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庄家准备了差不多,沈家也陆续送来一些吃的和药丸子,没想到曹家竟然连人带马车都送了。
苏蕙仙一边看礼物,一边摇头心中暗笑:二弟倒是结了一门好亲,以后即便考不中,也是衣食无忧。
路菜的罐子散发浓郁的香味,让人忍不住胃口大开。苏蕙仙打开一罐,只见上面浸着一层油,下面是鸡瓜子、香菇丁等。
后面几罐有猪肉的、牛肉的,也有羊肉的,还有两罐是脆生生的咸菜。
除了路菜,曹家准备的药物更加齐全。苏蕙仙忍不住叹道,这曹家父母真是用心了。
众人准备了一个月,终于出发。
庄绍耀和沈绍祖坐在一辆车上,两人脸上既有即将远行的好奇和兴奋,也有舍不得离开家乡和父母的惆怅和忧愁。
终究前一种情绪占据了上风。
此次庄绍宗一共准备了六辆车,大嫂与侄儿侄女们一辆,他们夫妻一辆,两位弟弟一辆,行李和婢仆在剩余的三辆车上。
车轮碾过车辙,吱呀吱呀地开始了行程。
路上看书伤眼,庄绍宗和苏蕙仙都嘱咐过两位小弟。
得了“圣旨”的庄绍耀兄弟心安理得将书抛在一边,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看向窗外。
“京师是什么样子?”庄绍耀发问。
沈绍祖闻言想起了《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之明绚,道:“京师人杰地灵,俊采星驰,巍峨大观。”
道路两侧种植杨、槐、柳等树木,青翠的枝条在头顶交叉相拥,结成绿色的穹顶,偶然有阳光落在地上。
县城的景色很熟悉,外面的景色会不一样吗?
车声辚辚,带着庄绍耀兄弟的好奇一路往前,出了开封府。
但是坐了几日马车的庄绍耀此刻恍若一条风干的咸鱼,有气无力。
路上的车辙和沟壑让庄绍耀颠簸不已,有一次车夫没有看住,马车滑进了深沟,庄绍耀和沈绍祖都撞到了车壁上。
后背都青了。
“弟啊,出去太辛苦了,我想当个家里蹲。”庄绍耀龇着牙,眼泪汪汪道。
沈绍祖将药盒塞给庄绍耀,撩起后背的衣裳,转过身,道:“别打岔,我给你上了药,该给我上药。”
“嘶!”沈绍祖倒吸一口气,道:“你不会轻点啊?”
庄绍耀反而更用力,一报刚才之仇,嘿嘿笑着:“二哥说了,要使劲揉,将药揉开,才能好得快。”
沈绍祖只得龇着牙,接受庄绍耀的“好意”。
上完药,两个人都变得有气无力。
沈绍祖这时心底也赞同起庄绍耀家里蹲的想法。
远行真是太不容易了。
抛去路上的颠簸不谈,处在狭小的车厢也让人心情不豫,而且出去不是风尘,就是高阳。
庄绍耀蔫巴巴地趴在窗户上,道:“早知道就坐轿子了。”
沈绍祖摇头道:“我不喜欢轿子,马车还能舒展腿脚,轿子就那么小的一块地方,连腿脚都伸不开。”
庄绍耀跟着叹气,又道:“要是有大船就好了。”
“我听说北人不善坐船,坐船还会晕船呢。”沈绍祖回道。
庄绍耀架着膀子忽闪了几下,对沈绍祖道:“我要是张一对翅膀该多好啊,想去哪儿就飞去哪儿,也不颠簸。”
沈绍祖闻言轻笑,道:“你想得美!我还想像《逍遥游》的鲲鹏呢,扶摇九万里。”
两人说说笑笑,精神恢复了些,也慢慢习惯道路的颠簸。
然而,走着走着,两人的表情变得凝重。
无他,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乞讨者,衣衫褴褛的乞讨者。
庄绍耀下去问过这些人的来历,大部分来自西边。
西边匪患严重,朝廷又屡战不胜,加派苛捐杂税,又逢干旱,百姓名不聊生,只好外出讨饭。
怎么会这样?
庄绍耀神情怏怏,与沈绍祖耳语道:“所谓的匪徒无非是被逼上山的百姓,择一名声在外的贤臣恩威并施就能剿灭,怎么会拖到这种地步?”
沈绍祖也不理解,大为震撼,震撼之余又有担忧,亦耳语道:“只怕成燎原之势,说不定就要波及咱们家。”
中原自古就是四战之地,每一次动乱中原都深受战火荼毒。
庄绍耀龇牙,恨恨地小声骂道:“一群尸位素餐的混蛋。”
沈绍祖闻言,眼神明亮,道:“我要考中进士,保护咱们家。”
“我也一样。”庄绍耀坚定道:“我让大哥给我捐监生,咱们一起去考举人。”
庄绍耀郑重地点点头。
路上的乞丐对于仆从众多的庄家车队不是威胁,但是庄绍宗一行也走得战战兢兢。
阿宝攥着庄绍宗的衣袖,心有余悸,道:“夫君……”
庄绍宗安慰她道:“现在青黄不接,等收了夏粮,他们就回家了。”
阿宝抿着嘴,靠在庄绍宗的肩膀上,道:“夫君,我想回家。”
在阿宝的心中,家里最安全,家里有替她遮风挡雨的父母。
庄绍宗的唇轻轻地碰着阿宝的头发,道:“不用怕,有我在呢。一直往前走到了京师,到了京师就好了。”
阿宝小声地哼了一声,心情低落,不知是因为看到乞讨百姓的惨状,还是因为思念父母。
庄绍宗目光悠远,想起了大哥在信中对一些官员的鄙薄,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重。
太阳渐渐西斜,又到了黄昏。
第32章 京师
◎畅想起以后在京师的畅快日子◎
一路走来,庄绍耀与沈绍祖的兴致越来越低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桃花镇,而桃花镇更像……
“世外桃源。”沈绍祖仿佛明白庄绍耀的心事,接道。他的脸上也是迷茫和怅惘。
桃花镇的读书人有汝县宾兴资助,桃花镇的农人和小儿有乡绅救济,全镇无饥馁。
可是,桃花镇并不像五柳先生的桃花源那样不为外人所知,与世隔绝,若外面发生变动,必然会受到波及。
庄绍耀想到此处更加郁闷了,与沈绍祖也更加坚定了科举入仕做官为民的信念。
流离的百姓越靠近京师越少,这多多少少安慰了两小大受打击的心灵。
巍峨粗粝的城墙,持有武器的守门士兵,排着长长队伍等待入城的车队……一切都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众人感到极为震撼。
这就是京师!
心脏随着车队的喧嚣声越跳越快,庄绍耀舍不得为了颜面而收回往外看的目光。
“真高啊!”沈绍祖赞道。
一股自豪油然而生,这就是他们的京师。古老的城墙如同久经沙场的悍将,沉默地守卫着他的子民。
“当年于少保或许是喜欢京师厚重的城墙,才不愿意南迁,最后力挽狂澜,拯大厦之将倾。”沈绍祖猜测道。
庄绍耀颔首道:“我见过了,也喜欢,不知道我能不能上城楼,眺望远方。”
沈绍祖笑他:“怎么可能?这可是拱卫京师的城楼。”
众人排着队入内,马车刚要起步,就停了下来,俄而又重新开动。
“怎么回事儿?”庄绍耀问外面赶车的董三。
董三眉飞色舞,高兴道:“我二哥过来接咱们了,我看见了!二哥正在前头和二少爷说话。”
原来,庄绍光得知妻儿兄弟弟妇过来,估摸着时间,派长随董二日日守在城门口。
今日,董二果然迎来了几位主子。
庄绍耀闻言高兴起来道:“大哥派人接我们来了!”
“是呀,我好多年没见过大哥了。”沈绍祖也道。
然而,这股高兴随着逐渐靠近大哥,都化作了近乡情更怯。庄绍耀兄弟连外面的热闹都无暇分心。
大约半个时辰后,众人在一座三进的院子停下来,牌匾上面写着“庄宅”。
董二与几兄弟一起长大,关系不同寻常仆从。
他先见过几位少爷奶奶孙少爷孙小姐,然后替庄绍光告罪:“大少爷本来要去迎你们,只是衙门事忙,到晚上方归。”
“大少爷已经命人收拾好院子,请少爷奶奶住下。”说罢,董二叫来浑家与仆妇,领着众人去了各自的院子沐浴更衣。
苏蕙仙跟着董二浑家春兰来到后院,一路打量,只见小院清幽,布局整洁,想来不便宜。
“这座宅子什么时候租的,租金几何?”苏蕙仙问道。
董二暂领府上的管家,春兰由此对家中之事听过一些,便回道:“太太,这座宅子原是贾郎中家的,好像出了事儿,被革职回家,匆匆卖了宅子。老爷见价格合适,便花了一千两银子将其买下。”
苏蕙仙眉头微微一皱,道:“老爷的俸禄再加上其他收入,每年不过六百两,哪来的一千两买宅子?”
春兰闻言笑起来:“太太不知道?我那口子说,这钱是从家里寄来的。”
苏蕙仙听了,了然,全家谁最有钱?除了二弟夫妇,没有其他人了。
苏蕙仙一边看礼物,一边摇头心中暗笑:二弟倒是结了一门好亲,以后即便考不中,也是衣食无忧。
路菜的罐子散发浓郁的香味,让人忍不住胃口大开。苏蕙仙打开一罐,只见上面浸着一层油,下面是鸡瓜子、香菇丁等。
后面几罐有猪肉的、牛肉的,也有羊肉的,还有两罐是脆生生的咸菜。
除了路菜,曹家准备的药物更加齐全。苏蕙仙忍不住叹道,这曹家父母真是用心了。
众人准备了一个月,终于出发。
庄绍耀和沈绍祖坐在一辆车上,两人脸上既有即将远行的好奇和兴奋,也有舍不得离开家乡和父母的惆怅和忧愁。
终究前一种情绪占据了上风。
此次庄绍宗一共准备了六辆车,大嫂与侄儿侄女们一辆,他们夫妻一辆,两位弟弟一辆,行李和婢仆在剩余的三辆车上。
车轮碾过车辙,吱呀吱呀地开始了行程。
路上看书伤眼,庄绍宗和苏蕙仙都嘱咐过两位小弟。
得了“圣旨”的庄绍耀兄弟心安理得将书抛在一边,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看向窗外。
“京师是什么样子?”庄绍耀发问。
沈绍祖闻言想起了《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之明绚,道:“京师人杰地灵,俊采星驰,巍峨大观。”
道路两侧种植杨、槐、柳等树木,青翠的枝条在头顶交叉相拥,结成绿色的穹顶,偶然有阳光落在地上。
县城的景色很熟悉,外面的景色会不一样吗?
车声辚辚,带着庄绍耀兄弟的好奇一路往前,出了开封府。
但是坐了几日马车的庄绍耀此刻恍若一条风干的咸鱼,有气无力。
路上的车辙和沟壑让庄绍耀颠簸不已,有一次车夫没有看住,马车滑进了深沟,庄绍耀和沈绍祖都撞到了车壁上。
后背都青了。
“弟啊,出去太辛苦了,我想当个家里蹲。”庄绍耀龇着牙,眼泪汪汪道。
沈绍祖将药盒塞给庄绍耀,撩起后背的衣裳,转过身,道:“别打岔,我给你上了药,该给我上药。”
“嘶!”沈绍祖倒吸一口气,道:“你不会轻点啊?”
庄绍耀反而更用力,一报刚才之仇,嘿嘿笑着:“二哥说了,要使劲揉,将药揉开,才能好得快。”
沈绍祖只得龇着牙,接受庄绍耀的“好意”。
上完药,两个人都变得有气无力。
沈绍祖这时心底也赞同起庄绍耀家里蹲的想法。
远行真是太不容易了。
抛去路上的颠簸不谈,处在狭小的车厢也让人心情不豫,而且出去不是风尘,就是高阳。
庄绍耀蔫巴巴地趴在窗户上,道:“早知道就坐轿子了。”
沈绍祖摇头道:“我不喜欢轿子,马车还能舒展腿脚,轿子就那么小的一块地方,连腿脚都伸不开。”
庄绍耀跟着叹气,又道:“要是有大船就好了。”
“我听说北人不善坐船,坐船还会晕船呢。”沈绍祖回道。
庄绍耀架着膀子忽闪了几下,对沈绍祖道:“我要是张一对翅膀该多好啊,想去哪儿就飞去哪儿,也不颠簸。”
沈绍祖闻言轻笑,道:“你想得美!我还想像《逍遥游》的鲲鹏呢,扶摇九万里。”
两人说说笑笑,精神恢复了些,也慢慢习惯道路的颠簸。
然而,走着走着,两人的表情变得凝重。
无他,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乞讨者,衣衫褴褛的乞讨者。
庄绍耀下去问过这些人的来历,大部分来自西边。
西边匪患严重,朝廷又屡战不胜,加派苛捐杂税,又逢干旱,百姓名不聊生,只好外出讨饭。
怎么会这样?
庄绍耀神情怏怏,与沈绍祖耳语道:“所谓的匪徒无非是被逼上山的百姓,择一名声在外的贤臣恩威并施就能剿灭,怎么会拖到这种地步?”
沈绍祖也不理解,大为震撼,震撼之余又有担忧,亦耳语道:“只怕成燎原之势,说不定就要波及咱们家。”
中原自古就是四战之地,每一次动乱中原都深受战火荼毒。
庄绍耀龇牙,恨恨地小声骂道:“一群尸位素餐的混蛋。”
沈绍祖闻言,眼神明亮,道:“我要考中进士,保护咱们家。”
“我也一样。”庄绍耀坚定道:“我让大哥给我捐监生,咱们一起去考举人。”
庄绍耀郑重地点点头。
路上的乞丐对于仆从众多的庄家车队不是威胁,但是庄绍宗一行也走得战战兢兢。
阿宝攥着庄绍宗的衣袖,心有余悸,道:“夫君……”
庄绍宗安慰她道:“现在青黄不接,等收了夏粮,他们就回家了。”
阿宝抿着嘴,靠在庄绍宗的肩膀上,道:“夫君,我想回家。”
在阿宝的心中,家里最安全,家里有替她遮风挡雨的父母。
庄绍宗的唇轻轻地碰着阿宝的头发,道:“不用怕,有我在呢。一直往前走到了京师,到了京师就好了。”
阿宝小声地哼了一声,心情低落,不知是因为看到乞讨百姓的惨状,还是因为思念父母。
庄绍宗目光悠远,想起了大哥在信中对一些官员的鄙薄,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重。
太阳渐渐西斜,又到了黄昏。
第32章 京师
◎畅想起以后在京师的畅快日子◎
一路走来,庄绍耀与沈绍祖的兴致越来越低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桃花镇,而桃花镇更像……
“世外桃源。”沈绍祖仿佛明白庄绍耀的心事,接道。他的脸上也是迷茫和怅惘。
桃花镇的读书人有汝县宾兴资助,桃花镇的农人和小儿有乡绅救济,全镇无饥馁。
可是,桃花镇并不像五柳先生的桃花源那样不为外人所知,与世隔绝,若外面发生变动,必然会受到波及。
庄绍耀想到此处更加郁闷了,与沈绍祖也更加坚定了科举入仕做官为民的信念。
流离的百姓越靠近京师越少,这多多少少安慰了两小大受打击的心灵。
巍峨粗粝的城墙,持有武器的守门士兵,排着长长队伍等待入城的车队……一切都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众人感到极为震撼。
这就是京师!
心脏随着车队的喧嚣声越跳越快,庄绍耀舍不得为了颜面而收回往外看的目光。
“真高啊!”沈绍祖赞道。
一股自豪油然而生,这就是他们的京师。古老的城墙如同久经沙场的悍将,沉默地守卫着他的子民。
“当年于少保或许是喜欢京师厚重的城墙,才不愿意南迁,最后力挽狂澜,拯大厦之将倾。”沈绍祖猜测道。
庄绍耀颔首道:“我见过了,也喜欢,不知道我能不能上城楼,眺望远方。”
沈绍祖笑他:“怎么可能?这可是拱卫京师的城楼。”
众人排着队入内,马车刚要起步,就停了下来,俄而又重新开动。
“怎么回事儿?”庄绍耀问外面赶车的董三。
董三眉飞色舞,高兴道:“我二哥过来接咱们了,我看见了!二哥正在前头和二少爷说话。”
原来,庄绍光得知妻儿兄弟弟妇过来,估摸着时间,派长随董二日日守在城门口。
今日,董二果然迎来了几位主子。
庄绍耀闻言高兴起来道:“大哥派人接我们来了!”
“是呀,我好多年没见过大哥了。”沈绍祖也道。
然而,这股高兴随着逐渐靠近大哥,都化作了近乡情更怯。庄绍耀兄弟连外面的热闹都无暇分心。
大约半个时辰后,众人在一座三进的院子停下来,牌匾上面写着“庄宅”。
董二与几兄弟一起长大,关系不同寻常仆从。
他先见过几位少爷奶奶孙少爷孙小姐,然后替庄绍光告罪:“大少爷本来要去迎你们,只是衙门事忙,到晚上方归。”
“大少爷已经命人收拾好院子,请少爷奶奶住下。”说罢,董二叫来浑家与仆妇,领着众人去了各自的院子沐浴更衣。
苏蕙仙跟着董二浑家春兰来到后院,一路打量,只见小院清幽,布局整洁,想来不便宜。
“这座宅子什么时候租的,租金几何?”苏蕙仙问道。
董二暂领府上的管家,春兰由此对家中之事听过一些,便回道:“太太,这座宅子原是贾郎中家的,好像出了事儿,被革职回家,匆匆卖了宅子。老爷见价格合适,便花了一千两银子将其买下。”
苏蕙仙眉头微微一皱,道:“老爷的俸禄再加上其他收入,每年不过六百两,哪来的一千两买宅子?”
春兰闻言笑起来:“太太不知道?我那口子说,这钱是从家里寄来的。”
苏蕙仙听了,了然,全家谁最有钱?除了二弟夫妇,没有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