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此时他方发觉身上衣物质感有异,不由垂下视线望去,见已然换上一件崭新薄绸襕袍,将茶碗搁回边案,他蹙起眉梢:“魏某原衣何在?”
  “啊,我观郎君衣袍脏了,便拿去请人濯洗,先找了件我哥哥的为你换上。”
  魏征谢过,终于想起问及两人身份,面露疑惑:“不知小娘子为何出现于此?”
  “因为……”李惜愿惭愧地耷拉脑瓜,瘪唇嗫嚅,“我就是不慎撞了你的小马主人。”
  “那这位郎君——”他又视女孩身旁少年。
  “这是我的哥哥李二郎,他是过来帮忙的。”
  原是给家里小孩惹了事善后的家长。
  李二郎躬身抱拳:“小妹骑术不精,不慎伤了先生……”
  “我没有不精,那是意外——”李惜愿抗议。
  李二郎瞪她,续向魏征道歉:“世民在此替小妹向先生赔礼,一切医药花费均由世民承担,还请先生静养便是。”
  “无妨,些微意外,世间常有,郎君与小娘子无需挂怀。”
  李惜愿挠挠头:“不敢贸然阅视郎君竹符,尚且不知郎君名姓?”
  “某姓魏名征。”
  闻言,李二郎未有如何反应,倒是李惜愿吃惊地张大嘴巴。
  一双瞳眸忍不住上下打量,挑起的眉梢浮出不可思议:“你是魏征?”
  “哎,怎可直呼魏先生名姓——”
  她小脸流露出惊诧:“这般年轻?”
  李惜愿那仅含粗浅历史知识的小脑袋里,魏征是个拗直刚正的倔老头形象。
  “魏某已年过而立,比不得这位李郎君五陵年少。”
  但李惜愿并未将他和哥哥比,而是与她的刻板印象相较。
  眼前的魏征端稳宁和,明亮光影攀爬竹帘缓移,逐渐映出男子朗硬峭拔的面庞。
  只是好年轻哇。
  看来百闻不如一见,一手资料永远无法被代替。
  .
  很快便至王氏赛书会之日,趁着侵晨时光,李小六便已起床整装,兴致灼灼跟随李二郎前往会场。
  此处位于王氏所建塔前空地,琉璃瓦碧色涟涟,雕梁飞甍,于日光下巍峨耸立,饶是见识过长安万千风物的李小六,亦忍不住怔忡地眨了眨目。
  隔着衣袖揪揪李二郎,她悄摸发表惊叹:“圣人见了也得言一声长眼。”
  “太原王氏乃自汉时即兴盛的累世门庭,世家富可敌国并不足以为奇。”
  李惜愿点点头:“那你可得好好写,否则便配不上这等壮丽高塔。”
  “尽予我压力,小六为何不亲自下场参会?”
  李二郎在此之前便已鼓动她报名,然李小六思量几番过后仍是踟蹰,理由是恐技艺不精,于众人眼前献丑。
  李二郎微叹声气,自己这位妹妹虽擅于给予他人鼓励,却将自卑深埋心底。
  她果断然拒绝,道:“我害怕听人评头论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
  她才不敢像一只珍禽异兽被众人围观点评呢。
  视她坚决态度,李二郎闭口不再劝,便将话题搁置不再提。
  此时与会者已次第到场,上至黄发古稀,下至如李二郎这般年青郎君,俱是各地远道而来的书法菁英。
  王氏家主为一四五十余的锦袍中年男子,排行十二,气宇轩昂,拱手环谢众人捧场毕,身旁长随奉命当众宣布规则。
  只听一声梆响,长随点燃一缕线香,约定香尽收卷。
  李小六心口惴惴,屏息注视李世民敛袖束腕,蘸墨落笔,一面默默为哥哥鼓劲,眼珠一面转悠悠逡巡四下,观察他人作书。
  由于铭文字体要求真书,即正楷,因而放眼望去,字皆端方清秀线形流畅,若非个中行家,恐难以视出水准高下。
  “我怎么瞧着大家水平皆差不多。”一同前来观赛的李道宗咝一声,嘀咕道,“这该如何评?”
  李道宗为李世民堂弟,李惜愿堂兄,素与李世民切磋军艺,此番偕行亦是为李二郎助阵。
  “评判书法,则自笔法、结体、墨法、章法、内涵五面入手,需观骨架是否挺立,是否符合该字体行笔……”李惜愿难得好为人师,将擅长领域的所学讲与他听。
  “罢了罢了,你莫讲了,听得脑晕。”李道宗摸摸下颌叫停,忽而瞥见李世民蓦然掷笔,曲腰捂腹,面甚痛苦状。
  “二郎似是腹痛!”他惊道。
  见势不妙,王十二旋即上前过问,李世民摆摆手,口中倒吸凉气:“无碍,只是这赛,世民恐参不得了。”
  王十二顿露出惋惜神情,视了眼将将完成数个大字的书作,摇首道:“还请移步王某屋中休憩,再唤一郎中来看,郎君身体至重,比试亦不过怡情耳。”
  李世民道:“恕世民虽无法参赛,不知可否荐一人代替?”
  “何人?”
  “舍妹六娘。”李世民抱拳。
  王十二诧问:“令妹亦擅书法?”
  “胜过世民十倍有余。”他挑起唇梢,竟含几分骄矜。
  王十二身畔长随不由面露难色,视向主人,插言道:“岂可令女子于大庭广众之下……”
  “休得多言。”家主略一思忖,抛去眼风喝止长随的嘀咕,随即转向李世民拱手而道,“王某初衷便是请一善书者撰铭,既然令妹亦精此道,便无拒绝之理,还请令妹速来。”
  李惜愿正目光炯炯盯着李世民,但见他与王氏家主相互谦恭言着甚么,掂量他身体应是无大碍,心中稍宽,便见李世民向自己招手。
  她以为哥哥有忙要帮,赶紧应声跑去,倏而手中被塞了一支兔毫,大脑尚未作出反应,李世民拍了拍她肩膀:“莫让为兄失望。”
  旋身便无影无踪。
  这算个甚么事儿!
  在心里暗暗鄙视李二郎临阵脱逃的行径,李惜愿沮丧认命,打起十二分精神,抱着不能让人嘲笑的心态,使劲浑身解数,将平生功力汇聚于此时笔端。
  观者席间,身旁众人见一女孩握笔参赛,顿时议论纷纷:“怎会是个姑娘?”
  “姑娘也能擅书?”
  “这如何能比得过这群成年男子?”
  李道宗窥着李惜愿的专注小脸,扭头与李世民耳语:“小六能行否?”
  “我若不知她底细,岂能腹痛?”李世民勾了勾眼角。
  李道宗醍醐灌顶。
  线香燃至末端,王十二宣告终了,长随依次将字幅挂上屏风,供众人赏阅。
  依照程式,需经名家们私下点评一刻钟时分,王氏家主端坐诸位,待最后宣布结果。
  参赛者均有绢匹作为奖励,然魁首的揭晓最为引人瞩目。
  点评者似对两幅作品优劣高低众说纷纭,正围聚一块争论不休,众人不禁猜测二者应是不分伯仲,故而迟迟不决。
  “莫慌,咱们已有十匹绢为赏赐,算不得空手而归。”李道宗目见李惜愿紧张攥爪,摸了摸她的脑袋安慰,“再者你本就是临时替二郎上阵,情势仓促未来得及作准备,这回败阵亦正常。”
  李惜愿仍是不吭声,李世民眼尖,瞥见她掌心蹭出的汗迹,自算囊中甩给她一副绢帕。
  “有甚可紧张?即便名列最末也算历练了一番,来了便是满载而归。”李世民道,“你的自信跑往何处了?”
  “我比不得你。”李惜愿承认,“我需要把你的自信分我一点。”
  忽而,人潮岑寂,原先嘈杂归于安静,众人屏息,只待王十二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布结果。
  他却未开口出言,而是撩袍缓步,一袭玄袍踱向观者席间。
  穿梭人海,于千百双瞳目注视中,他步至李二郎身前,骤而停驻。
  从身旁长随手捧的铜盘中取出一支檀木紫毫,袍袖挥转,伸向李惜愿瞳眸底下。
  声音清亮:“恭喜李小娘子,拔得此次大会头筹。”
  .
  结果宣布后半晌过去,李惜愿的脑瓜仍是懵忡。
  “我?”她指了指自己,“我赢了?”
  她简直不敢相信:“为什么会是我?”
  “为何不会是你?”李世民反问。
  “因为……我总是觉得自己实力不足。”李惜愿小声说。
  “那是你不够自信,此乃你的老毛病。”李世民微哂,闲闲后仰,“蟾宫折桂还不能说明小六的实力么?”
  “我担心是王家瞧我是个小孩,有意让给我的。”李惜愿蹙紧眉尖,吐露心底狐疑。
  李世民轻呵一声,缓缓自胡床直起腰,稍往前倾,定眸锁住她满是踌躇的瞳目:“你且听为兄试作分析,令这场比试的魁首花落一个年未及笄的小娘子,本就容易引起公众质疑,王家又为何置名声于不顾,非得为你舞弊?”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她长呼一口气,重重点头,又像寻求肯定般追逐他神情:“其实我还是挺有能耐的,对罢?”
  “自然,为兄深知我家小六能耐,也不枉我腹痛一场。”李世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