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谢窈看向宣舒,“宣大人还有何事?”
宣舒道:“前些时日,娘娘传信于臣,询问过北疆呼延公主的事。”
“臣这些时日忙完之后闲下来,又想起了在北疆的事,这位呼延公主,在北疆时曾在呼延野面前替臣遮掩过破绽。”
“宣大人可确定?”这件事呼延玉倒是没说过,谢窈听宣舒这么讲,已经信了八分。
宣舒点头,“请娘娘放心,臣是仔细思量过的。”
“而且呼延公主在北疆皇室的身份……有些尴尬,呼延野对她也是利用居多,实则很瞧不上。”
提及呼延野时,宣舒话语里的鄙夷藏都藏不住。
呼延野的确高大善战,对她也有几分真心,但只将她当成狸奴一般。
只瞧不上女子这一样,就足以让宣舒鄙夷他。
谢窈点头,道:“这些,呼延玉倒是说过。你不必担心,呼延玉虽被软禁着,但与她的身体有关系,她……不是很好。”
宣舒顿了顿,问:“娘娘,臣能去看看她吗?”
谢窈说:“本宫会让人去问问呼延玉,若她愿意见你,你便去吧。”
“是。”宣舒答应之后,这才退出了养心殿。
宣舒刚出宫,便看到了不远处正站在一块的两人,她眉梢轻扬,到底没过去打扰,而是默默地回了马车等着。
站在一处的自然是宣悦与程风起。
寒风萧瑟,程风起与宣悦的距离不算远,他能清楚嗅到宣悦身上刚刚沐浴之后的香味。
“程大人。”宣悦道:“上次的事,多谢你。”
程风起微垂下眼,“宣大人不必客气,不过举手之劳。”
顿了顿,他又说:“便是换做其他同僚,我也不会坐视不理。”
宣悦道:“但被救的人是我。”
程风起的善良是一回事,但她确确实实地承了这个情,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此事是我欠程大人,宣悦记下了。”宣悦说得十分郑重。
她没说什么,来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她会帮忙之类的话。
因为她觉得行动比话语更重要。
程风起垂眼。
他从前就知道宣悦很优秀,此次原州之行,更让他认识到宣悦的另一面。
她,比他想象的更优秀。
也正是是因此,程风起心里竟生出了几分退缩之意。
当然,更多的还是尊重。
毕竟宣悦从前就清楚明白地拒绝过他,他对她的欣赏和喜欢从没变过,甚至比从前更丰沛。
但他都压抑住了。
“宣大人不必如此客气。”程风起声音微涩,道:“冬日风大,宣大人早些回去歇着吧,莫伤了身体。”
说完,程风起自己没忍住,咳嗽了两声。
“程大人……”
“无妨。”程风起忙道:“皇后娘娘特安排了太医到府中,我无事。”
两人就此分开。
宣悦看着程风起上了马车,这才收回视线,上了她自己的马车。
“舍得走了?”宣舒带着几分调侃的声音响起,“姐姐,程风起还挺不错的哦。”
她们姐妹俩之间,没什么秘密,再加上程风起尽管已经十分收敛,可眼神是藏不住的,宣舒自然看得真切。
“姐姐,先前我还在北疆时候发生的那事,我也听说了。但老夫人如今已经呆在小佛堂不出来了,可见程大人是真的很在意此事。”
“或许,你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呢?”
“舒舒。”宣悦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别人或许可以,我不行。”
“我们是娘娘设立的第一批女官,将来更是天下女官们的楷模。”
“我可以做很多事,但不能嫁人,不能屈居于后宅。否则天下女子都会被人指责,说当了女官又如何?最后还是相夫教子……”
“我们后面的女官可以这么做,但我不行,我们不行。”
“便是成婚,那也是招赘。”宣悦道:“我既站上了这朝堂,就不会再退后半步。”
“皇后娘娘带领着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出来的位置,一旦退让,立刻就会被别人夺走。”
“这些,在你应允圣旨之前,我都同你说过的。”
宣舒点头,“阿姐,我知道的啦,我又不准备嫁人。我准备将来养几个面首……咳,这不重要。”
宣舒拉着宣悦的手,道:“我是觉得,阿姐你对程大人,不是完全无意,所以……”
宣悦抿唇。
她从前的确是不喜欢程风起的,她志不在此,又被三皇子萧安伤透了心,当真是有些看透红尘的意思。
但这些时日以来,她能感受到程风起润物细无声却又不会给她增添负担的无声照料。
尤其是这次回京路上的刺杀。
程风起明知道有危险,明知道那是刀,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挡在了她身前。
此刻宣悦脑中闪过程风起中刀之后对她露出的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是在庆幸。
庆幸她没事。
第399章 皇后说了算
那一刻,宣悦已经沉寂的心重新被点燃,再次跳动起来。
“阿姐。”见宣悦不说话,宣舒有点慌了,连忙道:“我就是随口说的,你别放在心上啊。”
宣舒了解她姐。
她的话并不会改变宣悦不嫁人的想法……
宣悦的声音打断宣舒的思绪,她道:“程大人的确不错。”
“但他不可能入赘。”
宣舒沉默了,她当然知道程风起不可能入赘,程风起从前就站队了陛下,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尚书,前途无量。
和他比起来,她与阿姐只是刚刚走上朝堂,前头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着的小新人。
“别想这么多。”宣悦对宣舒一笑,:“爹娘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
顿了顿,宣悦又叮嘱宣舒,“养面首可以,最好是找良家子,且不可换的太频繁,养之前还要先查身体,别有什么病……算了,我会安排大夫,定期为你诊脉。”
她主要是担心花柳病什么的,自家妹妹别被传染了。
宣舒还真没想到这些,她伸手挽住宣悦的手臂,“阿姐,你不觉得我这样离经叛道吗?”
她刚刚还以为,阿姐定会骂她。
宣悦道:“世上的男子多妻妾成群,许多不纳妾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或没钱。”
“如爹爹和陛下这样的,才是少数,我为何要苛责你?”
宣舒听到这话,感动坏了,一把抱住宣悦道:“阿姐阿姐,世上最好的阿姐。”
宣舒眸子一转,又问:“那阿姐为什么不?”
“什么?”宣悦一时没反应过来。
宣舒理所当然的回答,“阿姐又不准备成婚,既然对程大人有好感,为何不及时行乐?”
这……
宣悦是真的愣了一下。
宣舒的话完全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外,她刚刚说起宣舒的事头头是道,但真轮到她自己,她一整个不知所措。
她没想过,但……
“顺其自然吧。”宣悦的话说的有些不自然,好在很快马车就到了宣家,姐妹俩要面对宣太傅和宣夫人,没时间再讨论这些。
次日,一早,朝堂上。
谢窈的速度极快,在夸奖了程风起以及宣舒宣悦之后,便直接顺势宣布了女官考核之事,并宣布,第一届女官考核,女子都可报名。
再往后,便要如男子一样,参与科考。
谢窈此言一出,整个朝堂立刻沸腾,这是许多朝臣都预料到的发展,所以这些时日,许多朝臣都小动作不断。
不管是当初下令让宣舒宣悦赈灾时的阻拦,还是在原州的舆论,乃至于到赈灾结束回京路上的刺杀……
无一不是这些人所为。
“陛下,不可啊!”一道凄厉的声音响起,其中意味朝臣跪下之后,金銮殿中的朝臣们呜啦啦的跪下了一半。
“陛下,此举倒行逆施,不符祖宗规矩,绝不能行啊!”
“请陛下三思!”
跪下的人都异口同声的重复,“请陛下三思!”
萧稷坐在上首,冷眼看着这一幕,“朕昨日做了个梦。”
金銮殿安静了。
“朕梦到了先帝与皇室的列祖列宗,列祖列宗们与朕说,推行女官之事……甚好。”
金銮殿内一片沉默。
萧稷说的掷地有声,信誓旦旦。
不是都用祖宗规矩压人吗?
他也会。
朝臣们在瞬间的愣怔之后,自然还在努力的想要开口说话,说服萧稷。
这是一场争执与辩论。
但很可惜,反对的人占少数,萧稷和谢窈表态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再开腔。
朝堂之上自有人站出来,为首的便是程风起赵昊李朔等人,宣悦和宣舒自然是寸步不让。
还有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对的人说话的声音逐渐降低,显得很没有底气。
宣舒道:“前些时日,娘娘传信于臣,询问过北疆呼延公主的事。”
“臣这些时日忙完之后闲下来,又想起了在北疆的事,这位呼延公主,在北疆时曾在呼延野面前替臣遮掩过破绽。”
“宣大人可确定?”这件事呼延玉倒是没说过,谢窈听宣舒这么讲,已经信了八分。
宣舒点头,“请娘娘放心,臣是仔细思量过的。”
“而且呼延公主在北疆皇室的身份……有些尴尬,呼延野对她也是利用居多,实则很瞧不上。”
提及呼延野时,宣舒话语里的鄙夷藏都藏不住。
呼延野的确高大善战,对她也有几分真心,但只将她当成狸奴一般。
只瞧不上女子这一样,就足以让宣舒鄙夷他。
谢窈点头,道:“这些,呼延玉倒是说过。你不必担心,呼延玉虽被软禁着,但与她的身体有关系,她……不是很好。”
宣舒顿了顿,问:“娘娘,臣能去看看她吗?”
谢窈说:“本宫会让人去问问呼延玉,若她愿意见你,你便去吧。”
“是。”宣舒答应之后,这才退出了养心殿。
宣舒刚出宫,便看到了不远处正站在一块的两人,她眉梢轻扬,到底没过去打扰,而是默默地回了马车等着。
站在一处的自然是宣悦与程风起。
寒风萧瑟,程风起与宣悦的距离不算远,他能清楚嗅到宣悦身上刚刚沐浴之后的香味。
“程大人。”宣悦道:“上次的事,多谢你。”
程风起微垂下眼,“宣大人不必客气,不过举手之劳。”
顿了顿,他又说:“便是换做其他同僚,我也不会坐视不理。”
宣悦道:“但被救的人是我。”
程风起的善良是一回事,但她确确实实地承了这个情,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此事是我欠程大人,宣悦记下了。”宣悦说得十分郑重。
她没说什么,来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她会帮忙之类的话。
因为她觉得行动比话语更重要。
程风起垂眼。
他从前就知道宣悦很优秀,此次原州之行,更让他认识到宣悦的另一面。
她,比他想象的更优秀。
也正是是因此,程风起心里竟生出了几分退缩之意。
当然,更多的还是尊重。
毕竟宣悦从前就清楚明白地拒绝过他,他对她的欣赏和喜欢从没变过,甚至比从前更丰沛。
但他都压抑住了。
“宣大人不必如此客气。”程风起声音微涩,道:“冬日风大,宣大人早些回去歇着吧,莫伤了身体。”
说完,程风起自己没忍住,咳嗽了两声。
“程大人……”
“无妨。”程风起忙道:“皇后娘娘特安排了太医到府中,我无事。”
两人就此分开。
宣悦看着程风起上了马车,这才收回视线,上了她自己的马车。
“舍得走了?”宣舒带着几分调侃的声音响起,“姐姐,程风起还挺不错的哦。”
她们姐妹俩之间,没什么秘密,再加上程风起尽管已经十分收敛,可眼神是藏不住的,宣舒自然看得真切。
“姐姐,先前我还在北疆时候发生的那事,我也听说了。但老夫人如今已经呆在小佛堂不出来了,可见程大人是真的很在意此事。”
“或许,你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呢?”
“舒舒。”宣悦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别人或许可以,我不行。”
“我们是娘娘设立的第一批女官,将来更是天下女官们的楷模。”
“我可以做很多事,但不能嫁人,不能屈居于后宅。否则天下女子都会被人指责,说当了女官又如何?最后还是相夫教子……”
“我们后面的女官可以这么做,但我不行,我们不行。”
“便是成婚,那也是招赘。”宣悦道:“我既站上了这朝堂,就不会再退后半步。”
“皇后娘娘带领着我们好不容易争取出来的位置,一旦退让,立刻就会被别人夺走。”
“这些,在你应允圣旨之前,我都同你说过的。”
宣舒点头,“阿姐,我知道的啦,我又不准备嫁人。我准备将来养几个面首……咳,这不重要。”
宣舒拉着宣悦的手,道:“我是觉得,阿姐你对程大人,不是完全无意,所以……”
宣悦抿唇。
她从前的确是不喜欢程风起的,她志不在此,又被三皇子萧安伤透了心,当真是有些看透红尘的意思。
但这些时日以来,她能感受到程风起润物细无声却又不会给她增添负担的无声照料。
尤其是这次回京路上的刺杀。
程风起明知道有危险,明知道那是刀,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挡在了她身前。
此刻宣悦脑中闪过程风起中刀之后对她露出的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是在庆幸。
庆幸她没事。
第399章 皇后说了算
那一刻,宣悦已经沉寂的心重新被点燃,再次跳动起来。
“阿姐。”见宣悦不说话,宣舒有点慌了,连忙道:“我就是随口说的,你别放在心上啊。”
宣舒了解她姐。
她的话并不会改变宣悦不嫁人的想法……
宣悦的声音打断宣舒的思绪,她道:“程大人的确不错。”
“但他不可能入赘。”
宣舒沉默了,她当然知道程风起不可能入赘,程风起从前就站队了陛下,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尚书,前途无量。
和他比起来,她与阿姐只是刚刚走上朝堂,前头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着的小新人。
“别想这么多。”宣悦对宣舒一笑,:“爹娘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呢。”
顿了顿,宣悦又叮嘱宣舒,“养面首可以,最好是找良家子,且不可换的太频繁,养之前还要先查身体,别有什么病……算了,我会安排大夫,定期为你诊脉。”
她主要是担心花柳病什么的,自家妹妹别被传染了。
宣舒还真没想到这些,她伸手挽住宣悦的手臂,“阿姐,你不觉得我这样离经叛道吗?”
她刚刚还以为,阿姐定会骂她。
宣悦道:“世上的男子多妻妾成群,许多不纳妾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或没钱。”
“如爹爹和陛下这样的,才是少数,我为何要苛责你?”
宣舒听到这话,感动坏了,一把抱住宣悦道:“阿姐阿姐,世上最好的阿姐。”
宣舒眸子一转,又问:“那阿姐为什么不?”
“什么?”宣悦一时没反应过来。
宣舒理所当然的回答,“阿姐又不准备成婚,既然对程大人有好感,为何不及时行乐?”
这……
宣悦是真的愣了一下。
宣舒的话完全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外,她刚刚说起宣舒的事头头是道,但真轮到她自己,她一整个不知所措。
她没想过,但……
“顺其自然吧。”宣悦的话说的有些不自然,好在很快马车就到了宣家,姐妹俩要面对宣太傅和宣夫人,没时间再讨论这些。
次日,一早,朝堂上。
谢窈的速度极快,在夸奖了程风起以及宣舒宣悦之后,便直接顺势宣布了女官考核之事,并宣布,第一届女官考核,女子都可报名。
再往后,便要如男子一样,参与科考。
谢窈此言一出,整个朝堂立刻沸腾,这是许多朝臣都预料到的发展,所以这些时日,许多朝臣都小动作不断。
不管是当初下令让宣舒宣悦赈灾时的阻拦,还是在原州的舆论,乃至于到赈灾结束回京路上的刺杀……
无一不是这些人所为。
“陛下,不可啊!”一道凄厉的声音响起,其中意味朝臣跪下之后,金銮殿中的朝臣们呜啦啦的跪下了一半。
“陛下,此举倒行逆施,不符祖宗规矩,绝不能行啊!”
“请陛下三思!”
跪下的人都异口同声的重复,“请陛下三思!”
萧稷坐在上首,冷眼看着这一幕,“朕昨日做了个梦。”
金銮殿安静了。
“朕梦到了先帝与皇室的列祖列宗,列祖列宗们与朕说,推行女官之事……甚好。”
金銮殿内一片沉默。
萧稷说的掷地有声,信誓旦旦。
不是都用祖宗规矩压人吗?
他也会。
朝臣们在瞬间的愣怔之后,自然还在努力的想要开口说话,说服萧稷。
这是一场争执与辩论。
但很可惜,反对的人占少数,萧稷和谢窈表态之后,甚至都不需要再开腔。
朝堂之上自有人站出来,为首的便是程风起赵昊李朔等人,宣悦和宣舒自然是寸步不让。
还有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对的人说话的声音逐渐降低,显得很没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