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微微皱眉,语气迟疑,“王爷稍安勿躁。”
一切太顺利了,反而叫他生疑。
在二十年前,他还是一介秀才时,靖渊侯府是他眼里的庞然大物,不管他怎么挣扎、反抗,永远是权贵随手碾死的蝼蚁。
那种利刃悬在头顶的压迫感叫他战战兢兢,也更加谨慎。
纵横朝堂二十年的顾衍,那么轻易中了他们的圈套,没有后手么。
“此事有蹊跷,先静观其变,沉住气。”
“沉沉沉,本王都沉了多少年了!”
一整夜没阖眼,贤王的眼底泛着红血丝,紧紧攥着拳头。
“本王将近不惑之年。”
他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皇长子啊。皇帝夸他聪颖勤勉,宽厚仁爱,请大儒给他授课,擢升他的母妃,授予他亲舅舅权柄。
他以为他是无冕太子,结果多少年后,皇帝又迎徐家女入宫,诞下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子”。
他曾经也想过,老老实实当一个“闲”王,就像扬州的肃王叔一样,清静自在。可是皇帝又态度暧昧,处处扶持清流,叫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妄念。
他年长太子太多的年岁,皇帝年迈,但无病无灾,说不定还有十几二十年的好寿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他最后赢了,能坐几年那个位置?
面对皇帝,要时时忠孝仁爱,面对下臣,他不能摆皇室的架子,得礼贤下士。甚至面对太子那个毛头小子,太子年轻,却为君,他得屈膝朝太子行礼。
这样憋屈的日子,他过够了!
贤王深呼一口气,语气笃定,“道长,你多虑了。”
他们先前的计划,利用春闱构陷顾衍,为了撇清关系,他特意用的外地学子。
顾衍顺利罢官,他心中也曾摇摆过。尤其是查来查去,查到了他的人头上,太子党反而轻拿轻放,他正怀疑顾衍将计就计时,他竟发现了京郊大营有异动!
京郊大营,驻扎着顾渊从西北带来的三千玄甲军。
原来如此,顾衍狗急跳墙,竟要谋反!
他是太子的老师,就算现在罢了太傅官职,他听说太子要把顾衍的外甥女抬到东宫,侯府与东宫密不可分。
顾衍要谋反,就是太子谋逆。
得到这个消息后,贤王彻夜难眠,去向父皇告发?不不不,太慢了,如果他在玄甲军行动前,提前调动禁军,杀太子,清君侧,父皇被太子谋逆的行径气病在床,皇长子摄政。
合情合理!
贤王压抑住心头的颤抖,对方知许道:“道长,来为本王卜一卦吧。”
方知许垂下眼眸,面色微冷,“既然王爷心意已决,何必再来问贫道。”
贤王轻摇头,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也许在内心深处,他也觉得冒险,才有了今日的会面。
方知许拗不过他,身后的青衣小厮送上龟壳和三枚铜钱,他微微抬手,往卦盘上一掷。
六次,下震上乾,天雷无妄卦,大凶。
“怎么样?”贤王泛红的眸光殷切。
“吉兆。”
方知许淡道,“贫道在此先恭祝王爷。”
他和贤王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进宫为杀了顾衍,夺回表妹。
她却说,叫他放下。
那么多年,他忍过苦痛、饥寒,折辱,从阎罗殿里爬出来,撑着的一口气,忽然消散了。
她说,她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年少那些情谊,都算了吧。
方知许痛苦地闭上眼,为了活命,为了积攒力量杀回京城,他手上沾了很多无辜的血,他数不清。
他早已不是当初良善到软弱的方秀才,良善有什么用?杀人放火金腰带,他要不择手段手段往上爬,但她……她是他自幼钦慕呵护的、他最心爱的蕊表妹啊。
他怎么舍得她难做。
她叫他放下,他听她的。
太子和贤王,谁赢了,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方知许缓缓道:“贫道尘缘未了,近日需出宫一趟,当日折返,王爷可否行个方便?”
掌管皇城禁军的,是贤王的舅舅,戚太尉。
“好说,好说。”
贤王大喜,十分痛快地答应方知许,作为宫中的座上宾,方知许不是囚犯,他能出宫,只是颇为繁琐,行个方便而已,贤王没有多想。
他现在满心是他的千秋大计,寒暄两句后匆忙离去,等到他离开,窈儿端着一盆清水进来,跪在方知许脚边。
她小心翼翼道:“义父,该换药了。”
义父和那女人见了两次面,神色越发清冷,纵然义父没说什么,窈儿心里嘀咕,猜想她当初撒的谎被颜雪蕊戳穿了。
窈儿心中又急又气,又不敢主动提,日日胆战心惊。
她撩开方知许的裤腿,把膝盖上的膏药揭下来,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扑面而来,有些呛鼻。
窈儿皱了皱鼻子,嘟囔道:“义父,您感觉怎么样,还痛不痛,要不暂停两日?”
这是那女人托人给义父带的膏药,不是窈儿心存偏见,义父每每敷药时,浑身肌肉僵硬,她知道,那是义父疼狠了,没有表露出来。
一般的膏药续骨,就算不是很舒坦,也没有叫人这么疼的。义父早年吃了很多苦,能叫他这般情态,那得多疼啊。
她怀疑那女人是不是要暗害折磨义父。
方知许忍着针扎似的刺痛,问:“圣上要的符篆送去了?”
窈儿点点头,“三日的量,都送齐了。”
“好。”
方知许淡道,“不必收拾行李,你和从青明日跟我走,我们出宫。”
宫中,要乱了。
走之前,他要不要见蕊表妹一面呢?
***
这些潮流暗涌,并没有影响到颜雪蕊,她在顾衍书房呆了整整一日,踏出房门时脚步虚浮,美丽的面庞神情恍惚。
原来如此!
她原来就是宫中找了多年的长乐公主,怪不得,怪不得皇帝对她那么好。
因为遵循宸妃……她的生母的遗愿,所以他不想认她么?
颜雪蕊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她不是没人要的孩子,她是皇帝的女儿,是尊贵的公主,原本能和平阳公主一样……
想起遇刺,奄奄一息的平阳公主,颜雪蕊捂着心口,一阵阵干呕。
顾衍早就知道了,那根本不是补气血的药,是平阳公主的心头血!
从理智上,她是这个世上最没有资格嫌弃,或者责怪顾衍的人。
但是、但是她真的受不了,当初用顾衍的血时,她只觉得震惊,现在浑身上下仿佛小虫子在啃咬,好难受。
她不想用同父异母的姐妹的命治病。
她也不想喝别人的血。
她脸色苍白,跌跌撞撞走到院中的梧桐下,粗糙的树皮膈地她掌心通红,喉间的酸意一股股涌上。
“夫人,您怎么了?”
在昏暗的月色中,秋月赶忙上前,扶住颜雪蕊的手臂。
“奴婢去叫大夫。”
“不、不用。”
颜雪蕊额间冒着一层虚汗,她掐紧指尖,道:“扶我回房。”
一天中发生太多事,顾衍下狱,安抚侯府众人,骤然得知身世,还有平阳公主的事,顾衍,皇帝,太子,贤王……各自都打着什么主意。
她不能慌。
现在侯府老的老,小的小,她不能倒下去。
颜雪蕊咬了咬牙,推开秋月,兀自忍着不适回到主院。桌案上,内外院的对牌井然有序摆放整齐,按照颜雪蕊原本的计划,她明日要出门,拜访各位大人,如果有可能,她要去一趟大理寺大牢,见一见顾衍。
一切都乱了。
心中思绪乱如麻,颜雪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条条抽丝剥茧,现下当务之急是解侯府之困,她能依靠谁,皇帝?不行,太子她想都没想,就算顾衍……
如今这一遭,是突来横祸,还是他的意料之中?
烛火在烛台上摇曳,烛泪蜿蜒而下,眼见房内的火光越来越暗,秋月进来换蜡烛,看见一动不动的颜雪蕊,大吃一惊。
“嚯,夫人,您怎么还不睡?”
“您说过,明日要去大理寺拜访诸位,早些安歇罢。”
“不。”
在黑暗中,颜雪蕊的声音有些模糊,却异常坚定,“明日,我要进宫。”
第52章 第52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她睡不安稳,天刚蒙蒙亮,她端正地坐在铜镜前,乌黑的长发如绸缎般垂顺而下,秋月小心翼翼拢在手心,绾了个随云髻。
她是新提拔上来的,比碧荷手法更加轻柔舒适,只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颜雪蕊念旧情,还是记挂着碧荷。
她淡淡垂下眼眸,收拾整齐后,正准备出门,秋华匆匆进来禀报。
“夫人,老夫人……老夫人朝主院来了。”
颜雪蕊一惊,连忙起身迎上去,老夫人尚在病中,拄着拐杖,步伐依然沉稳有力。
一切太顺利了,反而叫他生疑。
在二十年前,他还是一介秀才时,靖渊侯府是他眼里的庞然大物,不管他怎么挣扎、反抗,永远是权贵随手碾死的蝼蚁。
那种利刃悬在头顶的压迫感叫他战战兢兢,也更加谨慎。
纵横朝堂二十年的顾衍,那么轻易中了他们的圈套,没有后手么。
“此事有蹊跷,先静观其变,沉住气。”
“沉沉沉,本王都沉了多少年了!”
一整夜没阖眼,贤王的眼底泛着红血丝,紧紧攥着拳头。
“本王将近不惑之年。”
他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皇长子啊。皇帝夸他聪颖勤勉,宽厚仁爱,请大儒给他授课,擢升他的母妃,授予他亲舅舅权柄。
他以为他是无冕太子,结果多少年后,皇帝又迎徐家女入宫,诞下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子”。
他曾经也想过,老老实实当一个“闲”王,就像扬州的肃王叔一样,清静自在。可是皇帝又态度暧昧,处处扶持清流,叫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妄念。
他年长太子太多的年岁,皇帝年迈,但无病无灾,说不定还有十几二十年的好寿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他最后赢了,能坐几年那个位置?
面对皇帝,要时时忠孝仁爱,面对下臣,他不能摆皇室的架子,得礼贤下士。甚至面对太子那个毛头小子,太子年轻,却为君,他得屈膝朝太子行礼。
这样憋屈的日子,他过够了!
贤王深呼一口气,语气笃定,“道长,你多虑了。”
他们先前的计划,利用春闱构陷顾衍,为了撇清关系,他特意用的外地学子。
顾衍顺利罢官,他心中也曾摇摆过。尤其是查来查去,查到了他的人头上,太子党反而轻拿轻放,他正怀疑顾衍将计就计时,他竟发现了京郊大营有异动!
京郊大营,驻扎着顾渊从西北带来的三千玄甲军。
原来如此,顾衍狗急跳墙,竟要谋反!
他是太子的老师,就算现在罢了太傅官职,他听说太子要把顾衍的外甥女抬到东宫,侯府与东宫密不可分。
顾衍要谋反,就是太子谋逆。
得到这个消息后,贤王彻夜难眠,去向父皇告发?不不不,太慢了,如果他在玄甲军行动前,提前调动禁军,杀太子,清君侧,父皇被太子谋逆的行径气病在床,皇长子摄政。
合情合理!
贤王压抑住心头的颤抖,对方知许道:“道长,来为本王卜一卦吧。”
方知许垂下眼眸,面色微冷,“既然王爷心意已决,何必再来问贫道。”
贤王轻摇头,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也许在内心深处,他也觉得冒险,才有了今日的会面。
方知许拗不过他,身后的青衣小厮送上龟壳和三枚铜钱,他微微抬手,往卦盘上一掷。
六次,下震上乾,天雷无妄卦,大凶。
“怎么样?”贤王泛红的眸光殷切。
“吉兆。”
方知许淡道,“贫道在此先恭祝王爷。”
他和贤王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进宫为杀了顾衍,夺回表妹。
她却说,叫他放下。
那么多年,他忍过苦痛、饥寒,折辱,从阎罗殿里爬出来,撑着的一口气,忽然消散了。
她说,她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年少那些情谊,都算了吧。
方知许痛苦地闭上眼,为了活命,为了积攒力量杀回京城,他手上沾了很多无辜的血,他数不清。
他早已不是当初良善到软弱的方秀才,良善有什么用?杀人放火金腰带,他要不择手段手段往上爬,但她……她是他自幼钦慕呵护的、他最心爱的蕊表妹啊。
他怎么舍得她难做。
她叫他放下,他听她的。
太子和贤王,谁赢了,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方知许缓缓道:“贫道尘缘未了,近日需出宫一趟,当日折返,王爷可否行个方便?”
掌管皇城禁军的,是贤王的舅舅,戚太尉。
“好说,好说。”
贤王大喜,十分痛快地答应方知许,作为宫中的座上宾,方知许不是囚犯,他能出宫,只是颇为繁琐,行个方便而已,贤王没有多想。
他现在满心是他的千秋大计,寒暄两句后匆忙离去,等到他离开,窈儿端着一盆清水进来,跪在方知许脚边。
她小心翼翼道:“义父,该换药了。”
义父和那女人见了两次面,神色越发清冷,纵然义父没说什么,窈儿心里嘀咕,猜想她当初撒的谎被颜雪蕊戳穿了。
窈儿心中又急又气,又不敢主动提,日日胆战心惊。
她撩开方知许的裤腿,把膝盖上的膏药揭下来,一股浓郁的草药味扑面而来,有些呛鼻。
窈儿皱了皱鼻子,嘟囔道:“义父,您感觉怎么样,还痛不痛,要不暂停两日?”
这是那女人托人给义父带的膏药,不是窈儿心存偏见,义父每每敷药时,浑身肌肉僵硬,她知道,那是义父疼狠了,没有表露出来。
一般的膏药续骨,就算不是很舒坦,也没有叫人这么疼的。义父早年吃了很多苦,能叫他这般情态,那得多疼啊。
她怀疑那女人是不是要暗害折磨义父。
方知许忍着针扎似的刺痛,问:“圣上要的符篆送去了?”
窈儿点点头,“三日的量,都送齐了。”
“好。”
方知许淡道,“不必收拾行李,你和从青明日跟我走,我们出宫。”
宫中,要乱了。
走之前,他要不要见蕊表妹一面呢?
***
这些潮流暗涌,并没有影响到颜雪蕊,她在顾衍书房呆了整整一日,踏出房门时脚步虚浮,美丽的面庞神情恍惚。
原来如此!
她原来就是宫中找了多年的长乐公主,怪不得,怪不得皇帝对她那么好。
因为遵循宸妃……她的生母的遗愿,所以他不想认她么?
颜雪蕊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她不是没人要的孩子,她是皇帝的女儿,是尊贵的公主,原本能和平阳公主一样……
想起遇刺,奄奄一息的平阳公主,颜雪蕊捂着心口,一阵阵干呕。
顾衍早就知道了,那根本不是补气血的药,是平阳公主的心头血!
从理智上,她是这个世上最没有资格嫌弃,或者责怪顾衍的人。
但是、但是她真的受不了,当初用顾衍的血时,她只觉得震惊,现在浑身上下仿佛小虫子在啃咬,好难受。
她不想用同父异母的姐妹的命治病。
她也不想喝别人的血。
她脸色苍白,跌跌撞撞走到院中的梧桐下,粗糙的树皮膈地她掌心通红,喉间的酸意一股股涌上。
“夫人,您怎么了?”
在昏暗的月色中,秋月赶忙上前,扶住颜雪蕊的手臂。
“奴婢去叫大夫。”
“不、不用。”
颜雪蕊额间冒着一层虚汗,她掐紧指尖,道:“扶我回房。”
一天中发生太多事,顾衍下狱,安抚侯府众人,骤然得知身世,还有平阳公主的事,顾衍,皇帝,太子,贤王……各自都打着什么主意。
她不能慌。
现在侯府老的老,小的小,她不能倒下去。
颜雪蕊咬了咬牙,推开秋月,兀自忍着不适回到主院。桌案上,内外院的对牌井然有序摆放整齐,按照颜雪蕊原本的计划,她明日要出门,拜访各位大人,如果有可能,她要去一趟大理寺大牢,见一见顾衍。
一切都乱了。
心中思绪乱如麻,颜雪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条条抽丝剥茧,现下当务之急是解侯府之困,她能依靠谁,皇帝?不行,太子她想都没想,就算顾衍……
如今这一遭,是突来横祸,还是他的意料之中?
烛火在烛台上摇曳,烛泪蜿蜒而下,眼见房内的火光越来越暗,秋月进来换蜡烛,看见一动不动的颜雪蕊,大吃一惊。
“嚯,夫人,您怎么还不睡?”
“您说过,明日要去大理寺拜访诸位,早些安歇罢。”
“不。”
在黑暗中,颜雪蕊的声音有些模糊,却异常坚定,“明日,我要进宫。”
第52章 第52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她睡不安稳,天刚蒙蒙亮,她端正地坐在铜镜前,乌黑的长发如绸缎般垂顺而下,秋月小心翼翼拢在手心,绾了个随云髻。
她是新提拔上来的,比碧荷手法更加轻柔舒适,只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颜雪蕊念旧情,还是记挂着碧荷。
她淡淡垂下眼眸,收拾整齐后,正准备出门,秋华匆匆进来禀报。
“夫人,老夫人……老夫人朝主院来了。”
颜雪蕊一惊,连忙起身迎上去,老夫人尚在病中,拄着拐杖,步伐依然沉稳有力。