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不求奖励,只求老百姓满意。”王英说起这种话也是张口就来。
  “好好,我们副食品厂的员工,就该有这种觉悟。”钱同生很满意王*英的回答,“接下来,就要铺货了,后续的生产,你有什么想法吗?”
  王英点头:“先铺货,看北崇这边的销量如何,我们的产能能不能跟上,尤其是原料这一块,能不能长期保证。如果本市供应后,还有余量,看能不能向周边推广。之后,等销量稳定了,我就再开发新的口味,就像云片糕一样……”
  王英把后续计划和钱同生一说,钱同生听得连连点头。
  “很好,很好……后续的生产还是交给你负责。”钱同生说。
  “是。”王英应下,其实这些事,应该是由车间主任管了,因为她只是开发小组的组长。但她没有问车间主任的事,这种事,她不能主动问,问了可不就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
  王英觉得,以她现在的资历,不可能这么快让她当车间主任,她猜领导们会让她干着车间主任的活,但是不给她车间主任的职位和待遇。直到她做出更大的成绩,才把职务给她。
  王英不着急,先把实权抓着,手底下人培养着,不愁将来当不上车间主任。
  第82章 过年“等英子有孩子了,她肯定能体会……
  福利发放后的第三天,百货商店和供销点开始售卖沙琪玛和改良版的精装云片糕。
  这两样东西一上市,就深受北崇的老百姓喜欢。谁真的想天天吃“忆苦饭”,不想来点油水、来点甜头呢?
  转眼就是除夕,过去老传统老习惯,比如敬神啊、庙会啊、守岁啊之类全都是“四旧”,在这个时候都是不允许的。
  但关上门,自家团聚一堂,吃点好的还是可以的。
  赵家的堂屋里,一家四口在吃年夜饭。桌上的菜有清炖肉圆、糖醋鱼、红烧肉、蒸腊肉、炖豆腐、煮干丝、桂花糖藕还有两瓶橘子罐头已经开了封,可以说是非常丰盛,在北崇是数得着的好了。一家子还开了瓶酒,一人倒了一小盅。
  王英一边吃着饭,一边在心里算着,离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的日子还有几年。
  “今年这个肉圆炸得好,好像和往年有点不太一样。”赵主任一边吃一边说。
  陈秀琴笑着说:“今年这里头放了藕,往年放的是萝卜,还是英子说的呢,说放藕好吃。”
  “嗯,好吃,我也喜欢。”赵云升说,“来英子,我敬你。”
  赵云升说着把小酒盅给端起来,敬王英。
  王英端起酒盅和赵云升碰了一下,然后在赵云升“哎、哎、你别干啊!”的叫声中,一饮而尽。
  赵云升见王英把酒干了,也只好跟着干了,他放下酒盅对王英说:“英子,难不成你还是个海量?”
  “我没喝过,不知道啊!”王英说。
  但王英前世确实挺能喝的,前世她刚南下做生意,认识一个鲁省的大姐,和她做生意的头一个要求,就是要陪她喝酒。王英那时候压根没喝过酒,但是为了拿下这笔生意,她硬着头皮说自己能喝,没想到一上酒桌,她还真的很能喝,然后和这个大姐就熟悉起来了,拿下了生意……
  赵云升又给王英斟了一小杯酒,说:“没喝过,不要喝那么猛。家里人,意思一下就行了。”
  王英嗯了一声,转头看赵云升,他的脸已经红了。
  陈秀琴和赵主任也干了一杯,两人放下酒盅后,陈秀琴说:“还是以前过年有意思,现在什么都不允许,鞭炮不让放一个,现在连个假期都没有,明天还要上班,真没意思。”
  “说这个干什么,现在也挺好的,日子不是一样过。”赵主任说,“一家人,都平平安安,还能团圆,比什么都好。”
  “这话也不错,来赵主任,我再敬你一杯,敬你这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陈秀琴举起酒盅,赵云升忙给两人把酒给满上。
  赵主任端起酒杯说:“一家人吃这一杯吧,吃完就不吃了。”
  王英和赵云升也举起酒杯,四个人在饭桌中央碰了杯,然后都是一饮而尽,一齐放下酒盅,欢笑出声。
  老王家,王永仁和李凤菊坐在大方桌前,也弄了好几个菜。王永仁一个人在喝酒,不停地嘎巴着花生米。
  李凤菊这会儿心里无比地想两个女儿,心里很后悔,把她们嫁早了。但更后悔的是,她当初没有拼命再生个儿子,生个儿子就能把别人家的姑娘领回来,多热闹。姑娘都是给人家的,这话一点都不假,李凤菊不由得叹出声。
  “你少喝点。”李凤菊见王永仁一杯接一杯的,劝了一句。
  “不喝干嘛。”王永仁没好气地说,“两个赔钱丫头全出门了,一辈子苦到现在,不知道图个什么,大丫头还和我们离心。”
  “不要说这话,上次去英子家,她婆婆招待得很客气,慧慧在她家出事,英子也跟着前后忙,也很关心慧慧。”李凤菊说。
  王永仁鼻孔出气:“哼,你看吧,她以后不会多孝顺的。出了门,除了过节,她回来过一趟?”
  “上班忙呢!”李凤菊指着他们家条案上的福利品,说:“今年这个福利品,不就是她弄出来的,天天上长白班,多累人。”
  王永仁又哼了一声:“你还说这话呢,这新产品弄出来也挺长时间了吧?她给我们提前送过一个了没?我跟你说凤菊,大丫头就是记恨上我们了,现在是冷心冷肺,往后也指望不上了。”
  李凤菊心里其实也不舒服,发福利那天,不知道怎么有人知道这个东西是王英弄出来的,还问李凤菊了,问他们是不是早就吃过了,吃腻了。李凤菊只有尴尬地笑笑,说人家单位的东西,又不是家里的……
  过了有三十四秒,李凤菊才说:“我们以后尽量不要再偏着慧慧,时间久了,她知道我们一碗水端平,还是会和我们亲的。”
  “做梦想屁吃呢。”王永仁说,“她现在一颗心全在赵家了,你对她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多对慧慧好一些,将来还有个指望。”
  李凤菊想起那天在赵家,王英和她婆婆在厨房说说笑笑,心里越发堵得慌,说:“不行,我不甘心,我养大的闺女,凭什么不跟我亲?亲母女到底有多大的仇,等英子有孩子了,她肯定能体会我这个做母亲的心。”
  “哼,随便你,你去哄她吧,反正老子已经舔着脸,去过赵家一趟,吃了她一通排头,以后不可能哄她孝顺我的。老子的钱,以后全给慧慧,一分也不给她。”王永仁说。
  “你也不要说这赌气的话!”李凤菊说,“英子家条件好,她自己又有本事,医院、政府又都认识人,你发痴了,非要跟她闹僵,哄哄她有什么不行的。自家亲闺女,小时候没哄过吗?”
  王永仁看看李凤菊,没吱声,又捏了一粒油炸花生米到嘴里,把酒盅里剩下的酒都喝完。
  王永仁没有再说话,闷头喝酒。李凤菊心里越想越觉得,等王英生孩子,就肯定能懂她了,心里盼着王英早点怀孕生孩子,最好也多生两个,她就更懂了。
  王英可不知道她妈心里的盘算,年夜饭吃完,一家在楼下嗑嗑瓜子,吃吃糖果,听着广播说闲话,说到九点多,散了回房。
  王英和赵云升回到楼上,洗漱好后上了床。这个时代,娱乐项目太少,只能关了灯,做些延续人类基因的伟大事业……
  一九七五年的农历新年第一天,王英照常上班,继续奋斗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
  王英现在每天一半的时间在办公室,一半的时间在车间,偶尔还要被赵主任或者厂长叫过去开会,每天几乎没有空下来的时候。
  大年初一上班,王英还有点不习惯,但厂里的同事们早就习惯了,都还和往常一样,最多打招呼时,说个新年奋进,更上一层楼之类的话。
  到了办公室,王英写今天的工作日程,她今天除了厂里的工作外,还想亲自去百货商店和供销点看看新产品的售卖情况。
  十点多的时候,王英去找钱厂长,说明来意后,钱厂长给她批了条子,允许她外出去“考察”。
  王英拿了条子,到车间喊了徐莉莉一起出去。
  罗文书听说组长带着徐莉莉出去考察,心里酸得不行。
  “组长要是男的就好了!”罗文书幽幽地说,“不然我是女的也行啊!”
  周前进失笑:“干嘛,你就这么想跟着组长啊?”
  “你不想吗?”罗文书说。
  周前进当然是想的,他想看看组长在外面是怎么考察的,会看哪些东西,会问什么话……
  “等过些日子,我们再和组长提,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她不能只照顾徐莉莉一个人,不顾我们这些组员。”周前进说。
  “没错!”罗文书强烈同意。
  吴海洋不吱声,他不想,他是真的怕了。因为上次的事,家里甚至想要他转组呢……但他也知道王组长是有本事的,也想跟着学东西,心里纠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