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因为陆宁远每天早上都要过问,他来不及规矩誊写在纸上,只好先记在脑子里面,和他报告完了,白天再找时间详细写下。
他寻摸了大半圈,最后在马厩那里总算找见陆宁远,正在独自一人给马卸着鞍鞯辔头。
陆宁远对自己的马十分爱惜,这种事情从来不假手他人,因此韩玉等几个亲兵只在不远处等着。李椹没有马上过去,远远看了一会儿,心中那股沉重之感不知为何又漫了上来。
最近连战连捷,可以说是凯歌频奏,照这样下去,恢复中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样的大功成于自己之手,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可这些天他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昨天从建康送来的太医到了,说陛下担忧陆帅身体,要太医以后随军诊治,暂时不再回建康。给陆宁远看过之后,和军医的诊断一样,只说他是偶感伤寒,并无大碍,看过军医开的方子,也无甚异议,让他照常服用就是。
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就派了御医过来,来人甚至还是执掌太医院的院使,陛下的亲重,可见一斑。
李椹想,永固年第一次搬进太子府里住的时候,陆宁远就悄摸地在他面前得意了好一阵子,这下尾巴该竖一竖了罢?
可看他表情,只是发怔,好像有什么沉沉的东西压着他,李椹既问不出来,也没办法拉他出来。
那边,陆宁远卸完了辔头,他的那匹惯骑的紫骝马亲昵地低下头凑近过来,鼻梁贴了贴他。陆宁远背对着李椹,抱着它的头,在上面珍惜地轻轻抚了两下。
李椹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到种强烈的孤独,不是他自己,而是陆宁远,好像今天早上的露水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于是他大步过去,刻意把脚步踩得很响,韩玉扶着刀转头看了看他,陆宁远也闻声回头。
暮春的早晨,露珠未晞,原野上还带几分凉气,陆宁远的眼睛这会儿格外的黑。李椹问:今早好点了没?
他问的当然是风寒,陆宁远点点头,没事了。虽则如此,因为之前整日整日的咳嗽,他的嗓子还有一点哑。
李椹手头没水,便转了话题,昨天夜里刚统计完,平均下来每营都有一小半的军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修补的话还要很久,需要从凤阳再运一些过来。那些比较完好的,之前都让大龙带走了,咱们大营里的这会儿都是些歪瓜裂枣,不过真损伤严重、没法再用的只占两成,重新锻一锻能用,不过要多花些功夫。另外从夏人那缴获来的兵器盔甲,虽然和咱们规制不一样,但也能救一救急,算上这些,如果有什么突发战事,士卒还是有甲可穿、有兵器能用的。
陆宁远问:从凤阳运到这里,还要多少天?
应该就这三五日了。李椹就等着他问自己,和狄庆打完当天,我就写信过去了,这会儿运送的人应该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陆宁远军务繁忙,许多事情偶然忽略,却没有李椹想不起来的。听他说完,陆宁远点点头,忽然从怀里摸出什么东西,拿在手掌上问:你看看这是什么。
李椹一看,竟然是一朵花。
他被逗得乐了,登时心下一宽,你现在还有这闲情雅致了?这是一朵花,还能是草不成?
是什么花,具体名字你知道吗?
李椹拿起来端详一阵,不在枝头,有点不好认,不过我看这花萼花蕊,还有花瓣形状唔应该是海棠没错。这季节能见着海棠么?大约是这株开早了,正常应该再晚一点才对。
陆宁远嗯了一声,这株附近只有它自己开着,不是时令,所以我拿不准。你的笔借我一下。
李椹不明所以,把笔交给他。陆宁远接过了,又取过他的小册子,中间找了张空页,在上面写起了什么东西。李椹低头瞧着,过一会儿问:你写这些做什么?
他还以为陆宁远神神秘秘是要写什么东西,结果一看,居然是几种花的名字,但觉奇怪。陆宁远却答:昨天陛下问我,现在河北开什么花。今早我出去看了看,怕一会儿忘了,先记在纸上。倒是一五一十答了,刚才那朵海棠却被他在拿笔的时候随手扔在地上。
李椹怔了下,试探着问:对了,之前每到一个地方,你都让我帮忙买些当地的花卉和新鲜玩意送回建康,怎么到了河北,没听你开口?
陆宁远买的那些花都不是什么珍奇,也不是送入宫的,而是送去他在建康的那个宅子里面,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府。
从河南到山东,李椹帮他经办了几十盆,除了花卉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玩意,这会儿他忽然意识到,最近倒没再听说了。
嗯。陆宁远声音不大,十分平静,以后不用了。将笔递还给他,撕下那页纸折起来放进怀里。
李椹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望楼上吹起喇叭,如同一把刀从半空割来,他与陆宁远都登时一凛。马上陆宁远道:是狄庆找来了!
李椹一惊:大败狄庆之后,为着尽快抢占冀中,除去张大龙外,陆宁远还将许多路兵马派了出去,现在留在长垣附近的只有万人,分散各处,陆宁远身边更是只有一千余人,保险起见,隐匿了行踪,不料竟被狄庆摸见了具体位置!
他到底如何做到?是抓到了出去采买蔬水的士兵、是有什么奸细带路,还是什么缘故?现在来人有多少,是倾巢而出吗?
一时间,他心中升起无数疑问,再一转头,陆宁远已经大步向着中军帐走去。他没去解马,李椹就知道他不打算出营作战,忙跑了几步跟上。
因为分兵出去,在四面合围之势彻底形成之前,陆宁远不打算与狄庆交战,因此退入山地当中,将军队分成数个小股,借助地利之便同狄庆周旋。
狄庆缺粮,不得不也分兵出去,到乡野之间像从前一样掳掠粮食,只要落单,马上就会遭遇雍军袭击,不住有小股部队猝临战事,被闻讯而来、人数占优的雍军迅速吞掉。
等狄庆收到消息,集合大军前来,这些雍军却又重新散开,分往各处,在山地之间辗转腾挪。
雍军在此处有本地向导熟知地形,因此进退如风,狄庆则昏头昏脑,多日里只有挨打的份,这次摸到陆宁远的主力所在,当真可称天幸。
还没见到夏人的面,李椹心想:狄庆一定亲自来了,他抱的是擒贼擒王的主意,可他已经上过一次当了,怎么不长记性?
之前也有一次,夏人以为摸到陆宁远的中军所在,就能一举将他斩首,后来结果如何,狄庆不知么?恐怕他是在做困兽之斗了。
只是越是困兽之斗,越是险恶,李椹不由出言提醒,陆帅!他换上了作战时的称呼,狄庆应当是全军而来,要不要现在就调各营回援?晚了只怕
不必。陆宁远竟是拒绝道:各营现在来支援,反而容易在半道被狄庆击破,不必让他们过来。狄庆占不着便宜,久后自退。
只是李椹明白了他的意思,却欲言又止。
他没说的话是,自从翟广被朝廷收编,他的那些军队也拆散开编入各军,其中相当一部分年轻力壮者,就补充进了陆宁远麾下。
陆宁远为了表示信任、表示一视同仁,这次分兵,特意将这些人留在了自己的中军当中,万一一会儿交战正烈时,变生肘腋
似乎是看出他的顾虑,陆宁远向他点点头,神态当中多了几分笃定。
李椹对他一向信服,到底不再多说什么,却听陆宁远又道:让各营士卒取来短刀迎敌!
是!
此时狄庆正在陆营外的一处矮坡上,因为陆宁远扎营时占据了高点,他只能选在别处,立马向营中观望。
虽然不如居高临下看得清楚,但看营中旗帜和布局,结合他这几天搜集到的情报,应当是中军没错,而且果然与他掌握的情况一样,中军并没有多少人,可以一战!
这些天他在雍人手下吃尽了苦头,可也不是全然没有回报,听说摸到陆宁远大营的第一刻,他心中禁不住一阵狂喜,明白机会来了!
这或许是他反败为胜的最后一次机会,错过了它,就彻底完了,只能坐以待毙。以他的脾性,只要还没到绝路,自然是要勉力一试的,即率大军扑来。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从他掌握情报到全军出动,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但回报是丰厚的,陆宁远果然没有来得及反应,只能仓促迎战。
狄庆观望过他营垒情况,既占据地利,又森严整齐,不是一个好攻的去处,但眼下别无他法,最后一个机会,只能拼死把握,同诸将定下方略,即令前部发动攻击。
壕沟、木栅、铁蒺藜,陆宁远营外布置周全,前部一进攻,果然便损失惨重。但攻营拔寨,进攻方本就如此,幸而他所部残军比起陆宁远的这千余人还是多上不少,轮番进攻,时间一长总有胜算。
他寻摸了大半圈,最后在马厩那里总算找见陆宁远,正在独自一人给马卸着鞍鞯辔头。
陆宁远对自己的马十分爱惜,这种事情从来不假手他人,因此韩玉等几个亲兵只在不远处等着。李椹没有马上过去,远远看了一会儿,心中那股沉重之感不知为何又漫了上来。
最近连战连捷,可以说是凯歌频奏,照这样下去,恢复中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样的大功成于自己之手,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可这些天他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昨天从建康送来的太医到了,说陛下担忧陆帅身体,要太医以后随军诊治,暂时不再回建康。给陆宁远看过之后,和军医的诊断一样,只说他是偶感伤寒,并无大碍,看过军医开的方子,也无甚异议,让他照常服用就是。
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就派了御医过来,来人甚至还是执掌太医院的院使,陛下的亲重,可见一斑。
李椹想,永固年第一次搬进太子府里住的时候,陆宁远就悄摸地在他面前得意了好一阵子,这下尾巴该竖一竖了罢?
可看他表情,只是发怔,好像有什么沉沉的东西压着他,李椹既问不出来,也没办法拉他出来。
那边,陆宁远卸完了辔头,他的那匹惯骑的紫骝马亲昵地低下头凑近过来,鼻梁贴了贴他。陆宁远背对着李椹,抱着它的头,在上面珍惜地轻轻抚了两下。
李椹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到种强烈的孤独,不是他自己,而是陆宁远,好像今天早上的露水全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于是他大步过去,刻意把脚步踩得很响,韩玉扶着刀转头看了看他,陆宁远也闻声回头。
暮春的早晨,露珠未晞,原野上还带几分凉气,陆宁远的眼睛这会儿格外的黑。李椹问:今早好点了没?
他问的当然是风寒,陆宁远点点头,没事了。虽则如此,因为之前整日整日的咳嗽,他的嗓子还有一点哑。
李椹手头没水,便转了话题,昨天夜里刚统计完,平均下来每营都有一小半的军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修补的话还要很久,需要从凤阳再运一些过来。那些比较完好的,之前都让大龙带走了,咱们大营里的这会儿都是些歪瓜裂枣,不过真损伤严重、没法再用的只占两成,重新锻一锻能用,不过要多花些功夫。另外从夏人那缴获来的兵器盔甲,虽然和咱们规制不一样,但也能救一救急,算上这些,如果有什么突发战事,士卒还是有甲可穿、有兵器能用的。
陆宁远问:从凤阳运到这里,还要多少天?
应该就这三五日了。李椹就等着他问自己,和狄庆打完当天,我就写信过去了,这会儿运送的人应该已经出发在路上了。
陆宁远军务繁忙,许多事情偶然忽略,却没有李椹想不起来的。听他说完,陆宁远点点头,忽然从怀里摸出什么东西,拿在手掌上问:你看看这是什么。
李椹一看,竟然是一朵花。
他被逗得乐了,登时心下一宽,你现在还有这闲情雅致了?这是一朵花,还能是草不成?
是什么花,具体名字你知道吗?
李椹拿起来端详一阵,不在枝头,有点不好认,不过我看这花萼花蕊,还有花瓣形状唔应该是海棠没错。这季节能见着海棠么?大约是这株开早了,正常应该再晚一点才对。
陆宁远嗯了一声,这株附近只有它自己开着,不是时令,所以我拿不准。你的笔借我一下。
李椹不明所以,把笔交给他。陆宁远接过了,又取过他的小册子,中间找了张空页,在上面写起了什么东西。李椹低头瞧着,过一会儿问:你写这些做什么?
他还以为陆宁远神神秘秘是要写什么东西,结果一看,居然是几种花的名字,但觉奇怪。陆宁远却答:昨天陛下问我,现在河北开什么花。今早我出去看了看,怕一会儿忘了,先记在纸上。倒是一五一十答了,刚才那朵海棠却被他在拿笔的时候随手扔在地上。
李椹怔了下,试探着问:对了,之前每到一个地方,你都让我帮忙买些当地的花卉和新鲜玩意送回建康,怎么到了河北,没听你开口?
陆宁远买的那些花都不是什么珍奇,也不是送入宫的,而是送去他在建康的那个宅子里面,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府。
从河南到山东,李椹帮他经办了几十盆,除了花卉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玩意,这会儿他忽然意识到,最近倒没再听说了。
嗯。陆宁远声音不大,十分平静,以后不用了。将笔递还给他,撕下那页纸折起来放进怀里。
李椹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望楼上吹起喇叭,如同一把刀从半空割来,他与陆宁远都登时一凛。马上陆宁远道:是狄庆找来了!
李椹一惊:大败狄庆之后,为着尽快抢占冀中,除去张大龙外,陆宁远还将许多路兵马派了出去,现在留在长垣附近的只有万人,分散各处,陆宁远身边更是只有一千余人,保险起见,隐匿了行踪,不料竟被狄庆摸见了具体位置!
他到底如何做到?是抓到了出去采买蔬水的士兵、是有什么奸细带路,还是什么缘故?现在来人有多少,是倾巢而出吗?
一时间,他心中升起无数疑问,再一转头,陆宁远已经大步向着中军帐走去。他没去解马,李椹就知道他不打算出营作战,忙跑了几步跟上。
因为分兵出去,在四面合围之势彻底形成之前,陆宁远不打算与狄庆交战,因此退入山地当中,将军队分成数个小股,借助地利之便同狄庆周旋。
狄庆缺粮,不得不也分兵出去,到乡野之间像从前一样掳掠粮食,只要落单,马上就会遭遇雍军袭击,不住有小股部队猝临战事,被闻讯而来、人数占优的雍军迅速吞掉。
等狄庆收到消息,集合大军前来,这些雍军却又重新散开,分往各处,在山地之间辗转腾挪。
雍军在此处有本地向导熟知地形,因此进退如风,狄庆则昏头昏脑,多日里只有挨打的份,这次摸到陆宁远的主力所在,当真可称天幸。
还没见到夏人的面,李椹心想:狄庆一定亲自来了,他抱的是擒贼擒王的主意,可他已经上过一次当了,怎么不长记性?
之前也有一次,夏人以为摸到陆宁远的中军所在,就能一举将他斩首,后来结果如何,狄庆不知么?恐怕他是在做困兽之斗了。
只是越是困兽之斗,越是险恶,李椹不由出言提醒,陆帅!他换上了作战时的称呼,狄庆应当是全军而来,要不要现在就调各营回援?晚了只怕
不必。陆宁远竟是拒绝道:各营现在来支援,反而容易在半道被狄庆击破,不必让他们过来。狄庆占不着便宜,久后自退。
只是李椹明白了他的意思,却欲言又止。
他没说的话是,自从翟广被朝廷收编,他的那些军队也拆散开编入各军,其中相当一部分年轻力壮者,就补充进了陆宁远麾下。
陆宁远为了表示信任、表示一视同仁,这次分兵,特意将这些人留在了自己的中军当中,万一一会儿交战正烈时,变生肘腋
似乎是看出他的顾虑,陆宁远向他点点头,神态当中多了几分笃定。
李椹对他一向信服,到底不再多说什么,却听陆宁远又道:让各营士卒取来短刀迎敌!
是!
此时狄庆正在陆营外的一处矮坡上,因为陆宁远扎营时占据了高点,他只能选在别处,立马向营中观望。
虽然不如居高临下看得清楚,但看营中旗帜和布局,结合他这几天搜集到的情报,应当是中军没错,而且果然与他掌握的情况一样,中军并没有多少人,可以一战!
这些天他在雍人手下吃尽了苦头,可也不是全然没有回报,听说摸到陆宁远大营的第一刻,他心中禁不住一阵狂喜,明白机会来了!
这或许是他反败为胜的最后一次机会,错过了它,就彻底完了,只能坐以待毙。以他的脾性,只要还没到绝路,自然是要勉力一试的,即率大军扑来。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从他掌握情报到全军出动,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但回报是丰厚的,陆宁远果然没有来得及反应,只能仓促迎战。
狄庆观望过他营垒情况,既占据地利,又森严整齐,不是一个好攻的去处,但眼下别无他法,最后一个机会,只能拼死把握,同诸将定下方略,即令前部发动攻击。
壕沟、木栅、铁蒺藜,陆宁远营外布置周全,前部一进攻,果然便损失惨重。但攻营拔寨,进攻方本就如此,幸而他所部残军比起陆宁远的这千余人还是多上不少,轮番进攻,时间一长总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