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易衡觉和许彦津也摸清楚了那笔银子的去向。
“侯爷,都查清楚了。”
“所有银子都在白家。”许彦津汇报道。
易衡觉安插了眼线在白府门口盯着,已然是摸清楚了那些银子的位置。
“叫上陈县令,咱们去白府坐一坐。”易衡觉摩挲着指腹,想着也该离开冀北了,不然就赶不上日子到江南了。
白府。
老弱妇孺这一招没用不说,还有人被扣了进去。
白清贵这才意识到,这次的事情不简单。
“老爷老爷,陈县令来了!”门房上的来报。
“他来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白清贵面有不愠,得想个法子将里面的人给救出来才是。
“后面还跟着一个,似乎是京城来的人。”
京城来的?定业候?
白清贵立刻起身亲自相迎。
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一行人,为首的一身玄色衣裳气度不凡,陈县令则是十分恭敬的跟在那人身后。
没猜错的话,那一定是定业候了。
“草民叩见侯爷。”
在白清贵跪下去之前,易衡觉率先道:“不必多礼。”
不等白清贵招呼,易衡觉就抬脚进了正厅。
环视四周,这白家的宅子倒是不错,是个四进四出的大院子。
论起来,可比陈县令的家还要气派。
“看茶。”白清贵使了个眼色,屋内的下人就退了出去。
这定业候不言语,他也不敢坐下,站在一旁,弓着身子,模样很是谦卑:“不知侯爷同陈大人贵步临贱地,是有何事啊?”
“白老爷这话可是自谦过头了,您这宅子,可比县令府上还要气派。”
“侯爷谬赞了,草民愧不敢当。”
懒得同他兜圈子,易衡觉让他坐下后,就开门见山的道。
“本侯奉旨来这里赈灾,可是这赈灾的银子吗……”
白清贵心中警铃大作,不知对方是发现了猫腻,还是来打秋风的。
不论是哪个,都关乎到了他的银子。
第240章 重新启程
“侯爷,草民经商多年,先前已经捐了银两给县令大人,略尽绵薄之意。”白清贵低声道。
易衡觉嗤笑一声:“白老爷,本侯今日来可不是来打秋风的。”
“本侯啊,丢了些东西,知道白家在这冀北家大业大的,想要托白老爷帮本侯寻一寻。”
寻东西?白清贵眼珠转了转,不明白易衡觉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易衡觉拿起茶盏,不疾不徐的喝起茶来。
屋子里面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白清贵竭力想从易衡觉的神情中获取有用的消息来,可是分毫都看不出来。
至于陈县令,也是一头的雾水。
白清贵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外面,又想着那暗室不易发觉,轻易搜寻不到,这才稍稍安了些。
外面突然传来了打斗的声音。
这下白清贵坐不住了,起身去看,才发现院子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自家的小厮和管家全都不见了身影。
“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们两个快去看看!”白清贵冲着奉茶的丫鬟说道。
“白老爷不必惊慌,是本侯的人在找东西罢了。”易衡觉打断道。
白清贵看了看外面,脸色一沉:“侯爷,您这是何意啊,您丢的东西,怎么会在小人家里呢。”
不明就里的陈县令跟着帮腔道:“是啊侯爷,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吧?”
“有没有误会,等会就知道了。”
易衡觉头也不抬,似乎手里的茶更加重要。
白清贵自然是坐不住的,在屋子里面来回的踱步,刚想要出去。
门口的许彦津就挡住了他的去路,笑眯眯的道:“白老爷,您还是好好的陪我们侯爷喝茶吧。”
“是啊,不知白老爷这茶是什么茶,本侯还是第一次喝,很合口味。”二人一唱一和的。
白清贵瞪了许彦津一眼,却也畏惧着他手里的剑,最终败下阵来,回到了座位上面。
没过多久。
就有侍卫抬了一箱银子过来了。
白清贵拧眉,看着那箱白花花的银子,不解道:“侯爷,您这是何意啊?”
“这银子,本侯看着眼熟啊。”
白清贵眼珠转了转,讪笑道:“侯爷原来是寻这个啊。”
“那既然是侯爷的东西,草民随后就差人送到驿站。”此时的白清贵还以为易衡觉是为了银子来的。
“白清贵,这是皇帝给的赈灾银,你还不认罪?”许彦津厉声道。
白清贵那双绿豆大的眼睛眯了起来:“说话是要将证据的,这白花花的银子,是我白家的私产,如何就成了赈灾银?”
“莫不是有人抢了银子出了事,便想拿我白某当冤大头吧?”这话意有所指,就差指着易衡觉说了。
“那白老爷的意思是,这银子是你白家的了?”易衡觉问道。
“那自然是我白家的私产。”
这批银子白清贵经过手的,上面并无铸造的银号什么的,若是有的话,他早就去洗了一道了,也不会堂而皇之的留在自己家中。
“彦津,让白老爷好好看看,这银子到底是谁的。”
“是。”
许彦津拿出了一锭银子在手里,又从袖子里面拿出一袋粉末,抹在了银子的底部。
而后又将银子放到了蜡烛上面。
啪嗒几声,银子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烧化了。
白清贵湖区一震,冷汗也跟着下来了。
许彦津又拿布将银子擦拭干净,递给了喜陈县令看。
“官银……”看清楚银子底部刻的字之后,陈县令的脸色刷的一白。
“这……这的确是赈灾的银两!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陈县令惊呼道。
白清贵不相信,拿过那银子一看,底部的确刻着字,他脑子转的飞快,当即道:“侯爷,我白家是开门做生意的,您既然发银子,那总是有人要花的,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啊。”
都这个时候了,白清贵还想要狡辩。
“是啊,这一个银子可能是巧合。”
易衡觉话音刚落,就有人抬了好些个箱子来。
“侯爷,属下已经清点完毕,这些银子的数目和账簿上面的刚好对上。”
侍卫递过去一本账簿。
“陈县令,这些银子全部都是赈灾银,就不用本侯一一给你看了吧?”
“白老爷若是不服,就留下来,若是箱子里有不是赈灾的银子,本侯双倍奉还。”
白清贵的脸色很是难看,低着头不说话了。
易衡觉食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桌子:“本侯还有件事情。”
“你庄户上的佃租比别人的高,还动辄打骂佃农,强抢民女,这些罪状本都帮你梳理好了。”说着,许彦津就拿出了状纸递给了陈县令。
“至于人证和物证,本侯也都一并整理好了,已然在县衙之中了。”
“李将军会随你一起查办此案。”
陈县令翻开状纸看了看,这上面的将白清贵的罪行记载的是清清楚楚。
行径恶劣不说,有些甚至令人发指。
白清贵眼珠滴溜溜的转,知道这回是栽了跟头了。
易衡觉起身理了理衣衫,又突然想起来什么,冲着陈县令说道:“你那个师爷,早早的就被白清贵给收买了,昨夜本侯审问人的时候,他给白府递了消息,也被本侯给抓起来了。”
“至于你的师爷和白清贵还有什么勾当,你去审问便知了。”
“是,多谢侯爷替下官肃清内务。”
易衡觉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的,陈县令当着白清贵的面验了银子,无异例外全部都是赈灾银。
等白清贵进了大牢的时候,隔壁牢房关着的就是和他里应外合的师爷。
师爷已然没了人形,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刑罚,白清贵喊了好几声都没反应,一时间分不清楚是死是活。
而其余牢房里面,先前被关进来扮做难民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身上都是血淋淋的。
见到白清贵也被关了进来,就知道是出了大事。
呼天喊地的求着放他们出去。
白家的庄户被查封,涉案的人被许彦津一股脑的全部给关了起来。
陈县令审案子的同时。
易衡觉重新发放赈灾银两和粮食,还租用了好些老房子供他们居住。
更是张贴了告示,为灾民们寻找差事谋生。
一时间,冀北县里白家的产业纷纷关门。
这么多年,百姓心里自是有一杆秤的,对定业候无不感激的。
成日里登门来驿站送东西的数不胜数。
叶珑帮着去修建河道,已然筑起了高高的堤坝,还将这法子教给了旁人。
河道两边的房屋也在修建之中,估计月余后,便能重新住人了。
“侯爷,都查清楚了。”
“所有银子都在白家。”许彦津汇报道。
易衡觉安插了眼线在白府门口盯着,已然是摸清楚了那些银子的位置。
“叫上陈县令,咱们去白府坐一坐。”易衡觉摩挲着指腹,想着也该离开冀北了,不然就赶不上日子到江南了。
白府。
老弱妇孺这一招没用不说,还有人被扣了进去。
白清贵这才意识到,这次的事情不简单。
“老爷老爷,陈县令来了!”门房上的来报。
“他来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白清贵面有不愠,得想个法子将里面的人给救出来才是。
“后面还跟着一个,似乎是京城来的人。”
京城来的?定业候?
白清贵立刻起身亲自相迎。
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一行人,为首的一身玄色衣裳气度不凡,陈县令则是十分恭敬的跟在那人身后。
没猜错的话,那一定是定业候了。
“草民叩见侯爷。”
在白清贵跪下去之前,易衡觉率先道:“不必多礼。”
不等白清贵招呼,易衡觉就抬脚进了正厅。
环视四周,这白家的宅子倒是不错,是个四进四出的大院子。
论起来,可比陈县令的家还要气派。
“看茶。”白清贵使了个眼色,屋内的下人就退了出去。
这定业候不言语,他也不敢坐下,站在一旁,弓着身子,模样很是谦卑:“不知侯爷同陈大人贵步临贱地,是有何事啊?”
“白老爷这话可是自谦过头了,您这宅子,可比县令府上还要气派。”
“侯爷谬赞了,草民愧不敢当。”
懒得同他兜圈子,易衡觉让他坐下后,就开门见山的道。
“本侯奉旨来这里赈灾,可是这赈灾的银子吗……”
白清贵心中警铃大作,不知对方是发现了猫腻,还是来打秋风的。
不论是哪个,都关乎到了他的银子。
第240章 重新启程
“侯爷,草民经商多年,先前已经捐了银两给县令大人,略尽绵薄之意。”白清贵低声道。
易衡觉嗤笑一声:“白老爷,本侯今日来可不是来打秋风的。”
“本侯啊,丢了些东西,知道白家在这冀北家大业大的,想要托白老爷帮本侯寻一寻。”
寻东西?白清贵眼珠转了转,不明白易衡觉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易衡觉拿起茶盏,不疾不徐的喝起茶来。
屋子里面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白清贵竭力想从易衡觉的神情中获取有用的消息来,可是分毫都看不出来。
至于陈县令,也是一头的雾水。
白清贵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外面,又想着那暗室不易发觉,轻易搜寻不到,这才稍稍安了些。
外面突然传来了打斗的声音。
这下白清贵坐不住了,起身去看,才发现院子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自家的小厮和管家全都不见了身影。
“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们两个快去看看!”白清贵冲着奉茶的丫鬟说道。
“白老爷不必惊慌,是本侯的人在找东西罢了。”易衡觉打断道。
白清贵看了看外面,脸色一沉:“侯爷,您这是何意啊,您丢的东西,怎么会在小人家里呢。”
不明就里的陈县令跟着帮腔道:“是啊侯爷,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吧?”
“有没有误会,等会就知道了。”
易衡觉头也不抬,似乎手里的茶更加重要。
白清贵自然是坐不住的,在屋子里面来回的踱步,刚想要出去。
门口的许彦津就挡住了他的去路,笑眯眯的道:“白老爷,您还是好好的陪我们侯爷喝茶吧。”
“是啊,不知白老爷这茶是什么茶,本侯还是第一次喝,很合口味。”二人一唱一和的。
白清贵瞪了许彦津一眼,却也畏惧着他手里的剑,最终败下阵来,回到了座位上面。
没过多久。
就有侍卫抬了一箱银子过来了。
白清贵拧眉,看着那箱白花花的银子,不解道:“侯爷,您这是何意啊?”
“这银子,本侯看着眼熟啊。”
白清贵眼珠转了转,讪笑道:“侯爷原来是寻这个啊。”
“那既然是侯爷的东西,草民随后就差人送到驿站。”此时的白清贵还以为易衡觉是为了银子来的。
“白清贵,这是皇帝给的赈灾银,你还不认罪?”许彦津厉声道。
白清贵那双绿豆大的眼睛眯了起来:“说话是要将证据的,这白花花的银子,是我白家的私产,如何就成了赈灾银?”
“莫不是有人抢了银子出了事,便想拿我白某当冤大头吧?”这话意有所指,就差指着易衡觉说了。
“那白老爷的意思是,这银子是你白家的了?”易衡觉问道。
“那自然是我白家的私产。”
这批银子白清贵经过手的,上面并无铸造的银号什么的,若是有的话,他早就去洗了一道了,也不会堂而皇之的留在自己家中。
“彦津,让白老爷好好看看,这银子到底是谁的。”
“是。”
许彦津拿出了一锭银子在手里,又从袖子里面拿出一袋粉末,抹在了银子的底部。
而后又将银子放到了蜡烛上面。
啪嗒几声,银子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烧化了。
白清贵湖区一震,冷汗也跟着下来了。
许彦津又拿布将银子擦拭干净,递给了喜陈县令看。
“官银……”看清楚银子底部刻的字之后,陈县令的脸色刷的一白。
“这……这的确是赈灾的银两!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陈县令惊呼道。
白清贵不相信,拿过那银子一看,底部的确刻着字,他脑子转的飞快,当即道:“侯爷,我白家是开门做生意的,您既然发银子,那总是有人要花的,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啊。”
都这个时候了,白清贵还想要狡辩。
“是啊,这一个银子可能是巧合。”
易衡觉话音刚落,就有人抬了好些个箱子来。
“侯爷,属下已经清点完毕,这些银子的数目和账簿上面的刚好对上。”
侍卫递过去一本账簿。
“陈县令,这些银子全部都是赈灾银,就不用本侯一一给你看了吧?”
“白老爷若是不服,就留下来,若是箱子里有不是赈灾的银子,本侯双倍奉还。”
白清贵的脸色很是难看,低着头不说话了。
易衡觉食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桌子:“本侯还有件事情。”
“你庄户上的佃租比别人的高,还动辄打骂佃农,强抢民女,这些罪状本都帮你梳理好了。”说着,许彦津就拿出了状纸递给了陈县令。
“至于人证和物证,本侯也都一并整理好了,已然在县衙之中了。”
“李将军会随你一起查办此案。”
陈县令翻开状纸看了看,这上面的将白清贵的罪行记载的是清清楚楚。
行径恶劣不说,有些甚至令人发指。
白清贵眼珠滴溜溜的转,知道这回是栽了跟头了。
易衡觉起身理了理衣衫,又突然想起来什么,冲着陈县令说道:“你那个师爷,早早的就被白清贵给收买了,昨夜本侯审问人的时候,他给白府递了消息,也被本侯给抓起来了。”
“至于你的师爷和白清贵还有什么勾当,你去审问便知了。”
“是,多谢侯爷替下官肃清内务。”
易衡觉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的,陈县令当着白清贵的面验了银子,无异例外全部都是赈灾银。
等白清贵进了大牢的时候,隔壁牢房关着的就是和他里应外合的师爷。
师爷已然没了人形,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刑罚,白清贵喊了好几声都没反应,一时间分不清楚是死是活。
而其余牢房里面,先前被关进来扮做难民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身上都是血淋淋的。
见到白清贵也被关了进来,就知道是出了大事。
呼天喊地的求着放他们出去。
白家的庄户被查封,涉案的人被许彦津一股脑的全部给关了起来。
陈县令审案子的同时。
易衡觉重新发放赈灾银两和粮食,还租用了好些老房子供他们居住。
更是张贴了告示,为灾民们寻找差事谋生。
一时间,冀北县里白家的产业纷纷关门。
这么多年,百姓心里自是有一杆秤的,对定业候无不感激的。
成日里登门来驿站送东西的数不胜数。
叶珑帮着去修建河道,已然筑起了高高的堤坝,还将这法子教给了旁人。
河道两边的房屋也在修建之中,估计月余后,便能重新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