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在太一道甚少涉足的邕州,无数无辜百姓死于鬼族之手。
他们何错之有?
只因生而为人,是这天地间最渺小的蝼蚁。
在鬼族面前,他们连挣扎求生的机会,都微末得如同风中残烛,一吹即灭。
昨夜那密密麻麻、挤满空地的两百余个残魂,让他更加坚定陪朱砂走下去。
若让赤方得胜,宁峥之流只会撕咬吞噬尽世间更多的无辜者。
他性子倔,罗荆劝不动他,索性由他去了:“阿耶阿娘知道这事吗?”
罗刹昂首挺胸:“我已经一千岁了,可以自己做主。”
“一千岁!一千岁!”手边只有一坨面团,罗荆揪下一大块砸向罗刹,“我看你要气死我!”
“你烦死了,我好不容易揉好的面团。”
“你反正闲得慌,继续揉。”
朱砂急着回京,假寐了一炷香便推门出去。
在宅子中寻了一圈,罗刹在东厨忙碌,而罗荆独坐前厅。
朱砂挪到前厅,坐在罗荆对面,彼此一言不发。
“你们何时回京?”早膳迟迟未端来,罗荆开口打破沉默,“方才罗箴来说,山巾子与宁峥今早已易容离开邕州,似乎要去长安。至于你的同门一行人,还留在曾宅。”
朱砂:“多谢阿兄告知,我与二郎打算今日折了扶桑木便离开。”
昨夜骤雨风急,今早一碧万顷。
罗荆起身,负手站在屋檐下:“另有一言,我只有一个弟弟,自然希望他长命富贵。若这鬼王之位是拿二郎的命换的,我宁可不要。”
朱砂:“阿兄之愿,亦是我之所求。”
“你我今日之言,不必告知他。”
“好。”
罗刹端来早膳时,两人背向而坐,各自侧首。
他照旧坐在朱砂身侧,今日却先为罗荆盛粥布饼:“罗大郎,谢谢你收留我。”
罗荆冷哼一声:“我今日会写信告知阿娘阿耶你娶妻一事。”
罗刹心知肚明他信中到底会写何事,嘀咕道:“你记得把山巾子和宁峥欺负我的事,一并写进去。”
罗荆咽下一口热粥,烫得他舌头发麻:“山巾子都快被你们打死了,他还怎么欺负你?”
一听这话,罗刹兴冲冲凑过去:“他真的快死了?”
“用完膳快滚,我有一堆事。”
“讨厌鬼,你脾气真差!”
两人用完早膳,又去城中棺材铺买下一口榆木棺材。
之后出城,径直前往扶桑木所在的金矿。
守卫金矿的鬼族一见令牌,立马让开一条道:“小公子,最上面的那棵树,便是扶桑木。”
两人依照浮岚所说,折下扶桑木的枝条,再塞进棺材,裹住段凤巡的尸身。
三个月,足以将棺材自邕州运抵长安。
山巾子等鬼族先行一步,想必长安恐有大事发生。朱砂与罗刹不敢耽搁,把段凤巡的棺材托付与方絮后,便连夜骑马返京。
路上,为拖慢山巾子一行,朱砂每日必念上几十遍人鬼契的口诀。
只要宁峪未死,定叫其疼得生不如死。
“二郎,你兄长特别疼你。”
“我是他亲弟弟,他肯定疼我。”
【作者有话*说】
鬼捉鬼,我赚钱
鬼管鬼,我躺平
——朱砂
第137章 旱魃(四)
◎“二郎,你真的了解太一道吗?”◎
离开长安正值七月盛夏,回来却已是九月初秋。
天色初明,薄雾未散。
长安城经纬纵横,高楼巍峨高耸。
晨钟过后,西市百肆杂陈。
车马人潮,汇作洪流,奔涌不息。
回棺材铺之前,朱砂与罗刹先去崇仁坊看望姬琮。
三个月未见,姬琮精神抖擞更甚从前。
朱砂风尘仆仆进宅,身后是双手提着厚礼的罗刹。
姬琮看着满桌不值钱的小玩意,努力扯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你们真有心,花了不少钱吧。”
朱砂摆手:“没花多少。”
姬琮阴阳怪气:“你们真会过日子啊。”
罗刹在一旁煮茶,挑挑选选半晌,选了姬琮最爱的蒙顶石花。
手一抖,茶叶洒了大半在地上。剩下的茶叶,他一股脑全部倒进茶釜。
等姬琮发觉不对,茶罐中已空空如也,不剩一点。
两个小鬼坐在对面,一碗接一碗,吃得眉开眼笑。他紧紧握着茶碗,欲哭无泪:“赤方和太子结盟了。”
朱砂震惊道:“我听说杀死赤乌的真正凶手是崔郡王,赤方怎会与杀弟凶手的儿子结盟?”
姬琮放下茶碗,招手让两人凑近些:“我近来才知道一个秘密,圣人与赤乌有一个孩子。”
朱砂与罗刹对视一眼,双双睁大眼睛:“那个孩子是太子?”
姬琮摇摇头:“我不清楚,反正我听赤方说是太子。”
一听赤方的名字,朱砂当即发火:“舅父,他骗了你多少回,你还与他来往!”
姬琮摊手,语气中颇有些委屈:“他非要来,我和南枝又打不过他,不得耐心听他讲些废话吗?你放心,我早与她说了,她说没事,可以来往。”
姬璟说没事,那便是真没事。
朱砂:“赤方如何确定太子便是那个孩子?”
她虽未亲眼见过赤乌,可她见过崔郡王多次。
太子明明和崔郡王长得很像,好似不大可能是赤乌的孩子?
两个小鬼眼巴巴看着他,姬琮心下得意,挑眉笑道:“你们走后半个月,赤方进宫欲刺杀圣人与崔郡王报仇。但是,当夜他突然来找我,问我知不知道圣人三个儿女的生辰。”
姬琮当然知道,想着并非什么大秘密,便顺口告知。
之后,赤方接连十日未出现。再出现时,他喜形于色,自称旱魃一族终于多了一个鬼。
姬琮追问之下,赤方大方坦白:神凤帝为赤乌生了一个孩子,而那个孩子便是太子。
朱砂:“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姬琮倒不觉得奇怪:“我仔细想过,太子降生后,赤乌便被赤方设计骗走,暗囚于旁处,自此再无踪迹。照此推断,太子确实最有可能是赤乌的儿子。”
另有一件事,他未对任何人提过。
他分明记得赵王出生前一年,他曾在月王殿见过赤乌。
不过,仅一面之缘,他无法确定当日那个男子,到底是赤乌还是长相与赤乌相似的面首。
罗刹插话道:“同族之间,以血相识。赤方如此笃定,这事想必是真的。没想到啊,太子居然是鬼婴。”
朱砂却道不一定:“据说天尊留下的一堆书中,记载了一种法术,用此法可乱鬼族血脉。”
姬琮不敢搭话,只好以吃茶掩饰心虚。
因为他也觉得太子不大可能是赤乌的孩子,而且姬璟就会这个法术。
“太一道竟能混淆鬼族血脉?”罗刹顿时不可置信道,“岂非太子可能不是赤乌的孩子?贵主明摆着是崔大将军的女儿,还剩一个赵王……对了,赵王是谁的孩子?”
对于他的第一个问题,朱砂实则不大清楚:“姨母说,这是历代天师的秘密。等我成了天师,她才会教我。”
对于他的第二个问题,姬琮慌忙打断他的猜测:“赤方说是便是,你别乱猜。”
朱砂见姬琮一脸心虚,心中有了一个答案:“好了,不说赤方和太子了,我最烦这两人。我们来说说天尊的师兄,舅父,南枝回来了吗?”
姬琮点头:“早回来了。死老头不肯多说,只透露了十六个字。”
“哪十六个字?”
“生亦是死,死亦是生。向死则死,向生则生。”
闻言,朱砂与罗刹齐齐翻了一个白眼:“舅父,这算什么答案?”
姬琮无奈道:“南枝说了,这死老头修为高,嘴还特别严。我琢磨了一个月,还算琢磨出一点门道。我猜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想死便会死,想活便能活。”
“……”
朱砂揣走姬琮房中的一罐好茶,喊走罗刹:“算了舅父,你别琢磨了,我们自己琢磨吧。”
“我难道说的不对?”
“你不如不说!”
回家路上,朱砂边走边抱怨:“舅父自小便喜欢做无用功。”
罗刹:“朱砂,也许这就是答案。死生有命,注定死的人,一定会死。”
朱砂握紧他的手:“我不会死,你也不能死。”
罗刹:“嗯。走,我们快回家收拾。几个月没开店,不知错过了多少大生意。”
两人牵手回到棺材坊,甫一走到赵记门口,赵老板便招呼他们进店,笑着递上请帖:“贵主半月前产女,昨日差人送来请帖,还特意嘱咐:‘备份厚礼来!实在手头紧,空手来也可以。但是!千万莫要再送经书’。”
朱砂收下请帖,不满道:“我就送过她一本经书,她记到现在,真小气。”
他们何错之有?
只因生而为人,是这天地间最渺小的蝼蚁。
在鬼族面前,他们连挣扎求生的机会,都微末得如同风中残烛,一吹即灭。
昨夜那密密麻麻、挤满空地的两百余个残魂,让他更加坚定陪朱砂走下去。
若让赤方得胜,宁峥之流只会撕咬吞噬尽世间更多的无辜者。
他性子倔,罗荆劝不动他,索性由他去了:“阿耶阿娘知道这事吗?”
罗刹昂首挺胸:“我已经一千岁了,可以自己做主。”
“一千岁!一千岁!”手边只有一坨面团,罗荆揪下一大块砸向罗刹,“我看你要气死我!”
“你烦死了,我好不容易揉好的面团。”
“你反正闲得慌,继续揉。”
朱砂急着回京,假寐了一炷香便推门出去。
在宅子中寻了一圈,罗刹在东厨忙碌,而罗荆独坐前厅。
朱砂挪到前厅,坐在罗荆对面,彼此一言不发。
“你们何时回京?”早膳迟迟未端来,罗荆开口打破沉默,“方才罗箴来说,山巾子与宁峥今早已易容离开邕州,似乎要去长安。至于你的同门一行人,还留在曾宅。”
朱砂:“多谢阿兄告知,我与二郎打算今日折了扶桑木便离开。”
昨夜骤雨风急,今早一碧万顷。
罗荆起身,负手站在屋檐下:“另有一言,我只有一个弟弟,自然希望他长命富贵。若这鬼王之位是拿二郎的命换的,我宁可不要。”
朱砂:“阿兄之愿,亦是我之所求。”
“你我今日之言,不必告知他。”
“好。”
罗刹端来早膳时,两人背向而坐,各自侧首。
他照旧坐在朱砂身侧,今日却先为罗荆盛粥布饼:“罗大郎,谢谢你收留我。”
罗荆冷哼一声:“我今日会写信告知阿娘阿耶你娶妻一事。”
罗刹心知肚明他信中到底会写何事,嘀咕道:“你记得把山巾子和宁峥欺负我的事,一并写进去。”
罗荆咽下一口热粥,烫得他舌头发麻:“山巾子都快被你们打死了,他还怎么欺负你?”
一听这话,罗刹兴冲冲凑过去:“他真的快死了?”
“用完膳快滚,我有一堆事。”
“讨厌鬼,你脾气真差!”
两人用完早膳,又去城中棺材铺买下一口榆木棺材。
之后出城,径直前往扶桑木所在的金矿。
守卫金矿的鬼族一见令牌,立马让开一条道:“小公子,最上面的那棵树,便是扶桑木。”
两人依照浮岚所说,折下扶桑木的枝条,再塞进棺材,裹住段凤巡的尸身。
三个月,足以将棺材自邕州运抵长安。
山巾子等鬼族先行一步,想必长安恐有大事发生。朱砂与罗刹不敢耽搁,把段凤巡的棺材托付与方絮后,便连夜骑马返京。
路上,为拖慢山巾子一行,朱砂每日必念上几十遍人鬼契的口诀。
只要宁峪未死,定叫其疼得生不如死。
“二郎,你兄长特别疼你。”
“我是他亲弟弟,他肯定疼我。”
【作者有话*说】
鬼捉鬼,我赚钱
鬼管鬼,我躺平
——朱砂
第137章 旱魃(四)
◎“二郎,你真的了解太一道吗?”◎
离开长安正值七月盛夏,回来却已是九月初秋。
天色初明,薄雾未散。
长安城经纬纵横,高楼巍峨高耸。
晨钟过后,西市百肆杂陈。
车马人潮,汇作洪流,奔涌不息。
回棺材铺之前,朱砂与罗刹先去崇仁坊看望姬琮。
三个月未见,姬琮精神抖擞更甚从前。
朱砂风尘仆仆进宅,身后是双手提着厚礼的罗刹。
姬琮看着满桌不值钱的小玩意,努力扯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你们真有心,花了不少钱吧。”
朱砂摆手:“没花多少。”
姬琮阴阳怪气:“你们真会过日子啊。”
罗刹在一旁煮茶,挑挑选选半晌,选了姬琮最爱的蒙顶石花。
手一抖,茶叶洒了大半在地上。剩下的茶叶,他一股脑全部倒进茶釜。
等姬琮发觉不对,茶罐中已空空如也,不剩一点。
两个小鬼坐在对面,一碗接一碗,吃得眉开眼笑。他紧紧握着茶碗,欲哭无泪:“赤方和太子结盟了。”
朱砂震惊道:“我听说杀死赤乌的真正凶手是崔郡王,赤方怎会与杀弟凶手的儿子结盟?”
姬琮放下茶碗,招手让两人凑近些:“我近来才知道一个秘密,圣人与赤乌有一个孩子。”
朱砂与罗刹对视一眼,双双睁大眼睛:“那个孩子是太子?”
姬琮摇摇头:“我不清楚,反正我听赤方说是太子。”
一听赤方的名字,朱砂当即发火:“舅父,他骗了你多少回,你还与他来往!”
姬琮摊手,语气中颇有些委屈:“他非要来,我和南枝又打不过他,不得耐心听他讲些废话吗?你放心,我早与她说了,她说没事,可以来往。”
姬璟说没事,那便是真没事。
朱砂:“赤方如何确定太子便是那个孩子?”
她虽未亲眼见过赤乌,可她见过崔郡王多次。
太子明明和崔郡王长得很像,好似不大可能是赤乌的孩子?
两个小鬼眼巴巴看着他,姬琮心下得意,挑眉笑道:“你们走后半个月,赤方进宫欲刺杀圣人与崔郡王报仇。但是,当夜他突然来找我,问我知不知道圣人三个儿女的生辰。”
姬琮当然知道,想着并非什么大秘密,便顺口告知。
之后,赤方接连十日未出现。再出现时,他喜形于色,自称旱魃一族终于多了一个鬼。
姬琮追问之下,赤方大方坦白:神凤帝为赤乌生了一个孩子,而那个孩子便是太子。
朱砂:“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姬琮倒不觉得奇怪:“我仔细想过,太子降生后,赤乌便被赤方设计骗走,暗囚于旁处,自此再无踪迹。照此推断,太子确实最有可能是赤乌的儿子。”
另有一件事,他未对任何人提过。
他分明记得赵王出生前一年,他曾在月王殿见过赤乌。
不过,仅一面之缘,他无法确定当日那个男子,到底是赤乌还是长相与赤乌相似的面首。
罗刹插话道:“同族之间,以血相识。赤方如此笃定,这事想必是真的。没想到啊,太子居然是鬼婴。”
朱砂却道不一定:“据说天尊留下的一堆书中,记载了一种法术,用此法可乱鬼族血脉。”
姬琮不敢搭话,只好以吃茶掩饰心虚。
因为他也觉得太子不大可能是赤乌的孩子,而且姬璟就会这个法术。
“太一道竟能混淆鬼族血脉?”罗刹顿时不可置信道,“岂非太子可能不是赤乌的孩子?贵主明摆着是崔大将军的女儿,还剩一个赵王……对了,赵王是谁的孩子?”
对于他的第一个问题,朱砂实则不大清楚:“姨母说,这是历代天师的秘密。等我成了天师,她才会教我。”
对于他的第二个问题,姬琮慌忙打断他的猜测:“赤方说是便是,你别乱猜。”
朱砂见姬琮一脸心虚,心中有了一个答案:“好了,不说赤方和太子了,我最烦这两人。我们来说说天尊的师兄,舅父,南枝回来了吗?”
姬琮点头:“早回来了。死老头不肯多说,只透露了十六个字。”
“哪十六个字?”
“生亦是死,死亦是生。向死则死,向生则生。”
闻言,朱砂与罗刹齐齐翻了一个白眼:“舅父,这算什么答案?”
姬琮无奈道:“南枝说了,这死老头修为高,嘴还特别严。我琢磨了一个月,还算琢磨出一点门道。我猜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想死便会死,想活便能活。”
“……”
朱砂揣走姬琮房中的一罐好茶,喊走罗刹:“算了舅父,你别琢磨了,我们自己琢磨吧。”
“我难道说的不对?”
“你不如不说!”
回家路上,朱砂边走边抱怨:“舅父自小便喜欢做无用功。”
罗刹:“朱砂,也许这就是答案。死生有命,注定死的人,一定会死。”
朱砂握紧他的手:“我不会死,你也不能死。”
罗刹:“嗯。走,我们快回家收拾。几个月没开店,不知错过了多少大生意。”
两人牵手回到棺材坊,甫一走到赵记门口,赵老板便招呼他们进店,笑着递上请帖:“贵主半月前产女,昨日差人送来请帖,还特意嘱咐:‘备份厚礼来!实在手头紧,空手来也可以。但是!千万莫要再送经书’。”
朱砂收下请帖,不满道:“我就送过她一本经书,她记到现在,真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