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谢长明才进来多久,院子里已飘出了浓郁的草药气味,姮沅一心挂念谢长明的病,忙疾步往内走,她素日为了干活方便是不穿曳地长裙的,很快便因为不适应被绊了几脚,谢长陵扶人的手都伸到眼前了,她却硬生生地靠着意志力忍着疼找准平衡点,站住了。
姮沅冲谢长陵致谢地一笑,急匆匆地进去了。
谢长陵看了看伸出后落空的手,倒不是很在意。
看得出来小嫂嫂性子保守,不是他随意勾勾手就能弄到手的,不过就该是这样,这样玩起来才会有趣。
他慢悠悠地走了进去,步履悠闲,根本看不出他对谢长明的病有一丝一毫的担心。
倒是姮沅一进去看到延请的大夫还未走,立刻如抓救命稻草般抓着大夫谢长明的情况。
大夫摇头叹气:“郎君的病情不容乐观,老夫已煎了支百年人参的参汤喂了下去,勉强替他吊着命罢了,若日后要郎君活得久,就得看府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奇珍异宝。可就算如此,老夫以为郎君至多也只能活两个月。”
姮沅变卖家产没有哭,带着个病人在路上颠沛,四处求人时也没有哭,听到大夫说谢长明命不久矣时却是再也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
她哽咽:“若他当年不离家,在谢府得了医治,病就好了?”
大夫未正面回答,只委婉道:“夫人,生死有命。”
姮沅泪盈眼眶,目光灰败了下去,道:“是啊,我就是他命里的那一劫。”
她望着躺在病床上,紧闭双目,脸色泛白的谢长明,痴痴道:“若能以我命换你命该多好。”
谢长陵足尖轻转,走了出去。
*
谢长明的父母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收到消息后,急匆匆地赶来已在半个时辰后,彼时姮沅一直在谢长明床边陪着他,为他擦身喂参汤,女使请她出去时,她怔了许久。
谢长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寿数了,她不想离开他身边哪怕片刻,可百年人参这种稀罕物绝非她可以承担的,她必须去见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替谢长明跪请二位的谅解。
姮沅这么想着,就被女使带着,一瘸一拐地去了某个正厅。
姮沅一介采桑女,连靠近衙门都害怕,平日根本没有与老爷贵人相处的经验,所谓的礼数还是向百家打听求来的,行得自然是不伦不类,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谢四夫人的轻嗤。
谢长陵不在,谢四夫人的声都敢高了几度,她厌恶地看向姮沅:“你就是那个哄骗我儿离家的狐媚子?我儿躺在床上生死未知,你打扮得这么鲜亮做什么?我儿还没死呢,你就想着勾搭旁的人了?”
姮沅准备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先被谢四夫人当头喝骂,无数个罪名栽赃了下来,她瞪大眼,赶紧张口解释:“衣裳是大司马准备的。”
谢四夫人吃准了她就是有了异心,不肯相信她的解释:“大司马日理万机,怎会替你准备衣裳?不过是吩咐仆从一声罢了,最后决定穿不穿的还是你,你说你居心为何?”
谢四夫人真是恨死姮沅了。
谢长明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才华并不算出众,但在家族荫庇下,过完富足的一生也是不难的,若不是因为姮沅的勾引,他怎会私奔离家,怎会因无钱久病不治,竟到了命不久矣的地步。
尽管大夫说过这还是谢长明胎里带出来的病,但霸道的谢四夫人认为只要留在谢家,由人参鹿茸养着,谢长明必不会病重至此。
因此,就得怪姮沅。
谢四老爷道:“好了,见长明要紧,你何苦跟她吵?我都不知道大司马为何还要安排我们见她,就该把我们直接带到长明病榻前。”
他甩了甩袖子,走到姮沅面前,鄙夷地看了她一眼:“若我儿病死了,定教你殉葬。”
大衍早废除了活人殉葬,但谢家什么事都能做到。
姮沅并不怀疑谢四老爷的能力和手段,她也没有心力去辩驳什么,当她听到谢长明命不久矣时,早就心生死意,此刻谢四老爷的话倒是全了她的心愿:“我愿殉死。”
“绝无可能!”谢四夫人道,“活着的时候,你将我儿的寿数纠缠没了,难道死了你还不肯放过他?我绝不同意!和离,我要你立刻和我儿和离。”
姮沅愿殉死,是因为她舍不得谢长明,也觉得亏欠他,可好生生的夫妻怎么能随便被拆散?姮沅绝不同意。
“我与长明是拜过天地,祭过山神的,我们相约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还要做夫妻,我怎么能背信誓言,与他和离?”
“你还说你不想害他?”谢四夫人怒道,“公中说了,长明已非谢家人,若要公中拿银子养着他,他必须先认祖归宗,你不与我儿和离,难道还期盼谢家承认你这个贱婢做谢家的十一夫人吗?”
姮沅脸色发白。
谢四夫人将已准备好的和离书扔到姮沅面前:“签。”
姮沅的眼泪滴滴落下,将刚写的字迹晕成一团团的墨黑,她泣声道:“我若同长明和离,还能在他身边照顾他吗?”
谢四夫人不耐烦了:“我从未见过你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姮沅哭道:“夫人,我知晓三年前的事惹了你生气,可如今长明病重,身边需要人照顾,他看不到我也会忧心我的,这对他身体不好,求你让我留在他身边照顾他,之后你们想怎么责打我,或者叫我殉死,我都没有二话。”
谢四夫人正要说话,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外传向内:“我才片刻不来,叔叔婶婶怎么将小嫂嫂逼到这个地步了。”
谢长陵撩开衣袍,踏进厅内第一步的瞬间,谢四夫人的情绪都被赶进了体内,讪讪地站在那儿,大气都不敢出,再观谢四老爷也是如此,明明是个长辈,在谢长陵面前,却丧眉耷眼,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唯独姮沅看到他,还把他当救星,急着求他:“大司马,你可否替我做主,这身衣裳是你替我准备的,你还说好,我才敢穿的,并无旁的什么意思。”
她哭得面嫩颊粉,像被春水淋过的薄皮多汁的蜜桃,谢长陵欣赏了会儿方才漫不经心地抬眼看向谢四夫人,不等他说什么,方才还一口咬定姮沅狐媚的谢四夫人立刻改口:“是我误会了。”
谢长陵慢悠悠开口:“那是不是该道歉呢?”
谢四夫人哽了下,谢四老爷在旁轻咳声,她只好不情不愿地跟姮沅道歉,姮沅诚惶诚恐不敢受,一只手按在了她的肩膀上,不容反抗的压力让姮沅只能深受了这一歉。而此刻又有若有若无的药酒香袭上姮沅的鼻尖,她一怔,那和离书便脱出手
飘到了地上。
谢长陵似有好奇心:“这是什么。”
谢四夫人忙道:“大司马,这是族中的规矩,四叔四婶积蓄不多,实在掏不出银子。”
谢长陵说了句:“四叔平日少去几次赌坊,也不至于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
谢四老爷在谢长陵面前被教训得跟孙子一样,一声都不敢吭。
姮沅听到赌坊二字,便知谢四夫人未曾骗她,他们确实没有体己,担负不了谢长明的医治费用,而谢长陵只是谢长明的族弟,就连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都不曾开口求他,姮沅身为谢家不承认的儿媳,她也不好开口求谢长陵。
这和离书似乎是非签不可了。
姮沅心如刀割,只觉手腕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她弱声道:“大司马可否开恩帮夫君……”
未说完话,眼泪便先流了出来,她想说所欠银两日后她当牛做马还给谢长陵,可是她很清楚,便是将她卖了,她这辈子都挣不出那么多银子。
这般弱的底气,她怎么敢开口。
谢四老爷沉声道:“赶紧签了,让我们带了长明回去医治才是正经。”
姮沅忙求谢长陵:“我愿签和离书,只是大司马可否能允我随身照顾长明?”
谢长陵撩起眼皮,扫了眼谢四老爷:“十一兄便留在我府上,不必再挪动了。”
谢四老爷目光瞥向姮沅,动了动嘴唇,似要说点什么,但顾及谢长陵在前,最末只好化成一声长叹。
第3章
◎他就是个衣冠禽兽。◎
便是谢四夫人心中再不情愿,只要谢长陵发了话,此事便算是一锤定音,再无谢四夫人说话的余地。
她只得先把能抢到手的抢到手:“长明留在大司马处,我们过来看他,这下你总能签了罢。”
时至今日,也只能如此了。
姮沅签上名字。
她在落款时想到谢长明私逃出来,在月亮湖畔寻到她,月沉湖水,光灿如星,文弱的青年恳求地望着她,求她不要嫌弃他,收留他。
“等明日阿爹阿娘醒来,必然勃然大怒,一旦让族中知道,我被逐出族谱事小,就怕我与你领不了婚书。圆圆,你会不会因此嫌弃我,不要我?”
那时姮沅便坚定地摇摇头,对谢长明道:“我不在乎那个,我们农家成亲也没有婚书,都是扯块红布做身新衣裳,摆桌酒席,让周遭知晓便可。一纸文书算不得什么,最要紧的是我们能日夜在一处了。”
姮沅冲谢长陵致谢地一笑,急匆匆地进去了。
谢长陵看了看伸出后落空的手,倒不是很在意。
看得出来小嫂嫂性子保守,不是他随意勾勾手就能弄到手的,不过就该是这样,这样玩起来才会有趣。
他慢悠悠地走了进去,步履悠闲,根本看不出他对谢长明的病有一丝一毫的担心。
倒是姮沅一进去看到延请的大夫还未走,立刻如抓救命稻草般抓着大夫谢长明的情况。
大夫摇头叹气:“郎君的病情不容乐观,老夫已煎了支百年人参的参汤喂了下去,勉强替他吊着命罢了,若日后要郎君活得久,就得看府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奇珍异宝。可就算如此,老夫以为郎君至多也只能活两个月。”
姮沅变卖家产没有哭,带着个病人在路上颠沛,四处求人时也没有哭,听到大夫说谢长明命不久矣时却是再也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
她哽咽:“若他当年不离家,在谢府得了医治,病就好了?”
大夫未正面回答,只委婉道:“夫人,生死有命。”
姮沅泪盈眼眶,目光灰败了下去,道:“是啊,我就是他命里的那一劫。”
她望着躺在病床上,紧闭双目,脸色泛白的谢长明,痴痴道:“若能以我命换你命该多好。”
谢长陵足尖轻转,走了出去。
*
谢长明的父母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收到消息后,急匆匆地赶来已在半个时辰后,彼时姮沅一直在谢长明床边陪着他,为他擦身喂参汤,女使请她出去时,她怔了许久。
谢长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寿数了,她不想离开他身边哪怕片刻,可百年人参这种稀罕物绝非她可以承担的,她必须去见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替谢长明跪请二位的谅解。
姮沅这么想着,就被女使带着,一瘸一拐地去了某个正厅。
姮沅一介采桑女,连靠近衙门都害怕,平日根本没有与老爷贵人相处的经验,所谓的礼数还是向百家打听求来的,行得自然是不伦不类,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谢四夫人的轻嗤。
谢长陵不在,谢四夫人的声都敢高了几度,她厌恶地看向姮沅:“你就是那个哄骗我儿离家的狐媚子?我儿躺在床上生死未知,你打扮得这么鲜亮做什么?我儿还没死呢,你就想着勾搭旁的人了?”
姮沅准备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先被谢四夫人当头喝骂,无数个罪名栽赃了下来,她瞪大眼,赶紧张口解释:“衣裳是大司马准备的。”
谢四夫人吃准了她就是有了异心,不肯相信她的解释:“大司马日理万机,怎会替你准备衣裳?不过是吩咐仆从一声罢了,最后决定穿不穿的还是你,你说你居心为何?”
谢四夫人真是恨死姮沅了。
谢长明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才华并不算出众,但在家族荫庇下,过完富足的一生也是不难的,若不是因为姮沅的勾引,他怎会私奔离家,怎会因无钱久病不治,竟到了命不久矣的地步。
尽管大夫说过这还是谢长明胎里带出来的病,但霸道的谢四夫人认为只要留在谢家,由人参鹿茸养着,谢长明必不会病重至此。
因此,就得怪姮沅。
谢四老爷道:“好了,见长明要紧,你何苦跟她吵?我都不知道大司马为何还要安排我们见她,就该把我们直接带到长明病榻前。”
他甩了甩袖子,走到姮沅面前,鄙夷地看了她一眼:“若我儿病死了,定教你殉葬。”
大衍早废除了活人殉葬,但谢家什么事都能做到。
姮沅并不怀疑谢四老爷的能力和手段,她也没有心力去辩驳什么,当她听到谢长明命不久矣时,早就心生死意,此刻谢四老爷的话倒是全了她的心愿:“我愿殉死。”
“绝无可能!”谢四夫人道,“活着的时候,你将我儿的寿数纠缠没了,难道死了你还不肯放过他?我绝不同意!和离,我要你立刻和我儿和离。”
姮沅愿殉死,是因为她舍不得谢长明,也觉得亏欠他,可好生生的夫妻怎么能随便被拆散?姮沅绝不同意。
“我与长明是拜过天地,祭过山神的,我们相约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还要做夫妻,我怎么能背信誓言,与他和离?”
“你还说你不想害他?”谢四夫人怒道,“公中说了,长明已非谢家人,若要公中拿银子养着他,他必须先认祖归宗,你不与我儿和离,难道还期盼谢家承认你这个贱婢做谢家的十一夫人吗?”
姮沅脸色发白。
谢四夫人将已准备好的和离书扔到姮沅面前:“签。”
姮沅的眼泪滴滴落下,将刚写的字迹晕成一团团的墨黑,她泣声道:“我若同长明和离,还能在他身边照顾他吗?”
谢四夫人不耐烦了:“我从未见过你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姮沅哭道:“夫人,我知晓三年前的事惹了你生气,可如今长明病重,身边需要人照顾,他看不到我也会忧心我的,这对他身体不好,求你让我留在他身边照顾他,之后你们想怎么责打我,或者叫我殉死,我都没有二话。”
谢四夫人正要说话,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外传向内:“我才片刻不来,叔叔婶婶怎么将小嫂嫂逼到这个地步了。”
谢长陵撩开衣袍,踏进厅内第一步的瞬间,谢四夫人的情绪都被赶进了体内,讪讪地站在那儿,大气都不敢出,再观谢四老爷也是如此,明明是个长辈,在谢长陵面前,却丧眉耷眼,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唯独姮沅看到他,还把他当救星,急着求他:“大司马,你可否替我做主,这身衣裳是你替我准备的,你还说好,我才敢穿的,并无旁的什么意思。”
她哭得面嫩颊粉,像被春水淋过的薄皮多汁的蜜桃,谢长陵欣赏了会儿方才漫不经心地抬眼看向谢四夫人,不等他说什么,方才还一口咬定姮沅狐媚的谢四夫人立刻改口:“是我误会了。”
谢长陵慢悠悠开口:“那是不是该道歉呢?”
谢四夫人哽了下,谢四老爷在旁轻咳声,她只好不情不愿地跟姮沅道歉,姮沅诚惶诚恐不敢受,一只手按在了她的肩膀上,不容反抗的压力让姮沅只能深受了这一歉。而此刻又有若有若无的药酒香袭上姮沅的鼻尖,她一怔,那和离书便脱出手
飘到了地上。
谢长陵似有好奇心:“这是什么。”
谢四夫人忙道:“大司马,这是族中的规矩,四叔四婶积蓄不多,实在掏不出银子。”
谢长陵说了句:“四叔平日少去几次赌坊,也不至于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
谢四老爷在谢长陵面前被教训得跟孙子一样,一声都不敢吭。
姮沅听到赌坊二字,便知谢四夫人未曾骗她,他们确实没有体己,担负不了谢长明的医治费用,而谢长陵只是谢长明的族弟,就连谢四老爷和谢四夫人都不曾开口求他,姮沅身为谢家不承认的儿媳,她也不好开口求谢长陵。
这和离书似乎是非签不可了。
姮沅心如刀割,只觉手腕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她弱声道:“大司马可否开恩帮夫君……”
未说完话,眼泪便先流了出来,她想说所欠银两日后她当牛做马还给谢长陵,可是她很清楚,便是将她卖了,她这辈子都挣不出那么多银子。
这般弱的底气,她怎么敢开口。
谢四老爷沉声道:“赶紧签了,让我们带了长明回去医治才是正经。”
姮沅忙求谢长陵:“我愿签和离书,只是大司马可否能允我随身照顾长明?”
谢长陵撩起眼皮,扫了眼谢四老爷:“十一兄便留在我府上,不必再挪动了。”
谢四老爷目光瞥向姮沅,动了动嘴唇,似要说点什么,但顾及谢长陵在前,最末只好化成一声长叹。
第3章
◎他就是个衣冠禽兽。◎
便是谢四夫人心中再不情愿,只要谢长陵发了话,此事便算是一锤定音,再无谢四夫人说话的余地。
她只得先把能抢到手的抢到手:“长明留在大司马处,我们过来看他,这下你总能签了罢。”
时至今日,也只能如此了。
姮沅签上名字。
她在落款时想到谢长明私逃出来,在月亮湖畔寻到她,月沉湖水,光灿如星,文弱的青年恳求地望着她,求她不要嫌弃他,收留他。
“等明日阿爹阿娘醒来,必然勃然大怒,一旦让族中知道,我被逐出族谱事小,就怕我与你领不了婚书。圆圆,你会不会因此嫌弃我,不要我?”
那时姮沅便坚定地摇摇头,对谢长明道:“我不在乎那个,我们农家成亲也没有婚书,都是扯块红布做身新衣裳,摆桌酒席,让周遭知晓便可。一纸文书算不得什么,最要紧的是我们能日夜在一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