
“杀人?孤没有。”范令允低声说,“贱内心疼我,怕我沾了这个因果,不许我杀人。孤下手有轻重,此刻带人就医,回去朔枝将养,他不会有任何问题。”
“你、你。”柳横把那说不出话痛昏过去的人揽在怀中,“大胆!”
他沙哑着声音歇斯底里的喊道,“守备军何在,守备军何在!给本官围了这院子,把这罔顾律法有损天颜的乱臣贼子…”
“孤看谁敢?!”范令允从叶屏腰间拔出长刀,直指文敝,冷眼瞧着他们身后的守备军,“你们是西北的守备军,听的是将军的命令,官府的命令!柳横柳案两个命官,没有文敝的文书算什么东西!柳大人要同孤讲律法,怎么不问问自己心中的法纪何在!”
“孤在乡里九载,见惯了仗势欺人的狗,也看多了狐假虎威的畜生。知道百姓不易,会被世家蒙蔽诓骗。”
范令允一把拉过文敝,扔在地上。光落在他的脸侧,让那玉一般的人更添淑丽。但是这人微微颔首,眸中没有暖意,像是九天慈悲又冷漠的神佛。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那人开口,“世家诓骗是一方面,而今知晓触犯律法执意再犯又是一个方面。孤给诸君另一条出路。”
范令允打了个响指,乔河不知何时落在了房顶,灵犀站在他的头上,一人一鸟就那样笑看着院中众人。
柳横看到这一幕,瞳孔皱缩,“不可能!不可能!!庆州戒严,怎么会让外人入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乔河吹了声口哨,“可惜了柳大人,你们整个柳家都是眼高于顶的货色。且不论百姓士子,只怕自家同盟什么心思都不尽知晓。”
范令允没有回头,随手从地上捡了颗石子,向房顶扔去。
十成十的力道,灵犀惊飞,乔河“嗷”了一声,被石子打中了头。立刻无奈的伸出双手,挑了挑眉,表示自己不说话了。
“十个数。”范令允说,“选择乔大帅,还是柳家。”
又是许久的沉默后,领头的守备军跪倒在地,俯首向着乔河。
乔河见状伸了个懒腰,随手丢了一个昭示着乔家军的腰牌下去。
“即使你不是个冒牌货,即使你是真的范令允。”柳横眼中血丝遍布,他一时意气,胸中疼痛,从牙缝间挤出饱含恨意的词句来,“私吞兵马,击杀命官,夺权西北。殿下,这就不是谋反了么?!”
范令允还刀入鞘,闻言安静了半晌,随后笑了笑。
“顾兰问过我,陈润问过我,内子也问过我,怎么从文柳二家的封锁中夺过粮草和守备军的管理权,从而让西北不受世家节制,成功议和。”
“真是一个难题。”范令允蹲了下来,几乎耳语一样对着柳横说,“孤想了许多许多日。想了许多许多可能,许多许多方法,但是都太过迂回。直到有一天,孤随着叶将军入城,看到了城上的柳大人。哈,那真是。”
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孤才突然意识到,没必要。”
“没必要让你们承认相信孤的身份,没必要去找什么证据从而扳倒你们柳家,没必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孤的命令。”范令允笑着说,“你说的没错。”
他站起身来,身后是渺远的青空。
“孤握着兵符,掌着身份,哪怕不是真材实料,他人也得敬孤三分。孤就是私吞兵马,孤就是夺权西北,击杀命官。”他声音冷淡,“不过不是谋逆,而是勤王。”
————————————
几日前。
陈润养好了病,把所有的事情同李逢交待好,之后,就随宣许前往实州。
“李逢的发现若是真的。”陈润在车中轻声说,“那么长平关之战的交易,是柳家与依塔纳的交易。依塔纳在军中被打压,很难有出路,他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离开政治中心再做打算。长平关之战,是依塔纳精心设计的必输局。”
“靠着长平关,范令允身亡,依塔纳得以不破不立,老狼王也就此落寞。柳家同依塔纳商量了一条情报交换与物资供给的道路——核心就在景华楼。”
宣许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件事。最后从嗓子里掐出了一句,“牛逼。”
“可惜景华楼在长平关之战后被一把火烧掉了,他们只能另找一条道路,于是换到了西北黑市。这就是为什么,景华楼中的李夫人能够得到火药,而李逢在西北黑市中也追踪到了这条线索。”陈润还在想,“我们需要官府的文书,景华楼事发的具体经过究竟是什么,供词又是什么,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宣许:“什么意思?”
陈润:“妙手空空,能偷来么?”
宣许:“你成大业打算依靠的就是这种手段?你大哥哥怕是得哭晕过去,然后捶死你二哥哥。”
陈润笑了笑,“这不是跟你学的么?顾兰同我讲,你在明光城中就曾有过偷富不济贫从而发家压死冯钰的伟大理想。”
他当时正在朔枝城中求学,消息传来的时候不敢置信。他让那传信的人连着说了好几次,直到麻木的大脑反应过来那就是真相。
“叶立新问的只是一个真相,”叶屏闭了闭眼,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柳横,他前往庆州一事我是知晓的。”
文敝不敢置信的看着他,愣愣的说,“这是,认罪?”
“我无罪。”叶屏笑了笑,“我奉的皇命。”
柳案大喝一声,“一派胡言!文书何在?”
“没有文书,口谕。”
“陛下养病京中,从未离开朔枝城。”
“太子殿下有摄政之权。当年太上皇亲自下诏,太子令同皇命。”
一时间庭院寂静。
“你、你。”文敝先开口,“将军在说什么胡话?!太子,太子已经……”
“困兽之斗。”柳横突然而来一阵心慌,他故作镇定的拂袖,“守备军听令——!”
叶屏动都没动,冷淡的看着那些素未谋面的“守备军”。
破空之声传来,叶屏稍稍侧了侧头,一支长箭擦着柳横的脸颊而过,又射穿了柳案的衣角,最后定到了文敝面前。
那孩子受惊腿软,瘫坐在地上,出了一层冷汗。
柳横怔愣了片刻,气急回首,只听到屋中走出了一个人,长弓还握在手上。他感受到他人视线,抬头微笑,毫不遮掩就是那支箭的始作俑者。
“没死?”范令允似是遗憾,“果然是不比少年。”
“你!你!你是谁?!”时隔多年再见,范令允从少年长成,两人恍惚面善,却想不到来人身份,只能色厉内荏的问一句。
叶屏已经跪倒了下去。
“孤是谁?”范令允走下阶来,腰间兵符与玉佩碰撞,清脆非常,“这是柳家庶出的四公子,另一位是柳家偏门,后来被本家认作嫡子的七公子。”
他在人前站定,还是笑着的,只是声音带着寒意与压迫。
“见太子不跪。”范令允清声说,“子不教,父之过。这笔帐,孤留着要和柳相好好说。”
--------------------
掉个马掉个马。
第100章 将晓·勤王
“不、不可能。”柳横定了定心神,厉声诘问道,“冒犯天颜,该当何罪?”
长平关之战已经过去了九年。
当年北斗军尽数被诛灭,太子失踪。禁军在大梁各地寻找了近三个月,最后只找到了一个披着范令允衣衫的青年尸体。他尸身经过浸泡,已经看不出身形了,脸上的伤痕交错。容貌难以辨别,禁军却不敢造次,最后还是把尸身运往了朔枝城中。
范令章在东宫殿前看过,泪流满面。
“殿下、殿下薨于……”柳案思及此,却不敢说全,他抿了抿唇,“你说自己是太子,可有什么拿得出的证据?!”
清风吹过,范令允袍袖微微摇晃。腰间的玉佩相撞,发出铃铃声响。
叶屏冷笑一声,“若无证据,本将军会听他的指令?”
“他手中握着北斗军兵符,大梁敕造,天下仅此一枚。他腰间带着金镶玉,那料子经陆子鸣之手,做工设计也不过两个,当年太上皇登基时赐给了两位皇子——大师现在就在将军府中,二位大人,需要本将军去请么?”
“我们怎知不是你们私相授受!”
又是一声破空之声。
紧接着,是箭矢没入皮肉的闷响。
柳案甚至还带着那副愤懑地神色,眼神中就渐渐漫上了惊异。他反应不过来一样,低头看向了自己的腹中。
雪白的尾羽留在外面,被鲜血染的通红。
这一下就连叶屏也没有想到。他错愕的回头,范令允好整以暇的把长弓背在身后。
四周万籁俱寂。
似乎过了很久,文敝才陡然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嘶喊。
“杀、杀人了!”他屁滚尿流的去抓柳横的衣袖。柳横还在茫然之中,没有动作。
“杀人?孤没有。”范令允低声说,“贱内心疼我,怕我沾了这个因果,不许我杀人。孤下手有轻重,此刻带人就医,回去朔枝将养,他不会有任何问题。”
“你、你。”柳横把那说不出话痛昏过去的人揽在怀中,“大胆!”
他沙哑着声音歇斯底里的喊道,“守备军何在,守备军何在!给本官围了这院子,把这罔顾律法有损天颜的乱臣贼子…”
“孤看谁敢?!”范令允从叶屏腰间拔出长刀,直指文敝,冷眼瞧着他们身后的守备军,“你们是西北的守备军,听的是将军的命令,官府的命令!柳横柳案两个命官,没有文敝的文书算什么东西!柳大人要同孤讲律法,怎么不问问自己心中的法纪何在!”
“孤在乡里九载,见惯了仗势欺人的狗,也看多了狐假虎威的畜生。知道百姓不易,会被世家蒙蔽诓骗。”
范令允一把拉过文敝,扔在地上。光落在他的脸侧,让那玉一般的人更添淑丽。但是这人微微颔首,眸中没有暖意,像是九天慈悲又冷漠的神佛。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那人开口,“世家诓骗是一方面,而今知晓触犯律法执意再犯又是一个方面。孤给诸君另一条出路。”
范令允打了个响指,乔河不知何时落在了房顶,灵犀站在他的头上,一人一鸟就那样笑看着院中众人。
柳横看到这一幕,瞳孔皱缩,“不可能!不可能!!庆州戒严,怎么会让外人入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乔河吹了声口哨,“可惜了柳大人,你们整个柳家都是眼高于顶的货色。且不论百姓士子,只怕自家同盟什么心思都不尽知晓。”
范令允没有回头,随手从地上捡了颗石子,向房顶扔去。
十成十的力道,灵犀惊飞,乔河“嗷”了一声,被石子打中了头。立刻无奈的伸出双手,挑了挑眉,表示自己不说话了。
“十个数。”范令允说,“选择乔大帅,还是柳家。”
又是许久的沉默后,领头的守备军跪倒在地,俯首向着乔河。
乔河见状伸了个懒腰,随手丢了一个昭示着乔家军的腰牌下去。
“即使你不是个冒牌货,即使你是真的范令允。”柳横眼中血丝遍布,他一时意气,胸中疼痛,从牙缝间挤出饱含恨意的词句来,“私吞兵马,击杀命官,夺权西北。殿下,这就不是谋反了么?!”
范令允还刀入鞘,闻言安静了半晌,随后笑了笑。
“顾兰问过我,陈润问过我,内子也问过我,怎么从文柳二家的封锁中夺过粮草和守备军的管理权,从而让西北不受世家节制,成功议和。”
“真是一个难题。”范令允蹲了下来,几乎耳语一样对着柳横说,“孤想了许多许多日。想了许多许多可能,许多许多方法,但是都太过迂回。直到有一天,孤随着叶将军入城,看到了城上的柳大人。哈,那真是。”
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孤才突然意识到,没必要。”
“没必要让你们承认相信孤的身份,没必要去找什么证据从而扳倒你们柳家,没必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孤的命令。”范令允笑着说,“你说的没错。”
他站起身来,身后是渺远的青空。
“孤握着兵符,掌着身份,哪怕不是真材实料,他人也得敬孤三分。孤就是私吞兵马,孤就是夺权西北,击杀命官。”他声音冷淡,“不过不是谋逆,而是勤王。”
————————————
几日前。
陈润养好了病,把所有的事情同李逢交待好,之后,就随宣许前往实州。
“李逢的发现若是真的。”陈润在车中轻声说,“那么长平关之战的交易,是柳家与依塔纳的交易。依塔纳在军中被打压,很难有出路,他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离开政治中心再做打算。长平关之战,是依塔纳精心设计的必输局。”
“靠着长平关,范令允身亡,依塔纳得以不破不立,老狼王也就此落寞。柳家同依塔纳商量了一条情报交换与物资供给的道路——核心就在景华楼。”
宣许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件事。最后从嗓子里掐出了一句,“牛逼。”
“可惜景华楼在长平关之战后被一把火烧掉了,他们只能另找一条道路,于是换到了西北黑市。这就是为什么,景华楼中的李夫人能够得到火药,而李逢在西北黑市中也追踪到了这条线索。”陈润还在想,“我们需要官府的文书,景华楼事发的具体经过究竟是什么,供词又是什么,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宣许:“什么意思?”
陈润:“妙手空空,能偷来么?”
宣许:“你成大业打算依靠的就是这种手段?你大哥哥怕是得哭晕过去,然后捶死你二哥哥。”
陈润笑了笑,“这不是跟你学的么?顾兰同我讲,你在明光城中就曾有过偷富不济贫从而发家压死冯钰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