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那倒没有,江清澜一笑,终于松了口气,他反倒帮了我不少忙。
  王蕙娘也放下心来:那就好。我看那日,你脸都吓白了,还以为怎么了呢。
  她也看得出来,这些日子,言郎君跟以前那位高郎君一样,眼睛都黏在江清澜身上。
  在她眼里,这有什么呢?青春正好,知慕少艾的,发乎情、止乎礼,多么美好的情感啊。
  她这妹子,什么都好,就是感情上太愚钝、太小心了。
  好在,这些日子,谢临川也没来叨扰,渐渐的,二人就将此事放下了。
  饮子区很快装修完毕。
  之前,饭食区走的是古朴路线,桌椅板凳用的都是原木色,古色古香的。
  现在,饮子区刷的却是绿漆,望之如入绿林,给人清心之感。
  柜台之下,放着一排排盆栽茉莉,花白叶绿,淡雅纯洁。
  其上,则是一只白瓷红耳的假猫儿。
  它围着红色的围巾,系着金色的大铃铛。眼睛大大,嘴巴*弯弯,笑容可掬,一派憨态。
  它的肚子上写了斗大的四个字招财进宝。
  右手举起来,露出可爱的蹼爪,好像真的在招揽什么。
  左上方的绿色酒帘上,写着半盏抹茶,半日悠闲。在和风吹拂下招招摇摇的,好似真的很悠闲。
  虎子、团团前后脚来到此处。
  虎子手拿雪白的巾子。
  团团则抱着个矮凳,将之放在地上,踩上去,正正儿够到招财猫硕大的肚子。
  高度够了,她一把抢过虎子手里的巾子,仔仔细细地为猫儿擦起了身子。
  柜台里,江清澜正在调制抹茶芋泥牛乳。忽的,冒出一大一小两颗脑袋来,她笑道:
  今天,这只招财猫被你俩擦了七八次了。我看,它皮都要快被擦掉了。
  团团对它爱不释手,却不肯承认,用花瓣般的嘴唇碰了碰猫儿的肚子:
  我亲了这个财字,我们一定发大财。
  江清澜端出两盏饮子,推到两个孩子面前:团团别啃猫肚子啦,来尝尝这个。
  二人把脑袋凑过去一看:
  一掌长的圆柱形透明琉璃盏中,下方是固状膏体,呈木槿花的淡紫色;
  中间是纯白的牛乳;
  上方,则是青绿的抹茶液,两个圆圆的小冰球在其中浮浮沉沉,冒着冷气。
  此时,烧瓷技术发达。琉璃虽也普及,到底制作工艺不甚成熟。因此,瓷贱璃贵。
  除非富贵人家饮葡萄酒,少有用琉璃来作茶器的。
  但江清澜花费重金,买了大小各不同的琉璃容器。便是为了让客人欣赏这分层渐变之色,以抬高饮子售价。
  果然,团团惊呼:欸真奇怪,它们像云朵一样柔软,怎么不蹿到一起去呢?
  密度什么的,江清澜也无法解释,只让他们快喝,提提意见。
  团团手执长铁勺,从杯底挖起一大勺芋泥。
  甫一放入口中,眼睛就瞪圆了,立马又捧起琉璃盏,仰着头喝了一大口。
  哪知,喝太多了,两颊鼓鼓的,跟个雪白鼓囊的包子一样。
  等小口小口地全咽了,她才啧啧两声,意犹未尽般道:真好喝呀!
  他俩是做实验的小白鼠,江清澜想多听点儿意见,便道:还有呢?
  团团忙得很,正用铁勺挖了一点儿芋泥,又装了一点儿牛乳、一点儿抹茶液。
  这下,勺子里的颜色就混在一起了,是淡淡的马卡龙色。
  闻言,她道:还好玩儿!又好吃又好玩儿!
  江清澜哭笑不得,身边有个夸夸小吃货,提不出意见,她想进步都难。
  虎子轻声道:
  这芋泥软软的,抹茶微苦,却有点儿回甜,牛乳香浓,很好喝,只是他眉头微皱,我觉得太甜了些。
  团团啊一声惊叫:虎子哥,你舌头坏了吧?哪里甜了,我还觉得太淡了呢!
  她抢过虎子的琉璃盏,猛的灌了一口:不甜不甜,好喝着呢!
  虎子忙把那饮盏抢回来:你干嘛干嘛喝我的。
  说到后面,声音低了下去,黑黑的面皮臊得微红。
  团团才几岁,哪里知道男女大防,还以为虎子嫌她脏,噘嘴道:你自己说的不好喝。
  扭过去头,不搭理他了,用长勺子搅着芋泥在盏中打转儿,却嘟囔道:
  我是小孩子,小孩子的嘴巴是最干净的,不会把你的盏弄脏了。
  他俩的误会,江清澜当然看得出来,心道:团团也长大了,改日,得给她进行性别教育了。
  当下,暂按下不提。
  由他们的甜淡之争,她却想到了关键
  女娘喜甜,郎君不喜甜,每个人对糖分的接受都不同。
  无怪乎,现代奶茶店,要区分出从三分到十分的不同甜度。
  她从柜台下的抽屉里,取出木竹牌来。
  以毛笔蘸了浓墨,写下从不加糖到三分、五分、七分、全糖的不同牌子,将它们挂在身后的墙壁上。
  此后,她又盘算起其他饮子来。
  如今牛乳好得,茶叶不好得。
  因此,时人爱喝点茶,便是将新鲜茶叶研磨成粉,饮用时以热水注入,再以茶筅搅拂调制。
  要到明清泡茶时代,炒茶、烤茶、制作茶饼才风靡全国。因而,此时没有茶叶,到处却是抹茶粉。
  江清澜依此,定了三种抹茶系的日常饮品:抹茶星冰乐、抹茶生椰、抹茶芋泥牛乳。
  隔三差五,再加个如茉莉蜜瓜冰奶之类的新品。
  这些饮子都很好做,原材料准备好,调制冲饮即可。
  如此,饮子品种大概就确定下来了。
  到了晚间,食客们见饮品区新开,纷纷来看稀奇。
  有人捋着下巴,质疑:哟,江娘子这茶,卖得可不便宜。
  抹茶芋泥奶茶将近二钱银子一盏,快赶上卤猪蹄儿的价了。
  江清澜气定神闲,拿出做好的一盏,送与那人:郎君只消一试,便知我这茶值不值。
  琉璃盏中淡紫、纯白、青绿分层,恍若仙境。
  那人见了,大开眼界,啧啧称奇,捧起来一喝,眼睛都亮了。
  三两口牛饮下肚,琉璃盏见了底。他腾的站起来,拔腿就往外跑。
  有人问:王郎君,你跑啥呢?
  我我回去叫我夫人来尝尝!
  原是个疼媳妇儿的。
  众人哈哈大笑。
  饮品区已经开业,王蕙娘也选好了几个婢子。
  第二日,吃过中午点心,江清澜把店门一关,姐妹三人乘马车出发。
  人牙店在城南。
  从杏花饭馆出来,上八字桥到斜街,汇进御街。一路往南,过涌金门、清波门、临安府署,到跃金池边,才算到了。
  今儿是个阴天,偶有一点儿太阳,也很快被浓重的乌云遮蔽了。
  但是,小商小贩儿们的热情丝毫不受搅扰。
  作为临安城里最繁华的街道,御街一路吵嚷。
  尤其到了南段,是临安府署、大内皇宫之所,更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吹糖人吹糖人又甜又乖的小糖人
  卖花卖花新鲜的荷花、玫瑰、茉莉花嘞
  磨剪子嘞戗菜刀
  听着外面吆喝声,江清澜盘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挑起帘子,往外边眺望。
  正好,到了御街南段的枣子巷边。
  此处有一棵标志性的枣子树,绿荫如伞,亭亭似盖,十分惹眼。
  周围青瓦白墙、朱门石板。
  低矮的院墙里绿树成荫,缀满绿叶青果的梅树枝条,伸到墙外来
  团团也看得认真。
  原本紧闭的宅门竟大开着,几个仆人进进出出,似乎在收拾行李。
  团团惊呼出声:阿姐,怎么
  江清澜当机立断:蕙姐姐,在这里停一停。
  马车还没有停稳,团团已经跳下车,一溜烟儿跑去了巷子边。
  她眼神越过斑驳的朱漆大门,痴痴地望着里边儿。
  怎么了?王蕙娘惊诧。
  江清澜也下了车。
  大门顶上牌匾已被摘掉,门楣空荡荡的。她幽幽道:那是我家旧宅。
  江渊清廉,临安城居大不易,他根本买不起房。
  幸而江家几代均在此地,有祖上的宅子留下来。旧宅经过历代翻新,虽不大,也是花影扶疏、自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