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甚至许多人都现在才清楚认识到一件事:帝后对朝堂的掌控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原本先帝时候,世家的力量就一直被削弱,后来萧稷上位,世家更加落寞。
  如今新起来的如程风起这些后起之秀,来日极有可能拿走如今属于这些世家的份额。
  这些人心里虽然不甘,却还在努力相争。
  最后还是萧稷一锤定音,宣布此事落定,不必再议,结束了早朝。
  只是离开金銮殿时,许多朝臣面上的表情都十分难看。
  但帝后有足够的忍受推行此事,倒也不必看他们的脸色。
  且如今,因为刺杀宣悦宣舒之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民愤。
  大理寺和刑部在联合追查此事……他们的屁股都还没擦干净呢,只觉得哪哪都不顺。
  选举女官之事,在京中自然也掀起轩然大波。
  反对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那些文人学子,他们本就已觉得寒窗苦读多年十分不易。
  天下学子无数,但状元三年只有一个,从前就有许多壮志难酬之人,如今再多竞争者,自然是极力反对!
  但此次站出来发声的不仅仅是这些学子,还有无数女子,至于原州地区,则是直接表示了支持。
  因为被激怒了。
  宣悦和宣舒赈灾立了大功,是夏国的功臣,却在回京的路上屡次遇到刺杀,九死一生的消息传开。
  打压之意太明显。
  念书的男子多,念书的女子也不少,就算是不念书的女子,在知道这样的消息后,也有许多义无反顾站出来的。
  她们只要知道,皇后娘娘此举,于天下女子有利,便足以让她们站出来!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永乐大长公主也站了出来,公开发声表示支持选举女官之事。
  此事一出,京中又是一番波澜。
  永乐大长公虽然已经退出朝堂多年,但她余威尚存,自有一票支持者,且许多都是年长之人。
  家里的长辈啊,老封君之类的,是能做主的年纪。
  可不管京城众人对此事的争议性有多大,这件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谢窈身后皇后,自然是被骂的最凶的,甚至被冠上了“妖后”二字,意在指责她蛊惑陛下,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事。
  但支持谢窈的人也很多。
  为了反抗“妖后”二字,支持她的人直呼她为“千古第一贤后”!
  谢窈原本在很严肃的听竹青和司南说外面的局势,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
  “这……我是真不敢当。”再吹下去,她岂不是要上天了?
  萧稷不赞同道:“皇后不必自谦,我觉得他们说的甚是合理。”
  谢窈嗔了萧稷一眼。
  就萧稷这态度,她都怀疑这称呼是不是萧稷悄悄让人传开的。
  她道:“那陛下是不是千古第一明君?”
  萧稷眉梢轻扬,“与千古第一贤后正是天造地设,的确不错。”
  谢窈又忍不住笑了,好一会儿才道:“宣家那边情况如何?”
  她和萧稷在皇宫里,外面那些人再生气,也最多就是骂他们。
  但宣悦宣舒乃至于程风起等人都不一样,他们都是支持她和萧稷的,且还在宫外,只怕那些失了理智的人会做出过分的事。
  伤到他们就不好了。
  “请陛下娘娘放心,金吾卫已经安排到了宣家外面,两位宣大人出入都有人护卫跟随,定能保两位宣大人无虞。”
  谢窈点头,“除此之外,这些被牵连的朝臣们的家人也要保护好。”
  五城兵马司那边以阻拦为主,并没有强势镇压。
  人心是镇压不住的。
  这些人作为既得利益者,如今想要反对谢窈动他们盘子里的点心,情有可原。
  谢窈不会强势对他们做什么,但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阻拦,就放弃推进这个计划。
  再多的男子反对,那也只是一半的百姓。
  她不会为了这一半的臣民,舍弃另一半的臣民。既是她的臣民,就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谢窈想了想,又说:“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命五城兵马司的人准备些姜汤热水,别真叫那些书生冻死了。”
  竹青立刻领会。
  皇后娘娘说的是“别冻死”了,那也就是说,只要不死,随便他们冻。
  冻一冻可以,正好让这些人脑子清醒点,但别闹出人命。
  这正是谢窈的意思。
  ……
  冬日凛冽,眼看着女官选举在即,这些书生们急得不得了,十分着急的想要帝后改变主意。
  因此一整日都呆在各个衙门外。
  这日,京中猝不及防的下起了飘扬的雪花,晌午的天忽然迅速的阴沉。
  寒风呼啸,鹅毛大雪飘扬落下。
  来此抗议的书生们原本多是寒门,农家子,毕竟权贵富豪便是想要抗议也不会身先士卒。
  原本条件就一般,冬日的衣裳也不是特别保暖,又连着来了好几日,此刻人挤人,紧紧挨在一起,方才能感受到些许温度。
  可呼啸的寒风吹来,就算是挤在一起,也感受不到什么温度了。
  大家都是书生,都要脸面,自然不会也没有紧紧的挤在一起,寒风似无处不在,刮的人骨头缝儿里都是冷的。
  喧嚣的人群也变得沉默。
  许多人都心声退意,但谁也不想第一个说出来……有辱斯文。
  他们已经在此处几日了,帝后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见帝后根本没将他们放在心上。
  再抗争又能如何?
  总归是……
  砰!
  就在这样的安静里,重物砸在地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循声看去——
  只见站在边缘处的一位学子此刻重重的倒在了地上,周围人下意识的退让开来,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去扶人,去安慰。
  就在这时,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让让让让,都让让!”
  却是穿着厚厚棉袄的,正在戍守的金吾卫,他们手里有武器,此言一出,书生们都吓了一跳。
  但还是有人挺身而出,“你们这是想做什么?!”
  为首的金吾卫小队长手中端着一碗黑乎乎的姜汤,姜的辛辣味在空气中弥漫开。
  他示意众人看地上的书生,道:“这人脸色潮红,应当是感染了风寒,冻晕过去了,我手里的姜汤正是为他驱寒所用,你们还要拦着吗?”
  说完,金吾卫小队长端起碗便先喝了一口。
  他是在向这些人证明,证明手里端着的真的是姜汤,他自己都喝了,免得今日救了人之后,后面再闹出什么事。
  众人见这情况,犹豫了下还是纷纷让开。
  小队长扶起地上的书生,将温度正好的姜汤给他灌了下去,又招呼来大夫为他看诊,最后现场开了一帖药。
  这才道:“你们谁认识他?可知住在何处?”
  金吾卫的人要将他送回去。
  金吾卫这一套动作下来,在场的学子们都看呆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事。
  就……很奇怪。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问出了声,“你们,你们是不是故意的?姜汤大夫都准备了……”
  金吾卫小队长立刻起身,双手抱拳在身体的右上方,以示尊敬,然后骄傲道:“这些,都是皇后娘娘的吩咐。”
  “皇后娘娘说了,诸位学子都是夏国的栋梁之材,不可让诸位出什么事,所以特命我等准备了这些。”
  此言一出,人群中立刻议论纷纷。
  显然大家都没想到,被他们骂成“妖后”的皇后娘娘,竟如此关心他们的安危。
  人群中有人站出来,将病重的学子的住址说了出来,眼看着金吾卫的人要送他回去。
  立刻有学子自发跟上,免得金吾卫的人是要将这人“处理”掉。
  小队长倒也不在意,爽快答应下来,然后才对其他的学子们道:“皇后娘娘还说了,完全尊重诸位的言论自由,诸位可以随意在此抗议。”
  “若是熬不住了,可以来我们这取姜汤。”
  “管够。”
  原本就沉默的书生们,更沉默了……
  皇后娘娘没有镇压,没有反抗,甚至还“贴心”的准备了姜汤与大夫,但……更憋屈了。
  原本众人就已经心生退意,此刻更是。
  没多久,金吾卫的人便与护送昏迷学子的那几位学子一道回来了,但几人看着都垂头丧气的,没有最开始来的时候那斗志昂扬的模样。
  几人进入人群,对着关心昏迷书生的人都点了头,表示昏迷书生已经被安全送回了住处。
  第400章 及时行乐?
  原本他们还能坚持。
  但他们刚从能遮蔽风雨的宅子里出来,再来外面吹这凛冽的寒风,被这鹅毛大雪淋……心里就忍不住生出退意。
  他们本可以承受寒冷,如果没得到过温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