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问了好半晌,最后阿柠实在累了,便推他:“你总问我,我还没问你呢。”
  李秉璋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下巴细腻的肌肤:“你要问什么?”
  阿柠趴在他怀中,仰着脸,好奇:“我的牌位呢?”
  李秉璋愣了下,之后蹙眉道:“我找找。”
  阿柠听此,险些笑出声:“以前看你搂着不放,我以为你多喜欢,如今却是找都找不到了!”
  李秉璋抿唇,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自从认出你后,我心里都想着你,哪里还记得这个。”
  甚至因为知道她还活着,对那牌位下意识也不喜了。
  那是暗黑的绝望,不想再回忆。
  他想了想,很快道:“这牌位,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想着干脆交给无显大师,由他供奉起来吧。”
  世间许多玄妙之事,纵然他为人间帝王,也不能参透,往日的他肆意任性,是没什么顾忌,如今阿柠回来了,他自当谨慎小心,万不敢有丝毫不妥。
  阿柠笑道:“好。”
  她没想到自己竟要和他讨论自己的牌位,这有点怪怪的。
  不过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他们可以往前看了。
  第78章 家人
  此时阿柠已经正式受贵妃诰命, 只等来年开春时再办封诰之仪,眼看到了年下,朝中诸事都要料理, 李秉璋倒是忙碌起来。
  他脸上的伤其实恢复差不多了, 不过依然要包着,不让阿柠看, 还因此要缠着阿柠, 阿柠但凡说他一句,他都要一脸落寞,仿佛受了大委屈。
  阿柠还能怎么着,只能让他几分。
  有时候她觉得李秉璋也像个孩子, 和那兄妹俩差不多,但她也只能认了。
  李秉璋大部分时候都缠着阿柠, 便是日常政务都要在函德殿办,有时候他批改奏章, 就让阿柠陪在旁边。
  刚开始时司礼监以及各处太监见了,都有些惊讶, 不过都知道皇帝宠着贵妃娘娘, 大家还能怎么着,当然是装聋作哑。
  而且自打有了这位贵妃娘娘, 皇帝脾性好了,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李秉璋批改奏章时, 也会问起阿柠的意见,比如哪里连下几日大雪,遇寒灾,该如何设置赈灾粥厂,又比如来年国库支度以及宫中各样预算等。
  这些事有些是阿柠不懂的, 自然不敢说什么,不过有些却是她能听懂的,或有些想法的,便从旁温言软语地劝,皇宫中各项用度其实可以俭省一些,反正宫中又没什么年轻妃嫔了,只有几位老太妃颐养着,花费并不高,所以该裁减的便裁减了。
  甚至哪怕自己为贵妃,也不必非要摆出那么大依仗等等。
  她的这些谏言,李秉璋都照单全收,于是干脆将往日积压的各样奏议都看过了,捡了容易施展的,全都抄录下来,并发放内阁决议。
  不过几日功夫,便陆续有各样奏议被批核,并重新交由内阁,奏议中都是福泽天下的仁政,诸如下诏禁止鞭背和宫刑,废除亲军长期守城不得更换的旧制,允许各地卫军轮换守城等。
  其中也有宫中节俭的新规,允许太监宫娥自行种菜供自己食用,准予更多宫人和亲人团聚,并在皇都外栽种桐树、棕树和漆树等,以用于宫中修缮用度,不再向百姓征收。
  这些都是阿柠往日看到的,提议的,或者听宫人们私底下嘀咕埋怨过的,如今一一说给李秉璋,李秉璋都听从采纳了。
  因为政令实施问题,也考虑到实际可行性,这些未必都能一一通过决议,不过至少提上议程了。
  内阁诸官员见到这些批复过的奏议,自然一个个惊异不已,皇帝就这么突然转了性子?竟如此体贴仁厚?
  震惊之余,隐约明白,这必是因了那位贵妃娘娘了。
  贵妃娘娘出身太医院,原不过是寻常小医女,这诸般举措,若不是深知宫人苦楚,是上位者万万想不出来的,一时众人暗中称道,感慨不已。
  阿柠自然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心思,她不过尽自己的本分罢了,况且这几日她越发忙碌起来。
  如今她已陆续接手后宫事宜,恰逢年节,诸般琐碎,都要呈到她这里。
  她虽有上一世的记忆,但其实并未真正身为主母打理过中馈,如今突然间打理后宫,也有些应接不暇,不过按照李秉璋的意思,凡事虽由宫中尚宫商议裁决,但最后都要禀到她这里来。
  阿柠自然明白李秉璋的深意,他急于要为她立威,要让人知晓她是后宫之主,让人不敢轻看。
  其实谁敢轻看了她,上有李秉璋,下有太子和穆清公主,但凡会看眼色的都知道如今形势,内外命妇到了她跟前都是恭敬小心的,唯恐有什么差池。
  诸皇亲国戚并封妇贵人,也都一一进宫拜见了她,安国公夫人聂氏也带着女儿露面了,不过因之前得了教训,如今灰头土脸,小心翼翼的,不过是匆忙走个过场就跑了,即使这样也难免引了一些背后的指指点点。
  安国公府名声大不如前,人人都知道安国公已经失了帝宠,对此阿柠心中并无波澜,过去的总归过去了。
  于阿柠来说另一个格外眼熟的便是睿王妃,这睿王妃和她也是自小认识,算是手帕之交。
  当初人皆以为自己和睿王会结为连理,那时候尚在闺阁中的睿王妃还曾打趣过自己,谁想到后来世事多变,她自己竟嫁给睿王,成为睿王妃。
  因为这个,昔日闺阁情意多少存了几分尴尬,至于后来自己出事,匆忙嫁李秉璋,对方也只按照寻常礼节送了贺礼,其它一概不提。
  往事早已过去,今日的睿王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再相见,阿柠心中平淡,以礼相待,不冷不热。
  反倒是睿王妃,着实看了她好几眼,暗地里端量着,明显是困惑的。
  阿柠见此,只是温和一笑罢了,这笑落在睿王妃眼中,显然越发生疑,但也不好再问,只能压下。
  除了睿王妃,似乎对阿柠最是疑惑的当属明太妃,明太妃年纪大,也算是看着阿柠长大的长辈,见了阿柠,着实看了好几眼。
  阿柠坦然相对,含笑和她说话,言语敬重,如此一番,明太妃轻叹一声,却是道:“数日不见,娘娘和之前大为不同。”
  阿柠听此话,心里隐约明白,也许明太妃猜到了什么。
  之前时候她未曾恢复上一世记忆,神态眼神自然和如今不同,但凡昔日熟悉的,必是能看出其中差别,显然明太妃感觉到了。
  不过身为先帝后宫妃嫔,能熬到如今的,必然都是最为精明通透的,许多事看破也不敢说破罢了。
  除了明太妃外,后宫之人最让阿柠无奈的反而是康公公,她当然知道康公公于李秉璋而言最是要紧,是以并不愿意怠慢,那一日康公公过来函德殿,她以礼相待,谁知康公公直直地盯着她,打量着她,眼中都是审视和端详。
  这时候李秉璋恰好来了,径自挽起阿柠的手,一脸的呵护姿态。
  康公公见此,顿时愣了。
  他越发狐疑地看着阿柠,眼睛都瞪大了。
  李秉璋没说什么,抬手示意康公公先下去。
  康公公再是老辈人,但也不敢违逆,心不甘情不愿地低头先行下去,临走前还瞥了一眼阿柠。
  再之后,阿柠隐约听孙姑姑提起,李秉璋直接命康公公告老还乡了。
  虽说厚赏了的,但到底把他赶出宫去了。
  阿柠听了这个,倒是不落忍,特意问起李秉璋来。
  李秉璋当时正低头写着一幅字,听到这个,淡淡地道:“走就走了,年纪大了,也该离开了。”
  阿柠听着,无声地看着他。
  过了好一会,李秉璋抬首看过来,两个人的视线在午后明亮温煦的光线中相遇。
  阿柠觉得,此时的李秉璋的神情略显冷漠,犹如坚冰,不过眼神却是缱绻的。
  这让阿柠想起上一世吃过的冰酥酪,柔腻的奶酥加了蜂蜜和蔗汁,又用冰来冷着,舌尖触碰到的那一刻,先是沁凉,但凉过后,便是融化的清甜。
  阿柠开口,轻声道:“我并不在意这个,你不要因为我而做出什么违背你心思的。”
  其实康公公便是再受敬重,也只是太监,且年纪大了,她如今是贵妃,康公公不会和她作对,在宫中荣养着就是了,于她并无任何妨碍。
  李秉璋攥住她一只手腕,拉着她坐在自己腿上,之后搂住她的腰。
  阿柠:“嗯?”
  李秉璋:“阿柠,这一切和你无关,我送他走,是我自己不喜欢。”
  说着,他解释道:“我对他自然有些情分,可是那又如何,擅自主张的内监,我怎会留?”
  当然最关键的是,如今过往一切都查得水落石出,对于那些曾经阻扰了他和阿柠相遇的人,他统统不喜。
  哪怕晚一刻相见,于他来说,都是刀尖刺在心口的痛。
  阿柠听这话,犹豫了下:“好吧,随你。”
  李秉璋安抚地揉了揉她的颈骨:“送他走,也不会亏待他,会为他安置好,让他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