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话音适落,一少年自蜂涌人群中挤来,定足于李小六跟前。
“李敳?”
李敳抬袖拭汗,神色似有为难。
“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甚么忙?”
李敳瞥了眼一旁的杜如晦,若底气不足,“做我的未婚娘子。”
须臾,李小六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第29章 第二十九话“六娘看中我家三郎何处?……
此语一出惊人,不惟李小六深受震撼,便是李敳自己也面露难色,脑袋低垂,避开交错视线。
三人伫立道旁,身畔车水马龙,闪烁游移的灯花微芒轮流落至每一人的脸庞,映出各自错综难辨的神情。
“你不觉着咱俩谈这个有些冒昧么?”李惜愿扯起嘴角。
如若她直觉没有失灵,他们之间明明是不掺半分情愫的最纯洁友谊!
“我知晓。”一番挣扎思索,李敳终于抬首,果然,“只是借用你一晚时间。”
“甚么意思?”李惜愿迷糊了。
李敳道:“我嫂嫂来京,需要你帮忙。”
“你哥哥呢?”
李敳入京后一直打探李靖消息,只是至今未果,仿若音讯全无。
他摇摇首:“还未寻得。”
“那我能帮上甚么忙?”
李敳道:“嫂嫂过去观我不爱读书专务畎猎,规劝我早日成家。为搪塞嫂嫂,我曾于信中欺瞒她,言已订一亲事,以为自此万事大吉,孰料嫂嫂今日猝不及防来京,提出要见我那所谓未婚娘子。”
他摊开空空两手,脸色难堪:“我不想让她失望,可是我该上哪儿寻出这活生生的未婚娘子?”
李惜愿为他出主意:“你去雇一个?”
李敳容色郑重:“时至今日,惟小六能解我燃眉之急。”
杜如晦聆听良久,道:“此不过一时之计,岂能长远?若郎君之嫂不日醒悟,只恐到时郎君处境愈为艰难。”
“对哇,女子大多细致,若是露出马脚你嫂嫂不得训你?”李惜愿附和。
假扮情侣见家长的戏码太考验演技了,她太老实,做不来做不来。
“我嫂嫂几日后便出京,不会发现的。”李敳作出保证,语声是最令李惜愿不擅长拒绝的央求,“小六就帮我这一回,日后我为你执鞭坠镫,赴汤蹈火都愿意!”
……
“懋功?”
察觉身侧李世勣掌中酒盏停滞不动,目光自楼上投向底下人涌,旋即如触上刺目之物,蓦地收回视线,瞳间复杂,友人不由提醒。
“懋功可是看见了甚么?”
李世勣牵了牵唇,续为友人斟盏:“一个不愿再见之人。”
*
宣阳坊日暄楼。
今宵元夕,是故宾客盈座,欢声贯耳。
张红拂提前于楼上小阁候客,酒博士依次端盘上桌,白气热腾腾上扑,殷勤探身问:“娘子客人还需多久光临?”
她视了眼阁旁炉上熏香,淡淡一笑:“应无多时便至了。”
话音未了,便闻阁外一阵窸窸窣窣足步。
张红拂透过绣帘缝隙往外望去,但见一男一女踟着双腿爬上楼,在酒博士引领下,于帘外停足。
随后双双仰颌,四目相对。
“是这儿么?”女孩指了指阁子。
少年点点头:“正是此处。”
“待会儿怎么说?你嫂嫂的询问万一我答不上来穿帮了如何是好?”
少年自怀中摸出一部厚书牍,在女孩大惑不解的目光中递予她。
“你嫂嫂要考问我功课?”女孩震惊。
少年忙拉住旋身欲临阵脱逃的女孩:“非也,你且打开它。”
女孩掀开书卷,其中夹着数张小纸条。
“我已将所有嫂嫂可能询问你的问题都记在上面,你只需按着其上答案作答即可。”李敳叮嘱,“万万不可即兴发挥,拜托了。”
原来还有标准答案照着抄,那可容易了。
李小六自信十足,为他打包票:“放心,皆看我的。”
“二位请进,娘子已等候多时。”
酒博士为二人揭起绣帘,李小六跟在李敳身后踱进阁子,眼珠子骨碌碌转动,打量四周陈设。
日暄楼乃长安知名食店,装潢精美,将初次见面的地点选在此处,足见重视程度。
“见过嫂嫂。”李敳当先揖礼。
端坐上首的女子起身相迎,笑容若清风拂面:“想必这位便是六娘罢?”
李小六连忙行礼:“嫂嫂好。”
她挣起脑袋,视清一张芙蓉出水,秋山远黛的面容。
「我嫂嫂气宇拔俗,超然物外,是我钦佩至五体投地之人物!当年我阿兄谒见越公杨素,嫂嫂一眼识出阿兄胸怀天下之志,当即出府随我阿兄夜奔,就此结发。」才认识李敳时,他便津津乐道介绍自己兄嫂的陈年过往。
三人坐定,稍叙寒温,害怕说多错多,见李敳动筷,李小六便亦开始扒饭。
气氛略显奇异,上首张红拂拈枣慢咀,举止轻缓,而下首少年女孩各自闷头吃得正香。
暗自祈祷最好不要有提问环节,李小六扒得酣畅,浑然未觉头顶张红拂笑意深长的注视。
“不知六娘父母以何为业?”
李小六不自然地眨了眨眸。
李敳朝她腿上那本厚书斜斜眼。
李小六会意,朝张红拂傻乐一晌,随即在膝盖上若无其事翻开书卷,把头一低,瞳珠迅速往纸条上瞟去。
幸而,恰好就列在第一问。
“我家——”李小六自以为演技炉火纯青,唇角弯了弯,面不改色心不跳,与张红拂和煦目光对视,“我家在东市以一家酒楼为业,三代经营,下回邀请嫂嫂来用食。”
张红拂笑道:“不急,日后定有机会。不知你们定于何日亲迎?”
“大致是一年后,具体时日由阿兄作决定,我们小辈听凭长辈安排便是。”李小六照读。
提及去向不明的李靖,眸中浮过一缕黯意,然很快抹去,张红拂环顾案旁两名各怀心思惴惴不安的少年,宽展面容:“三郎曾于信中告知我,你二人是于晋阳相识?”
“正是。”
“三郎自幼不治经书,专好游猎,想必在晋阳亦难改旧习,而夫君又惯纵三郎,少加管教,还需六娘多行规劝。”
李小六连连应是。
“不知六娘有何术业以外的喜好?”
李小六忙低眸往纸条上瞟去:读书与鼓琴。
这太违背她诚实不说谎话的人生原则了!
思索再三,李小六决定实言相告:“我……我也喜欢打猎。”
空气凝固一瞬。
李敳深吸一息,桌下悄悄伸出腿,暗踩她一脚。
李小六默默挪足,即便这会引起嫂嫂心目中的坏印象,她也不能做个说谎的坏孩子。
不想张红拂笑意加深,亲挽袖为她于肴盘中夹上一筷,嗓音清和:“女孩子喜欢游猎很好,不比男子,足显英气飒爽,你倒与我颇具相似之处。”
“只是不知——”张红拂话锋一转,语调变得犀利,“六娘看中我家三郎何处?”
李小六立刻又垂眼逡巡纸条。
可这回搜寻半日,也未能找到答案。
李敳在旁干着急,胆战心惊地瞥着李小六不停翻动纸条,他怎知嫂嫂能不按常理出牌!
他想破脑袋都提前想不出会有这问话。
张红拂早将她小动作尽收眼底,于是发问:“六娘在视甚么?”
李小六鼻尖冒汗,挠了挠脸,索性将纸条外那部用以伪装的厚牍抬起,伸至她眼下,赔笑道:“我在……在读书。”
张红拂定睛一视,扉页上刻着《史记》楷体标题,可惜整部书放倒了。
她不由微笑:“那六娘可算得上是倒背如流了。”
李敳不禁暗自扶额,懊悔不已。
也亏得他能千挑万选请来这尊大神!
*
“不好意思哇,给你帮了倒忙。”两人辞别张红拂,一道下了楼,入了街巷,李小六深感愧疚,加快脚步追上他,与他并排而行。
此时正逢灯市鼎盛之时,烛火笼披,四方光晕熠然。
“没关系。”李敳扭头视她,提了提唇梢,“本就是我识人不明,哪能怪你。”
“那你就是在怪我。”李小六自惭。
李敳拍拍她肩:“我用词不当,我之意乃是……呃……明知你不适合,还赶鸭子上架。”
李小六为他感到遗憾:“你嫂嫂会因为你寻了个臭味相投的娘子责骂你么?”
他连连摇头:“绝无可能。”
他续作补充:“我能有娘子,嫂嫂早庆幸不已了。”
“那你阿兄和嫂嫂有孩子么?”李小六思维跳跃。
“有哇。”李敳向来有问必答。
她顿起兴致,追问:“唤作甚么?”
“我侄儿名唤德謇,在三原县老家。”
闻言,李小六脸颊竟蒙上失望:“唉,我还以为叫哪吒。”
“李敳?”
李敳抬袖拭汗,神色似有为难。
“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甚么忙?”
李敳瞥了眼一旁的杜如晦,若底气不足,“做我的未婚娘子。”
须臾,李小六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第29章 第二十九话“六娘看中我家三郎何处?……
此语一出惊人,不惟李小六深受震撼,便是李敳自己也面露难色,脑袋低垂,避开交错视线。
三人伫立道旁,身畔车水马龙,闪烁游移的灯花微芒轮流落至每一人的脸庞,映出各自错综难辨的神情。
“你不觉着咱俩谈这个有些冒昧么?”李惜愿扯起嘴角。
如若她直觉没有失灵,他们之间明明是不掺半分情愫的最纯洁友谊!
“我知晓。”一番挣扎思索,李敳终于抬首,果然,“只是借用你一晚时间。”
“甚么意思?”李惜愿迷糊了。
李敳道:“我嫂嫂来京,需要你帮忙。”
“你哥哥呢?”
李敳入京后一直打探李靖消息,只是至今未果,仿若音讯全无。
他摇摇首:“还未寻得。”
“那我能帮上甚么忙?”
李敳道:“嫂嫂过去观我不爱读书专务畎猎,规劝我早日成家。为搪塞嫂嫂,我曾于信中欺瞒她,言已订一亲事,以为自此万事大吉,孰料嫂嫂今日猝不及防来京,提出要见我那所谓未婚娘子。”
他摊开空空两手,脸色难堪:“我不想让她失望,可是我该上哪儿寻出这活生生的未婚娘子?”
李惜愿为他出主意:“你去雇一个?”
李敳容色郑重:“时至今日,惟小六能解我燃眉之急。”
杜如晦聆听良久,道:“此不过一时之计,岂能长远?若郎君之嫂不日醒悟,只恐到时郎君处境愈为艰难。”
“对哇,女子大多细致,若是露出马脚你嫂嫂不得训你?”李惜愿附和。
假扮情侣见家长的戏码太考验演技了,她太老实,做不来做不来。
“我嫂嫂几日后便出京,不会发现的。”李敳作出保证,语声是最令李惜愿不擅长拒绝的央求,“小六就帮我这一回,日后我为你执鞭坠镫,赴汤蹈火都愿意!”
……
“懋功?”
察觉身侧李世勣掌中酒盏停滞不动,目光自楼上投向底下人涌,旋即如触上刺目之物,蓦地收回视线,瞳间复杂,友人不由提醒。
“懋功可是看见了甚么?”
李世勣牵了牵唇,续为友人斟盏:“一个不愿再见之人。”
*
宣阳坊日暄楼。
今宵元夕,是故宾客盈座,欢声贯耳。
张红拂提前于楼上小阁候客,酒博士依次端盘上桌,白气热腾腾上扑,殷勤探身问:“娘子客人还需多久光临?”
她视了眼阁旁炉上熏香,淡淡一笑:“应无多时便至了。”
话音未了,便闻阁外一阵窸窸窣窣足步。
张红拂透过绣帘缝隙往外望去,但见一男一女踟着双腿爬上楼,在酒博士引领下,于帘外停足。
随后双双仰颌,四目相对。
“是这儿么?”女孩指了指阁子。
少年点点头:“正是此处。”
“待会儿怎么说?你嫂嫂的询问万一我答不上来穿帮了如何是好?”
少年自怀中摸出一部厚书牍,在女孩大惑不解的目光中递予她。
“你嫂嫂要考问我功课?”女孩震惊。
少年忙拉住旋身欲临阵脱逃的女孩:“非也,你且打开它。”
女孩掀开书卷,其中夹着数张小纸条。
“我已将所有嫂嫂可能询问你的问题都记在上面,你只需按着其上答案作答即可。”李敳叮嘱,“万万不可即兴发挥,拜托了。”
原来还有标准答案照着抄,那可容易了。
李小六自信十足,为他打包票:“放心,皆看我的。”
“二位请进,娘子已等候多时。”
酒博士为二人揭起绣帘,李小六跟在李敳身后踱进阁子,眼珠子骨碌碌转动,打量四周陈设。
日暄楼乃长安知名食店,装潢精美,将初次见面的地点选在此处,足见重视程度。
“见过嫂嫂。”李敳当先揖礼。
端坐上首的女子起身相迎,笑容若清风拂面:“想必这位便是六娘罢?”
李小六连忙行礼:“嫂嫂好。”
她挣起脑袋,视清一张芙蓉出水,秋山远黛的面容。
「我嫂嫂气宇拔俗,超然物外,是我钦佩至五体投地之人物!当年我阿兄谒见越公杨素,嫂嫂一眼识出阿兄胸怀天下之志,当即出府随我阿兄夜奔,就此结发。」才认识李敳时,他便津津乐道介绍自己兄嫂的陈年过往。
三人坐定,稍叙寒温,害怕说多错多,见李敳动筷,李小六便亦开始扒饭。
气氛略显奇异,上首张红拂拈枣慢咀,举止轻缓,而下首少年女孩各自闷头吃得正香。
暗自祈祷最好不要有提问环节,李小六扒得酣畅,浑然未觉头顶张红拂笑意深长的注视。
“不知六娘父母以何为业?”
李小六不自然地眨了眨眸。
李敳朝她腿上那本厚书斜斜眼。
李小六会意,朝张红拂傻乐一晌,随即在膝盖上若无其事翻开书卷,把头一低,瞳珠迅速往纸条上瞟去。
幸而,恰好就列在第一问。
“我家——”李小六自以为演技炉火纯青,唇角弯了弯,面不改色心不跳,与张红拂和煦目光对视,“我家在东市以一家酒楼为业,三代经营,下回邀请嫂嫂来用食。”
张红拂笑道:“不急,日后定有机会。不知你们定于何日亲迎?”
“大致是一年后,具体时日由阿兄作决定,我们小辈听凭长辈安排便是。”李小六照读。
提及去向不明的李靖,眸中浮过一缕黯意,然很快抹去,张红拂环顾案旁两名各怀心思惴惴不安的少年,宽展面容:“三郎曾于信中告知我,你二人是于晋阳相识?”
“正是。”
“三郎自幼不治经书,专好游猎,想必在晋阳亦难改旧习,而夫君又惯纵三郎,少加管教,还需六娘多行规劝。”
李小六连连应是。
“不知六娘有何术业以外的喜好?”
李小六忙低眸往纸条上瞟去:读书与鼓琴。
这太违背她诚实不说谎话的人生原则了!
思索再三,李小六决定实言相告:“我……我也喜欢打猎。”
空气凝固一瞬。
李敳深吸一息,桌下悄悄伸出腿,暗踩她一脚。
李小六默默挪足,即便这会引起嫂嫂心目中的坏印象,她也不能做个说谎的坏孩子。
不想张红拂笑意加深,亲挽袖为她于肴盘中夹上一筷,嗓音清和:“女孩子喜欢游猎很好,不比男子,足显英气飒爽,你倒与我颇具相似之处。”
“只是不知——”张红拂话锋一转,语调变得犀利,“六娘看中我家三郎何处?”
李小六立刻又垂眼逡巡纸条。
可这回搜寻半日,也未能找到答案。
李敳在旁干着急,胆战心惊地瞥着李小六不停翻动纸条,他怎知嫂嫂能不按常理出牌!
他想破脑袋都提前想不出会有这问话。
张红拂早将她小动作尽收眼底,于是发问:“六娘在视甚么?”
李小六鼻尖冒汗,挠了挠脸,索性将纸条外那部用以伪装的厚牍抬起,伸至她眼下,赔笑道:“我在……在读书。”
张红拂定睛一视,扉页上刻着《史记》楷体标题,可惜整部书放倒了。
她不由微笑:“那六娘可算得上是倒背如流了。”
李敳不禁暗自扶额,懊悔不已。
也亏得他能千挑万选请来这尊大神!
*
“不好意思哇,给你帮了倒忙。”两人辞别张红拂,一道下了楼,入了街巷,李小六深感愧疚,加快脚步追上他,与他并排而行。
此时正逢灯市鼎盛之时,烛火笼披,四方光晕熠然。
“没关系。”李敳扭头视她,提了提唇梢,“本就是我识人不明,哪能怪你。”
“那你就是在怪我。”李小六自惭。
李敳拍拍她肩:“我用词不当,我之意乃是……呃……明知你不适合,还赶鸭子上架。”
李小六为他感到遗憾:“你嫂嫂会因为你寻了个臭味相投的娘子责骂你么?”
他连连摇头:“绝无可能。”
他续作补充:“我能有娘子,嫂嫂早庆幸不已了。”
“那你阿兄和嫂嫂有孩子么?”李小六思维跳跃。
“有哇。”李敳向来有问必答。
她顿起兴致,追问:“唤作甚么?”
“我侄儿名唤德謇,在三原县老家。”
闻言,李小六脸颊竟蒙上失望:“唉,我还以为叫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