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小王俭还太小了,不明白什么是偶像,只是以为阿娘在陪他玩,于是快活地拍了拍手,咯咯笑道:“好,好!”
一旁,亲爹、当朝宰相王僧绰,正在通过传送门,大包小包,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挪移行李。
那架势,不像是送孩子上学,倒像是搬家。
蒋琬看得眉头直跳,要不要这么夸张,貌似自己还没同意让他们进来吧。
“我说二位阁下……”
就在此刻,王僧绰终于把东西全部运完,走进传送门。
身后还跟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其中一个,虽着汉家衣冠,望之端正如松,挺拔峻秀,昂昂若积岩翠玉,一派君子风骨,但眉目深邃,碧色眼眸,明显不是汉人。
另一个,姿彩凛然,气度英武,天生有决胜千里的领袖风范,虽然还眉眼尚带稚嫩,却给人以一种坚毅决绝之感,仿佛自然而然就成了全场的核心。
王僧绰走过去,东阳公主无比自然地将怀里的小王俭递给他,顺带还亲了他一口。
小王丞相一贯气度深沉端严,这时却下意识笑了,仿佛有些许无奈,指尖拂过脸,眸中带着满满的暖意和纵容。
二人都以“美姿仪”而出名,站在一处,自是风采卓然,一双璧人。
蒋琬顿觉自己吃了一大口狗粮,神色也怪异起来。
“二位与其想送幼子入学,不如考虑一下长子和次子……”
年龄虽然还是比万朝书院的平均年龄,低了一截,但总不至于太离谱。
王僧绰语气淡淡地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其他两位,一个是他的玩伴,还有一个是爷爷送来入学的。”
蒋琬一怔:“你爷爷是?不对,你是?”
王僧绰说了名字。
蒋琬的脸色陡然变了,只因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天幕评论区流传甚广的一个著名倒霉蛋。
他扭头一看,发现自己所在的传送门,恰好是北大门,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坏了,竟是冲着我来的!
“你叫王僧绰”,蒋琬深一口气,脚已经拐到一旁,随时准备开溜,“就是「委公北门,何谓无备」的那个?”
对方略略无语了一会儿,语气依旧平和且温润:“那位是王僧辩。”
蒋琬时刻保持着警惕:“你和他是什么关系,莫非是手足兄弟?”
王僧绰摇头:“我与他相距近一百年,素不相识。”
蒋琬不信,还要再问。
东阳公主已是恼了,声音一扬,怒道:“都说带了我爷爷的亲笔书信,你总追问不休作甚!谢道韫与南宋皇后谢道清,名仅一字之异,然二人素无半分瓜葛——卿何其少见多怪!”
蒋琬悻悻收声。
正想着,什么人这么托大,一封书信就想送人进书院。
那少年已是上前一步,递出了信笺。
好丑的字啊。
蒋琬第一时间就被丑到了。
紧接着,他发现这字竟然丑得别具一格,丑得人间罕见,丑出了一种新风骨和新高度,只有七个大字,却占满了一张纸。
万朝只有一个人,能写出如此奇葩的字体,那就是宋祖刘裕。
光看着这字,就能想到刘穆之督促他练字,见他屡教不改,不由为之皱眉叹息的模样。
蒋琬扶额,这特么都不需要帝王印章,就能直接确认身份了。
他将目光移向东阳公主:“所以,你并非来自其他朝代,而是刘宋的东阳公主刘……”
停顿半晌,刘英娥奇道:“你认识我?”
蒋琬诚恳摇头:“不认识。”
东阳公主:“……”
不认识你酝酿这么久干什么!
蒋琬也很窒息,有这种关系你怎么不早说!
一个关系户之外,还有更大的关系户。
刘英娥不仅有一个千古一帝当爷爷,还是谢玄的曾外孙女,她的夫君王僧绰,则是王羲之的族曾孙。
当然,对于后世的人来说。
可能更出名的不是这些弯弯绕绕的亲缘关系,而是他们的儿子王俭。
蒋琬伸手拿起书信,再度一端详,上边写了七个大字:“放完颜承晖入学。”
既然宋祖都这么说了,他自无异议:“恭喜,你被书院录取了。”
蒋琬拿起印玺,啪嗒,在学籍文件上一盖,填名字的时候忽然一怔,“等会,你姓完颜?前金国皇室?”
少年完颜承晖点了点头。
蒋琬凝目看了他一晌,唇边忽而沁出了一丝冷笑:“汝这一族竟然还有余孽存活下来。”
照常理而言,以宋祖的杀伐果断,杀入燕京的当天,女真完颜氏就该被满门祭天了才对。
别说留下任何一个活口,就算鸡蛋黄都该给它摇散了,蚂蚁窝都得开水烫一遍,蚯蚓都要竖着劈。
现在,完颜承晖不仅活得好好的。
甚至在学籍表的身份栏里,还赫然填上了「北府」二字,俨然要成为刘宋帝国的核心成员了。
东阳公主见他神色不善,当即道:“若你知道完颜承晖的生平事迹,便不复生疑矣。”
蒋琬冷笑:“真的吗?我不信!”
反正刘裕作为刘宋的君主,万朝书院的大股东,打算做什么,重用什么人,自有他的考量,也不是自己所能干涉的。
蒋琬只是以自己朴素的民族感情,叫人给诸葛亮送了一封信,又把消息分享在了评论区。
…...…
本以为,会有很多人支持自己。
没想到,评论区竟然出现了一边倒的风向:
【北魏长史郦道元:奇人作奇语,连完颜承晖你都看不上,汝欲乘风而上九霄乎?】
【隐居修书的脱脱:蒋侯啊,我先前上传的《金史》书籍,你应该是一个字都没读吧……】
【刘宋帝师王彧:前几天直播,北府投票已经全票通过,同意他加入。谢谢你平白多操一份心,在这里替大家毫无必要地质疑上了。】
【卓吾先生李贽:燕京一战,完颜承晖救了百万生民。倘若谁不膺服,不如送到李隆基逃跑之后的长安城,或者被蒙古攻陷的汴京城,生不如死地煎熬几天。】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完颜承晖除了身世不好,是金国女真皇族的嫡系成员之外。其余,无论功绩、人品、性情,都堪称粹然无疵,放在历朝历代都很罕见。】
【女帝褚蒜子:若不是宋祖动作快,朕都想挖墙脚。此等品行过硬、能力够强、而且还出身有污点、绝不会造反作乱的贤臣,哪个君王不青眼有加。】
【明穆太后庾文君:女帝此言甚是,完颜承晖父母双亡,孑然一身,救他一人等于救他全家。】
【至于血统问题也很好解决,等长大了,安排入赘皇室,生出来的孩子随母姓,也就是用天子姓氏。三代一过,就能把女真血脉稀释掉。】
观众不禁绝倒。
庾文君不愧是历史上第一位称“朕”的执政太后,思路就是新颖。
这么一看,完颜承晖确实是当驸马的绝佳人选。
本身是个孤臣,身后没有任何势力,能力还很卓越,只需把他绑顶上帝国战车,未来保底也能获得一名治世良相。
尤其是中古时代的各位观众,更是频频点头。
我大魏/晋/宋/北魏/南齐/北齐/北周/梁/陈的皇室与门阀,自有传承法,主打一个分散风险。
向来是女婿在外边冲锋陷阵,我们只需要在后边坐收渔利,美美隐身就好了!
也有人质疑,庾文君是不是太功利了,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吗?
对此,庾文君颇为不屑一顾。
皇室哪来的婚姻自由,谁家不搞政治联姻?
感情好就长厢厮守,感情一般就相敬如冰,各玩各的啊,朕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养几十个面首了?
蒋琬看到这里,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涌起了一股同情之意。
这些政治家,实在是太冰冷太无情了!
对面,东阳公主也看到了评论区。
她拍了拍少年完颜承晖,安慰说:“放心,爷爷不会这样安排你的,本朝没有与你同龄的公主。”
他年纪太小了一点,刘裕的女儿明显不符合。
东阳公主这一辈的人也大多都成家了,只有幼妹长城公主,还待字闺中。
但长城公主未来的夫君是谢纬,孩子更是千古大诗人谢脁。
虽说完颜承晖是ssr,下一代也有机率生出ssr。
但谢脁却是更大的超级ssr,因此,长城公主和谢纬这一对显然不能拆。
【陈留郡王葛从周:完颜承晖的父亲是女真郡王,母亲王妃李氏是汉家女子,所以,他也可以算作汉人。】
观众有的赞同,觉得没毛病。
完颜承晖的身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汉人和女真的混血儿。
那就是许多年后的金哀宗,完颜守绪。
万朝观众,对这位一生悲苦、为抗击侵略外敌、守护社稷和天下苍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亡国之君,都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一旁,亲爹、当朝宰相王僧绰,正在通过传送门,大包小包,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挪移行李。
那架势,不像是送孩子上学,倒像是搬家。
蒋琬看得眉头直跳,要不要这么夸张,貌似自己还没同意让他们进来吧。
“我说二位阁下……”
就在此刻,王僧绰终于把东西全部运完,走进传送门。
身后还跟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其中一个,虽着汉家衣冠,望之端正如松,挺拔峻秀,昂昂若积岩翠玉,一派君子风骨,但眉目深邃,碧色眼眸,明显不是汉人。
另一个,姿彩凛然,气度英武,天生有决胜千里的领袖风范,虽然还眉眼尚带稚嫩,却给人以一种坚毅决绝之感,仿佛自然而然就成了全场的核心。
王僧绰走过去,东阳公主无比自然地将怀里的小王俭递给他,顺带还亲了他一口。
小王丞相一贯气度深沉端严,这时却下意识笑了,仿佛有些许无奈,指尖拂过脸,眸中带着满满的暖意和纵容。
二人都以“美姿仪”而出名,站在一处,自是风采卓然,一双璧人。
蒋琬顿觉自己吃了一大口狗粮,神色也怪异起来。
“二位与其想送幼子入学,不如考虑一下长子和次子……”
年龄虽然还是比万朝书院的平均年龄,低了一截,但总不至于太离谱。
王僧绰语气淡淡地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其他两位,一个是他的玩伴,还有一个是爷爷送来入学的。”
蒋琬一怔:“你爷爷是?不对,你是?”
王僧绰说了名字。
蒋琬的脸色陡然变了,只因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天幕评论区流传甚广的一个著名倒霉蛋。
他扭头一看,发现自己所在的传送门,恰好是北大门,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坏了,竟是冲着我来的!
“你叫王僧绰”,蒋琬深一口气,脚已经拐到一旁,随时准备开溜,“就是「委公北门,何谓无备」的那个?”
对方略略无语了一会儿,语气依旧平和且温润:“那位是王僧辩。”
蒋琬时刻保持着警惕:“你和他是什么关系,莫非是手足兄弟?”
王僧绰摇头:“我与他相距近一百年,素不相识。”
蒋琬不信,还要再问。
东阳公主已是恼了,声音一扬,怒道:“都说带了我爷爷的亲笔书信,你总追问不休作甚!谢道韫与南宋皇后谢道清,名仅一字之异,然二人素无半分瓜葛——卿何其少见多怪!”
蒋琬悻悻收声。
正想着,什么人这么托大,一封书信就想送人进书院。
那少年已是上前一步,递出了信笺。
好丑的字啊。
蒋琬第一时间就被丑到了。
紧接着,他发现这字竟然丑得别具一格,丑得人间罕见,丑出了一种新风骨和新高度,只有七个大字,却占满了一张纸。
万朝只有一个人,能写出如此奇葩的字体,那就是宋祖刘裕。
光看着这字,就能想到刘穆之督促他练字,见他屡教不改,不由为之皱眉叹息的模样。
蒋琬扶额,这特么都不需要帝王印章,就能直接确认身份了。
他将目光移向东阳公主:“所以,你并非来自其他朝代,而是刘宋的东阳公主刘……”
停顿半晌,刘英娥奇道:“你认识我?”
蒋琬诚恳摇头:“不认识。”
东阳公主:“……”
不认识你酝酿这么久干什么!
蒋琬也很窒息,有这种关系你怎么不早说!
一个关系户之外,还有更大的关系户。
刘英娥不仅有一个千古一帝当爷爷,还是谢玄的曾外孙女,她的夫君王僧绰,则是王羲之的族曾孙。
当然,对于后世的人来说。
可能更出名的不是这些弯弯绕绕的亲缘关系,而是他们的儿子王俭。
蒋琬伸手拿起书信,再度一端详,上边写了七个大字:“放完颜承晖入学。”
既然宋祖都这么说了,他自无异议:“恭喜,你被书院录取了。”
蒋琬拿起印玺,啪嗒,在学籍文件上一盖,填名字的时候忽然一怔,“等会,你姓完颜?前金国皇室?”
少年完颜承晖点了点头。
蒋琬凝目看了他一晌,唇边忽而沁出了一丝冷笑:“汝这一族竟然还有余孽存活下来。”
照常理而言,以宋祖的杀伐果断,杀入燕京的当天,女真完颜氏就该被满门祭天了才对。
别说留下任何一个活口,就算鸡蛋黄都该给它摇散了,蚂蚁窝都得开水烫一遍,蚯蚓都要竖着劈。
现在,完颜承晖不仅活得好好的。
甚至在学籍表的身份栏里,还赫然填上了「北府」二字,俨然要成为刘宋帝国的核心成员了。
东阳公主见他神色不善,当即道:“若你知道完颜承晖的生平事迹,便不复生疑矣。”
蒋琬冷笑:“真的吗?我不信!”
反正刘裕作为刘宋的君主,万朝书院的大股东,打算做什么,重用什么人,自有他的考量,也不是自己所能干涉的。
蒋琬只是以自己朴素的民族感情,叫人给诸葛亮送了一封信,又把消息分享在了评论区。
…...…
本以为,会有很多人支持自己。
没想到,评论区竟然出现了一边倒的风向:
【北魏长史郦道元:奇人作奇语,连完颜承晖你都看不上,汝欲乘风而上九霄乎?】
【隐居修书的脱脱:蒋侯啊,我先前上传的《金史》书籍,你应该是一个字都没读吧……】
【刘宋帝师王彧:前几天直播,北府投票已经全票通过,同意他加入。谢谢你平白多操一份心,在这里替大家毫无必要地质疑上了。】
【卓吾先生李贽:燕京一战,完颜承晖救了百万生民。倘若谁不膺服,不如送到李隆基逃跑之后的长安城,或者被蒙古攻陷的汴京城,生不如死地煎熬几天。】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完颜承晖除了身世不好,是金国女真皇族的嫡系成员之外。其余,无论功绩、人品、性情,都堪称粹然无疵,放在历朝历代都很罕见。】
【女帝褚蒜子:若不是宋祖动作快,朕都想挖墙脚。此等品行过硬、能力够强、而且还出身有污点、绝不会造反作乱的贤臣,哪个君王不青眼有加。】
【明穆太后庾文君:女帝此言甚是,完颜承晖父母双亡,孑然一身,救他一人等于救他全家。】
【至于血统问题也很好解决,等长大了,安排入赘皇室,生出来的孩子随母姓,也就是用天子姓氏。三代一过,就能把女真血脉稀释掉。】
观众不禁绝倒。
庾文君不愧是历史上第一位称“朕”的执政太后,思路就是新颖。
这么一看,完颜承晖确实是当驸马的绝佳人选。
本身是个孤臣,身后没有任何势力,能力还很卓越,只需把他绑顶上帝国战车,未来保底也能获得一名治世良相。
尤其是中古时代的各位观众,更是频频点头。
我大魏/晋/宋/北魏/南齐/北齐/北周/梁/陈的皇室与门阀,自有传承法,主打一个分散风险。
向来是女婿在外边冲锋陷阵,我们只需要在后边坐收渔利,美美隐身就好了!
也有人质疑,庾文君是不是太功利了,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吗?
对此,庾文君颇为不屑一顾。
皇室哪来的婚姻自由,谁家不搞政治联姻?
感情好就长厢厮守,感情一般就相敬如冰,各玩各的啊,朕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养几十个面首了?
蒋琬看到这里,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涌起了一股同情之意。
这些政治家,实在是太冰冷太无情了!
对面,东阳公主也看到了评论区。
她拍了拍少年完颜承晖,安慰说:“放心,爷爷不会这样安排你的,本朝没有与你同龄的公主。”
他年纪太小了一点,刘裕的女儿明显不符合。
东阳公主这一辈的人也大多都成家了,只有幼妹长城公主,还待字闺中。
但长城公主未来的夫君是谢纬,孩子更是千古大诗人谢脁。
虽说完颜承晖是ssr,下一代也有机率生出ssr。
但谢脁却是更大的超级ssr,因此,长城公主和谢纬这一对显然不能拆。
【陈留郡王葛从周:完颜承晖的父亲是女真郡王,母亲王妃李氏是汉家女子,所以,他也可以算作汉人。】
观众有的赞同,觉得没毛病。
完颜承晖的身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汉人和女真的混血儿。
那就是许多年后的金哀宗,完颜守绪。
万朝观众,对这位一生悲苦、为抗击侵略外敌、守护社稷和天下苍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亡国之君,都充满了同情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