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同时,北齐帝灭了汪家满门,并且特意留下一块象征前朝太子身份的令牌,坐实前朝余孽灭了汪府满门的罪行。
之后,北齐帝再安排一些死囚冒充前朝余孽,藏在这一所旧宅里。
毕竟,赵颐曾经在国寺山脚下的山洞里,找到了前朝太子的私印,以及他们在山洞里生活过的痕迹。
如今前朝余孽藏身在国寺几十里开外的一座旧宅里,也不会让人起疑。
届时,他便顺着‘线索’找到这一座旧宅,杀了窝藏在这里的死囚,对外声称是剿杀了前朝的余孽。
等到暗卫取了前朝太子的首级回来。
他再拿着前朝太子的首级去复命。
贤王敛去思绪,翻身下马,带着禁卫军进了宅子。
突然间,他停下脚步,吸了吸鼻子,嗅到了一股子血腥气。
他身后的禁卫军,也敏锐的觉察到不对劲,拔出别在腰间的长剑,一脚踹开了紧闭的门。
只见绑着的几个死囚倒在血泊中。
禁卫军脸色大变:“保护殿下——”
第492章 殒命
训练有素的禁卫军迅速朝贤王靠拢,将他团团包围在中间,“唰”地拔出腰间的佩剑,作出一副防卫的姿态,警惕地盯着四周。
霎时间,氛围变得凝重。
山风吹拂着枝叶的沙沙声,令贤王精神紧绷,心脏怦怦直跳。
他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顿时慌做了一团:“我……我们该怎么办?”
禁卫军统领面容沉肃:“只怕屋里,宅子外,都有刺客。”
贤王一张脸煞白,想不通父皇这般周密的安排,怎么就出现了差池?
电光石火间,他想到了什么,颤声说道:“前朝……前朝余孽……是前朝余孽。”
前朝覆灭之后,前朝太子就此销声匿迹。
无论先帝和北齐帝派出多少人力,始终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
哪怕他们杀了林家满门。
哪怕他们让太祖皇帝的雕像重见天日。
都不曾留下半点痕迹。
就像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
由此可见,他们行事极为谨慎。
可就是行事这般细致周密的一帮人,居然在煽动百姓起义的时候,留下了一些痕迹,还让北齐帝的人追查到了落脚点。
如今回过头来一看,显然是前朝余孽故意留下线索,引他们上钩。
更可怕的是,他们上钩之后,好像做的任何谋划,都能被前朝余孽精准的推敲出来。
仿佛就潜伏在他们的身边,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为的是把他们这些皇子,一个接一个的剪除。
想到这里,贤王浑身的汗毛竖起来,脊梁骨发冷,害怕自己会死在这里。
“殿下,无论刺客是谁,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就怕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禁卫军统领说完这句话,点了几个禁卫军:“你们几个掩护殿下离开。”
“属下领命。”
五六个禁卫军,护送贤王出去。
禁卫军统领带着剩下的三个人断后。
贤王慢慢跟在禁卫军的身后,在看到他们走出府邸,并没有遭到袭击的时候,稍稍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上他们。
下一刻,他猛地停下脚步,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
只见半里地开外,几个蒙面的黑衣人骑在马背上,左手举起弓,右手搭着箭,拉满了弓弦,瞄准了他的眉心,蓄势待发。
贤王双腿颤抖得厉害,紧紧咬住牙根,转身往院子里跑。
只听见‘嗡’的一声弦响,长箭脱弦而出。
“铛——”
禁卫军挥剑把利箭挥落在地。
这一声,像是放出的信号。
数十个黑衣人从各个角落里蹿出来。
贤王吓得魂飞魄散,退到了禁卫军身边。
禁卫军与黑衣人厮杀。
阵阵刀光剑影中,两方人马交错,鲜血四溅。
“走。”
禁卫军统领挡下刺向贤王的长剑。
他们的人数本来就不敌黑衣人,更别说黑衣人各个身手了得。
在黑衣人的围剿之下,他们的人一个个倒下。
他也撑不了多久。
贤王已经吓傻了,大脑处在宕机的状态,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一个寸步不离守护在他身边的禁卫军,拽着他的手臂在统领厮杀出来的一条血路逃命。
刚刚逃到后门,一道黑影挡住他们的去路。
禁卫军猛然出剑,招招致命。
两道身影激烈地打斗,刀剑碰撞出刺耳的金属声。
骤然间,黑衣人气势如虎,一剑劈下来,直逼禁卫军的面门。
禁卫军横剑挡住,被逼得步步后退,退到了门口。
而被禁卫军护在身后的贤王,在看见这一道狭窄的后门时,眼底陡然涌起一丝希望的光芒,拔腿就要跑出去。
只要跨出这一道门。
他就有一线生机。
“唔——”
一柄长剑刺穿他的身体。
第493章 醒悟
贤王缓缓地低下头,看着锋利的剑刃从他的胸口穿透出来。
站在他身后的黑衣人拔出剑。
贤王栽倒在门槛上,朝皇宫的方向望去。
隔着重重叠叠的山峦,连皇城的影子都看不见。
更别说那一座皇宫。
离他那么的遥远。
就像那把龙椅。
离他一样远。
远得,无论他怎么努力,穷尽这一生都无法触摸。
明明父皇只有他一个血脉纯正的儿子。
明明他办好这一桩差事。
他就是太子了。
为什么,只差一步之遥,他就死在这儿了呢?
他想不明白,就像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不爱皇后,每回提起皇后便满脸怒气,哪怕只是听到“皇后”这两个字都让他难以忍受。
可偏偏父皇却爱极了皇后所出的齐王。
即使齐王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为什么父皇宠爱母妃,吃穿用度是规制内最好的,更是对母妃有求必应。
可偏偏父皇对母妃所出的几个孩子毫无半点慈父之心。
为什么呢?
因为父皇属意齐王做储君,尽心尽力的栽培齐王。
害怕他会成为齐王强劲的对手,从来不给他分管权利,并且把他一母同胞的几个皇姐远嫁。
以防皇姐嫁给都城的世家子,将来会成为他争夺皇位的助力。
所以,皇姐的驸马出身清贵,虽然名声在外,但内里却是个空架子。
父皇对齐王的偏爱,朝臣们有目共睹,一致认定齐王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对待齐王的态度有了不同。
这个时候,父皇似乎意识到了,害怕壮大齐王的势力,会危及到他自身的地位。
于是便把他给拉出来,给他权势,让他制衡齐王。
母妃的盛宠,他手里掌握的权势,全都是他和齐王争夺皇位的筹码。
他怎么甘心做父皇压制齐王的棋子呢?
是父皇亲手把他的野心养大的啊。
后来林家倒台,母妃失势,他被贬去封地,从此与皇位无缘。
那时的他,心灰意冷,已经认命了。
谁知,齐王的身世有问题,被囚禁在广阳宫。
他心底又燃起了希望。
果然,如他所料,父皇派人来封地接他回都城,准备册立他为太子。
为什么就沦落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呢?
因为赵颐吗?
是赵颐揭发他的案子,并且让通判在刑场供出他,煽动百姓起义,害得他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拥趸他的朝臣。
父皇为了护住他的名声,不得不让他剿灭前朝余孽。
以至于他被前朝余孽剿杀。
这一切都是赵颐造成的。
贤王眼底涌出浓烈的恨意。
恨赵颐摧毁了他的美梦。
可是不知为何,他心里竟然滋生了对父皇的怨恨。
恨父皇成就了如今的赵颐。
他的案子明明可以不被揭发。
即便揭发了,父皇也可以力排众议,将这桩案子压下来。
何至于让他追捕“前朝余孽”,笼络朝臣的心?
等他成为新帝,谁敢妄议他?
“咳咳……”
贤王短促地咳嗽一声,吐出一口血。
意识涣散间,他似乎明白了。
因为父皇眼里没有臣民,更没有妻儿,有的只是他自己。
从始至终,父皇护的不是他的名声。
而是他自己的名声。
才会一步步把他送上了死路。
贤王不甘心。
他死了。
父皇只有赵颐一个儿子。
皇位给赵颐继承。
叫他如何甘心?
更何况,他昨日才答应过母妃,将来要恭迎她入主慈安宫,享受那无上的尊荣。
母妃还在宫里等着他。
之后,北齐帝再安排一些死囚冒充前朝余孽,藏在这一所旧宅里。
毕竟,赵颐曾经在国寺山脚下的山洞里,找到了前朝太子的私印,以及他们在山洞里生活过的痕迹。
如今前朝余孽藏身在国寺几十里开外的一座旧宅里,也不会让人起疑。
届时,他便顺着‘线索’找到这一座旧宅,杀了窝藏在这里的死囚,对外声称是剿杀了前朝的余孽。
等到暗卫取了前朝太子的首级回来。
他再拿着前朝太子的首级去复命。
贤王敛去思绪,翻身下马,带着禁卫军进了宅子。
突然间,他停下脚步,吸了吸鼻子,嗅到了一股子血腥气。
他身后的禁卫军,也敏锐的觉察到不对劲,拔出别在腰间的长剑,一脚踹开了紧闭的门。
只见绑着的几个死囚倒在血泊中。
禁卫军脸色大变:“保护殿下——”
第492章 殒命
训练有素的禁卫军迅速朝贤王靠拢,将他团团包围在中间,“唰”地拔出腰间的佩剑,作出一副防卫的姿态,警惕地盯着四周。
霎时间,氛围变得凝重。
山风吹拂着枝叶的沙沙声,令贤王精神紧绷,心脏怦怦直跳。
他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顿时慌做了一团:“我……我们该怎么办?”
禁卫军统领面容沉肃:“只怕屋里,宅子外,都有刺客。”
贤王一张脸煞白,想不通父皇这般周密的安排,怎么就出现了差池?
电光石火间,他想到了什么,颤声说道:“前朝……前朝余孽……是前朝余孽。”
前朝覆灭之后,前朝太子就此销声匿迹。
无论先帝和北齐帝派出多少人力,始终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
哪怕他们杀了林家满门。
哪怕他们让太祖皇帝的雕像重见天日。
都不曾留下半点痕迹。
就像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
由此可见,他们行事极为谨慎。
可就是行事这般细致周密的一帮人,居然在煽动百姓起义的时候,留下了一些痕迹,还让北齐帝的人追查到了落脚点。
如今回过头来一看,显然是前朝余孽故意留下线索,引他们上钩。
更可怕的是,他们上钩之后,好像做的任何谋划,都能被前朝余孽精准的推敲出来。
仿佛就潜伏在他们的身边,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为的是把他们这些皇子,一个接一个的剪除。
想到这里,贤王浑身的汗毛竖起来,脊梁骨发冷,害怕自己会死在这里。
“殿下,无论刺客是谁,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就怕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禁卫军统领说完这句话,点了几个禁卫军:“你们几个掩护殿下离开。”
“属下领命。”
五六个禁卫军,护送贤王出去。
禁卫军统领带着剩下的三个人断后。
贤王慢慢跟在禁卫军的身后,在看到他们走出府邸,并没有遭到袭击的时候,稍稍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上他们。
下一刻,他猛地停下脚步,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
只见半里地开外,几个蒙面的黑衣人骑在马背上,左手举起弓,右手搭着箭,拉满了弓弦,瞄准了他的眉心,蓄势待发。
贤王双腿颤抖得厉害,紧紧咬住牙根,转身往院子里跑。
只听见‘嗡’的一声弦响,长箭脱弦而出。
“铛——”
禁卫军挥剑把利箭挥落在地。
这一声,像是放出的信号。
数十个黑衣人从各个角落里蹿出来。
贤王吓得魂飞魄散,退到了禁卫军身边。
禁卫军与黑衣人厮杀。
阵阵刀光剑影中,两方人马交错,鲜血四溅。
“走。”
禁卫军统领挡下刺向贤王的长剑。
他们的人数本来就不敌黑衣人,更别说黑衣人各个身手了得。
在黑衣人的围剿之下,他们的人一个个倒下。
他也撑不了多久。
贤王已经吓傻了,大脑处在宕机的状态,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一个寸步不离守护在他身边的禁卫军,拽着他的手臂在统领厮杀出来的一条血路逃命。
刚刚逃到后门,一道黑影挡住他们的去路。
禁卫军猛然出剑,招招致命。
两道身影激烈地打斗,刀剑碰撞出刺耳的金属声。
骤然间,黑衣人气势如虎,一剑劈下来,直逼禁卫军的面门。
禁卫军横剑挡住,被逼得步步后退,退到了门口。
而被禁卫军护在身后的贤王,在看见这一道狭窄的后门时,眼底陡然涌起一丝希望的光芒,拔腿就要跑出去。
只要跨出这一道门。
他就有一线生机。
“唔——”
一柄长剑刺穿他的身体。
第493章 醒悟
贤王缓缓地低下头,看着锋利的剑刃从他的胸口穿透出来。
站在他身后的黑衣人拔出剑。
贤王栽倒在门槛上,朝皇宫的方向望去。
隔着重重叠叠的山峦,连皇城的影子都看不见。
更别说那一座皇宫。
离他那么的遥远。
就像那把龙椅。
离他一样远。
远得,无论他怎么努力,穷尽这一生都无法触摸。
明明父皇只有他一个血脉纯正的儿子。
明明他办好这一桩差事。
他就是太子了。
为什么,只差一步之遥,他就死在这儿了呢?
他想不明白,就像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不爱皇后,每回提起皇后便满脸怒气,哪怕只是听到“皇后”这两个字都让他难以忍受。
可偏偏父皇却爱极了皇后所出的齐王。
即使齐王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为什么父皇宠爱母妃,吃穿用度是规制内最好的,更是对母妃有求必应。
可偏偏父皇对母妃所出的几个孩子毫无半点慈父之心。
为什么呢?
因为父皇属意齐王做储君,尽心尽力的栽培齐王。
害怕他会成为齐王强劲的对手,从来不给他分管权利,并且把他一母同胞的几个皇姐远嫁。
以防皇姐嫁给都城的世家子,将来会成为他争夺皇位的助力。
所以,皇姐的驸马出身清贵,虽然名声在外,但内里却是个空架子。
父皇对齐王的偏爱,朝臣们有目共睹,一致认定齐王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对待齐王的态度有了不同。
这个时候,父皇似乎意识到了,害怕壮大齐王的势力,会危及到他自身的地位。
于是便把他给拉出来,给他权势,让他制衡齐王。
母妃的盛宠,他手里掌握的权势,全都是他和齐王争夺皇位的筹码。
他怎么甘心做父皇压制齐王的棋子呢?
是父皇亲手把他的野心养大的啊。
后来林家倒台,母妃失势,他被贬去封地,从此与皇位无缘。
那时的他,心灰意冷,已经认命了。
谁知,齐王的身世有问题,被囚禁在广阳宫。
他心底又燃起了希望。
果然,如他所料,父皇派人来封地接他回都城,准备册立他为太子。
为什么就沦落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呢?
因为赵颐吗?
是赵颐揭发他的案子,并且让通判在刑场供出他,煽动百姓起义,害得他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拥趸他的朝臣。
父皇为了护住他的名声,不得不让他剿灭前朝余孽。
以至于他被前朝余孽剿杀。
这一切都是赵颐造成的。
贤王眼底涌出浓烈的恨意。
恨赵颐摧毁了他的美梦。
可是不知为何,他心里竟然滋生了对父皇的怨恨。
恨父皇成就了如今的赵颐。
他的案子明明可以不被揭发。
即便揭发了,父皇也可以力排众议,将这桩案子压下来。
何至于让他追捕“前朝余孽”,笼络朝臣的心?
等他成为新帝,谁敢妄议他?
“咳咳……”
贤王短促地咳嗽一声,吐出一口血。
意识涣散间,他似乎明白了。
因为父皇眼里没有臣民,更没有妻儿,有的只是他自己。
从始至终,父皇护的不是他的名声。
而是他自己的名声。
才会一步步把他送上了死路。
贤王不甘心。
他死了。
父皇只有赵颐一个儿子。
皇位给赵颐继承。
叫他如何甘心?
更何况,他昨日才答应过母妃,将来要恭迎她入主慈安宫,享受那无上的尊荣。
母妃还在宫里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