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远处的徐星涯一身白衣,两颊瘦削到近乎凹陷,人看上去也没什么气色。
程明簌先前将他重伤,徐星涯足足躺了大半个月才能下地。
这两日,他听说了朝中的事,知道太子元气大伤,若不想想法子度过眼下难关,将自己从姚敬的事情里摘出去,怕是逃不了废储一事。
东宫给他递了消息,想让他出谋划策,徐星涯都敷衍过去了。
母亲哭着说他不孝,被儿女情长弄昏了头。
徐星涯盯着帘子,目光试图穿过去,看到背后的人。
他心肺疼痛难忍,一张口先咳了好几声,才哑声道:“太子私会的是谨安宫的琦嫔娘娘,琦嫔……咳,以前是坤宁宫的宫女。”
程明簌眉心微蹙,目光顿了顿,想起薛瑛同他说,她先前在宫里撞见太子与人私会一事。
徐星涯同他们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他不是太子一派的走狗吗?
坐在马车里的薛瑛有些怔愣,徐星涯说完一句话后便咳得撕心裂肺,薛瑛听着都心惊,她悄悄探出一点目光,借着缝隙看了眼外面的徐星涯。
她还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子,身形消瘦,眼下乌青,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疲惫与虚弱,看上去毫无生气。
她不过只看了一眼,便被他捕捉到目光,徐星涯直视她,薛瑛一与他对视,吓得心一慌赶忙低下头。
徐星涯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看着她的方向。
那间密室,是他亲手布置的,每一件摆设都是按照她的喜好准备的,是他为自己和她准备的一片净土,这个密室,已经存在有两年了。
徐星涯幻想过无数次,将她关在那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会好好待她,把她当眼珠子一样疼,只要她肯乖乖待在他身边,他什么都能包容,即便怀着别人的孩子也没关系,那三日里,徐星涯甚至病态地想象过等薛瑛生下孩子后,他们一家三口在那方寸之地相依为命的情景。
她终究会习惯的,习惯他的存在,习惯他的气息,习惯只有他。
“我已请旨外派,下个月便会离京。”
徐星涯的声音再次响起,消融在落雪中,不过薛瑛还是听清了。
她不禁诧异。
留在京城,才是最好的升迁路,外派的确能多增加历练经验,但终究晚京官一步。
徐星涯每说完一段话便要咳嗽许久,他好像要将肺腑咳出来似的。
薛瑛的确讨厌他,恨他将她关在密室中囚禁,然而,当车窗外传来徐星涯的咳嗽声时,一种不合时宜的、几乎出自本能的心软,像一根细小的针,猝不及防地刺了她一下。
她攥紧手里的帕子,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毕竟她和徐星涯是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他们还是很要好的,一起上学,一起下课。
马车外,徐星涯轻轻牵起嘴角,无声无息地笑了。
母亲说得对,他被儿女情长牵绊,对薛瑛的执念太深,方才薛瑛躲他,害怕他的样子历历在目,他与表妹之间,再也回不去从前,不过那又怎样,徐星涯做事绝不后悔。
重来一次,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事,更缜密地部署,不让任何人察觉到她的行踪。
徐星涯太清楚薛瑛了,她嘴巴毒,但容易心软,骨子里有着被娇宠出的天真和优柔,他知道她永远不会原谅他,徐星涯告诉他们太子的事情,并不是想要忏悔,他只是要薛瑛心里的恨中再掺杂几分过往表哥的影子。
恨也好,喜欢也罢,总好过遗忘、不在意。
徐星涯就是要薛瑛一辈子都忘不了他,成为她人生里永远无法彻底拔除的一根毒刺。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废太子
外头风雪正紧,只是站在雪地中,没多久便两鬓斑白。
薛瑛听着车外压抑的咳嗽声,心中犹豫翻涌。
她看向坐在暖榻上的祖母,老人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显然在徐府被照顾得极好,没让薛瑛操过半分心,这份周全,让薛瑛此刻面对徐星涯时,心情尤为复杂。
徐家枝叶繁茂,姻亲关系盘根错节,赡养薛家的长辈,并非没有阻力,徐星涯的叔伯们早就明里暗里催促过多次,让他快些将这位烫手山芋送回薛家,免得牵连全族。
然而,徐星涯全都置若罔闻。
一是因着老夫人是他的亲外祖母,血脉相连,他做不到袖手旁观,任其受苦,二是他答应过薛瑛,会替她照顾好祖母,对薛瑛的承诺,他看得极重。
徐星涯和她一起长大,知道表妹刁蛮任性,许多时候只念着自己,时常翻脸不认人,但她同时耳根子也软,下不了狠心。
听到徐星涯的咳嗽声,又看到坐在一旁身体康健的老夫人,薛瑛心里犹豫,还是掀开帘子一角,她没有露面,声音轻轻传了出去,“表哥,多谢你照顾祖母,你离开京后,好好养伤,切莫再误入歧途。”
徐星涯盯着她露出的半截衣袖,“知道了,表妹。”
薛瑛松开手。
程明簌冷冷看着站在原地的徐星涯。
徐星涯什么心思,薛瑛看不出来,不代表他不懂。
徐星涯这个人,并非真心实意地向着太子,他不过是正好挑中了太子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而已,所以出卖的时候也毫无负担。
东宫失势,身为属臣的徐星涯本就逃不过要被降责,还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让已经对他彻底失望畏惧的薛瑛心里又多了几分别的情绪。
单独的恨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可是参杂了一些其他东西的恨意,每每想起,总让人百感交集,难以忘怀。
薛瑛想到徐星涯的时候会痛恨他对她的囚禁,可是又会念起他的好,想到小时候,徐星涯陪她玩,两个人一起嬉戏打闹的日子,时间一久,恨意会慢慢淡忘掉,剩下的,就都是对方的好了。
程明簌的脸色很难看,催促车夫快些离开,后悔当时没一剑捅死徐星涯了事。
回到府邸,老夫人茫然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院子,不如侯府宽敞,她也没来过。
武宁侯上前恭迎,老夫人见到他,神情更加呆滞,“阿澄啊,你怎么在这里?”
她扭头去看身后的程明簌和薛瑛,“怎么有两个阿澄,这里是哪儿啊?瑛瑛,我们不是要回家吗?”
武宁侯尴尬地笑了笑,“娘,您看花眼了,这就是咱家新置的别庄,清静,给您养身子,快进屋,外头冷。”
老人家年纪大了,有些糊涂,许多事情糊弄一下就行。
这几日,朝堂上暗流涌动。
犬戎的使臣已抵达京城,带来了议和的消息,只是,对魏朝而言,若要停战,需向犬戎呈送巨额岁贡,割让边关数座城池,条件之苛刻,堪称奇耻大辱。
朝中一小部分主战派慷慨激昂,主张继续作战,誓要收回失地,而大部分官员则倾向于主和,认为国力已疲,民生凋敝,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哪怕忍辱负重,割肉饲虎,也要换取眼前的喘息。
每年年初,各部都要核算去年一整年的开支,程明簌变得很忙,从早到晚几乎泡在账本中,从账目上来看,六皇子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将明面上的亏空补好了。
程明簌知道他在偷偷招募私兵,六皇子手上并没有多少的兵权,禁军十四卫中只有一卫为他所用,若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批禁军也担不了什么事。
六皇子狼子野心,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养这一批私兵,他几乎耗尽家财,程明簌前阵子又建议他建安民所,安抚流民,六皇子咬咬牙,为了收拢民心,还是照办了。
他本就捉襟见肘的私库,几乎掏得一干二净,没了钱,无法继续培养私兵,购置兵器,这些事情只能暂时耽搁着,万幸的是,出钱安抚流民成效显著,不仅赢得大量民心,且太子被禁足,而他又被皇帝授予了本该储君才能接下的担子。
朝中关于废储的声音越来越大,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六皇子眼下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距离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倘若太子被废,皇帝病死时传位于他,他便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任皇帝。
太子被姚敬的人头吓得得了癔症,正月初一都不曾露面,六皇子悄悄派人去东宫打探消息,说是病得不轻,烧了一夜,早晨太监去叫的时候人都有些糊涂。
这一病,竟又勾起了皇帝那点残存的,老牛舐犊般的恻隐之心。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子嗣不丰,皇帝心软了,下旨解了太子的禁足,派了最好的太医前去诊治。甚至连之前打算废黜皇后的旨意,也暂时搁置了下来。
六皇子从太庙回来,听到这消息都气疯了,回府后砸了不少东西。
接着又火急火燎地冲到程明簌家中,让他想办法。
程明簌神色平静,待六皇子发泄完焦躁,才缓缓将徐星涯透露的关于太子与琦嫔私通之事和盘托出。
“此言当真?”
六皇子听后神色惊骇,“子猗如何得知此事?”
程明簌只说:“太子失势,东宫树倒猢狲散,这些秘密可不就被传出来了吗。”
程明簌先前将他重伤,徐星涯足足躺了大半个月才能下地。
这两日,他听说了朝中的事,知道太子元气大伤,若不想想法子度过眼下难关,将自己从姚敬的事情里摘出去,怕是逃不了废储一事。
东宫给他递了消息,想让他出谋划策,徐星涯都敷衍过去了。
母亲哭着说他不孝,被儿女情长弄昏了头。
徐星涯盯着帘子,目光试图穿过去,看到背后的人。
他心肺疼痛难忍,一张口先咳了好几声,才哑声道:“太子私会的是谨安宫的琦嫔娘娘,琦嫔……咳,以前是坤宁宫的宫女。”
程明簌眉心微蹙,目光顿了顿,想起薛瑛同他说,她先前在宫里撞见太子与人私会一事。
徐星涯同他们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他不是太子一派的走狗吗?
坐在马车里的薛瑛有些怔愣,徐星涯说完一句话后便咳得撕心裂肺,薛瑛听着都心惊,她悄悄探出一点目光,借着缝隙看了眼外面的徐星涯。
她还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子,身形消瘦,眼下乌青,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疲惫与虚弱,看上去毫无生气。
她不过只看了一眼,便被他捕捉到目光,徐星涯直视她,薛瑛一与他对视,吓得心一慌赶忙低下头。
徐星涯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看着她的方向。
那间密室,是他亲手布置的,每一件摆设都是按照她的喜好准备的,是他为自己和她准备的一片净土,这个密室,已经存在有两年了。
徐星涯幻想过无数次,将她关在那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会好好待她,把她当眼珠子一样疼,只要她肯乖乖待在他身边,他什么都能包容,即便怀着别人的孩子也没关系,那三日里,徐星涯甚至病态地想象过等薛瑛生下孩子后,他们一家三口在那方寸之地相依为命的情景。
她终究会习惯的,习惯他的存在,习惯他的气息,习惯只有他。
“我已请旨外派,下个月便会离京。”
徐星涯的声音再次响起,消融在落雪中,不过薛瑛还是听清了。
她不禁诧异。
留在京城,才是最好的升迁路,外派的确能多增加历练经验,但终究晚京官一步。
徐星涯每说完一段话便要咳嗽许久,他好像要将肺腑咳出来似的。
薛瑛的确讨厌他,恨他将她关在密室中囚禁,然而,当车窗外传来徐星涯的咳嗽声时,一种不合时宜的、几乎出自本能的心软,像一根细小的针,猝不及防地刺了她一下。
她攥紧手里的帕子,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毕竟她和徐星涯是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他们还是很要好的,一起上学,一起下课。
马车外,徐星涯轻轻牵起嘴角,无声无息地笑了。
母亲说得对,他被儿女情长牵绊,对薛瑛的执念太深,方才薛瑛躲他,害怕他的样子历历在目,他与表妹之间,再也回不去从前,不过那又怎样,徐星涯做事绝不后悔。
重来一次,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事,更缜密地部署,不让任何人察觉到她的行踪。
徐星涯太清楚薛瑛了,她嘴巴毒,但容易心软,骨子里有着被娇宠出的天真和优柔,他知道她永远不会原谅他,徐星涯告诉他们太子的事情,并不是想要忏悔,他只是要薛瑛心里的恨中再掺杂几分过往表哥的影子。
恨也好,喜欢也罢,总好过遗忘、不在意。
徐星涯就是要薛瑛一辈子都忘不了他,成为她人生里永远无法彻底拔除的一根毒刺。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废太子
外头风雪正紧,只是站在雪地中,没多久便两鬓斑白。
薛瑛听着车外压抑的咳嗽声,心中犹豫翻涌。
她看向坐在暖榻上的祖母,老人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显然在徐府被照顾得极好,没让薛瑛操过半分心,这份周全,让薛瑛此刻面对徐星涯时,心情尤为复杂。
徐家枝叶繁茂,姻亲关系盘根错节,赡养薛家的长辈,并非没有阻力,徐星涯的叔伯们早就明里暗里催促过多次,让他快些将这位烫手山芋送回薛家,免得牵连全族。
然而,徐星涯全都置若罔闻。
一是因着老夫人是他的亲外祖母,血脉相连,他做不到袖手旁观,任其受苦,二是他答应过薛瑛,会替她照顾好祖母,对薛瑛的承诺,他看得极重。
徐星涯和她一起长大,知道表妹刁蛮任性,许多时候只念着自己,时常翻脸不认人,但她同时耳根子也软,下不了狠心。
听到徐星涯的咳嗽声,又看到坐在一旁身体康健的老夫人,薛瑛心里犹豫,还是掀开帘子一角,她没有露面,声音轻轻传了出去,“表哥,多谢你照顾祖母,你离开京后,好好养伤,切莫再误入歧途。”
徐星涯盯着她露出的半截衣袖,“知道了,表妹。”
薛瑛松开手。
程明簌冷冷看着站在原地的徐星涯。
徐星涯什么心思,薛瑛看不出来,不代表他不懂。
徐星涯这个人,并非真心实意地向着太子,他不过是正好挑中了太子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而已,所以出卖的时候也毫无负担。
东宫失势,身为属臣的徐星涯本就逃不过要被降责,还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让已经对他彻底失望畏惧的薛瑛心里又多了几分别的情绪。
单独的恨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可是参杂了一些其他东西的恨意,每每想起,总让人百感交集,难以忘怀。
薛瑛想到徐星涯的时候会痛恨他对她的囚禁,可是又会念起他的好,想到小时候,徐星涯陪她玩,两个人一起嬉戏打闹的日子,时间一久,恨意会慢慢淡忘掉,剩下的,就都是对方的好了。
程明簌的脸色很难看,催促车夫快些离开,后悔当时没一剑捅死徐星涯了事。
回到府邸,老夫人茫然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院子,不如侯府宽敞,她也没来过。
武宁侯上前恭迎,老夫人见到他,神情更加呆滞,“阿澄啊,你怎么在这里?”
她扭头去看身后的程明簌和薛瑛,“怎么有两个阿澄,这里是哪儿啊?瑛瑛,我们不是要回家吗?”
武宁侯尴尬地笑了笑,“娘,您看花眼了,这就是咱家新置的别庄,清静,给您养身子,快进屋,外头冷。”
老人家年纪大了,有些糊涂,许多事情糊弄一下就行。
这几日,朝堂上暗流涌动。
犬戎的使臣已抵达京城,带来了议和的消息,只是,对魏朝而言,若要停战,需向犬戎呈送巨额岁贡,割让边关数座城池,条件之苛刻,堪称奇耻大辱。
朝中一小部分主战派慷慨激昂,主张继续作战,誓要收回失地,而大部分官员则倾向于主和,认为国力已疲,民生凋敝,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哪怕忍辱负重,割肉饲虎,也要换取眼前的喘息。
每年年初,各部都要核算去年一整年的开支,程明簌变得很忙,从早到晚几乎泡在账本中,从账目上来看,六皇子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将明面上的亏空补好了。
程明簌知道他在偷偷招募私兵,六皇子手上并没有多少的兵权,禁军十四卫中只有一卫为他所用,若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批禁军也担不了什么事。
六皇子狼子野心,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养这一批私兵,他几乎耗尽家财,程明簌前阵子又建议他建安民所,安抚流民,六皇子咬咬牙,为了收拢民心,还是照办了。
他本就捉襟见肘的私库,几乎掏得一干二净,没了钱,无法继续培养私兵,购置兵器,这些事情只能暂时耽搁着,万幸的是,出钱安抚流民成效显著,不仅赢得大量民心,且太子被禁足,而他又被皇帝授予了本该储君才能接下的担子。
朝中关于废储的声音越来越大,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六皇子眼下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距离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倘若太子被废,皇帝病死时传位于他,他便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任皇帝。
太子被姚敬的人头吓得得了癔症,正月初一都不曾露面,六皇子悄悄派人去东宫打探消息,说是病得不轻,烧了一夜,早晨太监去叫的时候人都有些糊涂。
这一病,竟又勾起了皇帝那点残存的,老牛舐犊般的恻隐之心。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子嗣不丰,皇帝心软了,下旨解了太子的禁足,派了最好的太医前去诊治。甚至连之前打算废黜皇后的旨意,也暂时搁置了下来。
六皇子从太庙回来,听到这消息都气疯了,回府后砸了不少东西。
接着又火急火燎地冲到程明簌家中,让他想办法。
程明簌神色平静,待六皇子发泄完焦躁,才缓缓将徐星涯透露的关于太子与琦嫔私通之事和盘托出。
“此言当真?”
六皇子听后神色惊骇,“子猗如何得知此事?”
程明簌只说:“太子失势,东宫树倒猢狲散,这些秘密可不就被传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