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再作声,堂堂天街上不知多少百姓,乌压压的都是人,但是所有人全都噤声,耳边只有旗帜的招展声。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很难想象这么多人,却能做到鸦雀无声。
  但在巍巍皇权面前,又有哪个敢发出半点声响?
  此时礼官宣读圣旨,大赦天下,众人高声齐呼帝王隆恩,三声之后,天街上重新肃静下来。
  有两位着紫衫锦帽的礼者,取来由红锦系住的金风,衔住赦书,并将红锦高高地呈在李秉璋面前。
  阿柠是知道礼仪流程的,明白接下来李秉璋要亲自将这红锦索引着金风自城门放下至宣赦台。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这一刻时,李秉璋却捏着那金凤,并没有要放下的意思。
  在场众人心生疑惑,不过并不敢言语,一个个都暗自猜测。
  阿柠也觉疑惑,赶紧眼神示意李秉璋,所有人都在等着呢。
  谁知李秉璋却道:“朕虽临御九重,却孑然一身,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如今幸得贵妃贤淑温婉,与朕情谊缱绻,琴瑟和鸣,值此嘉辰令节,普天同庆之际——”
  他的声音缓慢而郑重,一字字地说出,让在场众人心都提起,不知他又要来哪一出。
  阿柠更是懵了,不明白地看着李秉璋。
  李秉璋望着阿柠,温柔一笑,薄唇轻启,清晰而缓慢地道:“朕欲昭告万民,贵妃晋为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六合,与朕共承天命,同抚苍生。”
  阿柠一愣,之后便懂了。
  其实她并不在意,贵妃啊皇后啊有什么不一样,一家子能平安和美在一起就足够了。
  可是他却很固执地在意,甚至急切地要把她放在皇后的位置上。
  她便轻笑了下,他的心思,她当然喜欢,也心领。
  李秉璋看着她的笑,只觉心仿佛被月光抚摸过一般。
  他继续道:“今日双喜临门,特颁恩赦,普天同庆,以彰皇后仁德。”
  说着他将手中的金凤递给阿柠,他要她亲手放下去,要她来颁下恩赦,要天下万民对她感恩戴德,为她积下功德。
  此时在场不知多少人都在竖耳聆听,而宣赦台下,戴荷花枷着褐衣的囚犯更是仰着脸,急切地渴盼着即将到来的宣赦。
  阿柠接过来那金凤,看向四周围。
  周围太过安静,安静到仿佛天地万物都停滞下来。
  她的视线轻轻掠过其下万民,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天街,又看那天街楼宇,最后落在李秉璋脸上。
  李秉璋正看着她,温柔鼓励的,纵容怜惜的。
  这一刻,阿柠知道,为了能够留住这让人心颤的团聚,他可以倾尽一切法子,而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开端。
  天地神秀,机缘玄妙,她是积累了多少福德,今生才得这样的姻缘,才能和他相守一生。
  视线对视间,彼此的眼神黏连交缠,温情脉脉流淌。
  喜欢,彼此喜欢,一千年一万年,这一世下一世,依然会喜欢。
  因为他们是对方心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过了好一会,阿柠才收回视线,之后,于那轻风和日中,她望着天街万民,温柔一笑,握着手中的金凤,在万人瞩目之下,将那金凤扔下。
  被扔下的金凤先是快速一个下坠,金凤口中赦文随风而动,之后红锦一个弧度优美的飘荡,金凤微顿,速度略缓,随着风势缓缓降落在宣赦台。
  金凤落下的那一刻,赦文已经被跪在那里的狱官捧在手中,之后便是高呼娘娘千岁之声,更有锣鼓声,鞭炮声,各样声响不绝于耳。
  *************
  大赦过后,便是连着几日的社祀,诸位宗亲人仰马翻,疲惫倦怠,不过事情总算告一段落,朝廷于乾德殿大宴宗亲三日。
  李君劢身为储君,又是已经及了冠礼的,这一日率领宗亲进入乾德殿赴宴。
  他头戴簪花,身穿五爪龙袍,挺秀俊雅,神采奕奕,显然心情大好。
  见此情景,有些宗亲实在是好奇,有和李君劢还算亲近的,暗地里打探。
  李君劢一眼扫过去,心里明白众人的想法。
  皇帝后宫空悬十年,如今突然封了一位贵妃,大家往日早就熄了的心思都起来了,以至于生出许多猜测来,甚至也有人只怕存着看热闹的心思。
  他在心里一个凉笑,只作没看到。
  这些年父皇很有些手段,皇室宗亲哪一个敢多说一个字,至于如今他们的心思,也只能想想罢了,原不必理会。
  不过当经过南坤门,众人下马准备换乘辇车时,睿王却仿佛不经意地过来,并深深地看了李君劢一眼。
  李君劢知道他有话说,便略停顿了下:“皇伯父有何指教?”
  睿王看着他:“我怎么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李君劢单手扶着辇车,略侧首,便看到睿王神情间的探究,以及不苟同。
  他轻笑了声:“皇伯父是什么意思?”
  睿王意味深长:“你最近倒是性子大变。”
  李君劢笑道:“可能人总是会长大,也该通晓大义了。”
  说完他径自上了辇车。
  辇车缓缓前行,旌旗飘扬间,众人也都纷纷随驾而行。
  睿王过了好一会,才径自上马,不过捏着缰绳时,他心中却颇不是滋味。
  阿凝是他的青梅竹马,他心里自然是爱的,但是最后到底屈从了母妃的安排。
  如今十几年过去,夫妻虽不甚恩爱,但也不至于成了一对怨偶。
  昔日曾惦记过的,曾愧疚过的,也逐渐淡去了。
  只是偶尔间想起李秉璋,想起昔日,平添几分惆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人埋没于尘世,在庸俗世间过着自己平淡的日子,有人用一辈子来缅怀那个香消玉殒的故人。
  睿王知道自己没办法做到,因为他早已经屈服了。
  偶尔间他看到李秉璋,会庆幸,庆幸世间有个人还在挂念着她,也会因此对李君劢和穆清公主多几分喜爱。
  毕竟那是她留下的血脉。
  可是现在,他没想到,一夜之间她被抛弃了,被她最亲近的人抛弃了。
  前几日他的王妃回来,和他说起来,说见到了,很像,形貌像,气韵像。
  都是皇都中长大,彼此知根知底,他的王妃和阿柠曾经那么熟稔,如今说这话,其实是特意说的,他明白。
  可他只觉悲哀,自小认识的都说像,那李秉璋的心思不言而喻了。
  可是那又如何,再像也不是她,她不会回来了,李秉璋,太子和穆清公主,他们都背弃了她,选择了别人。
  此时的他,站在前行的宗亲人群中,心里有着无法言说的悲伤。
  第82章 结尾2
  在郑重雄浑的燕乐声中, 李秉璋和阿柠于内殿歇下,接下来便是各方番邦之国的进献,如今大昭国力昌盛, 四方臣服, 正值年节时各番邦小国尽皆献上奇巧异宝,一时之间, 各色奇装异服的番邦人士, 以及满桌子的珍异宝器,更有奇花异果,珍禽水族,数不胜数。
  最让人惊奇的是那些来自海上的奇兽, 竟有一对雪白麒麟上前,做出跪拜和唱喏的姿态, 让人拍手叫绝。
  一旁自有文武百官,都纷纷称颂, 大昭国势鼎盛,才有番邦赆贺之盛, 为海内承平之象等。
  一切礼毕, 李秉璋偕同阿柠进入内殿,李君劢也同诸位皇亲国戚进殿拜见, 并恭贺年节。
  睿王自然也同众人一起入殿,此时场面恢弘, 礼仪肃穆讲究,睿王便状若不经意地扫过,一眼之下,已经是心中生疑。
  因距离远,又有宫娥的纱扇遮挡着, 他自然看不清那位皇后娘娘,只隐约觉得眼熟,不过他却清楚地看到李秉璋望着那位皇后娘娘的眼神。
  大庭广众之下,他看到的是脉脉温情,是千回百转的缠绵与眷恋。
  睿王疑窦丛生。
  这种眼神他自然见到过,那是李秉璋望着阿凝时的眼神,是万里冰封中窜起的炽烈火焰,曾几何时,他竟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另一个人?
  他突然觉得,自己不懂李秉璋,完全不懂了。
  因为这个,一整日,睿王心里都沉甸甸的,盛大的宴席上,觥筹交错,百官贺喜,可他心中并无半分喜悦。
  他不断回想着李秉璋,回想着那位皇后娘娘,他的眼前不断地浮现出李秉璋的眼神,他望着那女子的眼神,以及昔日望着阿凝的眼神。
  明明相隔了十几年的岁月,年少时孤冷的少年和如今威严横生的帝王重合,分开,又重合。
  宴席已经结束了,文武百官并皇亲国戚陆续散去,睿王也该离开了。
  他低着头,无声地往前走,看着自己的靴子踩踏在经年的青石板路上,这时候眼前会浮现昔日的一幕幕,娇俏圆润的小阿凝,他们一起玩耍,放风筝,跑跳。
  之后那道娇俏身影逐渐黯淡,远去,终于如同霞光一般消散在他不曾企及的荒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