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夜里,等院中人沉睡。
  他便在其中十二人的身上写诗,想装神弄鬼吓跑所有人。
  诗写了十余日,但无人离开。
  崔邡心一横,索性花钱雇来四个有些功夫在身的泼皮。
  他们四人顺着崔邡指引的小路,潜入癸巳院的四间房,将房中人的头发全部剃光。
  朱砂有一事不明:“焦清每夜看书至子时,你们进进出出,他难道未曾发现?”
  赵远徽捂着流血的手掌,解释道:“一来他是个一心只知读书的老丈,看书时从不看窗外。二来崔五郎几人,行事小心翼翼。若非有一回,我发现那些人身上的字迹出自崔五郎。时至今日,我也蒙在鼓里。”
  朱砂:“为什么非要吓走他们?”
  赵远徽:“因为只有他们的水准,与我旗鼓相当。崔五郎要想万无一失成为状元,必须先除掉他们。再者……”
  “再者什么?”
  “因剃头疯傻的四人,其背后的家族与崔家一贯不和。”
  好毒的计谋,好狠的崔家。
  为了打击政敌,为了一个出自崔家的状元,用恶鬼之说把人活活逼疯。
  不过,朱砂转念一想,又觉不对。
  就算吓跑了癸巳院,甚至整个贡院的解元。
  春闱尚早,乾坤未定。
  明年有大把举子进京赶考,崔家凭什么认定崔邡一定能成为状元?
  看着脚下精明的赵远徽,朱砂俯身,阴恻恻道:“你在骗我。”
  冰冷的峨眉刺在脖子上游走,赵远徽吓得抖成筛子,丝毫不敢呼吸:“我哪敢骗你。今年的解元宴,礼部会出一道题考校所有解元。头名者,会被钦点为状元!”
  朱砂:“明年才是春闱,哪来的状元?”
  赵远徽:“明年五月,乃圣人的千秋节。我听崔五郎说,圣人想在今年的解元中,先定一个状元。明年春闱,再选一个状元。一榜双状元,共贺千秋万寿。”
  他一说千秋节,朱砂懂了。
  神凤帝明年虚岁四十九整。
  九为至阳之数,大梁朝一向以九为尊。
  凡岁至九者,必行千秋万岁宴,与民同庆。
  怪不得崔家如此笃定,原是因为双状元之故。
  春闱不好舞弊,但一个小小的解元宴,以崔家的权势,简直手到擒来。
  若她没记错,如今的礼部曾尚书,似乎是崔相父亲的得意门生?
  朱砂问完所有事,起身离开。
  走至门口,又退到赵远徽身边,浅浅一笑:“你的手掌,为何会受伤?”
  “我自己摔倒伤的。”
  “聪明。”
  朱砂开门出去时,罗刹已来回踱步数十次。
  一见她出门,他一个箭步奔至她身前,急忙拉走她:“早知你要和他说这么久,我该和你一起进去的。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败类,万一他趁我不在欺负你,怎么办?”
  朱砂无语:“我好歹正儿八经也学过几年武功。”
  罗刹不依不饶:“我曾听拘魂鬼说,这世上有些小人,会偷偷给女子下药。”
  “行,下回我带你一起进去审他。”朱砂绽开笑容,“你问的怎么样了?”
  罗刹晃晃手上的纸:“首先,我方才找身上有诗的十二人问过了,他们没见过这个字迹。”
  而且,这十二人皆言,留在他们身上的诗句。
  虽有文采,但字迹潦草无比。
  其中一人,更是私下找到罗刹:“上回皇甫侍郎在,我不好说些捕风捉影的话。有一回夫子要我们当场写诗,我与崔五郎挨得近,见过他的字迹。我觉得,崔五郎才像是那个在我们身上写诗的恶鬼……”
  朱砂了然地笑了笑:“坏事做完便推到恶鬼身上。崔家这一出借刀杀人的连环计,委实天衣无缝。”
  只可惜,崔邡是个十足的草包。
  留下一堆证据不说,还被真正的恶鬼杀了。
  崔家此番机关算尽,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后日的解元宴,只能眼睁睁看着状元之位,旁落他人之手。
  朱砂:“焦清呢?”
  罗刹:“焦清说他记得这个字迹,还认识这个人。”
  “此人是谁?”
  “梅棠。”
  方才去找赵远徽问话前,罗刹突发奇想。年岁最长的焦清,曾自言考了二十余年,没准他与恶鬼见过。
  果然,等罗刹将几张纸递上。
  焦清一眼认出,纸上的字迹属于二十八年前的一位解元。
  此人叫梅棠,武州籍。
  据焦清回忆,梅棠自小云游四方,见多识广。
  他为人豪爽,古道热肠。
  至于文采,更是出类拔萃。
  二十八年前的春闱,梅棠胸有成竹走进考场,又信心满满地走出考场。
  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焦清曾与梅棠等数十人同登观星阁。
  那日烟波浩渺,远山巍峨。
  梅棠站在高阁之上,信誓旦旦称自己定是新科状元。
  然而,真等到放榜之日。
  杏榜之上,却并无梅棠的名字。
  之后,焦清返家。
  再三年又至长安,听梅棠同乡说,梅棠死了。
  朱砂疑惑:“这个梅棠,真那么厉害?”
  罗刹点头:“焦清说,梅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写的策论,连前朝崔相也赞不绝口…*…”
  脑中好似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朱砂急急打断罗刹:“哪个前朝崔相?”
  罗刹记得清楚:“崔彧。焦清说,此人曾在府中设宴,宴请几个举子,梅棠去了。”
  焦清寡言少语,文采也不出众,未在邀请之列。
  后来他听同去的举子说,崔彧当众夸赞梅棠乃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当世第一。
  所有的线索穿针引线,最终落到崔彧之上。
  朱砂拍掌,放声大笑。
  罗刹眨眨眼睛,不解地看着她:“朱砂,怎么了?”
  朱砂摸摸他的脸:“你可知崔彧是何人?”
  女子今日的笑容格外明媚,罗刹心里冒出一个答案:“和崔邡有关?”
  朱砂:“崔邡有一堂兄名崔宪,也是个好色之徒,此人是崔彧的亲孙子。”
  崔家最初想要捧的状元,应是崔宪。
  无奈崔宪成了阉人,还闹得满城皆知。
  退而求其次,崔家只好推更差的崔邡上位。
  反正有替考的赵远徽在,傻子也能变状元。
  “走吧,皇甫睦快回来了。”
  “朱砂,我们还要继续查下去吗?”
  “查啊,百金的赏金呢。”
  两人牵手离开,走了五步又被人叫住。
  一回头,发现是一脸焦急的焦清。
  朱砂:“你有事找我们?”
  焦清沉默片刻,确定四下无人后方道:“二十八年前的那个状元,是崔相的亲侄儿,如今的崔侍中。”
  朱砂颔首道谢:“多谢告知。”
  焦清垂着头,嗓音嘶哑:“梅棠是个好人。我曾暗中劝过他不要赴宴,但他深信人性本善,开心地去了……他死在长安城外的一间破庙,死因是自焚而死。”
  那时的焦清或许不懂,如今却一眼看清。
  那日崔彧的夸奖,就是一个无权无势举子的催命符。
  前去找皇甫睦的路上,两人经过甲庚湖。
  崔邡的尸身已被人抬走,只余一截隔断的红绳挂在树上。
  往来的一群解元经过此处,皆不言不语,避之不及。
  他们中,唯有一人轻声抱怨道:“贡院里不仅有鬼,还有窃贼。真是奇了怪了,我挂在腰间的玉佩,又不值钱。不知是谁偷了我的玉佩,还丢到槐树下面。”
  另外几人打趣他:“你昨夜在甲庚湖看书,没准是你自己弄丢的。”
  “我怎么不记得了。”
  “周四郎,你怎么老是忘事。”
  听着几人的调笑声,罗刹忽然想起恶鬼留在崔邡前胸的那句诗。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1]
  此句后半句意为:魑魅魍魉之辈,最喜欢害人。
  这个恶鬼,并非自嘲,而是提醒。
  “朱砂,我们错了。”
  “哪里错了?”
  “不是恶鬼夺身,是鬼魂附身。”
  “还有,崔邡是被其他人杀死的!”
  临近日暮,甲庚湖早已没了人。
  湖边角落的古槐下,罗刹站在崔邡死亡的地方,抬头望去。
  那截用祈福带系成的红绳,迎风荡来荡去。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来猜凶手~[狗头]
  第34章 科举鬼(六)
  ◎“我捉鬼,你放心。”◎
  罗刹蹲下身,在树下凌乱的脚步中搜寻。
  最终,他在尸身下方的地上,发现四个痕迹。
  四个似粗木棍一般的物件,深深插入土中的痕迹。
  罗刹思忖之后,向朱砂招手:“你瞧,这四个痕迹像不像一个方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