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好了好了,有问题随时问,没有问题就开始写吧,”皇帝命令道,“你们可都代表着整个大卫文学的最高水平,千万别给朕丢脸啊!”
现在不是有点荒谬了,是十分的荒谬!
但,来都来了,除了写还能怎么办?
这时又有人问了:“殿下,可否将扇子取出供臣等一观?小臣愚钝,想象力不如记忆力丰富,若是能亲眼见到阴阳……哦不,亲眼见到雪昼的风姿,定能如实甚至超常发挥将其记录下来。”
前后左右的文官抬起头,纷纷期待地看着卫缙。
卫缙打量着众人的神情,叹道:“有要求就要像这位大人早点提,难道本王还能不给你们看吗?”
一群顽固老古董,憋不死你们。
卫缙想着,迈开长腿离开了大堂。
不多时便又重新返回了,手中多了那把惯常拿着的折扇。
望见那扇子的一刻,皇帝瞬间什么都想起来了。
哦……雪昼,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那小美人,极有可能是皇叔的扇子生出来的灵识啊!
想不到皇叔竟有此等机缘,皇帝暗暗羡慕。
若是他也从皇家宝库里挑一件日日带着,勤勤抚摸,是不是也能召唤出这么美的器灵?
卫缙施了个法术,那扇子飞到空中,徐徐展开,将各个细节展现在众人面前。
文官们围上去细细打量,这把折扇的确很美,扇柄处已经被卫缙用得有些光滑,扇骨标致、齐整,红色的扇穗还坠着一颗莹润且成色极好的玉珠,扇面展现得正是冬日雪景图,连角落里那“拨雪寻春,烧灯续昼”八个字都特别应景。
但众人却望见扇面左上角有被火焰燎过的痕迹似的,仿佛烧没了一角,露出来了其他的图案。
有人问道:“殿下,这传世至宝的左上角是怎么回事?”
卫缙挑眉:“这就是本王这折扇的神奇之处了,这把扇子会随着时令变换春夏秋冬四副扇面,年关一过,春日在即,他自然要一点点更换图样了。”
原来如此,那是有点意思。
可是,这扇子再怎么有意思,他也就是个死物,就算好看,也没必要被夸到天上有地上无吧。
还是有部分文官面露土色。
卫缙将扇子收回,望着他们道:“还是没灵感?”
众人答:“不是不是,有点了,有点了。”
“本王的扇子也不单单是表面好看那么简单,”卫缙摸了摸扇坠,语气莫测道,“早在三年前,此扇生出灵识,化作一个武力高强的守护灵,是为守护本王而来。”
嗯?
听到这,大家纷纷抬起头来,将视线落在他手中的扇子上。
有卫缙纯黑色的手套作衬,显得那扇面的雪景越发圣洁无暇。
“此灵识随本王四处征战,诛灭不少鬼族,这等丰功伟绩要是写入骈文,也不枉本王受累唤出器灵了,各位若是亲眼见到神迹,可要费尽心力替本王好好夸上一夸啊。”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只见卫缙将扇子向空中一抛:“雪昼,出来吧。”
那一瞬间,小皇帝看得眼睛发直。
只见折扇展开,其中飘出一抹仙雾,亮光四起,一个紫衣少年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场的文官们都是不事修仙的普通人,便是平时见过许多小妖的,都不曾遇到过这等仙气飘飘的器灵。
这少年衣着繁复华丽,头饰、耳饰、腰饰皆不是凡品,左右耳后编着两条辫子,其余的头发则柔顺地半梳半散着,至于长相就更是万中无一了,尤其那双杏眼,其中不掺任何杂质,看上去就不像凡俗之辈能孕育出的后代。
被这么多人盯着,雪昼十分有十二分的不自在,他悄悄向卫缙那处挪了挪:“衔山君。”
卫缙清咳两声,似笑非笑地挡在他身前:“诸位见也见了,我家小扇子怕生,还请诸位动笔吧。”
第12章
满朝文臣奋战三四个时辰,终于在宫门落钥前完成了各自的初稿。
随后就是漫无止境的争吵,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对仗,展开了激烈的骂战。
那几天的早朝,武官纷纷发现同僚们都蔫了吧唧的,讨论问题时一个个看上去口干舌燥,疲惫得不想说话。
下朝之后也没再像往常一样匆匆回家,而是齐刷刷奔着翰林院而去。
真邪门。
转眼到了接风洗尘宴这日。
虽名为接风洗尘,实则早已布置成专为青蘅宗宗主准备的订婚喜宴,光禄寺与礼部膳部辛苦对接数日,终于将菜品与祭祀事宜准备妥当,广邀各宗修士来雕叶小筑赴会。
身为宴会的主人公,崔沅之一早便跟在皇帝身边接待各宗到访的修士。
皇帝今日起得也很早,为了解决此次鬼族入侵的危机,他耗费了很大心血,几乎将修仙界所有宗门请了个遍。
除天授、神权、徽玄三大宗门外,便是青蘅,还有各小宗。
眼下,徽玄宗大弟子带着两个师妹率先到访,他们手中拿着礼物,一入门便和崔沅之热情地说起话来。
随后是神权宗。
这一宗同样是大师兄赴宴,他身后跟着新收入门不到两年的小师弟,那小师弟一见到崔沅之,便缓缓跪了下来。
“……拜见恩人景云君。”
此人便是当年参与那场围猎战的鹤渊,只是脱离青蘅宗后被神权宗宗主收为义子,冠了姓,如今改叫师星移了。
一见到鹤渊,崔沅之腰间的藤鞭便动了动,没忍住化作少年模样,对着跪下的男子喊道。
“鹤渊鹤渊,我是柏柯!好久不见!”
师星移抬起头,对着柏柯眨了下眼。
崔沅之上前将他扶起,关怀道:“一别数日,这两年在神权待得怎样?换了新的修行之法可还适应?”
神权宗大师兄笑着插话:“景云君尽管放心,星移一切都好,他有天分又努力,宗门的各位都很喜欢他。”
师星移也跟着点了点头。
待两人入座后,天授宗才姗姗来迟。
卫缙率宗门众位弟子踏入殿中之时,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不少小仙门跟着起立,在宴会后排窃窃私语。
“天授不愧是天下第一宗啊,不论何时都很有排场。”
“你也不看看这里是哪儿,大卫皇宫,衔山君的家!怎能没排场?”
“不一样啊,你看天授宗个个衣着光鲜,人又多,长得又好看。”
无数艳羡的目光投射到大殿中央,唯有天授宗修士们自己知道,他们这是被小皇帝坑了一把。
那宫中请柬送到各位宗门时,号称的是贺景云君新喜。
谁成想送到天授却成了宫中闹鬼,他们想着这毕竟是大师兄的娘家,怎能不帮?
这才哗啦啦来了这么多人。
皇帝大手一挥,派人引他们坐下,高兴招呼:“皇叔来了,快快入座。”
崔沅之也迎上去:“三年多未见了,衔山君风姿依旧,不减当年。”
卫缙收起折扇,桃花眼上下打量着男人,视线又四处逡巡起来:“景云君今日大喜,怎么没瞧见尊夫人?”
崔沅之怔了一下,缓缓笑着解释道:“明珠还在后院赏花,一时脱不开身。”
卫缙点头,转身瞥了眼祁徵,后者立刻呈上贺礼。
同心结,玉如意,缀着珍珠玛瑙的珠翠礼冠,绣着鸳鸯戏水与百子图的锦绣绸缎……
样样都是贵重不凡的且含有浓重祝福意味的礼品,瞧上去恨不得希望崔沅之和极东之国君主恩爱百年,儿孙绕膝。
祁徵笑笑:“景云君,我宗近日捉鬼事忙,得知您要定婚的消息也不过两三日,礼物准备仓促,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您见谅。”
“……”崔沅之说,“没什么,我很喜欢,多谢贵宗费心了。”
他说着,视线落到卫缙手中的折扇之上,好奇问道:“衔山君这手是怎么了,怎么裹着手套?印象中你可不爱戴这些东西。”
卫缙似笑非笑:“家中小猫挠伤,只好遮丑。”
说罢,他也不等崔沅之有所回应,径自越过他入席了。
人差不多到齐了,宫中女眷簇拥着明珠回到殿上,宴席正式开始。
这场联姻只是当事人之间一场权宜之计,可除他二人之外在场的人全然不知,面对源源不断的祝福,两人都笑得很辛苦,随后礼官唱完祝词,便由皇帝亲自作证婚人,为二人修下婚书。
直至酒过三巡,皇帝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才犹犹豫豫开口。
“就是,那个,各位仙师……这次除了共祝青蘅宗喜事之外,朕还有一事劳大家帮忙。”
众人吃饭的动作都停下来。
崔沅之放下手中的茶盏,和身旁的明珠对视一眼,两人似乎早有预料。
卫缙仍倚在座椅上,懒洋洋把玩着手中的折扇,指尖勾着饱满扇穗,仿佛没听到一样。
现在不是有点荒谬了,是十分的荒谬!
但,来都来了,除了写还能怎么办?
这时又有人问了:“殿下,可否将扇子取出供臣等一观?小臣愚钝,想象力不如记忆力丰富,若是能亲眼见到阴阳……哦不,亲眼见到雪昼的风姿,定能如实甚至超常发挥将其记录下来。”
前后左右的文官抬起头,纷纷期待地看着卫缙。
卫缙打量着众人的神情,叹道:“有要求就要像这位大人早点提,难道本王还能不给你们看吗?”
一群顽固老古董,憋不死你们。
卫缙想着,迈开长腿离开了大堂。
不多时便又重新返回了,手中多了那把惯常拿着的折扇。
望见那扇子的一刻,皇帝瞬间什么都想起来了。
哦……雪昼,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那小美人,极有可能是皇叔的扇子生出来的灵识啊!
想不到皇叔竟有此等机缘,皇帝暗暗羡慕。
若是他也从皇家宝库里挑一件日日带着,勤勤抚摸,是不是也能召唤出这么美的器灵?
卫缙施了个法术,那扇子飞到空中,徐徐展开,将各个细节展现在众人面前。
文官们围上去细细打量,这把折扇的确很美,扇柄处已经被卫缙用得有些光滑,扇骨标致、齐整,红色的扇穗还坠着一颗莹润且成色极好的玉珠,扇面展现得正是冬日雪景图,连角落里那“拨雪寻春,烧灯续昼”八个字都特别应景。
但众人却望见扇面左上角有被火焰燎过的痕迹似的,仿佛烧没了一角,露出来了其他的图案。
有人问道:“殿下,这传世至宝的左上角是怎么回事?”
卫缙挑眉:“这就是本王这折扇的神奇之处了,这把扇子会随着时令变换春夏秋冬四副扇面,年关一过,春日在即,他自然要一点点更换图样了。”
原来如此,那是有点意思。
可是,这扇子再怎么有意思,他也就是个死物,就算好看,也没必要被夸到天上有地上无吧。
还是有部分文官面露土色。
卫缙将扇子收回,望着他们道:“还是没灵感?”
众人答:“不是不是,有点了,有点了。”
“本王的扇子也不单单是表面好看那么简单,”卫缙摸了摸扇坠,语气莫测道,“早在三年前,此扇生出灵识,化作一个武力高强的守护灵,是为守护本王而来。”
嗯?
听到这,大家纷纷抬起头来,将视线落在他手中的扇子上。
有卫缙纯黑色的手套作衬,显得那扇面的雪景越发圣洁无暇。
“此灵识随本王四处征战,诛灭不少鬼族,这等丰功伟绩要是写入骈文,也不枉本王受累唤出器灵了,各位若是亲眼见到神迹,可要费尽心力替本王好好夸上一夸啊。”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只见卫缙将扇子向空中一抛:“雪昼,出来吧。”
那一瞬间,小皇帝看得眼睛发直。
只见折扇展开,其中飘出一抹仙雾,亮光四起,一个紫衣少年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场的文官们都是不事修仙的普通人,便是平时见过许多小妖的,都不曾遇到过这等仙气飘飘的器灵。
这少年衣着繁复华丽,头饰、耳饰、腰饰皆不是凡品,左右耳后编着两条辫子,其余的头发则柔顺地半梳半散着,至于长相就更是万中无一了,尤其那双杏眼,其中不掺任何杂质,看上去就不像凡俗之辈能孕育出的后代。
被这么多人盯着,雪昼十分有十二分的不自在,他悄悄向卫缙那处挪了挪:“衔山君。”
卫缙清咳两声,似笑非笑地挡在他身前:“诸位见也见了,我家小扇子怕生,还请诸位动笔吧。”
第12章
满朝文臣奋战三四个时辰,终于在宫门落钥前完成了各自的初稿。
随后就是漫无止境的争吵,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对仗,展开了激烈的骂战。
那几天的早朝,武官纷纷发现同僚们都蔫了吧唧的,讨论问题时一个个看上去口干舌燥,疲惫得不想说话。
下朝之后也没再像往常一样匆匆回家,而是齐刷刷奔着翰林院而去。
真邪门。
转眼到了接风洗尘宴这日。
虽名为接风洗尘,实则早已布置成专为青蘅宗宗主准备的订婚喜宴,光禄寺与礼部膳部辛苦对接数日,终于将菜品与祭祀事宜准备妥当,广邀各宗修士来雕叶小筑赴会。
身为宴会的主人公,崔沅之一早便跟在皇帝身边接待各宗到访的修士。
皇帝今日起得也很早,为了解决此次鬼族入侵的危机,他耗费了很大心血,几乎将修仙界所有宗门请了个遍。
除天授、神权、徽玄三大宗门外,便是青蘅,还有各小宗。
眼下,徽玄宗大弟子带着两个师妹率先到访,他们手中拿着礼物,一入门便和崔沅之热情地说起话来。
随后是神权宗。
这一宗同样是大师兄赴宴,他身后跟着新收入门不到两年的小师弟,那小师弟一见到崔沅之,便缓缓跪了下来。
“……拜见恩人景云君。”
此人便是当年参与那场围猎战的鹤渊,只是脱离青蘅宗后被神权宗宗主收为义子,冠了姓,如今改叫师星移了。
一见到鹤渊,崔沅之腰间的藤鞭便动了动,没忍住化作少年模样,对着跪下的男子喊道。
“鹤渊鹤渊,我是柏柯!好久不见!”
师星移抬起头,对着柏柯眨了下眼。
崔沅之上前将他扶起,关怀道:“一别数日,这两年在神权待得怎样?换了新的修行之法可还适应?”
神权宗大师兄笑着插话:“景云君尽管放心,星移一切都好,他有天分又努力,宗门的各位都很喜欢他。”
师星移也跟着点了点头。
待两人入座后,天授宗才姗姗来迟。
卫缙率宗门众位弟子踏入殿中之时,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不少小仙门跟着起立,在宴会后排窃窃私语。
“天授不愧是天下第一宗啊,不论何时都很有排场。”
“你也不看看这里是哪儿,大卫皇宫,衔山君的家!怎能没排场?”
“不一样啊,你看天授宗个个衣着光鲜,人又多,长得又好看。”
无数艳羡的目光投射到大殿中央,唯有天授宗修士们自己知道,他们这是被小皇帝坑了一把。
那宫中请柬送到各位宗门时,号称的是贺景云君新喜。
谁成想送到天授却成了宫中闹鬼,他们想着这毕竟是大师兄的娘家,怎能不帮?
这才哗啦啦来了这么多人。
皇帝大手一挥,派人引他们坐下,高兴招呼:“皇叔来了,快快入座。”
崔沅之也迎上去:“三年多未见了,衔山君风姿依旧,不减当年。”
卫缙收起折扇,桃花眼上下打量着男人,视线又四处逡巡起来:“景云君今日大喜,怎么没瞧见尊夫人?”
崔沅之怔了一下,缓缓笑着解释道:“明珠还在后院赏花,一时脱不开身。”
卫缙点头,转身瞥了眼祁徵,后者立刻呈上贺礼。
同心结,玉如意,缀着珍珠玛瑙的珠翠礼冠,绣着鸳鸯戏水与百子图的锦绣绸缎……
样样都是贵重不凡的且含有浓重祝福意味的礼品,瞧上去恨不得希望崔沅之和极东之国君主恩爱百年,儿孙绕膝。
祁徵笑笑:“景云君,我宗近日捉鬼事忙,得知您要定婚的消息也不过两三日,礼物准备仓促,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您见谅。”
“……”崔沅之说,“没什么,我很喜欢,多谢贵宗费心了。”
他说着,视线落到卫缙手中的折扇之上,好奇问道:“衔山君这手是怎么了,怎么裹着手套?印象中你可不爱戴这些东西。”
卫缙似笑非笑:“家中小猫挠伤,只好遮丑。”
说罢,他也不等崔沅之有所回应,径自越过他入席了。
人差不多到齐了,宫中女眷簇拥着明珠回到殿上,宴席正式开始。
这场联姻只是当事人之间一场权宜之计,可除他二人之外在场的人全然不知,面对源源不断的祝福,两人都笑得很辛苦,随后礼官唱完祝词,便由皇帝亲自作证婚人,为二人修下婚书。
直至酒过三巡,皇帝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才犹犹豫豫开口。
“就是,那个,各位仙师……这次除了共祝青蘅宗喜事之外,朕还有一事劳大家帮忙。”
众人吃饭的动作都停下来。
崔沅之放下手中的茶盏,和身旁的明珠对视一眼,两人似乎早有预料。
卫缙仍倚在座椅上,懒洋洋把玩着手中的折扇,指尖勾着饱满扇穗,仿佛没听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