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几息之间,便只剩下一人。
如期站到一旁,他半边脸都是被溅上的血,手中提着的那柄刀也滴滴答答地滚着血珠。
这是祝琬第二次见到杀人的场景。
上次是在那处废弃的官驿之中,但当时她不想和这主仆二人扯上干系,也不想看到不该看的事情,主动退去了院中。
此番却是亲眼所见。
一息之前还活着的人,这会已然身首异处,软塌塌地倒在地上,流不尽的血一点点漫开,延至祝琬的脚下。
眼前的场景渐渐和她自小梦中见到的每一次梦魇重合起来。
好似此时她不在禹地纷争之所,而是自小长大的中州帝都。
她手捂着胸口,强压着几欲作呕的感觉,站在几个士兵之后,一声不敢出,只是大口又短促地喘息。
闭上眼就是方才如期手起刀落的场面,可睁开眼,却是更难看的场面。
祝琬来这边之前,其实对可能看到的场面有所预期。
她知道这边的人都是叛党,也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必然会起战事。
她更知道,陈毓其人本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
头一次见到他的当夜,五十来号人尽数做了他刀下的亡魂。
最后以一场大火,将一切烧得尸骨无存。
可她再见那柄刀时,刀身明净透亮,映出一个两个好多个她。
令得她也忍不住去想,如今世道乱,世事难,他是不是也不忍见百姓苦。
否则他为何会说,“梁王他必须死”?
她甚至有过质疑,叛军当真便是不义的吗?
正是因这一点点质疑,她才会认为自己暂留此处是安全的。
但眼下这一幕,好似当头棒喝,令她从自以为是中醒神。
王朝末路,乱世中自有人揭竿而起。
可似这般不问青红皂白,只因彼此立场不同便斩尽杀绝的人,怎么看都不会是百姓的救赎吧?
是她最近心绪太过繁杂,既不能释怀于北地已成终局的那场战事,又为一路走来所见的百姓之苦难而郁结。
祝琬看向正中的陈毓。
他和周俨其实生得一点都不像。
此前她觉着这人讲话行事有几分像周俨,如今看却觉着哪哪都不像了。
去岁表兄回京时同她讲过军中的一些趣闻,言谈中有提及周俨。
打马提枪,所向披靡,过万军似入无人境,战场上的周俨,和他私下里那副寡淡又冷诮的性子判若两人。
祝琬听得有趣,却也想象不出那样的周俨。
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眼前陈毓这般的阴郁模样。
是她自己连日的胡思乱想,让她对当下处境发生了误判。
无论禹地何时起战事,无论梁王对她如何虎视眈眈,她都不能在这里久留。
他既对朝廷的人如此狠辣,难保未来不会用同样的酷烈手段逼迫她,亦或者去胁迫爹爹。
她越想越是心惊,便打算就此回到自己的营帐,好好盘算一下天亮后该怎么带着自己的人从这里离开。
毕竟前几日陈毓也说,她想走可以走,如果她不怕死的话。
她怕死。
可她更怕求死不能。
祝琬强忍着不适,后退着打算离开,可她急促的呼吸久久平静不下来,在她前面不远处的几个士兵恰时回过头来,口中关切地开口:
“兄弟,你这若是实在不舒服,便去……”
他的话在看到祝琬时顿住了。
似乎是在此刻见到她很意外。
这几人一动,里面的人也朝这边投望过来。
祝琬定定站在原地,火光映出她惨白的面容,唇微微开合,气息仍是乱地不行。
正中的那人看了如期一眼,如期像是犯了错一般地低下头。
下一刻,他似是开口说了什么,如期应时而动。
不过几息,场上的尸首俱被抬了下去,只剩下挥之不散的血腥气仍在弥漫。
另有两人将本已闭着眼睛等死的最后一人从地上拖拽起来,推推搡搡地往另一边带。
那人似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人被带着走,头却下意识转动着看向四周。
紧接着他便看到了祝琬。
他先是困惑,旋即又看了另一旁的陈毓,像是忽地想通了什么关节似的,一边极力地挣脱,一边支支吾吾地试图顶出口中塞着的东西,想要开口说话。
他看见祝琬,祝琬自然也看到了他。
正是几年前到访过相府,送了一大堆礼物都被父亲退回、只留下他一幅字的那个门生。
看他的样子,祝琬便知道,他认出了自己。
他以为自己是他的救命稻草。
熟不知她的处境也没比他好到哪去。
祝琬看向踱步朝她走近的人,忍着心里的不适和畏惧,强撑出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来。
她还要同这人周旋谈判,万不能先露了怯。
然而宽袍长袖之下,她的手心满是冷汗。
眼见来人走到近前了,她先声开口,若无其事地问道:
“你们这边好吵,可是今夜发生什么事了?”
陈毓一路行至她的身前,不仅挡住了他身后的诸多视线,也挡去了她视线中满地的血色。
他不作声地盯着她的脸,不知道是不是祝琬的错觉,只觉着他越看,神情便越是冷然。
良久,他垂眸瞥她,微冷的声音中犹听得出几分嘲意:
“虽然你装得不太像,但我还是可以配合你。”
“需要我配合你做戏么?祝姑娘?”
【作者有话说】
[绿心]
第22章 022
◎“我的刀下,可还从没有枉死之人。”◎
做戏。
祝琬垂下眼。
的确,想也知道此时她的脸色有多差,怎么可能是什么都没看见。
连方才那几个站在她面前的士兵都察觉到她的异样,更何况是陈毓。
她没吭声。
两相静默。
像是无声的对峙,亦像是某种遇到棘手麻烦时束手无策的缄口。
此时陈毓直直站在她的身前,她的视野被他尽数占据,入目时不见满地的血色,祝琬心口一直翻涌的不适也渐渐平息下来。
她扬头看向陈毓,心知今夜事已不再是三言两语便能揭过去的。
“若我说,我今夜什么都没有看到,一觉会睡到天亮,将军愿意信吗?”
祝琬试探着开口,却没想到面前的陈毓认同地点点头。
“本应如此的。”
他若有深意地看她一眼。
“你本是应该睡到天亮的。”
这话任谁听着都会直觉不对劲。
祝琬想起方才刚从帐内起身时那种熟悉的感觉。
她睡眠一贯不踏实,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幼时夜夜惊醒,陈甄想了好些办法,言玉也是因为能哄她入眠这才得以留在她的身边。
后来长大了些,也只是堪堪能入寝,但也是浅眠,稍有动静便会惊醒。
尚在相府时,她房间里睡前燃的香料也都是些对身体没有负担的助眠香。
方才她自帐中醒来时,身上的感觉便好似用了些助眠的东西一般,但当时她也只以为是那火盆里燃的炭火太差了。
祝琬心头更是惊惧。
这几日言玉都寸步不离地守在她的营帐边,旁的不敢说,但绝没有其余的人进入过她的帐内。
可饶是这样,她的住处还是能被旁人动手脚。
若非是她自小用惯了这些香料,怕是这一夜当真便会昏头睡过去。
祝琬又是恼又是畏惧,仔细地回想了下今夜的所见。
她本是在睡梦中被一阵喧哗声惊动这才醒过来,出了营帐之后看到营地外侧虽有来往巡视的士兵,可却看不出交战过的痕迹。
也正是这些士兵们彼此呼唤应声没掩声量,才会将她惊醒。
她越往陈毓这边走,反而越是安静的。
刚过来没多久便看到方才杀人的难看场面。
她忍不住望向面前这人的眼。
平静,却无端令人心悸。
像是林间草木中伺机而动的野兽,将心底的杀意与目中凶光一并藏匿。
他给她用药,是怕她瞧见他的秘密?
可她只看到他今夜杀了几个朝廷的人,而他本就是叛军,砍掉多少朝中人的脑袋她都不会觉着奇怪。
最多就是觉着他暴戾酷烈,残忍无情罢了。
这有什么非叫她回避不可的必要吗?
还是说另有什么被她忽略的紧要关节……
一时间祝琬心中惊疑不定,反倒踌躇起来。
她有些摸不准这人的目的,一时间也不大敢开口,生怕因自己的多言招惹祸端。
正想着,陈毓抬手提住她后腰处的衣衫和系带,提气纵身将她带离那处血腥气久久不散的临时刑场。
再度被这人拎着穿风而行,祝琬竟有些没脾气。
如期站到一旁,他半边脸都是被溅上的血,手中提着的那柄刀也滴滴答答地滚着血珠。
这是祝琬第二次见到杀人的场景。
上次是在那处废弃的官驿之中,但当时她不想和这主仆二人扯上干系,也不想看到不该看的事情,主动退去了院中。
此番却是亲眼所见。
一息之前还活着的人,这会已然身首异处,软塌塌地倒在地上,流不尽的血一点点漫开,延至祝琬的脚下。
眼前的场景渐渐和她自小梦中见到的每一次梦魇重合起来。
好似此时她不在禹地纷争之所,而是自小长大的中州帝都。
她手捂着胸口,强压着几欲作呕的感觉,站在几个士兵之后,一声不敢出,只是大口又短促地喘息。
闭上眼就是方才如期手起刀落的场面,可睁开眼,却是更难看的场面。
祝琬来这边之前,其实对可能看到的场面有所预期。
她知道这边的人都是叛党,也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必然会起战事。
她更知道,陈毓其人本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
头一次见到他的当夜,五十来号人尽数做了他刀下的亡魂。
最后以一场大火,将一切烧得尸骨无存。
可她再见那柄刀时,刀身明净透亮,映出一个两个好多个她。
令得她也忍不住去想,如今世道乱,世事难,他是不是也不忍见百姓苦。
否则他为何会说,“梁王他必须死”?
她甚至有过质疑,叛军当真便是不义的吗?
正是因这一点点质疑,她才会认为自己暂留此处是安全的。
但眼下这一幕,好似当头棒喝,令她从自以为是中醒神。
王朝末路,乱世中自有人揭竿而起。
可似这般不问青红皂白,只因彼此立场不同便斩尽杀绝的人,怎么看都不会是百姓的救赎吧?
是她最近心绪太过繁杂,既不能释怀于北地已成终局的那场战事,又为一路走来所见的百姓之苦难而郁结。
祝琬看向正中的陈毓。
他和周俨其实生得一点都不像。
此前她觉着这人讲话行事有几分像周俨,如今看却觉着哪哪都不像了。
去岁表兄回京时同她讲过军中的一些趣闻,言谈中有提及周俨。
打马提枪,所向披靡,过万军似入无人境,战场上的周俨,和他私下里那副寡淡又冷诮的性子判若两人。
祝琬听得有趣,却也想象不出那样的周俨。
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眼前陈毓这般的阴郁模样。
是她自己连日的胡思乱想,让她对当下处境发生了误判。
无论禹地何时起战事,无论梁王对她如何虎视眈眈,她都不能在这里久留。
他既对朝廷的人如此狠辣,难保未来不会用同样的酷烈手段逼迫她,亦或者去胁迫爹爹。
她越想越是心惊,便打算就此回到自己的营帐,好好盘算一下天亮后该怎么带着自己的人从这里离开。
毕竟前几日陈毓也说,她想走可以走,如果她不怕死的话。
她怕死。
可她更怕求死不能。
祝琬强忍着不适,后退着打算离开,可她急促的呼吸久久平静不下来,在她前面不远处的几个士兵恰时回过头来,口中关切地开口:
“兄弟,你这若是实在不舒服,便去……”
他的话在看到祝琬时顿住了。
似乎是在此刻见到她很意外。
这几人一动,里面的人也朝这边投望过来。
祝琬定定站在原地,火光映出她惨白的面容,唇微微开合,气息仍是乱地不行。
正中的那人看了如期一眼,如期像是犯了错一般地低下头。
下一刻,他似是开口说了什么,如期应时而动。
不过几息,场上的尸首俱被抬了下去,只剩下挥之不散的血腥气仍在弥漫。
另有两人将本已闭着眼睛等死的最后一人从地上拖拽起来,推推搡搡地往另一边带。
那人似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人被带着走,头却下意识转动着看向四周。
紧接着他便看到了祝琬。
他先是困惑,旋即又看了另一旁的陈毓,像是忽地想通了什么关节似的,一边极力地挣脱,一边支支吾吾地试图顶出口中塞着的东西,想要开口说话。
他看见祝琬,祝琬自然也看到了他。
正是几年前到访过相府,送了一大堆礼物都被父亲退回、只留下他一幅字的那个门生。
看他的样子,祝琬便知道,他认出了自己。
他以为自己是他的救命稻草。
熟不知她的处境也没比他好到哪去。
祝琬看向踱步朝她走近的人,忍着心里的不适和畏惧,强撑出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来。
她还要同这人周旋谈判,万不能先露了怯。
然而宽袍长袖之下,她的手心满是冷汗。
眼见来人走到近前了,她先声开口,若无其事地问道:
“你们这边好吵,可是今夜发生什么事了?”
陈毓一路行至她的身前,不仅挡住了他身后的诸多视线,也挡去了她视线中满地的血色。
他不作声地盯着她的脸,不知道是不是祝琬的错觉,只觉着他越看,神情便越是冷然。
良久,他垂眸瞥她,微冷的声音中犹听得出几分嘲意:
“虽然你装得不太像,但我还是可以配合你。”
“需要我配合你做戏么?祝姑娘?”
【作者有话说】
[绿心]
第22章 022
◎“我的刀下,可还从没有枉死之人。”◎
做戏。
祝琬垂下眼。
的确,想也知道此时她的脸色有多差,怎么可能是什么都没看见。
连方才那几个站在她面前的士兵都察觉到她的异样,更何况是陈毓。
她没吭声。
两相静默。
像是无声的对峙,亦像是某种遇到棘手麻烦时束手无策的缄口。
此时陈毓直直站在她的身前,她的视野被他尽数占据,入目时不见满地的血色,祝琬心口一直翻涌的不适也渐渐平息下来。
她扬头看向陈毓,心知今夜事已不再是三言两语便能揭过去的。
“若我说,我今夜什么都没有看到,一觉会睡到天亮,将军愿意信吗?”
祝琬试探着开口,却没想到面前的陈毓认同地点点头。
“本应如此的。”
他若有深意地看她一眼。
“你本是应该睡到天亮的。”
这话任谁听着都会直觉不对劲。
祝琬想起方才刚从帐内起身时那种熟悉的感觉。
她睡眠一贯不踏实,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幼时夜夜惊醒,陈甄想了好些办法,言玉也是因为能哄她入眠这才得以留在她的身边。
后来长大了些,也只是堪堪能入寝,但也是浅眠,稍有动静便会惊醒。
尚在相府时,她房间里睡前燃的香料也都是些对身体没有负担的助眠香。
方才她自帐中醒来时,身上的感觉便好似用了些助眠的东西一般,但当时她也只以为是那火盆里燃的炭火太差了。
祝琬心头更是惊惧。
这几日言玉都寸步不离地守在她的营帐边,旁的不敢说,但绝没有其余的人进入过她的帐内。
可饶是这样,她的住处还是能被旁人动手脚。
若非是她自小用惯了这些香料,怕是这一夜当真便会昏头睡过去。
祝琬又是恼又是畏惧,仔细地回想了下今夜的所见。
她本是在睡梦中被一阵喧哗声惊动这才醒过来,出了营帐之后看到营地外侧虽有来往巡视的士兵,可却看不出交战过的痕迹。
也正是这些士兵们彼此呼唤应声没掩声量,才会将她惊醒。
她越往陈毓这边走,反而越是安静的。
刚过来没多久便看到方才杀人的难看场面。
她忍不住望向面前这人的眼。
平静,却无端令人心悸。
像是林间草木中伺机而动的野兽,将心底的杀意与目中凶光一并藏匿。
他给她用药,是怕她瞧见他的秘密?
可她只看到他今夜杀了几个朝廷的人,而他本就是叛军,砍掉多少朝中人的脑袋她都不会觉着奇怪。
最多就是觉着他暴戾酷烈,残忍无情罢了。
这有什么非叫她回避不可的必要吗?
还是说另有什么被她忽略的紧要关节……
一时间祝琬心中惊疑不定,反倒踌躇起来。
她有些摸不准这人的目的,一时间也不大敢开口,生怕因自己的多言招惹祸端。
正想着,陈毓抬手提住她后腰处的衣衫和系带,提气纵身将她带离那处血腥气久久不散的临时刑场。
再度被这人拎着穿风而行,祝琬竟有些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