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小六迫不及待跳下马鞍,朝前方奔去。
兴奋与激跃犹如潮水刹那席卷大脑,李小六张开双臂,闷头扑入哥哥怀里,将脑袋结结实实埋进男人的胸膛。
“好想哥哥哇——”
男人的身体倏尔一僵,似沉入停滞,李小六等待良久,亦未候来伸手回抱。
“你但凡瞧瞧在抱谁呢。”
她正纳罕,耳畔响起李二郎熟悉的嘲弄声。
李小六方惊觉异常,咻地缩回身子,眼珠一寸寸上挪。
“我把辅机哥哥认成哥哥了……”好乌龙,顶着周围一圈别有意味的眼神,她忍不住摸了摸耳根。
“那还不快过来。”李世民伸臂唤她。
李小六踮脚一跳,搂上他脖颈,于半空中旋转着兜了一圈。
轻轻放下,随行人员一一围拢来,李小六挨个细瞧,蓦地,脸上泛出惊喜:“玄龄先生,小杜先生!”
还有甚么是比朋友重逢更高兴的事!她总算明白了“他乡遇故知”的含金量。
“小六身量高了,也更灵秀了。”房玄龄笑着夸了两语,正当李小六喜滋滋点头赞同时,话锋一转又谈起她不爱听的,“不知学业是否有所进益?”
李小六立刻别开话题,脑袋转向身旁的杜如晦,打量他全身装束,忽地瞳眸锁住腰间那块美玉,旋即抬首问:“小杜先生佩戴的玉是我送的,还是你原来的那块?”
这块玉玦好贵的,可花去了她所有积攒呢。
“此玉为阿盈所赠,杜某怎敢拂却美意。”杜如晦从袖中取出一份纸包,在咫尺间的灼灼眼神中揭开,“此金乳酥用以酬谢阿盈,阿盈速趁热食用。”
望着那金黄油亮的软绵大包子,还冒着丝丝白烟状的热气,李小六的瞳眸瞬间发了亮,奉承道:“明明是小杜先生先送的我,毕竟是你客气在先,我总不好没礼貌,不能让你背个交野蛮朋友的名声,玷污了小杜先生这般君子。”
“少说话罢。”李世民按住她肩膀叫停,“克明一路以袖炉保温,否则你哪能在武关吃到正宗长安风味?”
杜如晦笑意盘桓唇畔,李小六在他温和的溶溶目光中拿过热乎乎的纸包,如获至宝地捧入怀里,眨了眨眸子:“谢谢小杜先生。”
随即张嘴一口咬了下去。
忽而,一股奶香四溢的酥脆感占据整个脑际,松松软软,入口即化。
表面浇上的蜂蜜清甜而不腻,豆沙的软糯与酥酪的绵密混合碰撞,在齿尖跳跃出醇厚悠长的韵味。
“还是长安的美食最好吃。”李小六幸福到淌出眼泪,“这就是家的味道!”
*
休整一日后,回家第二天,自然是跟着哥哥先去见李渊,然而出乎李惜愿意料,她的好阿耶此时身旁还坐了一位眉画浅黛,乌云发鬓的面生妇人。
李渊关切问过女儿饮食、健康、学习等情况,得到无需阿耶担心,并且绘画技艺突飞猛进的回答之后,满意抬手,示意她向身侧女子行礼:“阿盈来,此乃尹姨妃,你之前还未见过。”
:=
李惜愿乖乖照做:“姨妃好。”
尹氏一双细目眯起,将李惜愿自上而下端详,她在这道锐利目光中感到不甚自在,缩了缩脖子,随即听尹氏道:“听闻六娘擅画,何日作一架屏风予姨妃见识见识?”
李渊道:“阿盈随时皆有空闲,你唤她作便是。”
言罢,朝李惜愿笑了一笑:“阿盈可愿意为姨妃作屏风?”
“……”
“儿还未考问小六功课,这段时日无阿耶督促,想必荒废了不少,现如今先读书才是正事。”李世民观李惜愿默然,揽过她稚嫩身板,将尹氏异样神色视入眼底,却浑然不予理会,“至于作屏风,日后有的是机缘。”
李渊略略颔首,又问她:“阿盈愿住何处?阿耶派人为你安排。”
“我想和二哥住在一块。”李惜愿不假思索。
答案在李渊意料之中,遂象征性征求次子意见:“那便在二郎府中添处厢房,不知二郎可愿意?”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李小六拍拍李世民的肩,咧起嘴巴。
“这孩子!”李渊嗔道,眉间却舒展,“你初回长安,许多风土人情与从前已是大不相同,让二郎携着你四处逛逛,只是万莫贪玩。”
说起游玩李小六当然最有劲,二人一道告辞李渊后出门,穿过红墙黛瓦的甬道,瞅见前后无人,李小六表达对适才李世民解围之举的感激:“谢谢哥哥帮我回绝了尹姨妃,还是你会说话。”
李世民唇角微翘:“我就猜到你不愿给她作屏风,举手之劳而已。”
“不过——”他面容转而严肃,“小六日后要自己学会拒绝,人生在世,我们须有不讨好人之勇气,不是每个人的请托我们都需满足,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李小六便是太在意他人感受,害怕他人因她而不快乐,李二郎早将她性格摸透,深觉有必要及时纠正。
果然李小六闻言,沮丧地耷拉脑瓜:“这道理我也知晓,可我还是无法不在乎,哥哥你说——尹姨妃会不会从今往后不喜欢我?”
“那你有此顾虑,当初又为何拒绝她呢?”
“因我和她全然不熟。”好奇怪,哪有人第一面就使唤人干活的。
李世民牵了牵唇,放慢足步:“既然你与她素昧平生,那惧怕她不喜欢你又是作何?为一陌生人不安,岂非自找委屈?”
李小六倏尔睁大瞳目。
“哥哥说得好有道理!”李小六被他三言两语说通,脚底轻快许多,忽忆及一事,俄而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函。
“那哥哥帮我拿个主意,这次我要不要拒绝?”
李世民诧异地接过这份纹样优美的信函,手指掀动,一枚字迹清丽,辞藻含蓄的笺纸映入目帘。
李世民读罢信,视向她:“克明邀你共赏元夕灯会?”
面露稀奇:“他怎不邀我?”
李小六苦恼地说:“所以我才犹豫。我想跟哥哥和大家一块去,但小杜先生只邀请了我一个,我觉得才两个人观灯会很无趣,可我要是拒绝,小杜先生一定会不高兴。”
李世民拈着信笺,沉吟半晌,徐缓长吐一口呼吸。
“你有何高见?”
他摇摇头,将信笺塞回李小六算囊,道:“我亦无法解答你,此事还是询问你嫂嫂更适宜。”
待长孙知非阅罢,唇梢却漾起不同寻常的笑容。
这笑容瞧得李小六心里直打鼓,她肃立一旁,一本正经问:“嫂嫂看我做甚么?”
长孙知非搁下信纸,收敛唇角:“阿盈为何不愿?”
李小六将讲给李世民的原话一字未改转述,她专注聆听罢,颊边再次浮出神秘微笑。
“所以我究竟要不要去?”李小六按捺不住提问。
她反问:“阿盈从前可曾见杜先生主动邀请过他人?”
李小六脑瓜里使劲回想,最后摇了摇:“不曾。小杜先生一向很内敛。”
“那在阿盈眼中,杜先生此人如何?”
“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李小六思也未思,即答,“小杜先生人品清正,性情温和,学识渊博,优点数不胜数,我想和他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那我予阿盈一个建议。”长孙知非迎向她期待目光,“看来还是赴约比较好,毕竟你仅是抱着这般想法。”
甚么意思?
李小六琢磨不出后半句含义,便只听取前半句,于元夕这日准时赴约。
方至暮时,月影斜梢,长安城坊间彩光十里,游人如织。
一簇簇火龙与游凤相映成趣,李小六顾不得欣赏,足步匆匆,穿梭过无尽人潮,到达信中约定地点。
隐隐灯花掩映,一袭素白襕衫的郎君含笑而立,芝兰玉树,拂去坠落至肩的一片青叶,举手投足间自带风流意气,恰若那溢满全身的银辉月色。
“小杜先生!”顶着行人投来的艳羡目光,李小六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腰杆,不无得意地高声呼唤。
这可是她的好朋友!
“阿盈。”杜如晦应声踱来,手中提着一柄荷花形状的灯笼。
“原来小杜先生喜欢玩灯,早说就不必费这个钱了。”李小六懊恼道,“我会做,还不如我给小杜先生制一个。”
“此乃我购来赠予阿盈。”
“那我很喜欢!”李小六赶紧补救,将荷花灯提往手心里。
两人一路观灯,一路畅所欲言,其实以李小六讲述晋阳好吃好玩的为主,杜如晦作为听众,时而颔首笑视。
“不知小杜先生为何又在长安?”李小六好奇,她记得杜如晦上回明明是要去做县尉的。
“上回阿盈劝我不愿干便莫干,我将阿盈之言听入耳中,未几辞官而去,不久后闻阿盈父兄晋阳起兵,便随玄龄投至秦王帐下。”
“我就说嘛。”她深表赞同,“小杜先生一身才华,就该跟着我哥哥闯荡天下,做宰相指日可待!”
兴奋与激跃犹如潮水刹那席卷大脑,李小六张开双臂,闷头扑入哥哥怀里,将脑袋结结实实埋进男人的胸膛。
“好想哥哥哇——”
男人的身体倏尔一僵,似沉入停滞,李小六等待良久,亦未候来伸手回抱。
“你但凡瞧瞧在抱谁呢。”
她正纳罕,耳畔响起李二郎熟悉的嘲弄声。
李小六方惊觉异常,咻地缩回身子,眼珠一寸寸上挪。
“我把辅机哥哥认成哥哥了……”好乌龙,顶着周围一圈别有意味的眼神,她忍不住摸了摸耳根。
“那还不快过来。”李世民伸臂唤她。
李小六踮脚一跳,搂上他脖颈,于半空中旋转着兜了一圈。
轻轻放下,随行人员一一围拢来,李小六挨个细瞧,蓦地,脸上泛出惊喜:“玄龄先生,小杜先生!”
还有甚么是比朋友重逢更高兴的事!她总算明白了“他乡遇故知”的含金量。
“小六身量高了,也更灵秀了。”房玄龄笑着夸了两语,正当李小六喜滋滋点头赞同时,话锋一转又谈起她不爱听的,“不知学业是否有所进益?”
李小六立刻别开话题,脑袋转向身旁的杜如晦,打量他全身装束,忽地瞳眸锁住腰间那块美玉,旋即抬首问:“小杜先生佩戴的玉是我送的,还是你原来的那块?”
这块玉玦好贵的,可花去了她所有积攒呢。
“此玉为阿盈所赠,杜某怎敢拂却美意。”杜如晦从袖中取出一份纸包,在咫尺间的灼灼眼神中揭开,“此金乳酥用以酬谢阿盈,阿盈速趁热食用。”
望着那金黄油亮的软绵大包子,还冒着丝丝白烟状的热气,李小六的瞳眸瞬间发了亮,奉承道:“明明是小杜先生先送的我,毕竟是你客气在先,我总不好没礼貌,不能让你背个交野蛮朋友的名声,玷污了小杜先生这般君子。”
“少说话罢。”李世民按住她肩膀叫停,“克明一路以袖炉保温,否则你哪能在武关吃到正宗长安风味?”
杜如晦笑意盘桓唇畔,李小六在他温和的溶溶目光中拿过热乎乎的纸包,如获至宝地捧入怀里,眨了眨眸子:“谢谢小杜先生。”
随即张嘴一口咬了下去。
忽而,一股奶香四溢的酥脆感占据整个脑际,松松软软,入口即化。
表面浇上的蜂蜜清甜而不腻,豆沙的软糯与酥酪的绵密混合碰撞,在齿尖跳跃出醇厚悠长的韵味。
“还是长安的美食最好吃。”李小六幸福到淌出眼泪,“这就是家的味道!”
*
休整一日后,回家第二天,自然是跟着哥哥先去见李渊,然而出乎李惜愿意料,她的好阿耶此时身旁还坐了一位眉画浅黛,乌云发鬓的面生妇人。
李渊关切问过女儿饮食、健康、学习等情况,得到无需阿耶担心,并且绘画技艺突飞猛进的回答之后,满意抬手,示意她向身侧女子行礼:“阿盈来,此乃尹姨妃,你之前还未见过。”
:=
李惜愿乖乖照做:“姨妃好。”
尹氏一双细目眯起,将李惜愿自上而下端详,她在这道锐利目光中感到不甚自在,缩了缩脖子,随即听尹氏道:“听闻六娘擅画,何日作一架屏风予姨妃见识见识?”
李渊道:“阿盈随时皆有空闲,你唤她作便是。”
言罢,朝李惜愿笑了一笑:“阿盈可愿意为姨妃作屏风?”
“……”
“儿还未考问小六功课,这段时日无阿耶督促,想必荒废了不少,现如今先读书才是正事。”李世民观李惜愿默然,揽过她稚嫩身板,将尹氏异样神色视入眼底,却浑然不予理会,“至于作屏风,日后有的是机缘。”
李渊略略颔首,又问她:“阿盈愿住何处?阿耶派人为你安排。”
“我想和二哥住在一块。”李惜愿不假思索。
答案在李渊意料之中,遂象征性征求次子意见:“那便在二郎府中添处厢房,不知二郎可愿意?”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李小六拍拍李世民的肩,咧起嘴巴。
“这孩子!”李渊嗔道,眉间却舒展,“你初回长安,许多风土人情与从前已是大不相同,让二郎携着你四处逛逛,只是万莫贪玩。”
说起游玩李小六当然最有劲,二人一道告辞李渊后出门,穿过红墙黛瓦的甬道,瞅见前后无人,李小六表达对适才李世民解围之举的感激:“谢谢哥哥帮我回绝了尹姨妃,还是你会说话。”
李世民唇角微翘:“我就猜到你不愿给她作屏风,举手之劳而已。”
“不过——”他面容转而严肃,“小六日后要自己学会拒绝,人生在世,我们须有不讨好人之勇气,不是每个人的请托我们都需满足,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李小六便是太在意他人感受,害怕他人因她而不快乐,李二郎早将她性格摸透,深觉有必要及时纠正。
果然李小六闻言,沮丧地耷拉脑瓜:“这道理我也知晓,可我还是无法不在乎,哥哥你说——尹姨妃会不会从今往后不喜欢我?”
“那你有此顾虑,当初又为何拒绝她呢?”
“因我和她全然不熟。”好奇怪,哪有人第一面就使唤人干活的。
李世民牵了牵唇,放慢足步:“既然你与她素昧平生,那惧怕她不喜欢你又是作何?为一陌生人不安,岂非自找委屈?”
李小六倏尔睁大瞳目。
“哥哥说得好有道理!”李小六被他三言两语说通,脚底轻快许多,忽忆及一事,俄而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函。
“那哥哥帮我拿个主意,这次我要不要拒绝?”
李世民诧异地接过这份纹样优美的信函,手指掀动,一枚字迹清丽,辞藻含蓄的笺纸映入目帘。
李世民读罢信,视向她:“克明邀你共赏元夕灯会?”
面露稀奇:“他怎不邀我?”
李小六苦恼地说:“所以我才犹豫。我想跟哥哥和大家一块去,但小杜先生只邀请了我一个,我觉得才两个人观灯会很无趣,可我要是拒绝,小杜先生一定会不高兴。”
李世民拈着信笺,沉吟半晌,徐缓长吐一口呼吸。
“你有何高见?”
他摇摇头,将信笺塞回李小六算囊,道:“我亦无法解答你,此事还是询问你嫂嫂更适宜。”
待长孙知非阅罢,唇梢却漾起不同寻常的笑容。
这笑容瞧得李小六心里直打鼓,她肃立一旁,一本正经问:“嫂嫂看我做甚么?”
长孙知非搁下信纸,收敛唇角:“阿盈为何不愿?”
李小六将讲给李世民的原话一字未改转述,她专注聆听罢,颊边再次浮出神秘微笑。
“所以我究竟要不要去?”李小六按捺不住提问。
她反问:“阿盈从前可曾见杜先生主动邀请过他人?”
李小六脑瓜里使劲回想,最后摇了摇:“不曾。小杜先生一向很内敛。”
“那在阿盈眼中,杜先生此人如何?”
“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李小六思也未思,即答,“小杜先生人品清正,性情温和,学识渊博,优点数不胜数,我想和他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那我予阿盈一个建议。”长孙知非迎向她期待目光,“看来还是赴约比较好,毕竟你仅是抱着这般想法。”
甚么意思?
李小六琢磨不出后半句含义,便只听取前半句,于元夕这日准时赴约。
方至暮时,月影斜梢,长安城坊间彩光十里,游人如织。
一簇簇火龙与游凤相映成趣,李小六顾不得欣赏,足步匆匆,穿梭过无尽人潮,到达信中约定地点。
隐隐灯花掩映,一袭素白襕衫的郎君含笑而立,芝兰玉树,拂去坠落至肩的一片青叶,举手投足间自带风流意气,恰若那溢满全身的银辉月色。
“小杜先生!”顶着行人投来的艳羡目光,李小六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腰杆,不无得意地高声呼唤。
这可是她的好朋友!
“阿盈。”杜如晦应声踱来,手中提着一柄荷花形状的灯笼。
“原来小杜先生喜欢玩灯,早说就不必费这个钱了。”李小六懊恼道,“我会做,还不如我给小杜先生制一个。”
“此乃我购来赠予阿盈。”
“那我很喜欢!”李小六赶紧补救,将荷花灯提往手心里。
两人一路观灯,一路畅所欲言,其实以李小六讲述晋阳好吃好玩的为主,杜如晦作为听众,时而颔首笑视。
“不知小杜先生为何又在长安?”李小六好奇,她记得杜如晦上回明明是要去做县尉的。
“上回阿盈劝我不愿干便莫干,我将阿盈之言听入耳中,未几辞官而去,不久后闻阿盈父兄晋阳起兵,便随玄龄投至秦王帐下。”
“我就说嘛。”她深表赞同,“小杜先生一身才华,就该跟着我哥哥闯荡天下,做宰相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