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他去了同州,查了半月,在代县伯府住了半月。
  府中人面色如常,他夜夜酣睡,唯独代县伯吵闹不休,动辄打骂王大公子与下人。
  说起代县伯,严客气不打一处来:“他不识好歹。王大公子用心侍疾,他非说王大公子居心叵测,闹着喊打喊杀。下人们苦不堪言,王大公子顾及亲缘,咬牙硬撑。”
  他越说越详细,罗刹怕他说到半夜,赶忙打断:“你说代县伯心里有鬼,是怎么回事?”
  严客眼中精光乍现,招手让二人凑近:“并非我自夸,我找东西可快了。你们猜,我在代县伯府找到了什么?”
  “什么?”
  “代县伯曾写过一篇讨伐圣人的檄文!”
  “这事很严重吗?”
  “若圣人追究,便是大不敬大罪。”
  “所以我猜……”严客一脸深意看向左右二人,“代县伯自知死罪难逃,便装疯卖傻。万一日后有人翻旧账,他大可推给鬼族。”
  两件毫不相干的事,被严客硬扯在一起。
  不过,就算纪静仪真的吓死代县伯,凭借这个理由,她倒能安然脱身。
  罗刹由衷称赞:“你真聪明啊!”
  严客轻咳一声,故作深沉:“你们素来知晓我的为人,因而当我翻到那篇檄文后,转手便交给王大公子烧毁。为防代县伯闹大此事,我让他写封信交给我,这案子就算结束了。”
  罗刹:“什么信?”
  严客:“自然王大公子证明代县伯无事,府中无鬼的信。”
  当然,他还特意拜托孝顺的王微之多夸夸他。
  拿着这封书信,他顺利交差,同门几位师兄皆夸他命好。
  他的故事讲完,已是半个时辰后。
  罗刹支走徐雁声,笑吟吟走向沉浸在夸奖中的严客:“严兄,你帮帮我与你的师姐吧。”
  严客回神,小心翼翼地瞥了他一眼:“你是鬼,我是人。我能帮你们什么忙?”
  “小事,帮我们跟踪一个人。”
  “谁?”
  “一个和你师姐长得一模一样,但看起来极坏的女子。”
  “师姐看起来也不像好人吧……”
  严客一口气说完,又缩着头道歉:“我错了,你别告诉师姐。这女子在何处,我马上去找她。”
  “棺材铺。”
  “……”
  罗刹提着食盒回到棺材坊,见段凤巡正在坊中闲逛。
  棺材坊的老板们以为她是朱砂,纷纷探头招呼:“朱老板今日起得真早。”
  她不解释,反而笑逐颜开走到他身边:“姐夫,我寻你很久了。”
  罗刹脚步飞快,一路跑回棺材铺,丝毫不敢与她单独相处。
  有不明真相者奇怪道:“二郎今日怎么了?”
  今日也在坊中闲逛的钱老板,盯着段凤巡的背影,干笑道:“二郎,惨啊……”
  如花似玉的妻妹,却似乎对他恨之入骨。
  那目光像淬了毒的针,恨意直达眼底。
  巳时中,三人用完早膳同时出门。
  段凤巡挽着朱砂,满腹狐疑:“阿姐,你们查案,为何要带上我?我留在棺材铺帮你们开店,岂不是更好?”
  朱砂:“今日去的是东宫,我带你进宫瞧瞧新鲜。”
  段凤巡:“多谢阿姐。”
  三人从重明门入宫,核验令牌后,由宦官带至一处偏殿。
  静等二刻钟,太子没等到,只等来太子妃。
  卢素商原本在永定宫,忽听宫人通传太一道玄机道长已到东宫。
  她担心朱砂等得太久,便向崔郡王行礼告退,匆匆赶回去。
  “道长,出了何事?”卢素商一开口,却见到两个相貌一样的朱砂,左右环顾纳闷道,“道长,你竟是双生子吗?”
  朱砂迎上前解释:“不算双生子。卢妃,我们近来查到一件案子,或与东宫官员有关。不知太子殿下在何处,我有事想问问他。”
  卢素商哀叹一声:“殿下很忙,你见不到他。连我……也半月未见他了。”
  朱砂:“四海升平,朝中无事,不知殿下所忙何事?”
  卢素商:“崔郡王一病不起,阿娘哀哭两日,竟昏厥于寝殿。御医诊视,言其急火攻心,须静养调理。阿娘便敕令殿下监国理政。”
  太子监国之初,尚能每日回东宫抱抱女儿。
  近日许是朝政忙碌,他已七日未回。
  “至亲夫妻,如今层层通传,难见一面。”眼下面对朱砂的请求,卢素商亦是无能为力。哀伤片刻,她收敛外露的情绪,正色道,“殿下身边的官员,我知晓不少。你们想找何人,不如与我说说?”
  朱砂依照徐雁声所言,如实回她:“六品以上的官员,曾随殿下驾临青州。”
  卢素商暗暗记下,思索后道:“据我所知,随殿下去青州的官员,约有三十人。你且等我一炷香,我将他们的名册找出来。”
  仅一炷香后,她将一沓纸交到朱砂手中:“上面是他们的姓名与官职。”
  朱砂接过纸看了一眼,便叫上另外两人行礼离开。
  照纸上所写,去年随太子驾临青州的六品以上官员,共有二十五人,其中的十人近来不在京中。
  而他们要做的是:从剩下的十五人,尽快找出被伥鬼夺身之人。
  段凤巡随两人前往第一个官员的宅邸,颇为不解:“阿姐,此事关系重大,太一道为何不多派些人?”
  朱砂:“赤方活了,师父派了不少同门前往乌桕山查看,人手不够。”
  段凤巡双目圆睁:“阿姐,你说谁活了?”
  “赤方。”
  “他不是被封印了吗?”
  朱砂担忧地看向她:“妹妹,赤方不会放过你,不如我将你送去子午山?”
  段凤巡死劲摇头,面色变得苍白:“阿姐,我不要去子午山。我已不是祁青棠,他找不到我。”
  “也对,你是段凤巡,不是祁青棠。”
  余下的半日,三人连跑四位官员的府邸。
  他们多是五品官,跟随太子多年。
  罗刹忙上忙下在四人的府邸闻鬼炁,朱砂则带着段凤巡找到官员的亲眷与下人。
  时至戌时,天地昏黄一片。
  三人走出最后一位官员的府邸,沿路走回棺材坊。
  罗刹说出他的发现:“他们四人身上皆佩戴太一道所赠的符纸。复生为人的恶鬼纵使不怕符纸,但长年累月戴着,终究有损修为。我便想,我们明日可以查查那些不常戴,或根本不戴符纸的官员。”
  朱砂颔首,觉他说得在理:“行,我们明日按你说的法子试试。”
  段凤巡在一旁插话:“阿姐,依我看,你们不如将这些人全部送去子午山用刑。那个恶鬼,肯定会露出马脚。”
  朱砂无奈道:“妹妹,太一道查案,讲究证据。”
  连万坤既死,此案便死无对证
  在未查到确凿的证据前,所谓的伥鬼意欲行刺,只是捕风捉影之言。
  倘若太一道贸然将东宫官员押到子午山,朝中人人自危。
  此举不仅得罪太子,更会招致满朝文武的不满。
  段凤巡察觉朱砂语气中的不悦,好言好语道歉:“阿姐,我随口说说罢了,你别当真。”
  “我怎会怪你?你也是好心。”
  “阿姐,赤方真的活了吗?”
  “是啊……”
  【作者有话说】
  严客:查案捉鬼的事交给我,一定会搞砸!
  第117章 伥鬼(五)
  ◎“朱砂,不是弑母,是同室操戈!”◎
  房州城外,有山名为乌桕。
  不过多年前,房州人称这里为乌山与桕山。
  高的是乌山,矮的是桕山。
  经一冬的成长,山中猎物膘肥肉多。
  春日放晴,三三两两的猎户走进山中。
  一行人追赶猎物跑到一处界碑前,领头的老者停下:“这里不能进去,走吧。”
  半人高的男童不解地问道:“阿翁,那里为何不能进去?”
  老者指着界碑上的“太一道”三字:“因为里面关着一个恶鬼。”
  “恶鬼?”
  “对,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恶鬼。”
  十一年前,乌山桕山合二为一,成了眼前高矮不一的乌桕山。
  山下巡视的太一道弟子,日复一日盯着山中鸟兽的动静。
  偶尔无风的夜里,山中会传来一个男子的怒吼。
  由远及近,乌桕山为之一震。
  怒吼过后是一声轰然倒地的巨响。
  当旭日东升,两封仅寥寥数语的书信,会经由无数快马,在三日内送至长安。
  一封送进闿阳宫,一封送上子午山。
  当夜,两个万人之人的女子会齐聚月王殿的高阁,商议对策。
  今日收到的信中,如此写道:“赤方并未逃脱,仍无肉身。不过,弟子近日巡视乌桕山,于东北面发现一处盗洞,直通赤方所在的山腹,疑为鬼族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