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纳喇氏无从解释,他想离开时被纳喇氏抱住,他想挣脱才推了她一下,他不知道她怀孕的消息,她没有对外说过,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推害得她流产。
当初额娘就告诉他纳喇氏是纳喇家的人,他仔细回想,当时额娘是不同意的,才会故意阻拦,最后是自己执意要纳纳喇氏为妾,所以他没好意思说出全部真相。
“额娘,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争执,这不是什么大事,我真不知道她怀孕了,我要是知道我也不会推她。”
方鱼问纳喇氏当时怀孕几个月了。
“回娘娘,妾身当时只怀孕一个多月,太医还没能把出双脉,所以妾身没有跟别人说,六阿哥是不知道妾身怀孕的,而且妾身本身身子弱,怀孕一个月胎儿也不稳定,所以这不是六阿哥的错,是妾身的错,妾身不该跟六阿哥争执。”
方鱼也大概明白了,就是两人吵起来了,有推搡才害得纳喇氏流产。
“胤祝,既然你当初决定将人纳进来,你就该好好对她,你是男子,你该让着她才是,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样大吵大闹,动手动脚,害得她流产,流产不是小事,它是伤害身子的,如今你们闹得人尽皆知,你们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胤祝只能认错,不管怎么样都是他害纳喇氏流产的,额娘没说错,是他要把人纳进来的。
“额娘,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
方鱼继续严肃道:“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该打她,你是男子,打女人算什么本事,你有再大的怒气都不能对你的女人动手,对女人动手的是懦夫,她既然是你的侍妾,你就该好好对她。”
这世间的女子总比男子活得难一些,纳喇氏既然进了胤祝的后院,就代表她是胤祝的人,她若没有犯大错,胤祝就应该好好对她。
胤祝是忍不下被欺骗那口气,不过他知道自己这事不对,被额娘教训也是应该的,他再次认错:“是我不好,让额娘失望了。”
“日子是你们过的,别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名声尽毁,纳喇氏,你既是胤祝的侍妾,你也应该爱护他的名声,维护他的利益,你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娘娘,妾身知道了。”
方鱼作为长辈,他们的相处只有他们知道,她不适合插手太多,只好道:“你既然流产了,那就好好养身子吧,你们都还年轻,孩子还会有的,不用着急,好啦,回去吧。”
胤祝跟纳喇氏回去的路上,一句话没说,纳喇.盼雯是不敢跟六阿哥说,胤祝是不想跟纳喇氏说。
方鱼在他们走后忍不住叹口气。
“娘娘,你不用为此伤神,六阿哥不是说了嘛,两个人相处总会有争执,他们自己会解决的。”盼柳宽慰自家娘娘,给娘娘剥了一个橘子。
“哪能不伤神,胤祝是本宫的孩子,当额娘的人总会为自己的孩子伤神,库房那边是不是有一些好人参,拿一些送去给纳喇小主吧。”
“嗯,奴婢知道了,奴婢待会让桂芸送过去。”
没过一会儿,皇上过来景仁宫,也问了胤祝的事,方鱼说是他们两个人起争执。
皇上显然站在胤祝这边,说纳喇氏不懂事,不够贤惠。
“你这个当阿玛的可真是会心疼自己的儿子,人纳喇氏都流产了,而胤祝什么事都没有。”
康熙看向乌雅氏,笑道:“你当初不是不想让胤祝纳纳喇氏为妾,如今怎么为她说话。”
“这世道总是要求女子隐忍,要求女子贤惠,要求女子以夫为天,对男子却什么要求都没有,我觉得她既然进了胤祝的后院,我不喜欢她,我也希望胤祝好好待她,女子本就不易,我不是为她说话,我是为天下千千万万个女子说话。”
康熙知道这话说下去,两人肯定达不到共识,那侍妾进了胤祝的后院,肯定是那个侍妾得益,胤祝可是皇子,胤祝保她一世荣华富贵,能有多不易。
乌雅氏仁善又心软,太有同情心,他不能反驳她。
“这不是什么大事,过去就好,胤祝这孩子随你,朕觉得他不会做出伤人的事情。”
方鱼也不想跟皇上说这些,胤祝毕竟是她的孩子,她不想说胤祝的坏话,不想让皇上觉得胤祝不好,所以她转移话题道:“皇上,没想到一年又过去了,又到年底了。”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快,我们又要老一岁了。”
方鱼靠在皇上身上,笑道:“皇上才不老,皇上还年轻。”
“平日里说朕是老男人的人是谁。”
“皇上不老,一点都不老,风华正茂。”
康熙笑着捏了捏乌雅氏的脸。
虽然康熙觉得胤祝的侍妾不懂事,但这件事让胤祝担了坏名声,他直接下令澄清,说那侍妾是自己摔倒流产的,并非胤祝伤她导致她流产,他也不好直接插手胤祝的后院,只找来胤祝,让他管好自己的后院,那些侍妾都是奴才,他身为主子,得有当主子的意识。
胤祝一直以来都不是聪明人,他当下先应下,事后趁着给额娘请安时,跟额娘说了皇阿玛说的话。
方鱼一听就知道皇上想说什么,皇上是让胤祝别让奴才爬到他头上,侍妾也是奴才,在皇上眼里,其实不管是福晋还是侍妾,都是奴才,后宫那些小主嫔妃也是一样。
她之前在皇上眼里也是奴才,要不是因为他喜欢她,在皇上眼里,她可能也是一个可以被任意处置的奴才,跟纳喇氏没什么不同。
皇上骨子里对女人的轻视是不会改变的,他是大清的皇帝,是封建主义跟大男子主义的集大成者,要想他完全改变自己几十年来的观念,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对她很好,却对后宫其它女人很冷漠,他已经不是年轻的他,年轻时候的皇上为了平衡各家族的势力,有时候会妥协,如今他不需要了,所以把后宫那些女人晾在那里,任由她们老去。
她不希望胤祝成为这样的人,他后院那些女人是依附于他,他应该为她们遮风挡雨才对。
她让胤祝对他后院的女人好一些,吵归吵,但要善待她们,这古代女子嫁人后真正能依靠的只有她们的男人。
胤祝应下。
眨眼间到了十二月底,许是在畅春园两人走近了一些,皇贵妃从畅春圆回来后,有时候会过来找她闲聊。
方鱼的景仁宫时不时有来客,还算热闹。
快过年了,她便召集后宫的小主嫔妃到她这一起剪窗花,制作灯笼,包括皇贵妃。
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为新年准备。
方鱼弄了几个灯笼,有兔子灯笼,也有鱼灯笼,弄完后直接让奴才们挂在走廊下。
宫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窗花都贴起来,方鱼还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让奴才张贴在景仁宫的大柱子上。
皇上过来时见到那副对联,还说她字写得不好看,不怕献丑。
方鱼哪管他怎么说,她就贴,就要让别人看到,不过皇上也写了一副赐给景仁宫,她也把皇上写的对联贴在景仁宫进门那边的墙上。
过年的时候,宫里开始请戏班子进宫,每日唱戏,戏班子也不会只演演过的戏,他们会编写一些新本子。
方鱼反正也闲着没事,她天天去戏楼那边看戏,看个过瘾。
过年就是在看戏中度过,方鱼在后宫的日子一向过得舒服自在,虽然后宫还有皇太后,但皇太后这人宽厚,等于是整个后宫没有人能真正压住她,她的日子自然过得舒服。
第66章 灾情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胤禛后院多了一个侍妾钮祜禄氏,其是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跟孝昭皇后属于同宗,凌柱的祖父与孝昭皇后的祖父属于堂兄弟。
方鱼知道这个钮祜禄氏便是生下弘历的人,钮祜禄氏进门后,乌喇那拉氏带着她进宫给她请安,给她认认人。
钮祜禄氏长相温婉,皮肤白皙,是美人胚子,不过十五六岁的姑娘都差不多,尤其是在她面前,她是宫里的娘娘,又是婆婆,她们在她面前都是恭恭敬敬,谨小慎微,不敢说错话,什么都是应是,不会在她面前展露自己真实的性子。
所以方鱼说了几句好话,赏她一些首饰后便跟弘晖说话了,每次乌喇那拉氏进宫都会把弘晖带过来给她看看。
弘晖如今会说话也会走路了,被乌喇那拉氏教得也好,都会喊她祖母了。
自己不过四十五岁而已,没想到已经是祖母了,方鱼抱着弘晖,都快抱不动了,不服老都不行。
乌喇那拉氏他们在宫里待了两个时辰,陪她用完午膳后才离开。
小方子从外面进来,跟她说宫里传出太子病重的消息。
方鱼震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太子何时生的病,怎么就到病重的程度。
“奴才听说太子从年前就开始生病,一直忍着不请太医,说是不想让皇上担心,这病拖着拖着就病重了。”
方鱼疑惑,不知道这事的真假,不过太子病重算是大事,自从索额图及其党羽出事后,太子就低调许多。
当初额娘就告诉他纳喇氏是纳喇家的人,他仔细回想,当时额娘是不同意的,才会故意阻拦,最后是自己执意要纳纳喇氏为妾,所以他没好意思说出全部真相。
“额娘,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争执,这不是什么大事,我真不知道她怀孕了,我要是知道我也不会推她。”
方鱼问纳喇氏当时怀孕几个月了。
“回娘娘,妾身当时只怀孕一个多月,太医还没能把出双脉,所以妾身没有跟别人说,六阿哥是不知道妾身怀孕的,而且妾身本身身子弱,怀孕一个月胎儿也不稳定,所以这不是六阿哥的错,是妾身的错,妾身不该跟六阿哥争执。”
方鱼也大概明白了,就是两人吵起来了,有推搡才害得纳喇氏流产。
“胤祝,既然你当初决定将人纳进来,你就该好好对她,你是男子,你该让着她才是,有什么事情值得你这样大吵大闹,动手动脚,害得她流产,流产不是小事,它是伤害身子的,如今你们闹得人尽皆知,你们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胤祝只能认错,不管怎么样都是他害纳喇氏流产的,额娘没说错,是他要把人纳进来的。
“额娘,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
方鱼继续严肃道:“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该打她,你是男子,打女人算什么本事,你有再大的怒气都不能对你的女人动手,对女人动手的是懦夫,她既然是你的侍妾,你就该好好对她。”
这世间的女子总比男子活得难一些,纳喇氏既然进了胤祝的后院,就代表她是胤祝的人,她若没有犯大错,胤祝就应该好好对她。
胤祝是忍不下被欺骗那口气,不过他知道自己这事不对,被额娘教训也是应该的,他再次认错:“是我不好,让额娘失望了。”
“日子是你们过的,别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名声尽毁,纳喇氏,你既是胤祝的侍妾,你也应该爱护他的名声,维护他的利益,你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娘娘,妾身知道了。”
方鱼作为长辈,他们的相处只有他们知道,她不适合插手太多,只好道:“你既然流产了,那就好好养身子吧,你们都还年轻,孩子还会有的,不用着急,好啦,回去吧。”
胤祝跟纳喇氏回去的路上,一句话没说,纳喇.盼雯是不敢跟六阿哥说,胤祝是不想跟纳喇氏说。
方鱼在他们走后忍不住叹口气。
“娘娘,你不用为此伤神,六阿哥不是说了嘛,两个人相处总会有争执,他们自己会解决的。”盼柳宽慰自家娘娘,给娘娘剥了一个橘子。
“哪能不伤神,胤祝是本宫的孩子,当额娘的人总会为自己的孩子伤神,库房那边是不是有一些好人参,拿一些送去给纳喇小主吧。”
“嗯,奴婢知道了,奴婢待会让桂芸送过去。”
没过一会儿,皇上过来景仁宫,也问了胤祝的事,方鱼说是他们两个人起争执。
皇上显然站在胤祝这边,说纳喇氏不懂事,不够贤惠。
“你这个当阿玛的可真是会心疼自己的儿子,人纳喇氏都流产了,而胤祝什么事都没有。”
康熙看向乌雅氏,笑道:“你当初不是不想让胤祝纳纳喇氏为妾,如今怎么为她说话。”
“这世道总是要求女子隐忍,要求女子贤惠,要求女子以夫为天,对男子却什么要求都没有,我觉得她既然进了胤祝的后院,我不喜欢她,我也希望胤祝好好待她,女子本就不易,我不是为她说话,我是为天下千千万万个女子说话。”
康熙知道这话说下去,两人肯定达不到共识,那侍妾进了胤祝的后院,肯定是那个侍妾得益,胤祝可是皇子,胤祝保她一世荣华富贵,能有多不易。
乌雅氏仁善又心软,太有同情心,他不能反驳她。
“这不是什么大事,过去就好,胤祝这孩子随你,朕觉得他不会做出伤人的事情。”
方鱼也不想跟皇上说这些,胤祝毕竟是她的孩子,她不想说胤祝的坏话,不想让皇上觉得胤祝不好,所以她转移话题道:“皇上,没想到一年又过去了,又到年底了。”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快,我们又要老一岁了。”
方鱼靠在皇上身上,笑道:“皇上才不老,皇上还年轻。”
“平日里说朕是老男人的人是谁。”
“皇上不老,一点都不老,风华正茂。”
康熙笑着捏了捏乌雅氏的脸。
虽然康熙觉得胤祝的侍妾不懂事,但这件事让胤祝担了坏名声,他直接下令澄清,说那侍妾是自己摔倒流产的,并非胤祝伤她导致她流产,他也不好直接插手胤祝的后院,只找来胤祝,让他管好自己的后院,那些侍妾都是奴才,他身为主子,得有当主子的意识。
胤祝一直以来都不是聪明人,他当下先应下,事后趁着给额娘请安时,跟额娘说了皇阿玛说的话。
方鱼一听就知道皇上想说什么,皇上是让胤祝别让奴才爬到他头上,侍妾也是奴才,在皇上眼里,其实不管是福晋还是侍妾,都是奴才,后宫那些小主嫔妃也是一样。
她之前在皇上眼里也是奴才,要不是因为他喜欢她,在皇上眼里,她可能也是一个可以被任意处置的奴才,跟纳喇氏没什么不同。
皇上骨子里对女人的轻视是不会改变的,他是大清的皇帝,是封建主义跟大男子主义的集大成者,要想他完全改变自己几十年来的观念,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对她很好,却对后宫其它女人很冷漠,他已经不是年轻的他,年轻时候的皇上为了平衡各家族的势力,有时候会妥协,如今他不需要了,所以把后宫那些女人晾在那里,任由她们老去。
她不希望胤祝成为这样的人,他后院那些女人是依附于他,他应该为她们遮风挡雨才对。
她让胤祝对他后院的女人好一些,吵归吵,但要善待她们,这古代女子嫁人后真正能依靠的只有她们的男人。
胤祝应下。
眨眼间到了十二月底,许是在畅春园两人走近了一些,皇贵妃从畅春圆回来后,有时候会过来找她闲聊。
方鱼的景仁宫时不时有来客,还算热闹。
快过年了,她便召集后宫的小主嫔妃到她这一起剪窗花,制作灯笼,包括皇贵妃。
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为新年准备。
方鱼弄了几个灯笼,有兔子灯笼,也有鱼灯笼,弄完后直接让奴才们挂在走廊下。
宫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窗花都贴起来,方鱼还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让奴才张贴在景仁宫的大柱子上。
皇上过来时见到那副对联,还说她字写得不好看,不怕献丑。
方鱼哪管他怎么说,她就贴,就要让别人看到,不过皇上也写了一副赐给景仁宫,她也把皇上写的对联贴在景仁宫进门那边的墙上。
过年的时候,宫里开始请戏班子进宫,每日唱戏,戏班子也不会只演演过的戏,他们会编写一些新本子。
方鱼反正也闲着没事,她天天去戏楼那边看戏,看个过瘾。
过年就是在看戏中度过,方鱼在后宫的日子一向过得舒服自在,虽然后宫还有皇太后,但皇太后这人宽厚,等于是整个后宫没有人能真正压住她,她的日子自然过得舒服。
第66章 灾情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初,胤禛后院多了一个侍妾钮祜禄氏,其是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跟孝昭皇后属于同宗,凌柱的祖父与孝昭皇后的祖父属于堂兄弟。
方鱼知道这个钮祜禄氏便是生下弘历的人,钮祜禄氏进门后,乌喇那拉氏带着她进宫给她请安,给她认认人。
钮祜禄氏长相温婉,皮肤白皙,是美人胚子,不过十五六岁的姑娘都差不多,尤其是在她面前,她是宫里的娘娘,又是婆婆,她们在她面前都是恭恭敬敬,谨小慎微,不敢说错话,什么都是应是,不会在她面前展露自己真实的性子。
所以方鱼说了几句好话,赏她一些首饰后便跟弘晖说话了,每次乌喇那拉氏进宫都会把弘晖带过来给她看看。
弘晖如今会说话也会走路了,被乌喇那拉氏教得也好,都会喊她祖母了。
自己不过四十五岁而已,没想到已经是祖母了,方鱼抱着弘晖,都快抱不动了,不服老都不行。
乌喇那拉氏他们在宫里待了两个时辰,陪她用完午膳后才离开。
小方子从外面进来,跟她说宫里传出太子病重的消息。
方鱼震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太子何时生的病,怎么就到病重的程度。
“奴才听说太子从年前就开始生病,一直忍着不请太医,说是不想让皇上担心,这病拖着拖着就病重了。”
方鱼疑惑,不知道这事的真假,不过太子病重算是大事,自从索额图及其党羽出事后,太子就低调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