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不是一直在看人吗?”
  她放下酒瓶:“你长得不差,镜头感又强,当然适合。”
  “可我一想到自己站在那么多人前面,就会发慌。”
  “因为你以前习惯做那种存在感低的人。”
  他点头。
  “那你还想继续做模特?”
  他没立刻回答。
  “我想做一点能留下来的东西。”他终于说,“不是那种三秒钟就会被刷过去的。”
  “你想留下什么?”
  “我也不知道。”他声音低下来,“可能是影像,也可能是记忆。”
  她看着他眼角的光,忽然有点分不清他是不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两个人。他没转头,随后只低声问了一句:“那我以后的未来里……还会有你吗?”
  这句来的突兀,却不像是情绪突然,而像在心里压了很久,终于开了个口,谢安琪没马上答。风吹过她手边纸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她低头,看着饭团咬掉一半的痕迹,像在思考,也像在逃避。
  过了一分钟,她轻声说:“我不知道。”
  “为什么?”
  她声音更低:“因为我不确定你会记得。”
  “记得什么?”
  她抬头,眼睛泛着一点疲惫:“记得我。”
  郑禹胜没再问,只是静静地看她,然后笑了笑。那笑意不重,也不悲,只是像听见了一个早就知道的答案。
  “我也不知道。”他说,“我也不确定,你记得的是我。”
  她抬头看他一眼。
  他继续说:“但如果你不想说,我就不问了。”
  “你不生气?”
  “你没义务告诉我。”
  她没说话,风停了一秒,又吹过来。谢安琪往他身边挪了点:“那你接下来想做什么?”
  “活着。”
  “再具体点?”
  “找到一件我愿意做下去的事。不是为谁做,也不是因为逃,而是因为我真的想。”
  她点头:“那你现在算想了吗?”
  “还在想。”
  她没笑,只伸手拎过他的酒瓶,帮他打开:“那你边喝边想吧。”
  他没接她的瓶子,而是看着她,轻声说:“如果你还在,我愿意慢慢想。”
  ……
  他们坐到很晚。
  天台灯光不亮了,偶尔闪一下,是电线老化留下的脾气。谢安琪靠着矮墙,头发因为风而有点乱,眼尾也显得更柔和。郑禹胜看着她,不动,也不说话。
  “你是不是很容易想太多?”她问。
  他点头:“很怕走错一步。”
  “所以你一直走得很慢?”
  “不是慢,是想看清一点。”
  “可你知道的,再清也看不见未来。”
  他嗯了一声,低头咬开一颗蛋。
  “但有时候……”他说,“你站在那里,就是我愿意试着往前走的一种理由。”
  这句话谢安琪没有第一时间接住,她只是轻轻“啊”了一声,像是让它在空气里待一会儿,再慢慢落到自己手心里。
  ……
  回屋时,他们没并肩走,谢安琪走在前面,他走在她身后两步远。楼梯有一点旧,每踏一步都带回声。她没开灯,只靠天台余下的那点亮光慢慢走下去。进屋前,她忽然回头,看郑禹胜还站在门口。
  “你明天几点出发?”
  “十一点。”
  “想吃早饭吗?”
  他顿了顿:“你做?”
  “我订。”她扬了扬眉毛,“楼下便利店有新的包饭。”
  他笑了一下:“可以。”
  “那你等我敲门。”
  “你要是不敲呢?”
  “你不是说你会一直等?”
  他轻轻点头:“我等。”
  她没再说什么,进屋关了门,门上锁的声音在她耳边炸了一下,像心跳同步的回声。
  ……
  第二天早上,她起得比闹钟早。
  空气闷了一点,屋里带着一股昨晚没散掉的热。她洗了脸,擦了护肤水,换了件干净的蓝衬衫。谢安琪拿着手机下楼,饭团店刚开门,玻璃门上挂着“20%打折”的牌子。
  她买了两份,一份紫苏金枪鱼,一份泡菜炒猪肉,还有两杯咖啡。上楼的时候,脚底踩在木梯上咯吱响,那种微弱的震动像提醒她自己:别装得太自然。谢安琪在他门口站了一秒,轻轻敲了两下。郑禹胜没让她等太久。门一开,郑禹胜穿着黑t,头发还有点乱,眼神却是清的。
  “早。”她把袋子递给他。
  “谢谢。”他接过,没马上打开。
  她没走,站在门口喝了一口咖啡:“你今天紧张吗?”
  “有一点。”
  “你这人平时看不出来情绪,结果是容易怕场面的人。”
  “怕的是自己搞砸。”
  “但你今天不一样。”她说。
  “哪里不一样?”
  “你现在有人可以说出来。”
  他说:“那你愿意听我说完?”
  她点头:“如果你愿意讲。”
  他边吃饭边说,“我小时候第一次参加音乐演出,忘了带琴。”
  “你是说中提琴?”
  “对。那次本来是独奏。我妈临时去加班,我一个人坐车,结果在公交上睡着了。到场后,我只剩人了。”
  “然后呢?”
  “主办方临时给我一把替代琴,但弦断了。我上台前花了十五分钟
  自己绑弦,演出那天我发烧,还在流鼻血。”
  “你还上台了?”
  “上了。”
  “你疯了吧?”
  “那天我一个音都没拉错。”
  她听完后过了好几秒才说话:“你那个时候就这么倔?”
  “不是倔。”他说,“是知道自己没得选。”
  她没说话,只低头继续喝咖啡。他快吃完的时候,接到了电话。是试镜方的确认电话。她听见他语气比平时低,但是那种“为了不让自己太露”的控制。
  “我知道了。谢谢你通知。”他说。
  挂了电话后,他没抬头。
  “定了?”她问。
  他点头:“下午两点,江南。”
  “你准备怎么去?”
  “地铁。早点出门。”
  “需要我送你?”
  /:.
  “你不是有采访?”
  “可以改。”
  他这才看她一眼。
  她笑着说:“我又不是对你没好奇心。”
  他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只是轻轻合上了饭盒。
  屋外的风吹动他们之间那道门缝,像一只透明的手,从过去慢慢伸到现在。
  ……
  他出门那会儿,阳光刚好斜照进屋塔房楼道。谢安琪站在窗边,看着他穿着干净的白t、牛仔裤,背着画册和文件夹,一步步走下去。他走得不快,但很稳。每一个脚印都像印在她眼前。
  他没回头,她也没叫他,谢安琪知道这种时候,回头会让人更紧张。她也相信他不需要鼓励,只需要有人在——哪怕只是站在窗口不出声地看。
  郑禹胜走出胡同的那一刻,风吹起他t恤的衣角。她抓着窗框的手收紧了一点。
  “加油。”她轻声说,声音只有自己听见。
  /:.
  ……
  那天谢安琪原定的采访取消了,她没立刻联系其他人安排,而是一个人去了东桥市场。那里有家她一直想拍的老唱片店,老板年纪大,店里堆满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黑胶唱片,味道很重。
  她在店里拍了三段短视频,还录下了老板调音头时的“哔哔”声,她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场声和构图上,可心思还是游移。
  谢安琪总觉得,在城市某个她看不见的地方,有一个她在意的人,正独自穿过一个不属于他、但他想试着去触碰的世界。那是一种莫名的连接感,不强,但持续,像是低频的呼叫,一直在耳朵后面悄悄震动。
  下午五点半,谢安琪刚回到屋塔房。一上楼,就看见郑禹胜站在天台,背对她,双手撑在水泥墙上,整个人像在等风穿透身体。
  她走过去:“回来多久了?”
  他没转头:“十分钟。”
  “试镜还好?”
  “还行。”
  “你不打算多说点?”
  “我不想讲过程。”
  “那结果呢?”
  “下周通知。”
  她没追问。
  只是靠在栏杆上,陪他一起望着远处的落日。天有点热,像锅盖闷着一层光。空气里浮着柴火和胶水的味道,不难闻,但沉。
  “你走进去的时候怕吗?”她问。
  “怕。”他回答得很快,“我怕我不是他们要的那种。”
  “但你还是去了。”
  “因为你说,你会看我站在那里。”谢安琪怔了一下。
  他偏头看她:“你记得吗?”
  她点头:“记得。”
  郑禹胜点头:“那我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