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姐姐,你真不知么?还是……你不敢知?”
“他让你很痛,不是么?”
“……”
杨婵的话语,划开了她精心构筑的伪装,露出底下从未愈合的创口。
她启唇,欲反驳,欲否认,欲再次缩回那层壳中。可杨婵所言无错,她很痛,所以她逃了,她不想面对那早已明了的事实……
身体颤抖起来,连带着手中茶碗咯咯作响,温热的茶水泼溅而出,烫红了她的手背。
杨婵轻轻一叹,伸出手,用素帕拭去与应手背上的水渍。
“果然是你,与应。”
“是我二哥。”杨婵收回手,坦然承认,“是他让我来的……”
她迎着与应抬起的目光,无奈一笑:“别那般看我,元君。二哥他说,你面上瞧着万事不萦怀,可骨子里比谁都骄傲,比谁都要强。他若贸然现身于你这般……狼狈之时,你非但不会受他相助,恐还会觉他施舍怜悯,记恨一世。说不得哪天法力恢复,头一个便要掀了他的灌江口。”
“是以,他只能远观,徒自焦灼。直至……直至他感知你心魂之力急速枯竭,那心魔气息却愈盛,才实在坐不住了。他知我性子跳脱,爱往凡尘跑,便央我下来寻你,看能否在不惊动你的情状下……帮帮你。至少……让你有个暂时安稳的所在落脚,将养这快被榨干的身子。”
她指了指这座茶摊,又遥指镇东方向:“这镇子,这茶摊,乃至那庙祝‘表叔’,皆是他安排。他只想予你一处……能喘息之地。”
“二哥他……万事皆憋闷于心,如块捂不热的顽石。可他的眼神骗不了人,尤其……是看你之时。”
她端起自己的茶碗,目光落在袅袅热气上,似在追忆某个遥远画面。
“那时我刚自华山下脱困不久,随二哥赴天庭蟠桃宴,我坐于二哥身侧,只觉无趣,便四处张望。然后,我看到了你。”
“你就坐在对面不远,周遭仙子谈笑风生,你却只微垂着眼,听旁侧一位老星君絮叨上古旧事。那人还是你的对头,唤作……福德星君?换作旁人早不耐烦了,可你听得极是认真,无半分敷衍。”
“我那时便想,这位元君真好看。非是艳光四射的好看,是干干净净、令人心也随之静定的好看。”
“然后……”杨婵顿了顿,唇角泛起一丝复杂笑意,“那位来了。一身火红战袍,带着刚从沙场归来的煞气,穿过人群,径直坐到你身侧。”
“他与你说了一句什么,我未听清,只看见你抬眼看他,面上无甚表情。可就在那一瞬,我仿佛看见那平静水面之下,有什么被轻轻搅动了。极短暂,但确实存在。”
杨婵轻轻吁出一口气:“自那时起,我便明了。二哥看你的眼神,是安静的倾慕,而哪吒……他不同。他如一团烈火,莽撞闯入那片清冽寒潭,非要搅动它,非要令其泛起波澜。仿佛唯其如此,那潭水才算‘活’了,才添了‘生趣’。”
“后来之事,二哥皆告知我了。”
杨婵放柔声线:“元君,放下那些骄傲与执拗吧。二哥他……是真心忧你,我亦然。那庙宇虽……供奉的是那位,然确然清幽,张伯人极好。去那里将养些时日,可好?至少……先将身子养一养?你这般模样,一阵风便能吹倒了。”
可那庙宇是供奉他金身的神龛,踏入其中,无异于在他的注视下苟延残喘。
与应,若是从前的你,当如何?
她将自己的手从杨婵掌心下抽离。
“替我……谢过他,心意,我领了。”
“然,路……终须我自己行。”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一步一步,再次汇入集市喧闹斑斓的人流。
杨婵望着她消失于人群的背影,低声喟叹:“二哥啊二哥……你这差事,真真难办。她这哪里是要强……分明是心已碎作齑粉,犹自强撑那身素白盔甲,为自己守灵呢。她连这点退路都弃了……你说,她心里……可还剩一丝活气?”
第68章
不知多少年了。
剑光如织,以伤换伤,以命搏命。腥臭污秽的血肉和粘稠黑气如同暴雨般泼洒而下。
与应力竭,踉跄后退几步,用尽最后力气将如意剑拄在地上,才勉强没有倒下。
她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全身的伤痛。她抬起头,望向天际。
暮色四合,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看不到一丝星光。前路茫茫,永远没有尽头。
好累……
不想走了。
她不愿再向那无涯的方向挪动一步。
不愿再于冰冷庙宇中对神像守灵,不愿再于凡尘泥淖中挣扎求生,更不愿在下一个无名角落,无声倾颓,化作风中尘埃。
一个念头浮现。
她想饮酒。辛辣的,滚烫的,能灼穿喉管,暂痹所有痛楚与虚空的酒。
她向来量浅。昔年天庭宴饮,沾唇数盏,眼前便已微眩,那时,总有一只手不动声色探来,夺过她掌中杯,替她一饮而尽,惹来满席善意的哄笑。少年张扬的嗓音似犹在耳:“喂!尔等莫欺我家与应!有胆冲我来!”
心口一阵锐痛刺来,将她从短暂的恍惚中拽回。
走吧,与应。她对自己说。但这次,不是为了走向某个终点,而是为了……停驻。
她要开一家酒肆。
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烈火般的少年曾在她耳畔描绘过的未来。
“待他日抛却这劳什子神仙位业,便寻个山明水秀处,开间酒肆!名号我都拟好了,就叫‘归去来’。你来当掌柜,我呢,只管酿酒、揍人、撵走那些不长眼的醉鬼!后院要遍植桃树,春看花,秋采果酿酒!再养几只憨态可掬的小犬狸奴,唔……兔子亦可?横竖你欢喜……”
归去来……
可何处是归?何者为来?
那带着酒意与憧憬的低语,曾是她遥不可及的幻梦。如今,她要在生命的尽头,为自己筑一座这样的梦。
江南水乡另一隅,远离喧嚣埠头,一座临河小院悄然换了门楣。旧匾摘下,新制的木匾悬起,上书三字古朴洒脱,归去来。
小院不大,却收拾得素净利落,推开吱呀木门,前堂置几张原木方桌条凳,空气里浮动着新木清气与淡淡酒糟香。柜台后,几口粗陶酒坛静默列阵。
后院,方是心血所寄。几株新移的桃苗在春风里舒展嫩叶,虽未成荫,已透勃勃生气,篱笆围出一隅,几只鹅黄绒球叽喳啄米,一只断奶不久的花狸猫,懒懒蜷在窗台晒太阳。
与应立于柜台后。她今日褪了那身素白旧衫,换了件浅青布裙,长发松松绾作简单髻,以一柄打磨光润的桃木簪固住。
动作间,几缕碎发垂落颊边,她对着柜上模糊铜镜略整,指尖轻巧地将发丝别回。
镜中人唇角,绽开一丝清浅笑意。
“老板娘!打二两烧刀子!”粗豪嗓音响彻,码头卸货的船工老李,裹着一身河腥汗气,大步跨入。
与应转身,面上那点笑意迅速敛去,复归惯常清冷,眸中却不再拒人千里,她颔首,执酒提量好,倾入粗瓷碗,推过。
“谢了!”老李端起碗咕咚灌下大半,咂嘴道,“嘿,老板娘,你这酒……劲儿够冲!就是……忒静了些?连碟佐酒的也无?”
与应微怔,旋即会意。略一思忖,转身自柜下摸出一碟晨起煮的盐水毛豆,推至老李面前。
“哟!毛豆!妙极!下酒正好!”老李眼一亮,抓起便剥,“老板娘,新张的吧?往日不曾见你。独自操持这摊子,不易啊!”
“嗯。”与应轻应,目光落在老李脸上。她试着开口:“……码头活计,辛劳。”
“嗨!惯了!”老李浑不在意摆手,“力气活!糊口罢了!哪比得老板娘你,瞧着就斯文,会营生!”他顿了顿,好奇道:“老板娘芳名?总不好一直老板娘老板娘的唤吧?”
“……阿应。”
“阿应?”老李重复,咧嘴笑了,“好名儿!听着就静气!跟咱这‘归去来’般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哈哈,老板娘有学问!”
与应听着这粗豪解读,未作辩解。
“阿应老板娘,”熟客王货郎踱入,放下货担,比老李斯文些许,“温碗米酒。”他打量小店,目光落向后院探头探脑的鸡雏,“老板娘心慈,养这些活物,添生趣。”
“嗯。”与应温着酒,目光亦柔和投向窗外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瞧着……心喜。”
“是哩是哩!”老李附和,“比光秃秃的强!老板娘,后院桃树种得妙,待花开时,那才叫好看!届时我多唤几个老哥儿来饮酒赏花!”
“好。”与应将温好的米酒递予王货郎,轻应,只一字,却似耗去她不小气力,额角沁出细密虚汗。
王货郎心细,察她面色更白,关切道:“老板娘气色不佳,可是乏了?快歇着,我等自便便是。”
“他让你很痛,不是么?”
“……”
杨婵的话语,划开了她精心构筑的伪装,露出底下从未愈合的创口。
她启唇,欲反驳,欲否认,欲再次缩回那层壳中。可杨婵所言无错,她很痛,所以她逃了,她不想面对那早已明了的事实……
身体颤抖起来,连带着手中茶碗咯咯作响,温热的茶水泼溅而出,烫红了她的手背。
杨婵轻轻一叹,伸出手,用素帕拭去与应手背上的水渍。
“果然是你,与应。”
“是我二哥。”杨婵收回手,坦然承认,“是他让我来的……”
她迎着与应抬起的目光,无奈一笑:“别那般看我,元君。二哥他说,你面上瞧着万事不萦怀,可骨子里比谁都骄傲,比谁都要强。他若贸然现身于你这般……狼狈之时,你非但不会受他相助,恐还会觉他施舍怜悯,记恨一世。说不得哪天法力恢复,头一个便要掀了他的灌江口。”
“是以,他只能远观,徒自焦灼。直至……直至他感知你心魂之力急速枯竭,那心魔气息却愈盛,才实在坐不住了。他知我性子跳脱,爱往凡尘跑,便央我下来寻你,看能否在不惊动你的情状下……帮帮你。至少……让你有个暂时安稳的所在落脚,将养这快被榨干的身子。”
她指了指这座茶摊,又遥指镇东方向:“这镇子,这茶摊,乃至那庙祝‘表叔’,皆是他安排。他只想予你一处……能喘息之地。”
“二哥他……万事皆憋闷于心,如块捂不热的顽石。可他的眼神骗不了人,尤其……是看你之时。”
她端起自己的茶碗,目光落在袅袅热气上,似在追忆某个遥远画面。
“那时我刚自华山下脱困不久,随二哥赴天庭蟠桃宴,我坐于二哥身侧,只觉无趣,便四处张望。然后,我看到了你。”
“你就坐在对面不远,周遭仙子谈笑风生,你却只微垂着眼,听旁侧一位老星君絮叨上古旧事。那人还是你的对头,唤作……福德星君?换作旁人早不耐烦了,可你听得极是认真,无半分敷衍。”
“我那时便想,这位元君真好看。非是艳光四射的好看,是干干净净、令人心也随之静定的好看。”
“然后……”杨婵顿了顿,唇角泛起一丝复杂笑意,“那位来了。一身火红战袍,带着刚从沙场归来的煞气,穿过人群,径直坐到你身侧。”
“他与你说了一句什么,我未听清,只看见你抬眼看他,面上无甚表情。可就在那一瞬,我仿佛看见那平静水面之下,有什么被轻轻搅动了。极短暂,但确实存在。”
杨婵轻轻吁出一口气:“自那时起,我便明了。二哥看你的眼神,是安静的倾慕,而哪吒……他不同。他如一团烈火,莽撞闯入那片清冽寒潭,非要搅动它,非要令其泛起波澜。仿佛唯其如此,那潭水才算‘活’了,才添了‘生趣’。”
“后来之事,二哥皆告知我了。”
杨婵放柔声线:“元君,放下那些骄傲与执拗吧。二哥他……是真心忧你,我亦然。那庙宇虽……供奉的是那位,然确然清幽,张伯人极好。去那里将养些时日,可好?至少……先将身子养一养?你这般模样,一阵风便能吹倒了。”
可那庙宇是供奉他金身的神龛,踏入其中,无异于在他的注视下苟延残喘。
与应,若是从前的你,当如何?
她将自己的手从杨婵掌心下抽离。
“替我……谢过他,心意,我领了。”
“然,路……终须我自己行。”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一步一步,再次汇入集市喧闹斑斓的人流。
杨婵望着她消失于人群的背影,低声喟叹:“二哥啊二哥……你这差事,真真难办。她这哪里是要强……分明是心已碎作齑粉,犹自强撑那身素白盔甲,为自己守灵呢。她连这点退路都弃了……你说,她心里……可还剩一丝活气?”
第68章
不知多少年了。
剑光如织,以伤换伤,以命搏命。腥臭污秽的血肉和粘稠黑气如同暴雨般泼洒而下。
与应力竭,踉跄后退几步,用尽最后力气将如意剑拄在地上,才勉强没有倒下。
她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全身的伤痛。她抬起头,望向天际。
暮色四合,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看不到一丝星光。前路茫茫,永远没有尽头。
好累……
不想走了。
她不愿再向那无涯的方向挪动一步。
不愿再于冰冷庙宇中对神像守灵,不愿再于凡尘泥淖中挣扎求生,更不愿在下一个无名角落,无声倾颓,化作风中尘埃。
一个念头浮现。
她想饮酒。辛辣的,滚烫的,能灼穿喉管,暂痹所有痛楚与虚空的酒。
她向来量浅。昔年天庭宴饮,沾唇数盏,眼前便已微眩,那时,总有一只手不动声色探来,夺过她掌中杯,替她一饮而尽,惹来满席善意的哄笑。少年张扬的嗓音似犹在耳:“喂!尔等莫欺我家与应!有胆冲我来!”
心口一阵锐痛刺来,将她从短暂的恍惚中拽回。
走吧,与应。她对自己说。但这次,不是为了走向某个终点,而是为了……停驻。
她要开一家酒肆。
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烈火般的少年曾在她耳畔描绘过的未来。
“待他日抛却这劳什子神仙位业,便寻个山明水秀处,开间酒肆!名号我都拟好了,就叫‘归去来’。你来当掌柜,我呢,只管酿酒、揍人、撵走那些不长眼的醉鬼!后院要遍植桃树,春看花,秋采果酿酒!再养几只憨态可掬的小犬狸奴,唔……兔子亦可?横竖你欢喜……”
归去来……
可何处是归?何者为来?
那带着酒意与憧憬的低语,曾是她遥不可及的幻梦。如今,她要在生命的尽头,为自己筑一座这样的梦。
江南水乡另一隅,远离喧嚣埠头,一座临河小院悄然换了门楣。旧匾摘下,新制的木匾悬起,上书三字古朴洒脱,归去来。
小院不大,却收拾得素净利落,推开吱呀木门,前堂置几张原木方桌条凳,空气里浮动着新木清气与淡淡酒糟香。柜台后,几口粗陶酒坛静默列阵。
后院,方是心血所寄。几株新移的桃苗在春风里舒展嫩叶,虽未成荫,已透勃勃生气,篱笆围出一隅,几只鹅黄绒球叽喳啄米,一只断奶不久的花狸猫,懒懒蜷在窗台晒太阳。
与应立于柜台后。她今日褪了那身素白旧衫,换了件浅青布裙,长发松松绾作简单髻,以一柄打磨光润的桃木簪固住。
动作间,几缕碎发垂落颊边,她对着柜上模糊铜镜略整,指尖轻巧地将发丝别回。
镜中人唇角,绽开一丝清浅笑意。
“老板娘!打二两烧刀子!”粗豪嗓音响彻,码头卸货的船工老李,裹着一身河腥汗气,大步跨入。
与应转身,面上那点笑意迅速敛去,复归惯常清冷,眸中却不再拒人千里,她颔首,执酒提量好,倾入粗瓷碗,推过。
“谢了!”老李端起碗咕咚灌下大半,咂嘴道,“嘿,老板娘,你这酒……劲儿够冲!就是……忒静了些?连碟佐酒的也无?”
与应微怔,旋即会意。略一思忖,转身自柜下摸出一碟晨起煮的盐水毛豆,推至老李面前。
“哟!毛豆!妙极!下酒正好!”老李眼一亮,抓起便剥,“老板娘,新张的吧?往日不曾见你。独自操持这摊子,不易啊!”
“嗯。”与应轻应,目光落在老李脸上。她试着开口:“……码头活计,辛劳。”
“嗨!惯了!”老李浑不在意摆手,“力气活!糊口罢了!哪比得老板娘你,瞧着就斯文,会营生!”他顿了顿,好奇道:“老板娘芳名?总不好一直老板娘老板娘的唤吧?”
“……阿应。”
“阿应?”老李重复,咧嘴笑了,“好名儿!听着就静气!跟咱这‘归去来’般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哈哈,老板娘有学问!”
与应听着这粗豪解读,未作辩解。
“阿应老板娘,”熟客王货郎踱入,放下货担,比老李斯文些许,“温碗米酒。”他打量小店,目光落向后院探头探脑的鸡雏,“老板娘心慈,养这些活物,添生趣。”
“嗯。”与应温着酒,目光亦柔和投向窗外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瞧着……心喜。”
“是哩是哩!”老李附和,“比光秃秃的强!老板娘,后院桃树种得妙,待花开时,那才叫好看!届时我多唤几个老哥儿来饮酒赏花!”
“好。”与应将温好的米酒递予王货郎,轻应,只一字,却似耗去她不小气力,额角沁出细密虚汗。
王货郎心细,察她面色更白,关切道:“老板娘气色不佳,可是乏了?快歇着,我等自便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