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留一个充满瘴气的空城给百姓,只要圣君和皇嗣无事,日后,随时可以下一道旨意“迁都”,将京城外移。
“这是非常时期,必要的措施。”谢胥淡淡说道。
他甚至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几乎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还真的指望,宫内那些天潢贵胄们,和民众一起在瘴气里共生死吗?
郑九的手攥得更紧了:“属下只是接受不了,莫非我们做的这一切,全部都无意义?”
谢胥意味深长看着郑九,意义,当你开始思考意义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多数人这一辈子,都是处在食物链的不同阶段,大鱼吃小鱼,小雨吃虾米。
虾米在死的那一刻,突然醒悟自己的人生没意义,那不是很搞笑吗?
一个在院中的衙役,感受到有一丝凉意落到了自己的鼻尖上。
他抬手摸了摸,似乎是屋檐下的水,没有在意。
直到第二丝凉意落在他左边的面颊上,还未等他抬手擦,就又有第二丝,第三、接着丝丝缕缕不断的凉意落在他的脸上和身上。
这位衙役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彻底被浇成了落汤鸡。
“雨、怎么下雨了?”他还在震惊茫然。
当整个雨声笼罩在京畿衙门的四周,院子里栽种的巨大芭蕉叶在疯狂向外弹水,那声音一下子响起来,都每个人反应的时间,就好像已经笼罩在整个穹顶之下。
“下、下雨了!”
有人喊出来,“指挥使,外面下雨了!”
书房内,郑九已经离开了很久。谢胥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了关于雨的字眼,然后,有更多陆陆续续络绎不绝的声音,开始穿进密闭的书房。
而他的耳边,同样也听到了那闷闷的,打落在门扇、窗台上的雨滴声。
“给我拿把伞。”
许多人都对这突降的大雨感到发懵,当然不明所以的人们,也没有对此感到喜悦或者高兴。
京畿衙门的地面上,也都铺了石灰粉,此时大雨打在那些石灰粉上面,发出形容不出的剧烈声音,整个地面,像是翻腾的滚水一般。
甚至这突然来到的大量水汽,还让所有人感觉到一丝寒冷。
谢胥举着一把宽檐的油纸伞,再次来到了吕嫣的门前,吕嫣一直把自己紧闭在房间里,甚至门窗都封死。
“想跟我一起,看看雨吗?”眼前的门终于打开后,谢胥终于说道。
古有看雪看星星看月亮,现在谢指挥要邀请人看雨。
而这个被邀请人,现在最想看的,就是雨。
吕嫣看到了谢胥身后、外面那遮天蔽日的雨幕。她的眼瞳里仿佛在跳跃着两蔟火。
吕姑娘尽力表现得平静:“这么大的雨,是不是应该再拿一把伞?”
谢胥扬了扬眉说道:“全衙门唯一一把伞,就在我手里了。”
吕嫣愕然,半晌说道:“……那就没办法了。”
说着,她就这么迈出房门,走到了他的伞下。
宽大的油纸伞,并肩站立的两位执伞人,纤细瘦削的两道身影,共同看着这场老天赏赐的大雨。
京畿衙门本来还懵然震惊的衙役们,突然看见,他们的指挥使和吕姑娘的脸上,都绽放着很灿烂很灿烂的笑意。
那种毫不遮拦的喜悦,就好像眼前的不是一场大雨,而是世间突然发生的最为美好惊喜的事情。
这种喜悦,逐渐也感染了这些愁云惨淡的衙役们。
吕嫣这时说道:“替我拿一盏亮灯过来。”
有一盏灯笼被冒雨递到了吕嫣的手上,吕嫣举起手上的灯笼,照耀在雨幕上,她似乎看到了什么,对谢胥说道:“你看。”
谢胥不由凝眸,看到了那围绕在灯笼周围的细密雨滴。
有些像是奇妙地围旋起来的屏障。
谢胥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来。
有点像是,吕嫣白日说过的,沸腾的水。
“说明起反应了。”
此前的一切都只能说是理论,只有此时此刻真切在发生的,才是这场化学反应的终极。
而这雨势来看,至少可以下一整夜。
整夜的雨水,路上的生石灰,应该都溶解的差不多了。
吕嫣甚至忍不住伸出手,掌心感受那凉意的雨滴,一下,两下,三下,在她的掌心中汇集成珠子,一点点流下。
“一切究竟如何,只能等到明日,看太阳升不升起了。”
太阳当然照常升起,只是被毒瘴遮住。京城的百姓整整三日未曾见到太阳,在遮天蔽日的黑雾之中,仿佛鬼蜮之城里生活了三日。
——
三个时辰后。
清晨第一缕晨曦透过云层照到了地面上。
有习惯了早起的百姓来到窗子前,揉了揉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窗纸上透出的那一丝微光。
他随即一点一点试探地推开窗子,终于,他见到了云层后的那个霞光。
“出太阳了?”
不仅出太阳了,笼罩连日的死亡黑雾,几乎一点儿也看不到了。不敢置信的喜悦,出现在了脸上。
随后,有百姓们开始奔走相告。
“太阳出来了!大家快出来看啊!”
街头简直是一片欢呼,许多人踹开了家门,披头散发的,就开始迎接久违的阳光。
“没瘴气了!真的没瘴气了!”
地面上,也干干净净,之前铺的那些厚厚石灰粉已经全部溶解了,和这些遮天蔽日的毒瘴气,完全消解在了一起。
许多人家门前悬挂的艾叶菖蒲,上面都还残留着雨露。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乞丐入宫,悬案浮出
若说昨天夜里有谁正常安寝了,甚至还睡得非常好,那就是宫内的陛下了。
圣君一早上起来,还在迷迷胧胧间,听到的就是满宫阙传来的喜报,“真是天佑我大昭!太好了!这毒瘴、竟然真的都散了!”
宫女宦官在各宫窜着,报告着这个喜讯。有许多冷宫妃嫔眼泪都流了出来。
喜极而泣。
倘若真的撤离京城,物资有限,甚至都轮不到她们。她们只能在这死一样的宫城里,自己等死。
圣君后知后觉,抬起眼,目光迎到了外面有些刺目的光。
如同天启照下来的晨光。“没雾了?”他甚至还有些不敢置信。
宦官急匆匆冲入了殿内,扑通跪倒在地上:“陛下真乃护佑我朝之圣君!”
宦官还不忘拍个彩虹屁,这么大的灾难,眼看都消弭无形了,不是奇迹是什么。
圣君盯着宦官,终于相信眼前的一切不是梦里,毒瘴真的消散了。
之前准备好的物资、马车,全都还停在外面。甚至昨夜圣君能那么安寝,就是因为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只是看这情况,明显应该是不需要了。
在宫城里严谨守卫了一整夜的护国大将军和手下的将兵,全都目瞪口呆看着突然升起的太阳,和清澈无雾的空气。
“这一定是神仙显灵了……”
除了神仙显灵,还有什么能够解释这样的神迹。
半夜还仿佛大昭要亡了,现在就已经雨露初生,一切欣欣向荣,仿佛三日间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圣皇的尸体就摆放在宫内地窖的冰棺之内。他本要下葬皇陵。
那座耗费了无数工匠,国库财富,兴建了数年才建起来的华丽陵寝。如今,皇陵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圣皇甚至也无法再如计划下葬皇陵。
_……
“陛下,谢指挥来了,还带了个瞎子、在殿外求见。”
这时间简直是一点都没耽搁,就像是生怕来晚了圣君跑了一样。
饶是圣君,也有些不悦地皱眉,什么东西?瞎子?
“……宣。”
等到谢胥的身影进来,圣君冷冷奚落:“雾气刚除,这么迫不及待,就来向朕邀功了吗?”
果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启禀陛下,微臣是来陈述一桩旧案的。”谢胥不卑不亢跪在地上,向圣君行了一礼。
圣君愣了愣,旧案?
“就是微臣在瘴气之前,对陛下所说的贵人的案子。”谢胥抬起清冽的眼眸,“只是当时瘴气严重,治理瘴气为第一要务,所以微臣便没有多言。”
那个时候,谢胥也没有证据。
红口白牙,圣君也不会理睬他。
趁着圣君还在反应,谢胥迅速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章,他正儿八经上奏章的机会还真不多:“微臣写了一份案情书,需要陛下过目。”
宦官即刻上前接过,躬身呈给了圣君。
圣君被迫皱着眉打开,一眼扫过去,就双目看定了。
谢胥的词藻显然是练过的,用最为凝练的语言,陈述了最为可怕的旧事。而圣君更是第一次见谢胥的字体,端正的小楷,一格一格排列在奏章上,让人第一次切身明白,文人的字,真的可以化为利剑,刺透人的心。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fuheiwen/">腹黑文
“这是非常时期,必要的措施。”谢胥淡淡说道。
他甚至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几乎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还真的指望,宫内那些天潢贵胄们,和民众一起在瘴气里共生死吗?
郑九的手攥得更紧了:“属下只是接受不了,莫非我们做的这一切,全部都无意义?”
谢胥意味深长看着郑九,意义,当你开始思考意义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大多数人这一辈子,都是处在食物链的不同阶段,大鱼吃小鱼,小雨吃虾米。
虾米在死的那一刻,突然醒悟自己的人生没意义,那不是很搞笑吗?
一个在院中的衙役,感受到有一丝凉意落到了自己的鼻尖上。
他抬手摸了摸,似乎是屋檐下的水,没有在意。
直到第二丝凉意落在他左边的面颊上,还未等他抬手擦,就又有第二丝,第三、接着丝丝缕缕不断的凉意落在他的脸上和身上。
这位衙役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彻底被浇成了落汤鸡。
“雨、怎么下雨了?”他还在震惊茫然。
当整个雨声笼罩在京畿衙门的四周,院子里栽种的巨大芭蕉叶在疯狂向外弹水,那声音一下子响起来,都每个人反应的时间,就好像已经笼罩在整个穹顶之下。
“下、下雨了!”
有人喊出来,“指挥使,外面下雨了!”
书房内,郑九已经离开了很久。谢胥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了关于雨的字眼,然后,有更多陆陆续续络绎不绝的声音,开始穿进密闭的书房。
而他的耳边,同样也听到了那闷闷的,打落在门扇、窗台上的雨滴声。
“给我拿把伞。”
许多人都对这突降的大雨感到发懵,当然不明所以的人们,也没有对此感到喜悦或者高兴。
京畿衙门的地面上,也都铺了石灰粉,此时大雨打在那些石灰粉上面,发出形容不出的剧烈声音,整个地面,像是翻腾的滚水一般。
甚至这突然来到的大量水汽,还让所有人感觉到一丝寒冷。
谢胥举着一把宽檐的油纸伞,再次来到了吕嫣的门前,吕嫣一直把自己紧闭在房间里,甚至门窗都封死。
“想跟我一起,看看雨吗?”眼前的门终于打开后,谢胥终于说道。
古有看雪看星星看月亮,现在谢指挥要邀请人看雨。
而这个被邀请人,现在最想看的,就是雨。
吕嫣看到了谢胥身后、外面那遮天蔽日的雨幕。她的眼瞳里仿佛在跳跃着两蔟火。
吕姑娘尽力表现得平静:“这么大的雨,是不是应该再拿一把伞?”
谢胥扬了扬眉说道:“全衙门唯一一把伞,就在我手里了。”
吕嫣愕然,半晌说道:“……那就没办法了。”
说着,她就这么迈出房门,走到了他的伞下。
宽大的油纸伞,并肩站立的两位执伞人,纤细瘦削的两道身影,共同看着这场老天赏赐的大雨。
京畿衙门本来还懵然震惊的衙役们,突然看见,他们的指挥使和吕姑娘的脸上,都绽放着很灿烂很灿烂的笑意。
那种毫不遮拦的喜悦,就好像眼前的不是一场大雨,而是世间突然发生的最为美好惊喜的事情。
这种喜悦,逐渐也感染了这些愁云惨淡的衙役们。
吕嫣这时说道:“替我拿一盏亮灯过来。”
有一盏灯笼被冒雨递到了吕嫣的手上,吕嫣举起手上的灯笼,照耀在雨幕上,她似乎看到了什么,对谢胥说道:“你看。”
谢胥不由凝眸,看到了那围绕在灯笼周围的细密雨滴。
有些像是奇妙地围旋起来的屏障。
谢胥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来。
有点像是,吕嫣白日说过的,沸腾的水。
“说明起反应了。”
此前的一切都只能说是理论,只有此时此刻真切在发生的,才是这场化学反应的终极。
而这雨势来看,至少可以下一整夜。
整夜的雨水,路上的生石灰,应该都溶解的差不多了。
吕嫣甚至忍不住伸出手,掌心感受那凉意的雨滴,一下,两下,三下,在她的掌心中汇集成珠子,一点点流下。
“一切究竟如何,只能等到明日,看太阳升不升起了。”
太阳当然照常升起,只是被毒瘴遮住。京城的百姓整整三日未曾见到太阳,在遮天蔽日的黑雾之中,仿佛鬼蜮之城里生活了三日。
——
三个时辰后。
清晨第一缕晨曦透过云层照到了地面上。
有习惯了早起的百姓来到窗子前,揉了揉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窗纸上透出的那一丝微光。
他随即一点一点试探地推开窗子,终于,他见到了云层后的那个霞光。
“出太阳了?”
不仅出太阳了,笼罩连日的死亡黑雾,几乎一点儿也看不到了。不敢置信的喜悦,出现在了脸上。
随后,有百姓们开始奔走相告。
“太阳出来了!大家快出来看啊!”
街头简直是一片欢呼,许多人踹开了家门,披头散发的,就开始迎接久违的阳光。
“没瘴气了!真的没瘴气了!”
地面上,也干干净净,之前铺的那些厚厚石灰粉已经全部溶解了,和这些遮天蔽日的毒瘴气,完全消解在了一起。
许多人家门前悬挂的艾叶菖蒲,上面都还残留着雨露。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乞丐入宫,悬案浮出
若说昨天夜里有谁正常安寝了,甚至还睡得非常好,那就是宫内的陛下了。
圣君一早上起来,还在迷迷胧胧间,听到的就是满宫阙传来的喜报,“真是天佑我大昭!太好了!这毒瘴、竟然真的都散了!”
宫女宦官在各宫窜着,报告着这个喜讯。有许多冷宫妃嫔眼泪都流了出来。
喜极而泣。
倘若真的撤离京城,物资有限,甚至都轮不到她们。她们只能在这死一样的宫城里,自己等死。
圣君后知后觉,抬起眼,目光迎到了外面有些刺目的光。
如同天启照下来的晨光。“没雾了?”他甚至还有些不敢置信。
宦官急匆匆冲入了殿内,扑通跪倒在地上:“陛下真乃护佑我朝之圣君!”
宦官还不忘拍个彩虹屁,这么大的灾难,眼看都消弭无形了,不是奇迹是什么。
圣君盯着宦官,终于相信眼前的一切不是梦里,毒瘴真的消散了。
之前准备好的物资、马车,全都还停在外面。甚至昨夜圣君能那么安寝,就是因为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只是看这情况,明显应该是不需要了。
在宫城里严谨守卫了一整夜的护国大将军和手下的将兵,全都目瞪口呆看着突然升起的太阳,和清澈无雾的空气。
“这一定是神仙显灵了……”
除了神仙显灵,还有什么能够解释这样的神迹。
半夜还仿佛大昭要亡了,现在就已经雨露初生,一切欣欣向荣,仿佛三日间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圣皇的尸体就摆放在宫内地窖的冰棺之内。他本要下葬皇陵。
那座耗费了无数工匠,国库财富,兴建了数年才建起来的华丽陵寝。如今,皇陵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圣皇甚至也无法再如计划下葬皇陵。
_……
“陛下,谢指挥来了,还带了个瞎子、在殿外求见。”
这时间简直是一点都没耽搁,就像是生怕来晚了圣君跑了一样。
饶是圣君,也有些不悦地皱眉,什么东西?瞎子?
“……宣。”
等到谢胥的身影进来,圣君冷冷奚落:“雾气刚除,这么迫不及待,就来向朕邀功了吗?”
果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启禀陛下,微臣是来陈述一桩旧案的。”谢胥不卑不亢跪在地上,向圣君行了一礼。
圣君愣了愣,旧案?
“就是微臣在瘴气之前,对陛下所说的贵人的案子。”谢胥抬起清冽的眼眸,“只是当时瘴气严重,治理瘴气为第一要务,所以微臣便没有多言。”
那个时候,谢胥也没有证据。
红口白牙,圣君也不会理睬他。
趁着圣君还在反应,谢胥迅速从袖中拿出了一份奏章,他正儿八经上奏章的机会还真不多:“微臣写了一份案情书,需要陛下过目。”
宦官即刻上前接过,躬身呈给了圣君。
圣君被迫皱着眉打开,一眼扫过去,就双目看定了。
谢胥的词藻显然是练过的,用最为凝练的语言,陈述了最为可怕的旧事。而圣君更是第一次见谢胥的字体,端正的小楷,一格一格排列在奏章上,让人第一次切身明白,文人的字,真的可以化为利剑,刺透人的心。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fuheiwen/">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