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些人长这么大,还从未睡过棉被,一个个都惊呆了。
原本还为了家破国破伤心的黔首们,对长安君已经是好感倍增。
本来也不是长安君闹出来的水患,以前就算发生了水患,黔首们死了也就死了,谁会在乎他们?
成蟜却开设了施粥,招收难民为他工作。
这黄河时不时的就会泛滥,想要治理,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成蟜没想过,要一次解决掉,后世那么多高科技都解决不了,指望他?
做梦会比较快一点,成蟜主要是搜集那些经验,总结起来,让底下的人去想办法。
黄河里的水还自带一些泥沙,时间久了容易淤堵住河道。
反正成蟜觉得淤泥还是有点用处的,挖出来可以作为烧制砖头的材料之一。
不需要这么艰辛的,去到别处挖了过来。
要重新建造大梁,这砖头是一点都不能少。
“君上,路上可要一定小心。”蒙毅要在营地看着扶苏他们,没办法跟随成蟜出门,只能一再的嘱咐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啰嗦了。”成蟜骑在马背上摆摆手说道。“有玲珑在,怎么可能有危险。”
“放心吧,有我呢。”玲珑笑着开口说道。
“行吧,早些回来。”蒙毅看看玲珑,再看看成蟜,算了,不说了。
“安啦。”成蟜拉了一下缰绳,马便小跑了起来,玲珑紧追其后。
随着他们出发的,还有十几个侍从,当然还有负责水利的官员,最后才是保护他们安全的卫兵。
这大梁经过了水患,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
好在成蟜并不怕这些,但依然提醒,若是有发现尸体,必须及时处理。
绝对不允许置之不理,免得引起瘟疫。
在成蟜身边的,也都不是新人,几个地方走下来,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
他们也曾见识过,没处理尸体的后果,那便是可怕的病疫迅速蔓延。
一旦发现病疫根本无药可救,也没人再敢不拿成蟜的话当回事。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是要将治理的条例宣传下去。
所幸秦国的严厉深入人心,人们也不管,到底有没有道理,只要秦人说的,他们就老实照做。
一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才回到营地当中,成蟜发现扶苏已经在营帐门口等着了。
“你怎么不在里面待着?”成蟜快步的上前,“晚上还是有些凉意的。”
“季父不回来,扶苏不放心。”扶苏被成蟜拉着,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成蟜啼笑皆非的说道。
“可这到底是魏国境地,若是有人怀恨在心。”扶苏的考虑,也不是空穴来风。
之前秦军的计谋,在秦军这边来看,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对于魏国人来说,特别是那些黔首们,根本就是无妄之灾。
谁都不想家破人亡,但也没人敢站出来真的反抗。
黔首就是这样,无论是在哪个国度都属于最底层的存在,压根没有人,真的将他们当成人来看。
“等将来扶苏长大继位,肯定能做到爱民如子。”成蟜揉了一下扶苏的脑袋说道,主要是再不摸头,大概就要没机会摸到崽崽的头了。
怎么才十一岁的崽崽,竟然长的这么高了?
都快赶上他的身高了,可恶,他当初为了长高,付出了这么多。
或许是他为侄儿的肉蛋奶准备的足够,反正扶苏的身高长势喜人,说不好,会长的跟他阿父一般高。
那岂不是,将来要为侄儿准备一米六的剑?
不然可就不够长了,他不禁想起后世的一个笑话来,忍不住笑出了声。
“季父笑什么?”扶苏纳闷的望着成蟜问道。
“没什么,等将来我给你准备好用的武器。”成蟜转移话题的说道。
“好,季父可要一言为定啊。”扶苏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季父答应你的事,什么时候食言过?”成蟜认真的回道。
“也是。”扶苏点点头,比起远在咸阳的阿父,季父对他更像是一个父亲。
扶苏觉得成蟜跟时下的男子都不同,对孩子他充满慈爱,对女子他又给与绝对的尊重。
所以在成蟜的手底下,有无数的女子为其工作,比起在后宅相夫教子,扶苏觉得,那些工作中的女子看起来更加的自信大方。
“季父,这边大梁的统计也差不多完成了,有数百孩童失去了亲人。”扶苏无奈开口,他自然不好说打仗不对,可看到这么多孩子失去家园和亲人。
“都统一照顾起来,给他们安排读书。”成蟜没有一丝的犹豫开口说道。
“已经办好了。”扶苏回答的说道。
“不愧是扶苏你啊。”成蟜知道扶苏容易心软,只能宽慰的说道,“别太自责了,我们已经在努力的善后了。”
“季父,为何要有战争?”扶苏开口说道。
“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可以尽量的减轻战争带来的伤害,也让这边的黔首们,更快的摆脱战争带来的阴霾。”成蟜不知道该怎么说,统一那是大势所趋,没有秦国,也会有其他的国家。
只不过刚好秦国更加的强盛,若不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也不至于……
继承人只是亡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更多原因还都是历史上的遗留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成蟜一直以来,都让扶苏多接触政务。
无论是重建还是其他,扶苏见多了,眼界也扩展了不少。
只是来到大梁,这边实在是太惨了,难免让着孩子郁闷。
“扶苏知道了,让季父担心了。”扶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要清楚,无论是我还是你阿父,都是关心你的。”成蟜笑着说道,“你也只会是你阿父唯一的继承人。”
还能选谁?
扶苏是自幼跟随成蟜,也是成蟜和蒙毅,手把手教出来的孩子。
根本没人可以比拟,连蒙毅都说扶苏,如今处理政务已经非常的老练。
要不是孩子年纪还小,成蟜都想把他踹出去,自己独自管理一个县城了。
扶苏的身份不允许,他才勉为其难的没这么做。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不要,他阿兄要是敢嫌弃,成蟜敢杀去咸阳找阿兄算账。
至于原本成蟜担心的胡亥,至今都没影子,而且明显嬴政的孩子,没有他上辈子知道的多。
有了优秀的子嗣成蟜,嬴政也就不着急多要孩子。
就好像他们的阿翁一般,不也只有嬴政和成蟜这么两个儿子而已。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22章
◎盛世繁华大梁城!!◎
成蟜在大梁大肆招揽能人异士,换做别人,怕是早就要被嬴政猜忌了。
他不一样,成蟜已经不止一次招揽,但凡有点手艺的,他都要招揽。
在邯郸等地,都有招揽能工巧匠,按照类别不同分类后,让他们将技艺传承下去。
避免一些好手艺就这么没了,这才是成蟜最不能接受的。
他甚至给工匠分了等级,从初中高,还有一个特级,考上的每个月都能领到补贴。
压根就没人能够拒绝,大部分的普通人生活条件都不怎么样。
遇上高薪的工作,加上成蟜虽然在贵族圈名声不咋样,可在黔首当中,那可是顶顶好的存在。
毕竟少有贵族真把他们当成人的,唯有成蟜这个长安君,每到一处,所作所为是难得的为国为民。
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多少人追着跑。
这事被成蟜隐瞒下来,不让人宣传出去。
说出去干啥?让他出风头吗?
成蟜对于出风头的事,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又不是为了求名求利。
无非就是希望阿兄快点统一六国,好过上舒舒服服的小日子。
冬天想看雪了,就去下雪美景的地方,想避寒了,就南下欣赏雨中江南,吃吃海鲜,岂不美哉!
消除潜在的风险,让黔首们可以安居乐业。
无论是对大秦还是这些并入大秦的黔首来说,都是双赢的好事。
为此成蟜培养出来的商人,也都在积极的筹备当中。
传说中的大秦盛世!
他们或许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至少他们君上说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在大梁城,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原本破败不堪的城市,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建起来。
比原本的大梁城更加的宏伟壮观,也更加的繁华昌盛。
那巨大的城门,白天被数人一起才能够推开,在城门上方还有好几层的箭塔。
城门外围还有防御的地方,不光是防御外敌,也防御洪水。
一旦洪水到来,关闭城门,堆上沙袋,再往里面关闭城门,这样就能得到缓冲。
城内有繁华宽敞的街道,街道两侧都是商铺。
原本还为了家破国破伤心的黔首们,对长安君已经是好感倍增。
本来也不是长安君闹出来的水患,以前就算发生了水患,黔首们死了也就死了,谁会在乎他们?
成蟜却开设了施粥,招收难民为他工作。
这黄河时不时的就会泛滥,想要治理,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成蟜没想过,要一次解决掉,后世那么多高科技都解决不了,指望他?
做梦会比较快一点,成蟜主要是搜集那些经验,总结起来,让底下的人去想办法。
黄河里的水还自带一些泥沙,时间久了容易淤堵住河道。
反正成蟜觉得淤泥还是有点用处的,挖出来可以作为烧制砖头的材料之一。
不需要这么艰辛的,去到别处挖了过来。
要重新建造大梁,这砖头是一点都不能少。
“君上,路上可要一定小心。”蒙毅要在营地看着扶苏他们,没办法跟随成蟜出门,只能一再的嘱咐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啰嗦了。”成蟜骑在马背上摆摆手说道。“有玲珑在,怎么可能有危险。”
“放心吧,有我呢。”玲珑笑着开口说道。
“行吧,早些回来。”蒙毅看看玲珑,再看看成蟜,算了,不说了。
“安啦。”成蟜拉了一下缰绳,马便小跑了起来,玲珑紧追其后。
随着他们出发的,还有十几个侍从,当然还有负责水利的官员,最后才是保护他们安全的卫兵。
这大梁经过了水患,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
好在成蟜并不怕这些,但依然提醒,若是有发现尸体,必须及时处理。
绝对不允许置之不理,免得引起瘟疫。
在成蟜身边的,也都不是新人,几个地方走下来,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
他们也曾见识过,没处理尸体的后果,那便是可怕的病疫迅速蔓延。
一旦发现病疫根本无药可救,也没人再敢不拿成蟜的话当回事。
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是要将治理的条例宣传下去。
所幸秦国的严厉深入人心,人们也不管,到底有没有道理,只要秦人说的,他们就老实照做。
一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才回到营地当中,成蟜发现扶苏已经在营帐门口等着了。
“你怎么不在里面待着?”成蟜快步的上前,“晚上还是有些凉意的。”
“季父不回来,扶苏不放心。”扶苏被成蟜拉着,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成蟜啼笑皆非的说道。
“可这到底是魏国境地,若是有人怀恨在心。”扶苏的考虑,也不是空穴来风。
之前秦军的计谋,在秦军这边来看,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对于魏国人来说,特别是那些黔首们,根本就是无妄之灾。
谁都不想家破人亡,但也没人敢站出来真的反抗。
黔首就是这样,无论是在哪个国度都属于最底层的存在,压根没有人,真的将他们当成人来看。
“等将来扶苏长大继位,肯定能做到爱民如子。”成蟜揉了一下扶苏的脑袋说道,主要是再不摸头,大概就要没机会摸到崽崽的头了。
怎么才十一岁的崽崽,竟然长的这么高了?
都快赶上他的身高了,可恶,他当初为了长高,付出了这么多。
或许是他为侄儿的肉蛋奶准备的足够,反正扶苏的身高长势喜人,说不好,会长的跟他阿父一般高。
那岂不是,将来要为侄儿准备一米六的剑?
不然可就不够长了,他不禁想起后世的一个笑话来,忍不住笑出了声。
“季父笑什么?”扶苏纳闷的望着成蟜问道。
“没什么,等将来我给你准备好用的武器。”成蟜转移话题的说道。
“好,季父可要一言为定啊。”扶苏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季父答应你的事,什么时候食言过?”成蟜认真的回道。
“也是。”扶苏点点头,比起远在咸阳的阿父,季父对他更像是一个父亲。
扶苏觉得成蟜跟时下的男子都不同,对孩子他充满慈爱,对女子他又给与绝对的尊重。
所以在成蟜的手底下,有无数的女子为其工作,比起在后宅相夫教子,扶苏觉得,那些工作中的女子看起来更加的自信大方。
“季父,这边大梁的统计也差不多完成了,有数百孩童失去了亲人。”扶苏无奈开口,他自然不好说打仗不对,可看到这么多孩子失去家园和亲人。
“都统一照顾起来,给他们安排读书。”成蟜没有一丝的犹豫开口说道。
“已经办好了。”扶苏回答的说道。
“不愧是扶苏你啊。”成蟜知道扶苏容易心软,只能宽慰的说道,“别太自责了,我们已经在努力的善后了。”
“季父,为何要有战争?”扶苏开口说道。
“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可以尽量的减轻战争带来的伤害,也让这边的黔首们,更快的摆脱战争带来的阴霾。”成蟜不知道该怎么说,统一那是大势所趋,没有秦国,也会有其他的国家。
只不过刚好秦国更加的强盛,若不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也不至于……
继承人只是亡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更多原因还都是历史上的遗留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成蟜一直以来,都让扶苏多接触政务。
无论是重建还是其他,扶苏见多了,眼界也扩展了不少。
只是来到大梁,这边实在是太惨了,难免让着孩子郁闷。
“扶苏知道了,让季父担心了。”扶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要清楚,无论是我还是你阿父,都是关心你的。”成蟜笑着说道,“你也只会是你阿父唯一的继承人。”
还能选谁?
扶苏是自幼跟随成蟜,也是成蟜和蒙毅,手把手教出来的孩子。
根本没人可以比拟,连蒙毅都说扶苏,如今处理政务已经非常的老练。
要不是孩子年纪还小,成蟜都想把他踹出去,自己独自管理一个县城了。
扶苏的身份不允许,他才勉为其难的没这么做。
这么优秀的继承人不要,他阿兄要是敢嫌弃,成蟜敢杀去咸阳找阿兄算账。
至于原本成蟜担心的胡亥,至今都没影子,而且明显嬴政的孩子,没有他上辈子知道的多。
有了优秀的子嗣成蟜,嬴政也就不着急多要孩子。
就好像他们的阿翁一般,不也只有嬴政和成蟜这么两个儿子而已。
【作者有话说】
[比心]
第122章
◎盛世繁华大梁城!!◎
成蟜在大梁大肆招揽能人异士,换做别人,怕是早就要被嬴政猜忌了。
他不一样,成蟜已经不止一次招揽,但凡有点手艺的,他都要招揽。
在邯郸等地,都有招揽能工巧匠,按照类别不同分类后,让他们将技艺传承下去。
避免一些好手艺就这么没了,这才是成蟜最不能接受的。
他甚至给工匠分了等级,从初中高,还有一个特级,考上的每个月都能领到补贴。
压根就没人能够拒绝,大部分的普通人生活条件都不怎么样。
遇上高薪的工作,加上成蟜虽然在贵族圈名声不咋样,可在黔首当中,那可是顶顶好的存在。
毕竟少有贵族真把他们当成人的,唯有成蟜这个长安君,每到一处,所作所为是难得的为国为民。
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多少人追着跑。
这事被成蟜隐瞒下来,不让人宣传出去。
说出去干啥?让他出风头吗?
成蟜对于出风头的事,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又不是为了求名求利。
无非就是希望阿兄快点统一六国,好过上舒舒服服的小日子。
冬天想看雪了,就去下雪美景的地方,想避寒了,就南下欣赏雨中江南,吃吃海鲜,岂不美哉!
消除潜在的风险,让黔首们可以安居乐业。
无论是对大秦还是这些并入大秦的黔首来说,都是双赢的好事。
为此成蟜培养出来的商人,也都在积极的筹备当中。
传说中的大秦盛世!
他们或许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至少他们君上说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在大梁城,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原本破败不堪的城市,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建起来。
比原本的大梁城更加的宏伟壮观,也更加的繁华昌盛。
那巨大的城门,白天被数人一起才能够推开,在城门上方还有好几层的箭塔。
城门外围还有防御的地方,不光是防御外敌,也防御洪水。
一旦洪水到来,关闭城门,堆上沙袋,再往里面关闭城门,这样就能得到缓冲。
城内有繁华宽敞的街道,街道两侧都是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