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无论是药汤,还是鼻塞,都只能暂时缓解他们的症状。”吕嫣直接后背靠在门扇上,望着谢胥,“如果这毒瘴不除,药材总有耗尽的一天。”
  谢胥也望着她:“我明白。”
  所以他这些天根本没有给过吕嫣压力。完全的不质疑,不过问。全盘接受。
  说实话,吕嫣内心也对谢胥这种反应带着一丝感激。这种微妙的感激,对旁人没有。
  “师父为了这场毒瘴做了万全准备,还记得京城四处的‘护城河’吗?”
  京城护城河,河水福泽万民,护佑皇城。有水的地方就是万物之生。
  原本,确实如此。
  “所谓的雾气、瘴气,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条件,就是‘水汽’。”
  当我们行走在雾中,除了呼吸,会发现头发上,身上,都裹上了一层淡淡的水珠。
  “从前的京师,是不是也常有雾气。”半透白色的雾,倒是不伤人,甚至还有些唯美。
  谢胥耳边听着这些陌生的解释,平生再次产生微微震撼感。
  京城的护城河,恰恰是形成雾气最好的条件。
  “这里又要说到李靖安统帅下的工部的‘丰功伟绩’了。”吕嫣似笑非笑,讥色嘲弄。
  护城河底下,这些年,工部借口兴建了许多的所谓“利民工程”。利民,害民。
  “工部在护城河的河底,埋了许多‘空陶轮’(古代一种轮转机扩),借水流自转,如磨盘。表面上说是为了百姓取用水方便,实际上,这些陶轮里面,都事先填充了师父给他们的药囊。”
  第二百八十五章 稚嫩之肩,挑起命运
  那些药囊外面裹了一层防水物,所以不会立即释放,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今天。
  “皇陵打开,毒气散出,加上护城河上的水汽条件,就形成了你看到的能蔓延整个京城的毒瘴气。”
  吕嫣算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迅速解释了一遍,至少能让谢胥明白了。
  “我铺的那些生石灰层,在遇到某些‘必要条件’后,可以出现类似的化学反应,生成强碱性雾气(氢氧化钙),与酸性毒瘴(如神经毒素)发生酸碱中和——就是彻底解除瘴气的方式。”
  不管听了多少名词,谢胥仍然是懂了。并且提取到了吕嫣话里最关键的四个字。
  “那这个‘必要条件’是什么?”谢胥望着吕嫣。这就是吕嫣要用天机来搪塞的东西吗?
  吕嫣望着他,眼眸闪动了几下,才慢慢说道:“雨。”
  谢胥也呆住了,半晌才不可思议说道:“雨?”
  “对。”吕嫣露出那种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的笑,“需要下一场大雨。”
  很大的浇灌京城每一寸角落的雨水。
  吕嫣没有师父那些强大的助力,没有整个工部长年累月给她造什么器械,她只有自己一个人。
  而师父布局了这么多年,之前一直蛰伏,为什么现在才出来搞事。
  “石灰粉遇雨水会产生“烧开水”类似的效应,腾起的碱雾专克酸毒。你可以理解为万物相生相克,五行金木水火土,互相克。”
  不必对谢胥解释那么多的枯燥论文,只需要这么简单直接比喻一下。
  谢胥万万也没有想到,吕嫣的最后一计,竟然是等雨。
  这个完全没有办法用人力干涉的元素。
  “所以,我们这最后一关,确实只有靠天机。”吕姑娘脸上带着笑。
  此时哭也没啥用,不如笑一笑。
  一切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只是需要一场大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谢胥久久都没有说话,这些东西,肯定不能告诉给外面的衙役们。甚至不能传出这个门。
  一旦传出,好不容易聚起的人心又要散了。
  “为什么之前不说?”
  这两日吕嫣若无其事地指挥旁人做事,心里却藏着这件事。
  是怀着什么心情。
  吕嫣却不置可否,笑了一下:“对不住,这次不能百分百帮到你了。”
  在谢胥进宫之前,他还问过她一句,是否真的能除瘴气,当时她说,能。这算是间接地又骗了他一次吧。
  谢胥看着她,他现在的感受不是被骗,而是另一种情绪,一场大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京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这么沉重的担子,你一个人担得起吗?”
  吕嫣愣了愣。
  谢胥朝她走过去,停在吕嫣面前,两人的视线交汇在一起,那一刻,至少吕嫣能清晰看到谢胥眼底的情绪。
  从现在开始,这个天机,就由两个人共同担着了。
  天是要他们亡,还是要他们生。
  吕嫣在那一刻终于忍不住眼神波动:“其实我一直也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命运’这回事。”
  师父一直说自己是神,可以控制这世上所有的事情。
  曾经当吕嫣抬头看着灰蒙蒙天空的时候,她真的曾问过,在这个时代,这个时空,究竟有没有一个真正的神,在天上看着这一切。
  “我想知道,这最后一次,究竟有没有上苍出现来帮助。”
  或者说如果有神,愿不愿意帮助这个时空的百姓。
  这个世上,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许多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翻云覆雨,袖手乾坤,万类霜天竞自由。
  然而,无论他们有多聪明,最后,都需要借助老天。
  天时。
  是一个你永远无法真正计算到的东西。
  天时是否助你,是你能否成功的关键。
  东风若不与周郎便。
  天降陨石救刘秀。
  “你说的很对。”谢胥竟然也露出一丝笑。“我也想知道,老天这次到底站在哪一边。”
  ……
  所谓的等天降大雨,倒也不纯粹真的是傻等。因为吕嫣在京师这六年,几乎一直在观察京师的天气。
  以及,每次下雨的间息。
  她认真地记录着,心里分析着所有的客观因素。
  而京师迄今为止,已经十天没有下雨了。而现在又快要到梅雨时节。
  所以,吕嫣赌,一场雨应该快来了。
  但若是真的无雨,她也无能为力。
  东风曾与周郎便。
  就看老天,这次与不与我吕姑娘便。
  第三日最后一日就这样慢慢临近了尾声。一声清脆的锣响。
  在这遮天蔽日的三日内,人们几乎已经无法靠黑雾笼罩的天色来判断时辰,所以只有更夫们依靠经验,每半个时辰报一次时间。
  衙门里,分明所有人衙役都在岗,可却隐约一片死寂。
  所有人毕竟都不知道吕姑娘说的“天机”是什么。
  但是却眼睁睁看着最后一天就这样快过去了。
  虽然没人说话,也没人质疑什么,但是明显所有人都愈发低迷。
  暗夜中,有人走进了谢胥的书房:“指挥使,已经是亥时了。”
  进来说话的人,是郑九。准确地说,已经是亥时三刻。
  一旦四刻过去,就代表是子时。
  谢胥知道郑九的意思,他面色平淡,没有任何波动,“知道了,去休息吧。”
  郑九沉默,此刻整个衙门中鸦雀无声,他们所有衙役,却并没有一个人是在休息。
  而与此同一时刻,京城的每家每户的老百姓,此刻应该都在数着指头翘首盼望着。
  子时到,就是三天期限满,圣旨是不会给你时间的,三日一过瘴气未除,谢胥和整个京畿衙门,都要死。
  但此时,似乎并没有人为了被处死的事担忧了。
  因为这瘴气,本身就已让人绝望。
  “指挥使,真的没有任何能做的了吗?”郑九忍不住多说了这一句,但凡有任何吩咐,他们即便上刀山下火海,也会不辱使命。
  谢胥看着他,笑了。
  “吕姑娘不是说了吗,天机不可泄露。”
  何必忧愁,忧愁也没用。
  可这句话郑九就没有相信过,“吕姑娘不像是说这种话的人。”
  什么天机,吕姑娘何曾神神道道靠过天机。
  第二百八十六章 雨落芭蕉,天朗气清
  “属下听闻了一件事。”郑九来找谢胥,正是因为他听闻的这件事。
  听说两个时辰前,护国大将军和负责宫内治安的御林军锦衣卫统领全都已经进宫了,一直在内殿之中和圣君商议。
  “倘若三日到了瘴气未除,圣君和圣后以及宫内的所有皇嗣们,都要陆续撤离京城。”
  不免让人想起之前的百姓想离开京城,不行。可圣君很快就要带头走了。
  瘴气绵延三日,宫内肯定会有备用方案。而圣君的安危肯定是毫无疑问放在第一位的。远比黎明百姓优先级更高。
  “今日我们去通政司调兵的时候,发现许多车马都不见了。”
  毫无疑问,应该是都运进宫了。
  为了不引起波澜,肯定会分批暗中进行撤离,圣君自然是第一个会走的。其次是圣后,皇嗣们。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uijian/fuheiwen/">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