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我一直都很老实。”胤禵弱弱接了一句,方鱼也听到了,这熊孩子,她起身过去拧胤禵的耳朵,“你非得气额娘,跟额娘顶嘴是不是?”
胤禵扬起笑脸,嬉皮笑脸道:“额娘,你又拧我耳朵,我耳朵要是掉了,都是额娘的错,人家都说了冬天寒冷,容易冻掉耳朵。”
“你听不进额娘的话,耳朵没了就没了。”
胤禵笑嘻嘻地抱着她手臂:“额娘才舍不得我耳朵没了,我知道额娘最疼我。”
“整日没个正形,十三阿哥,他平日里要是做了什么混蛋事,欺负你了,你一定要告诉我,还有,你身边那些奴才要是轻待你,你是阿哥,你可以处置他们,别忍着不说。”
方鱼又多叮嘱十三阿哥几句。
十三阿哥应下。
方鱼留他们下来用膳,让膳房的人弄了锅子,热腾腾的在冬日吃着正好。
吃过之后,方鱼才让他们离开。
到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膳房的人熬煮了腊八粥,方鱼让小方子往皇上那送一份,她知道皇上那肯定不缺一碗腊八粥,但送是代表着一份心意。
方鱼也让人给胤祝、十三阿哥跟胤禵都送去腊八粥,胤禛住在宫外才没有特意差人送过去。
她自己也喝了一碗。
小方子送完后回来,盼柳也让小方子喝一碗。
“皇上那边怎么说?”
“奴才没能面见皇上,是梁公公收下了。”
方鱼点点头表示她知道了,前朝事多,皇上也有一阵没过来找她了,她也习惯了,他不找她,她在后宫就安分过自己的小日子,她也不想被迁怒。
她闲着没事,又坐在铺炕上看书。
方厚光直接坐在外殿的门口处,殿内烧着冬炭,他身子很快就暖了,一碗腊八粥喝完还想喝第二碗,便差遣小太监小英子再给他盛一碗。
盼柳见自家娘娘在看书,一时半会没她什么事,她也从内殿走出来,见到小方子懒散地坐在门口,倚靠在门边上,她忍不住打趣道:“方公公,你这是在躲懒吗?”
“娘娘有什么吩咐?”
“娘娘没有吩咐。”
“那我就不是在躲懒。”
盼柳走过去轻踢他一脚,说道:“你要是冷,直接到炭盆前烘一烘身子,坐在地上干什么。”
“我得看着院子里的动静,万一有人过来,我好及时通传给娘娘,我不冷,我穿得多。”
小英子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给方厚光,他心满意足地吃起来。
“瞧你这吃相,还以为娘娘亏待你了。”
方厚光听到盼柳的调侃,也笑了笑:“我这吃相从小就这样,盼柳姑娘又不是不知道,小时候没东西吃,有点吃的还得抢着吃,不抢就没得吃,要不是娘娘,我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娘娘在里面,你这话对着娘娘说才有用,我可不听你这些阿谀奉承的话。”
方厚光呵呵直笑,他说的可是实话,他如今是娘娘身边的总管太监,下面有小太监小宫女供他差遣,在娘娘身边,他过了二十几年的好日子。
以前他担心自己吃不饱,没得吃,现在他什么都不需要担心,只管伺候好娘娘就好,现在他年纪大了,反而担心自己做不好差事。
“盼柳姑娘,如今我年纪大了,腿脚都不利落了,得坐着才行。”
盼柳也有同感,他们年纪都大了,不知道还能在娘娘身边当差几年,只希望娘娘别嫌弃他们。
“你既然腿脚不利落了,下回娘娘吩咐的事,你让底下的人跑就行,你就别亲自过去了。”
“那可不行,娘娘吩咐我的事,我怎么能交给别人。”
盼柳笑道:“你就是怕别人抢了你的位置,我看小英子年纪虽小,但办事利落,又年轻,我看小英子可以取代你。”
方厚光跟盼柳两人在娘娘身边最久,两人已经很熟稔,他知道盼柳只是打趣,他们经常这样闲聊。
“我不会让别人取代我的,娘娘不嫌弃我,我就能在娘娘身边待一辈子。”
方厚光回想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都记不大清,反正他到娘娘身边伺候后过的都是好日子,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老了,不能再伺候娘娘,他想着到自己不能伺候那一天,他只能出宫了。
做太监的早就跟家人断了关系,他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家了,出宫后只能靠自己攒下的银两买个宅子,孤独地老死,想到这,方厚光都有点害怕,人都是怕孤独的,在宫里,他熟悉宫里的一切,他一点都不想出宫。
不过在那一天来临之前,他肯定得继续伺候好娘娘,只要娘娘一日需要他,他就一日待在宫里。
“我们老了,总有不能伺候娘娘的一天。”
盼柳一说,方厚光沉默了,是啊,其实他们这把年纪,换成别的主子,早就让他们出宫了,哪会一直留他们在身边,也就娘娘心善,愿意一直留着他们。
“那我们要是都出宫了,我们可以做个伴,相伴到老。”
“你想得美,我是要在娘娘身边待一辈子的人,谁要跟你相伴到老。”
方厚光呵呵直笑。
两人还想说话时忽然见到御驾,皇上走进景仁宫,他们赶紧起身,方厚光还拍了拍自己的衣服,怕沾到灰,赶忙跪下给皇上行礼。
“起来吧,你们家主子呢?”
“娘娘在里屋看书呢。”盼柳恭敬回道。
康熙直接往里面走去,见到乌雅氏坐在铺炕上看书,听到脚步声,她才抬起头。
“皇上,你怎么来了?”
“朕不能来吗?”
“我给皇上送的腊八粥,皇上喝了吗?”
“嗯。”
康熙撩袍坐下来,他看着悠闲的*乌雅氏,说道:“朕这阵子没来看你,你有没有想朕?”
“我要是不想皇上就不会让人给皇上送腊八粥了,不过我知道皇上要忙朝政,我不能给皇上添乱。”
“你也知道你是添乱的。”
方鱼拍了皇上的手背一下,假装恼怒道:“既然皇上觉得我是添乱的,皇上为何还要过来找我,皇上回乾清宫好了。”
康熙笑了笑,示意奴才们都出去,他拉着乌雅氏的手到床边。
方鱼有些诧异,皇上大白天还想着坐这事,他的精力可真是好啊,还好她年纪大了,不然迟早又会蹦出一个孩子来。
康熙的确想做这事,当做是泻火,发泄情绪,他喜欢在乌雅氏身上折腾。
结束后,两人都躺在床上气喘吁吁,屋内烧着炭,他们也出了一层薄汗。
“皇上,你待会留下来用膳吧,我看皇上都瘦了。”
康熙听着心里一暖,只有她关心他的身子,一眼看出来他瘦没瘦,他那些儿子都是没良心的,估计都巴不得他早点死。
方鱼不知道皇上在心里骂他十几个儿子,而且全骂上了,她不会主动提起前朝的事,她起来穿衣。
“陪朕躺一会儿。”
“皇上,你要是累了就继续躺着,不用管我。”
康熙是真的累了,他闭上眼睛没多久就睡着了。
方鱼出去让人往炭盆里添了炭,也吩咐景仁宫的人放轻脚步。
等皇上醒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冬日天黑得早,这会还没用晚膳的时辰,她跟皇上下了一盘棋后才让人摆膳。
夜里,皇上歇在景仁宫。
翌日,她才送走皇上。
又过几日,宫里突然传出胤祝打伤侍妾,害得侍妾流产的消息。
胤祝如今还住在宫里,稍微大一点的动静就会被宫里人知晓,方鱼刚开始还以为是谣传,问胤祝身边的奴才才知道是真的,那侍妾竟然还是纳喇.盼雯。
方鱼不知道他们两发生了什么事,直接让人把他们都叫过来,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他们闹这么大是给别人添茶余饭后说闲的话料。
“说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方鱼质问他们两个。
两人都沉默。
“到底怎么一回事,胤祝,人是你要纳进来的,你闹什么?”
胤祝不吭声。
“盼雯,你来说。”
纳喇.盼雯跪下来,虚弱道:“娘娘,其实没什么事,妾身流产是妾身身子不好,跟六阿哥无关,不是六阿哥害妾身流产的。”
“宫里都传遍了,你们不说出实情,本宫就把你们身边的人都请过来细问,到底怎么回事?”
纳喇.盼雯瞥了一眼胤祝,又沉默下来。
“你们想气死我是不是?来人啊,把他们身边的奴才通通给本宫叫过来,还有六福晋他们,都叫过来。”
她话语刚落,胤祝这才开口:“额娘,你不用叫别人,我说就是,就是我跟她起了一点争执,我不小心推了她一下,我当时并不知道她怀孕,我真的没有打她。”
“为何起争执?”
胤祝低下头,这他不好意思说,他是前不久发现纳喇氏骗了他,当初他认为自己污了她的清白,他前不久发现纳喇氏当初是故意让他看她换衣的,就是想让他纳她为妾,他偶然听到纳喇氏跟惠妃的谈话才知道这事的真相,在惠妃走后,他质问纳喇氏。
胤禵扬起笑脸,嬉皮笑脸道:“额娘,你又拧我耳朵,我耳朵要是掉了,都是额娘的错,人家都说了冬天寒冷,容易冻掉耳朵。”
“你听不进额娘的话,耳朵没了就没了。”
胤禵笑嘻嘻地抱着她手臂:“额娘才舍不得我耳朵没了,我知道额娘最疼我。”
“整日没个正形,十三阿哥,他平日里要是做了什么混蛋事,欺负你了,你一定要告诉我,还有,你身边那些奴才要是轻待你,你是阿哥,你可以处置他们,别忍着不说。”
方鱼又多叮嘱十三阿哥几句。
十三阿哥应下。
方鱼留他们下来用膳,让膳房的人弄了锅子,热腾腾的在冬日吃着正好。
吃过之后,方鱼才让他们离开。
到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膳房的人熬煮了腊八粥,方鱼让小方子往皇上那送一份,她知道皇上那肯定不缺一碗腊八粥,但送是代表着一份心意。
方鱼也让人给胤祝、十三阿哥跟胤禵都送去腊八粥,胤禛住在宫外才没有特意差人送过去。
她自己也喝了一碗。
小方子送完后回来,盼柳也让小方子喝一碗。
“皇上那边怎么说?”
“奴才没能面见皇上,是梁公公收下了。”
方鱼点点头表示她知道了,前朝事多,皇上也有一阵没过来找她了,她也习惯了,他不找她,她在后宫就安分过自己的小日子,她也不想被迁怒。
她闲着没事,又坐在铺炕上看书。
方厚光直接坐在外殿的门口处,殿内烧着冬炭,他身子很快就暖了,一碗腊八粥喝完还想喝第二碗,便差遣小太监小英子再给他盛一碗。
盼柳见自家娘娘在看书,一时半会没她什么事,她也从内殿走出来,见到小方子懒散地坐在门口,倚靠在门边上,她忍不住打趣道:“方公公,你这是在躲懒吗?”
“娘娘有什么吩咐?”
“娘娘没有吩咐。”
“那我就不是在躲懒。”
盼柳走过去轻踢他一脚,说道:“你要是冷,直接到炭盆前烘一烘身子,坐在地上干什么。”
“我得看着院子里的动静,万一有人过来,我好及时通传给娘娘,我不冷,我穿得多。”
小英子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给方厚光,他心满意足地吃起来。
“瞧你这吃相,还以为娘娘亏待你了。”
方厚光听到盼柳的调侃,也笑了笑:“我这吃相从小就这样,盼柳姑娘又不是不知道,小时候没东西吃,有点吃的还得抢着吃,不抢就没得吃,要不是娘娘,我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娘娘在里面,你这话对着娘娘说才有用,我可不听你这些阿谀奉承的话。”
方厚光呵呵直笑,他说的可是实话,他如今是娘娘身边的总管太监,下面有小太监小宫女供他差遣,在娘娘身边,他过了二十几年的好日子。
以前他担心自己吃不饱,没得吃,现在他什么都不需要担心,只管伺候好娘娘就好,现在他年纪大了,反而担心自己做不好差事。
“盼柳姑娘,如今我年纪大了,腿脚都不利落了,得坐着才行。”
盼柳也有同感,他们年纪都大了,不知道还能在娘娘身边当差几年,只希望娘娘别嫌弃他们。
“你既然腿脚不利落了,下回娘娘吩咐的事,你让底下的人跑就行,你就别亲自过去了。”
“那可不行,娘娘吩咐我的事,我怎么能交给别人。”
盼柳笑道:“你就是怕别人抢了你的位置,我看小英子年纪虽小,但办事利落,又年轻,我看小英子可以取代你。”
方厚光跟盼柳两人在娘娘身边最久,两人已经很熟稔,他知道盼柳只是打趣,他们经常这样闲聊。
“我不会让别人取代我的,娘娘不嫌弃我,我就能在娘娘身边待一辈子。”
方厚光回想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都记不大清,反正他到娘娘身边伺候后过的都是好日子,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老了,不能再伺候娘娘,他想着到自己不能伺候那一天,他只能出宫了。
做太监的早就跟家人断了关系,他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家了,出宫后只能靠自己攒下的银两买个宅子,孤独地老死,想到这,方厚光都有点害怕,人都是怕孤独的,在宫里,他熟悉宫里的一切,他一点都不想出宫。
不过在那一天来临之前,他肯定得继续伺候好娘娘,只要娘娘一日需要他,他就一日待在宫里。
“我们老了,总有不能伺候娘娘的一天。”
盼柳一说,方厚光沉默了,是啊,其实他们这把年纪,换成别的主子,早就让他们出宫了,哪会一直留他们在身边,也就娘娘心善,愿意一直留着他们。
“那我们要是都出宫了,我们可以做个伴,相伴到老。”
“你想得美,我是要在娘娘身边待一辈子的人,谁要跟你相伴到老。”
方厚光呵呵直笑。
两人还想说话时忽然见到御驾,皇上走进景仁宫,他们赶紧起身,方厚光还拍了拍自己的衣服,怕沾到灰,赶忙跪下给皇上行礼。
“起来吧,你们家主子呢?”
“娘娘在里屋看书呢。”盼柳恭敬回道。
康熙直接往里面走去,见到乌雅氏坐在铺炕上看书,听到脚步声,她才抬起头。
“皇上,你怎么来了?”
“朕不能来吗?”
“我给皇上送的腊八粥,皇上喝了吗?”
“嗯。”
康熙撩袍坐下来,他看着悠闲的*乌雅氏,说道:“朕这阵子没来看你,你有没有想朕?”
“我要是不想皇上就不会让人给皇上送腊八粥了,不过我知道皇上要忙朝政,我不能给皇上添乱。”
“你也知道你是添乱的。”
方鱼拍了皇上的手背一下,假装恼怒道:“既然皇上觉得我是添乱的,皇上为何还要过来找我,皇上回乾清宫好了。”
康熙笑了笑,示意奴才们都出去,他拉着乌雅氏的手到床边。
方鱼有些诧异,皇上大白天还想着坐这事,他的精力可真是好啊,还好她年纪大了,不然迟早又会蹦出一个孩子来。
康熙的确想做这事,当做是泻火,发泄情绪,他喜欢在乌雅氏身上折腾。
结束后,两人都躺在床上气喘吁吁,屋内烧着炭,他们也出了一层薄汗。
“皇上,你待会留下来用膳吧,我看皇上都瘦了。”
康熙听着心里一暖,只有她关心他的身子,一眼看出来他瘦没瘦,他那些儿子都是没良心的,估计都巴不得他早点死。
方鱼不知道皇上在心里骂他十几个儿子,而且全骂上了,她不会主动提起前朝的事,她起来穿衣。
“陪朕躺一会儿。”
“皇上,你要是累了就继续躺着,不用管我。”
康熙是真的累了,他闭上眼睛没多久就睡着了。
方鱼出去让人往炭盆里添了炭,也吩咐景仁宫的人放轻脚步。
等皇上醒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冬日天黑得早,这会还没用晚膳的时辰,她跟皇上下了一盘棋后才让人摆膳。
夜里,皇上歇在景仁宫。
翌日,她才送走皇上。
又过几日,宫里突然传出胤祝打伤侍妾,害得侍妾流产的消息。
胤祝如今还住在宫里,稍微大一点的动静就会被宫里人知晓,方鱼刚开始还以为是谣传,问胤祝身边的奴才才知道是真的,那侍妾竟然还是纳喇.盼雯。
方鱼不知道他们两发生了什么事,直接让人把他们都叫过来,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他们闹这么大是给别人添茶余饭后说闲的话料。
“说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方鱼质问他们两个。
两人都沉默。
“到底怎么一回事,胤祝,人是你要纳进来的,你闹什么?”
胤祝不吭声。
“盼雯,你来说。”
纳喇.盼雯跪下来,虚弱道:“娘娘,其实没什么事,妾身流产是妾身身子不好,跟六阿哥无关,不是六阿哥害妾身流产的。”
“宫里都传遍了,你们不说出实情,本宫就把你们身边的人都请过来细问,到底怎么回事?”
纳喇.盼雯瞥了一眼胤祝,又沉默下来。
“你们想气死我是不是?来人啊,把他们身边的奴才通通给本宫叫过来,还有六福晋他们,都叫过来。”
她话语刚落,胤祝这才开口:“额娘,你不用叫别人,我说就是,就是我跟她起了一点争执,我不小心推了她一下,我当时并不知道她怀孕,我真的没有打她。”
“为何起争执?”
胤祝低下头,这他不好意思说,他是前不久发现纳喇氏骗了他,当初他认为自己污了她的清白,他前不久发现纳喇氏当初是故意让他看她换衣的,就是想让他纳她为妾,他偶然听到纳喇氏跟惠妃的谈话才知道这事的真相,在惠妃走后,他质问纳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