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老郎中颔首,“你做的很好。”
“不过……”
他倏然抬起一双空洞的眼,“丫头可知这伤口因何而成?”
顾喜喜原想编造一个猛兽抓伤的理由。
但面对老郎中的瞎眼,她放弃了说谎,“……不知。”
老郎中沉吟道,“钩爪利器,精铁千锤百炼。”
“这可不是寻常可见的东西。”
虽然知道老郎中看不见,顾喜喜还是面向他,郑重施礼。
“多谢先生提醒。”
老郎中神色平淡,拿出一些不知名的药粉、药膏,给慕南钊涂抹。
“医者只管救人,不问其他。”
“反正老夫眼瞎耳聋,治了个啥人,谁问我也不知道。”
顾喜喜怔住。
待慕南钊上身涂了药,被纱布裹成粽子。
顾喜喜问老郎中诊金几何,老郎中说不急。
她又邀老郎中一道用些饭食,老郎中还是笑眯眯说不急。
顾喜喜心下灵透,试探问,“莫非您想要别的什么?”
老郎中神秘笑着,压低声音,“他中的毒,是什么?”
顾喜喜心跳漏了半拍。
她就知道这老头不简单!
全程她都看着,明明只是治伤,没并有望闻问切。
怎么就发现了?
还好顾喜喜在决定请郎中时已做好了老底拆穿的心理准备,
她很快冷静道,“不是我下的,不知道。”
老郎中有些失望,“那他呢,他知道不?”
顾喜喜下意识看了眼慕南钊,“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她顿了顿,补充道,“但他应该也是对此束手无策。”
老郎中无神的瞎眼好像一下子亮了。
“我从没见过这样离奇的毒!”
“正好,你把他交给我医!”
“他现在这样又伤又毒的,本来就活不长,你也想救他吧?”
“只要你肯让我医他,以后的诊金,包括这一次的都不要了!”
乱发下,他脸庞兴奋的发红,更像疯子了。
顾喜喜冷汗。
不过作为科研人,她倒是能够理解老郎中的这份狂热。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他自己同意。”
老郎中瞬间没了光彩,“哦,理解。”
他蔫头耷脑,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
顾喜喜于心不忍,加上诊金全免的诱惑。
“反正他还得换药……”
她咬咬牙,“您方便的话,可以暂住在这,他醒来之前,任凭您随便观察。”
“方便!”老郎中瞬间欢喜,全然不见了之前的可怜样。
“我太方便了!”
他兴冲冲往外走,“我都饿死了,晚饭吃啥呀?”
饭桌上,老郎中呼噜呼噜喝着粟米粥。
张婶不高兴地白了一眼,手指给喜喜比划:他已经第三碗粥,第四个窝头了!
顾喜喜笑着抬了抬下巴,示意不用管,放开了让他吃。
装窝头的盘子空了,老郎中才意犹未尽地拍拍肚子,“饱了饱了。”
“我很久没吃过这么香的饭了。”
张婶撇嘴,“干巴老头还挺能吃。”
她严肃看着老郎中,说,“我们家留你过夜,怕外头传闲话。”
“所以对外,你就说是喜喜娘那边的亲戚,远房大舅。”
第19章危机,一场大火
老郎中很是配合,“行,我记下了。”
“只要丫头肯让我医那小子,别说大舅,当外甥都行!”
“呸!”张婶啐道,“一把年纪说话没正行!”
她起身收拾碗盘,打眼色示意喜喜跟上。
两人在灶房边洗碗,张婶说,“我这辈子只见过人巴巴儿捧着钱,求郎中救命。”
“哪有郎中上赶着找病人的?”
“我看他就是个骗子,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治病。”
顾喜喜没法过多跟张婶解释,哄劝道,“他给陈方用了些药。”
“我冷眼瞧着,陈方脸色好了许多,许是管用。”
“反正他不收药钱诊金,每日跟咱们吃一样的饭就成。”
张婶一听不要钱,也松了口,“那行吧,让他治几天再看看。”
她又关切道,“小陈伤着哪儿了?严重不?”
顾喜喜面不改色地含糊过去,“就是脚腕子脱臼了,其他……还是那老毛病。”
张婶凝重地点点头,“哎,他也不容易。”
“胎里带的弱症,多少娃娃根本养不大。他从小肯定没少遭罪,”
晚上睡觉,老郎中也不挑拣,他叫顾喜喜帮忙把病号抬床上。
他自己就在床边打地铺。
顾喜喜在老郎中手边放下一个小纸包。
“等你回去了,试试把这个加进至纯之水中,冲洗伤口的效果说不定更好。”
顾喜喜走后,老郎中拿起纸包,放到鼻子跟前嗅了嗅。
他猛然抬头,直直对着顾喜喜离开的方向……
两日过去了,慕南钊虽然还没苏醒,但已经能喂进去一点温水和米粥了。
期间,老郎中问张婶讨过一个小碾子、一个小风炉、两只碗。
其余时间,他除了吃饭,几乎闭门不出。
西屋周围萦绕着浓浓的药味儿,整日不散。
张婶几次想进去一探究竟,都被老郎中挡在门外,并赌咒发誓只是配药,绝不会烧了房子。
小院东墙下,摆着一堆盆盆罐罐,每个都插着编号小木棍。
顾喜喜每日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这些宝贝。
谁需要浇水,谁需要光照转向,谁状态差,需要调整培育方案……
这天还是一如往常。
顾喜喜刚把一盆野茶树苗换到散光不暴晒的位置,正弯着腰观察。
忽听咣咣咣咣,铜钟巨响。
她愣了下,立刻朝大门跑去,“张婶!张婶!你先把灶火熄了,看顾着老郎中和陈方,我去看出啥事了!”
花池渡村的村口挂着一口铜钟。
据说是某位中了举人的先祖给村里捐的。
因为这里靠近边境,早年时不时被山匪、外族骑兵轮番滋扰。
铜钟就成了全村保命的警钟。
谁发现危险,就敲响铜钟,全村人听见,就赶紧往后山逃命。
铜钟挂在槐树下,不知历经多少年,上面已经侵蚀出两个小洞。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口钟至少近十年都没响过了。
再听钟声,必定是生死大事。
顾喜喜飞奔过门前土路,就遇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提着桶、端着盆。
“着火了!”
“大家都快点!火浇不灭,已经往这边烧了!”
“造孽啊,我家的荞麦保不住可咋办!”
远远望去,田地的方向黑烟滚滚,隐约可见火光。
顾喜喜大骇,虽然看方向,目前还没烧到她的田。
但照这个火势,风向一变,她的粟米和山药……
没时间耽搁,她转身飞奔回家,简单跟张婶交代了原委。
张婶急的就要拿水桶去救火,却被顾喜喜按住。
“越是全村都乱的时候,越怕有外面的人浑水摸鱼,故意作乱。”
“我去跟陈大富他们汇合,一定保住咱们家的地。”
“我出去后,您就把大门拴上,替我守住咱们家。”
尤其是慕南钊重伤的情形,绝不能被人看见。
张婶喘着气连连点头,“好,好!”
她拿了把柴刀,双手握在胸前,“我一定守着家,喜喜,你自己千万当心。”
顾喜喜赶到时,陈大富正带着雇工们从水渠里一遍遍打水,浇在自家田地尽头分界的窄路上。
可那么长的一条线,水浇上去瞬间就吸进泥土里,根本无济于事。
雇工们总算看到了救星,“东家来了!”
陈大富愁道,“东家,那边已经烧了几十亩,咱不做点防范不行啊。”
“现在看着火还远,可要是风向变了,烧到这就是一眨眼。”
顾喜喜颔首,“你们有预见,还提前做了应对,已经很好了。”
“现在听我的。”
陈大富带三名雇工留在这,挖掉西边尽头地垄上所有山药,并清除杂草。
然后沿着地垄挖出一条横向的壕沟。
大家虽心疼那些山药,但都二话不说的照做了。
首先保住人命,其次若能保下大部分庄稼就已经很好了。
反正东家有本事,他们就相信东家的。
顾喜喜安排之后,自己带着另外四个雇工匆匆离开,也没说要干什么。
村子西边,火光冲天。
村民们疯了似的泼水,可面对蔓延的火势,这些不过杯水车薪。
“是那个天杀的在地里烧火!这是要害死我们全村吗!”
顾大爷家的蔬菜地已经被烟火熏到。
考西侧的白菜叶子已经开始打卷发黑。
“不过……”
他倏然抬起一双空洞的眼,“丫头可知这伤口因何而成?”
顾喜喜原想编造一个猛兽抓伤的理由。
但面对老郎中的瞎眼,她放弃了说谎,“……不知。”
老郎中沉吟道,“钩爪利器,精铁千锤百炼。”
“这可不是寻常可见的东西。”
虽然知道老郎中看不见,顾喜喜还是面向他,郑重施礼。
“多谢先生提醒。”
老郎中神色平淡,拿出一些不知名的药粉、药膏,给慕南钊涂抹。
“医者只管救人,不问其他。”
“反正老夫眼瞎耳聋,治了个啥人,谁问我也不知道。”
顾喜喜怔住。
待慕南钊上身涂了药,被纱布裹成粽子。
顾喜喜问老郎中诊金几何,老郎中说不急。
她又邀老郎中一道用些饭食,老郎中还是笑眯眯说不急。
顾喜喜心下灵透,试探问,“莫非您想要别的什么?”
老郎中神秘笑着,压低声音,“他中的毒,是什么?”
顾喜喜心跳漏了半拍。
她就知道这老头不简单!
全程她都看着,明明只是治伤,没并有望闻问切。
怎么就发现了?
还好顾喜喜在决定请郎中时已做好了老底拆穿的心理准备,
她很快冷静道,“不是我下的,不知道。”
老郎中有些失望,“那他呢,他知道不?”
顾喜喜下意识看了眼慕南钊,“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她顿了顿,补充道,“但他应该也是对此束手无策。”
老郎中无神的瞎眼好像一下子亮了。
“我从没见过这样离奇的毒!”
“正好,你把他交给我医!”
“他现在这样又伤又毒的,本来就活不长,你也想救他吧?”
“只要你肯让我医他,以后的诊金,包括这一次的都不要了!”
乱发下,他脸庞兴奋的发红,更像疯子了。
顾喜喜冷汗。
不过作为科研人,她倒是能够理解老郎中的这份狂热。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他自己同意。”
老郎中瞬间没了光彩,“哦,理解。”
他蔫头耷脑,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
顾喜喜于心不忍,加上诊金全免的诱惑。
“反正他还得换药……”
她咬咬牙,“您方便的话,可以暂住在这,他醒来之前,任凭您随便观察。”
“方便!”老郎中瞬间欢喜,全然不见了之前的可怜样。
“我太方便了!”
他兴冲冲往外走,“我都饿死了,晚饭吃啥呀?”
饭桌上,老郎中呼噜呼噜喝着粟米粥。
张婶不高兴地白了一眼,手指给喜喜比划:他已经第三碗粥,第四个窝头了!
顾喜喜笑着抬了抬下巴,示意不用管,放开了让他吃。
装窝头的盘子空了,老郎中才意犹未尽地拍拍肚子,“饱了饱了。”
“我很久没吃过这么香的饭了。”
张婶撇嘴,“干巴老头还挺能吃。”
她严肃看着老郎中,说,“我们家留你过夜,怕外头传闲话。”
“所以对外,你就说是喜喜娘那边的亲戚,远房大舅。”
第19章危机,一场大火
老郎中很是配合,“行,我记下了。”
“只要丫头肯让我医那小子,别说大舅,当外甥都行!”
“呸!”张婶啐道,“一把年纪说话没正行!”
她起身收拾碗盘,打眼色示意喜喜跟上。
两人在灶房边洗碗,张婶说,“我这辈子只见过人巴巴儿捧着钱,求郎中救命。”
“哪有郎中上赶着找病人的?”
“我看他就是个骗子,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治病。”
顾喜喜没法过多跟张婶解释,哄劝道,“他给陈方用了些药。”
“我冷眼瞧着,陈方脸色好了许多,许是管用。”
“反正他不收药钱诊金,每日跟咱们吃一样的饭就成。”
张婶一听不要钱,也松了口,“那行吧,让他治几天再看看。”
她又关切道,“小陈伤着哪儿了?严重不?”
顾喜喜面不改色地含糊过去,“就是脚腕子脱臼了,其他……还是那老毛病。”
张婶凝重地点点头,“哎,他也不容易。”
“胎里带的弱症,多少娃娃根本养不大。他从小肯定没少遭罪,”
晚上睡觉,老郎中也不挑拣,他叫顾喜喜帮忙把病号抬床上。
他自己就在床边打地铺。
顾喜喜在老郎中手边放下一个小纸包。
“等你回去了,试试把这个加进至纯之水中,冲洗伤口的效果说不定更好。”
顾喜喜走后,老郎中拿起纸包,放到鼻子跟前嗅了嗅。
他猛然抬头,直直对着顾喜喜离开的方向……
两日过去了,慕南钊虽然还没苏醒,但已经能喂进去一点温水和米粥了。
期间,老郎中问张婶讨过一个小碾子、一个小风炉、两只碗。
其余时间,他除了吃饭,几乎闭门不出。
西屋周围萦绕着浓浓的药味儿,整日不散。
张婶几次想进去一探究竟,都被老郎中挡在门外,并赌咒发誓只是配药,绝不会烧了房子。
小院东墙下,摆着一堆盆盆罐罐,每个都插着编号小木棍。
顾喜喜每日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这些宝贝。
谁需要浇水,谁需要光照转向,谁状态差,需要调整培育方案……
这天还是一如往常。
顾喜喜刚把一盆野茶树苗换到散光不暴晒的位置,正弯着腰观察。
忽听咣咣咣咣,铜钟巨响。
她愣了下,立刻朝大门跑去,“张婶!张婶!你先把灶火熄了,看顾着老郎中和陈方,我去看出啥事了!”
花池渡村的村口挂着一口铜钟。
据说是某位中了举人的先祖给村里捐的。
因为这里靠近边境,早年时不时被山匪、外族骑兵轮番滋扰。
铜钟就成了全村保命的警钟。
谁发现危险,就敲响铜钟,全村人听见,就赶紧往后山逃命。
铜钟挂在槐树下,不知历经多少年,上面已经侵蚀出两个小洞。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口钟至少近十年都没响过了。
再听钟声,必定是生死大事。
顾喜喜飞奔过门前土路,就遇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提着桶、端着盆。
“着火了!”
“大家都快点!火浇不灭,已经往这边烧了!”
“造孽啊,我家的荞麦保不住可咋办!”
远远望去,田地的方向黑烟滚滚,隐约可见火光。
顾喜喜大骇,虽然看方向,目前还没烧到她的田。
但照这个火势,风向一变,她的粟米和山药……
没时间耽搁,她转身飞奔回家,简单跟张婶交代了原委。
张婶急的就要拿水桶去救火,却被顾喜喜按住。
“越是全村都乱的时候,越怕有外面的人浑水摸鱼,故意作乱。”
“我去跟陈大富他们汇合,一定保住咱们家的地。”
“我出去后,您就把大门拴上,替我守住咱们家。”
尤其是慕南钊重伤的情形,绝不能被人看见。
张婶喘着气连连点头,“好,好!”
她拿了把柴刀,双手握在胸前,“我一定守着家,喜喜,你自己千万当心。”
顾喜喜赶到时,陈大富正带着雇工们从水渠里一遍遍打水,浇在自家田地尽头分界的窄路上。
可那么长的一条线,水浇上去瞬间就吸进泥土里,根本无济于事。
雇工们总算看到了救星,“东家来了!”
陈大富愁道,“东家,那边已经烧了几十亩,咱不做点防范不行啊。”
“现在看着火还远,可要是风向变了,烧到这就是一眨眼。”
顾喜喜颔首,“你们有预见,还提前做了应对,已经很好了。”
“现在听我的。”
陈大富带三名雇工留在这,挖掉西边尽头地垄上所有山药,并清除杂草。
然后沿着地垄挖出一条横向的壕沟。
大家虽心疼那些山药,但都二话不说的照做了。
首先保住人命,其次若能保下大部分庄稼就已经很好了。
反正东家有本事,他们就相信东家的。
顾喜喜安排之后,自己带着另外四个雇工匆匆离开,也没说要干什么。
村子西边,火光冲天。
村民们疯了似的泼水,可面对蔓延的火势,这些不过杯水车薪。
“是那个天杀的在地里烧火!这是要害死我们全村吗!”
顾大爷家的蔬菜地已经被烟火熏到。
考西侧的白菜叶子已经开始打卷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